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39

第39章 通讯类(9)

统计表明,1999年新浙大新增中科院院士一人,“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6人,引进海内外优秀学者、博士、博士后研究人员百余人,聘请校内外11位院士和8位着名学者出任学院院长。“外援”的到来,已经为新浙大逐渐带来了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

要让四个“1”相加大于“4”

尽管分久必合大势所趋,然而合并前的四校毕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合并必然在四校间发生文化与传统的冲突。四个学校包括附属医院在内的机关干部有1200多人,处以上干部有730名,只有不到50%可以继续上岗,其他人怎么办?这是浙大并校首先面临的难题。

以一流的目标凝聚人心。学校党政领导向全校师生员工反复宣传并校的意义,讲清学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适时提出了学校用15到20年时间达到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一流大学的目标。

新浙大的院系调整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牢牢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采取积极又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学校稳定、融合和发展的关系,力求不出现大的反复,保护和调动广大干部和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在机构组建干部分流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既避免了在转折时期因大幅度精简机构所带来的一时难以解决的人员分流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由于机构组建所带来的一些干部高职低聘调动岗位所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

在院系组建过程中,张浚生、校长潘云鹤逐一拜访了原四校的老同志和各界知名人士,真诚听取各方意见,吸纳好的建议。全校先后召开了80多次座谈会,收集各种方案和建议200多件,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最后确定的院系组建方案,得到了绝大多数学科带头人和广大师生的认同。

新浙大根据精简机构、干部合理分流的原则,先后组建33个部处,13个直属单位和4个校区党工委、管委会,部分岗位实行公开竞争上岗,校部机关人员编制比原四校精简了1/3左右。中层干部中,有的提早退休,让出位置给年轻人,有的回到学校科研岗位,有的低聘为科级干部。在这个过程中,有过一些想不通的情况,但是总体来讲最后还是平稳过渡。目前,浙江大学四个校区的广大师生员工,已经树立起“浙大人”的意识,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勉工作。

综合实力增强全方位服务地方

在并校之前,四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上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合并之后,人才智力的综合优势得到显现,新浙大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工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调集各学科精兵强将,为地方提供全方位综合性服务。新浙大的专家参与了浙江省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为浙江省研究制定了沿海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系统创新工程计划。

浙大中控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已在全国同行业处于前沿地位。浙江很多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都与浙大的科研成果投入分不开。

绍兴着名的乡镇企业卧龙集团引进浙大电机系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家企业在尝到科技的甜头之后,大力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目前技术持股的比例在全国占领先地位。余姚的乡镇企业舜禹集团获得浙大的技术投入之后,在光学仪器的生产上发展迅速,产值已经上亿元,成为浙江省利税大户。

四校合并不仅使浙大有更充足的实力走向市场,也使浙大在全国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注意力”。日前,江苏常州市市长带领300多人的代表团到浙大求经取宝,与浙大多个学科专家共签下了20多份协议。据统计,仅1999年一年,浙江大学就新增横向科技合作项目940项,经费达1.1亿多元,其中,为浙江省服务的项目经费占66%,比合并前增加1334万元。今年3月,浙大多个学科教授组成的代表团还赴云南、贵州考察,围绕人才培养、生物资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产业与企业签订了15项科技合作项目。

前不久浙大与宁波举办的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科技合作协调会,是浙大并校之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引人注目的一次活动。有关人士评价,这标志着浙大和地方的科教合作取得创新性突破。潘云鹤校长率领150多位专家学者,携带400多项光机电、信息、化工、能源与环保、仪器仪表、生物医药、农业等领域的最新实用科技成果,与宁波的300余家企事业单位进行项目洽谈。双方共达成100多项合作意向。在此期间,浙大还与宁波市签署了30多个协议。其中包括与宁波市共建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由浙江大学在宁波高专的基础上,与宁波共建浙大宁波分校;在宁波共建浙大网络软件学院宁波分院等。

最近浙大又派出由博士生和博士后组成的科技下乡团到全国各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博士后参加的科技下乡在全国还是首例。近两年来,浙大已经连续选派多批各学科博士生到地方乡镇挂职,通过担任乡镇长助理的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帮助乡镇制定发展规划,指导乡镇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引进先进设备,开展技术培训,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经博士生的牵线搭桥,浙大协助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余万元。今年以来,地方、企业对浙大的人才输出需求更趋旺盛。

张浚生充满信心地说:“为了让‘浙江大学’四个字响彻世界,为了让更多的中国高校走向世界,我们将继续努力。”

2000年8月2日第1版

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科技合作何以成功

本报记者宦建新

【编者的话】

目前,各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各种形式的科技合作。

在合作中,成败得失,各有不同。产学研的问题,我们已研究10多年了,大都在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实现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成功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的科技合作,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高度评价。他们的成功实践,令人关注,给人启示。

6月13日,宁波市市长张蔚文、市委副书记徐福宁、副市长吕国荣等奔赴杭州,又一次与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等校领导共商科技合作大计。

6月17日,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率领浙江大学130多位教授赶赴宁波,与宁波签订了共建浙江大学科技园宁波分园、浙江大学网络与软件学院宁波分院、浙江大学宁波分校三大协议。宁波市委、市政府为此出手不凡;投资5亿元。这是宁波在与浙江大学合作中最为精彩的一笔。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的科技合作始于80年代初,高潮迭起,今又高潮。

近一年来,一批批高科技人才,一个个高新技术企业奔向宁波。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65名院士专程到宁波考察。中科院院士严陆光出任宁波大学校长,结束了宁波没有院士的历史。张耀洲、陈刚、朱士正等一批博士、教授走出浙江大学、中科院,来宁波挂职。同时,中国兵器科学院宁波分院正式挂牌。中国科学院决定在宁波共建中科宁波工程技术研究院。浙大海纳、磐英科技等一批在宁波投资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纷至沓来。去年以来,宁波市仅从浙江大学就引进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00多项。在宁波市场与浙江大学加强全面合作的同时,宁波各县市区都与浙大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协议。

这种现象说明,宁波市已成为高科技投资的热土。有人预言:宁波将在不长的时间内有望成为浙江高科技发展新的龙头。

浙江大学与不少地方都有科技合作,为什么与宁波市的科技合作最为成功?

