书城政治新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证
18662100000023

第23章 现行农村公共财政体系的区域比较(3)

近4年,该省改造县乡农村公路3万多公里,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1509个乡镇全部通公路,82.9%的行政村已通公路,但还有17.1%的行政村不通公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8%的水平。大多数行政村基本没有硬化路,自然村依然是“羊肠小道”。已有调查表明,由于省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农村公路及乡村道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落后,导致农业优势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目前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27%,但19~30岁年龄组的转移率达55%。“青壮劳力不下田”,务农主要是老、弱、妇、幼已是一种普遍趋势。从对赣州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进行调研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平均达到36%~40%①。

就贵州省而言,由于区域经济欠发达,农村绝大多数为山区,农村公路和乡村道路建设所面临的困难明显高于中部和东部地区。该省的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和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特别突出,贫困山区人民肩挑背驮的现象仍极为突出。截至2004年底,全省1539个乡(镇)有880个通了油路(水泥路),比例仅为57%;全省25797个行政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有21087个,比例为82%,其中通油路率为19%。

实地调研的贵州三个县中:纳雍县尚有52个村未通公路,已通的公路路况较差,通村公路硬化率不到30%;大方县有43个村未通公路,已通的公路路况较差,通村公路硬化率不到40%;威宁县目前公路未通村64个,已通的公路路况较差,通村公路硬化率不到20%。

与中部的江西省和西部的贵州省明显不同,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省的农村公路和乡村道路的通达率和通村公路的硬化率都要比江西和贵州高得多。到2005年底,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路面硬化率分别达到83%和76%。特别是自2003年7月浙江省是正式启动乡村康庄工程以来,经过3年时间的连续建设,目前浙江省的农村公路呈现出四个良好态势:一是农村公路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二是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得到明显提高;三是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得到明显提高;四是农村公路交通的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截至2005年底,该省乡村康庄工程总里程已达43000公里,通乡公路全面实现“双百”目标,并已有45个县(市、区)实现通村公路“双百”目标,同时2005年浙江省公路局投入了566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欠发达地区、山区通村公路的安全设施建设,大大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性。根据浙江省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办公室的文件①,浙江省交通厅2003年陆续出台了《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管理暂行规定》及《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检查考评及奖励办法(试行)》。《浙江省乡村康庄工程资金管理暂行规定》中规定,市、县(市、区)交通局(委),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必须在当地银行开设国债和其他省拨资金(包括交通部、省交通厅补助)两个专户,专款专用,专户核算,实行封闭式运作。省公路局依据市交通局(委)汇总上报的双月进度报表,对已批准开工报告的项目进行核实后,先下拨部分资金;项目完成验收合格后,市交通局(委)随进度报表及时汇总上报,经省公路局核准,再拨付剩余资金。这一系列制度为搞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提高投资效益,确保乡村康庄工程顺利实施,保证资金使用安全、合理、有效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

国家在《“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②,到“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10年,全国农村公路里程达到310万公里。东部地区: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中部地区: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西藏自治区视建设条件确定)。2011-2020年建设目标为: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和“通达工程”:东部地区,继续安排乡通村公路建设,全面实现“油路到村”;中部地区,在继续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全面实现“油路到乡”,基本实现“油路到村”;西部地区,重点改造县通乡公路,加快建设通村公路,基本实现“油路到乡”、“公路到村”。实现上述目标,5年时间农村公路的建设总规模约90万公里,其中“通畅工程”50万公里,东部地区约12万公里、中部地区约28万公里、西部地区约10万公里(未含西藏建设里程);“通达工程”40万公里,东部地区约5万公里、中部地区约6万公里、西部地区约29万公里(未含西藏建设里程)。中央安排农村公路沥青(水泥)路改造工程投资1000亿元,通达工程投资400亿元。

由此可见,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公共财政还要投资1500亿元资金,使全国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公路,东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中部地区80%以上的行政村、西部地区90%以上的乡镇通沥青(水泥)路。

5.2.2.人畜饮用水

人畜饮水设施建设是我国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饮水困难会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一些地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仍然存在。2000年初,我国有502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其中,2423万人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遗留下来的,其余2597万人是由于气候干旱、水源变化等原因新增的饮水困难人口,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①。由于存在饮水困难的地区绝大部分是农村贫困地区,群众筹资能力很低,所以多年来饮水困难问题的解决步伐一直比较慢。