首先,是浙江大学与宁波市双方在科技合作上都有一种紧迫感,都有一种创先、创新的精神。

浙江大学是我国重点高校。新浙江大学成立后,如何为浙江作出更大的贡献,是校长潘云鹤极为重视的一个新的问题。他说:“我们要把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要保持教育高水平,一方面要为地方经济服务。在这方面我们要创新。”

在与宁波的合作上,浙江大学敢为人先。在宁波创办浙江大学宁波分校,浙江大学开创了全国重点大学在外地办学的先河。共建浙大网络与软件学院宁波分院、浙大科技分园又是一种创新。在与宁波的科技合作中,浙江大学调集各学科的精兵强将,为地方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服务。在宁波发展高科技产业、组织百名博士、百名教授宁波行,共建13个技术开发中心,互派30多名科技人员,与宁波科技合作如火如荼。

宁波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99年生产总值1080亿元。财政收入108亿元多,进出口总额超过50亿美元。针对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宁波市以一种紧迫感在去年提出了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等教育,引进高素质人才的“一号工程”。

市委、市政府提出必须坚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高新技术产为是第一经济增长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点。

“一号工程”需要与浙江大学这样一流的大学合作。

校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仅去年就进行了近10次互访。双方还专门成立了科技合作领导小组,市长张蔚文和浙大校长潘云鹤任组长。宁波市还设立了1000万元的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专项资金,与浙大共建浙大宁波分校等三大协议的签订,同时出体现了宁波在科技合作的创先和创新精神。

为保证科技合作的深入开展,宁波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从法制上给予保证。同时,宁波市还让出一批局级领导岗位,请浙江大学等博士、教授出山,以调整中层干部知识结构。

其次,宁波市在与浙江大学的科技合作中,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与其他城市相比,这个创业、创新环境有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经济的高度,重新认识与浙江大学的产学研合作,真正把科教兴市作为第一战略来抓。

宁波市这几年与浙江大学科技合作舍得花大钱,表现出一种大家气魄:建浙江大学宁波分校拨款3.2亿元;建网络与软件分院,拨款1.2亿元;建浙大科技园宁波分园拨款6000万元;建13个技术开发中心,每建一个市政府拨款100-150万元。在与浙大的合作中,宁波尽力满足浙江大学的需要。

这个创业、创新环境的第二个鲜明特色是,宁波市上层领导、中层部门和基层企业,有机地形成了一个依靠科技进步的整体,从而有效地减少了两头热,中间冷,以至“肠梗阻”现象的出现,全市上下全力把产学研结合工作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阶段。

浙大海纳,在宁波投资1.2亿元,进行6-8英寸单晶硅高科技产业化,从项目洽谈、土建到批量生产,总共只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杭州市委一位副书记在宁波看了这家企业后感慨万千。有人问浙大海纳为何投资宁波,答曰:投资环境好。

为加强科委的科技服务力度,今年,宁波市安排科技三项经费3000万元,出资1亿元成立风险投资资金,出资1亿元设立高新产业动作资本金,出资1亿元安排企业扶持奖金。

宁波保税区以良好的服务为外来投资企业所称赞。经贸局副局长严荣杰说,为什么其他地方的企业选择宁波?一是宁波有特殊的政策和资源优势,能将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与之有机结合。二是宁波有一种强烈的服务意识。通过政府手段、资源做好服务工作,提高办事效率。三是进入宁波的企业都是宁波的上帝。

宁波科技园副主任陈刚是浙大博士,他说,我们为企业的各种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宁波的投资环境和浙大的技术优势,使宁波科技园迅速崛起。

“启动日本、突破台湾、开拓欧美”战略开始实施。

在宁波,我们看到一大批与浙江大学成功合作的典型,如浙大海纳的半导体材料、宁波联合生物的糖萜素、浙江天工的农产品加工、舜宇集团的光学仪器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宁波与浙江大学合作的高科技项目大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第三,宁波市已涌现出一批真正认识“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企业家,他们领导的科技企业成为宁波科技进步的主体。这是宁波与浙大科技合作成功的又一关键所在。

浙江舜宇集团是宁波市与浙大合作最好的企业之一。有人问董事长王文鉴:“你们与浙大合作这么好,给了浙大多少钱?”他说,这实际上是对科技认识问题。浙大在这里成果转化,他们拿的是他们创造应得的。有他们,才有我们,绝不是分了我们的钱。不同浙大合作,没有舜宇的今天。

这话说得多好。

宁波舜宇集团依靠浙江大学的技术,现已在我国光学仪器领域居举足轻重的地位。问王文鉴:企业与浙大的合作今后会不会因企业领导人的更换而有影响?答曰:不会。因为我们早已制定了整套制度给予保证。

在宁波,像王文鉴这样的科技企业家不在少数,这是宁波的希望。

正如鄞县副县长任君达所说,双方要合作好,从客观上讲,企业和浙大双方都要有一个相对应的市场;从主观上讲,双方都要有产研合作的积极性,都要有一种紧迫感,而且要有一种紧密合作的机制,比如让技术要素参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