浙江算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水量丰富的地区。在富庶的浙江,现在仍有许多山村靠天吃水,仍有许多海岛只要10天不下雨,渔民就要驾着小船到大陆买水吃。建国50多年,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生活在城市的人喝水都要讲究喝纯净的还是天然的、水中到底含有多少种矿物质的时候,在与他们毗邻的许多农村,农民仍然在担心老天不下雨、山塘里的积水还能维持多少天生活。用上没有污泥、没有杂质的自来水,仍然是他们的梦想。让山区农民吃上了干净卫生的水,已是浙江省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通过增加公共财政的投入,农村用水设施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截至2005年底,该省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已达75%以上,其中人畜饮水困难的村吃上了“解困水”,“小康水”入户率达到85%以上;因工农业污染造成地下水污染较重的缺水村,已有98%的村吃上了“放心水”。

江西省目前的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还有相当一部分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据水利部门完成的评估报告显示②,仅南昌市农村就有97.6万人的日常生活用水水质低于水利部、卫生部颁布的农村饮水安全评价指标,占全市农业人口的38.1%,高于全国平均34%的水平;据原省农调队的典型调查显示,全省农村饮用水不安全人口比重高达40%以上。近年来,江西省农村公共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方面,以加快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村镇规划建设“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三配套”(水塘、水沟、水井、主干道环村路配套,老年人活动室、托儿室、医务室、群众公共活动场所配套,电力、电话、电视、广播网络配套)的文明村建设为重点的新村建设,进行了较大的投入,如下大力气进行的农村改水改厕等项目不断增加等。不过与东部的浙江省相比较,江西省虽然加强了农村改水改厕,但仍有60%以上的农村人口没有饮用自来水,绝大多数农村根本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东、中、西部在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投入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据财政部农业司课题组(2004)的实地调研表明,在4个调研县(浙江省上虞市、河南省西平县、贵州省大方县、四川省三台县)中,除浙江省上虞市95%以上的农民能够用上清洁的自来水外,中、西部地区3个县不仅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河南省西平县有32个村没有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涉及2万多人;贵州省大方县未解决人畜饮水的村220个,涉及人口33万人,大牲畜7.5万头;四川省三台县目前有102个村6万多人饮水困难,有4个严重缺水村和16个旱山村。除了一部分人饮水困难外,目前中、西部地区很多农村饮水达不到清洁饮用标准。

5.2.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当前,我国部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令人担忧,二十多年来,大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还在吃着人民公社时期的“老本”。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再加上人为的破坏,其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普遍较弱,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严重制约着农业的生产效率。土地集中、集约化经营,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要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效率化,其难度可想而知。

建国以来,通过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全国共修建5600多个大中型灌区、5万多处大中型泵站、2000万处小型农村水利工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由地方财政承担,投入逐年减少,加上水毁、工程年久失修,灌排能力下降,导致全国每年减少灌溉面积700多万亩。

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田水利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目前我国有2/3耕地缺乏有效灌排条件,由于工程不配套,8亿多亩水浇地中,中低产田占了2亿多亩。四川省三台县2/3以上的灌溉面积灌溉方法落后,水资源平均利用率不到40%;河南省西平县自流灌渠基本报废,机电灌溉站无法利用,天旱时能及时灌溉的土地仅占总耕地面积的27.9%。

近年来,浙江省农村公共财政在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做了较大投入,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与此同时,还积极开展地力调查和耕地分等定级,实现对耕地特别是标准农田的数字化、可视化和动态管理。加快实施“沃土工程”,培肥改良耕地,改造中低产田。为此,浙江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各地开展测土配方施肥。随着农村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浙江省农田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多项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从农田基础设施看,江西省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装备水平偏低。现有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老化失修,设施不配套,主灌区骨干建筑物的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调查统计,全省共有各类水库9268座,大多老化严重;病险水库达3488座,占水库总数的37.6%;全省1/3的水泵站严重老化,1/3的带“病”运行。从农机装备来看,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30%左右,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还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江西省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加大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增加农村“六小工程”的投资规模,尤其加大农村排灌站改造资金的投入力度,在筹集资金2.52亿元,投入162座重点小(一)型病险水库加固工程的基础上,2005年该省财政继续扩大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补助专项资金规模,投入3000万元支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研究制订《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同时,继续安排8000万元,支持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在对2004年项目进行检查验收的基础上,2005年该省财政继续安排1亿元对大中型电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全部完成全省117座大中型农村排灌泵站更新改造任务,进一步增强全省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支持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所提高,努力使全省粮田不再靠天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