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40

第40章 通讯类(10)

浙江大学与宁波市的这种科技合作是建立在互惠互利基础上的。通过与宁波的合作,浙江大学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都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浙大从宁波市获得研究开发经费1250万元,今年上半年已获565万多元。

宁波市在科技合作中,将浙大知本与宁波资本、技术与市场,人才与环境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了与浙大的产学研合作。宁波与浙江大学成功的科技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宁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宁波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新材料、医药生物、光机电一体化为重点的高科技产业。

盛夏时节,临甬江而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风起云涌。

2000年8月3日第1版

各地高校的“合并浪潮”,将对大学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先行一步的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已历两年。校长潘云鹤最近向记者细述了自己的感受——变革精神是最大财富

本报记者包蹇

——近几年,各地高校兴起一股“合并浪潮”。校园的“兼并重组”究竟对大学的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无疑吸引着校内处无数关切的目光。

先行一步的浙江大学尤为引人注目。由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而成的这所新大学,在当时被称作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如今,四校合并将近两年,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开始向记者回答这些疑问。

合并的关键是确立更高的目标。一个大学要往低水平办,很容易;要往高水平走,却很难大学的合并本已很难,而浙大还有自己的“特殊情况”,潘云鹤说。

首先,合并的目标是建立高水平的大学。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将新浙大的办学模式归入到研究型的办学方向来,工作增加了难度。

其次,四校原属于同一母体,1952年院系调整后,分属两个系统,原浙江大学属教育部,目标是世界一流的着名大学;其他三所属于地方政府,强调为本地服务,譬如多招本地生源。新浙大要满足两方面的要求。往研究型大学方向走,就要增加研究生的数量。潘云鹤说:“我一直在浙江大学要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地方。多招研究生,地方不吃亏。”

潘云鹤肯定“并校”对创建和发展研究型大学极具积极意义。因为现代学科的发展,并不是单学科的发展,而是系统优势得到优化,有助于几年内使若干学科冲到世界最前沿的位置,并且通过不断强化多学科、强学科的优势,带动整个学科水平的提高。

但是,不同学校不同文化的融合又极为不易。“大学合并后,往往是三种情况:一是,发挥了高水平文化的带动作用,这可以表现在各项办学指标的上升;二是反之;三则是不同文化在‘打架’,这会大大增加高校合并的成本。现在国内并校后‘打架’的为数并不少。”潘云鹤总结说,“一个大学要往低水平降,那太容易了;要往高水平走,却很难。”

新浙大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怎样向更高水平迈进。

就近两年的情况看,比较成功。合并一开始,新浙大就突出了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往研究型方向发展。

潘云鹤认为,众多大学不能在同一平面做事。就像培养计算机人才一样,有的大学培养的是编程员,而浙大这样的研究型大学就要培养更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一所大学是重于为大众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还是重在引领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层次定位不同,发展三四年后就会有不同结果。

要成为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与规模的大小没有线性关系,花钱多未必能成功

浙大原来的水平相当高,但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并不容易。

“它与规模的大小没有线性关系,这是一。”潘云鹤说,美国前20名的大学有的规模适中,发挥的作用却非常大。现在,国内有的大学,“花钱多也未必就能成功。创办高水平大学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经过社会实践的考验,既要有雄心壮志,又必须脚踏实地。这是二。”

往研究型方向努力,新浙大的努力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大量的科研成果和较大的科研规模。这具体表现在科研经费、项目数量上。两年来,学校蕴藏的巨大科研潜力初步发挥出来。去年,浙大的科研经费居全国高校第二位。今年,农学院、医学院等几个学院的科研经费增加很快,有的甚至翻番。

二是学生结构。全世界研究型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一般是1∶2,浙大在合并之前是1比2.7,合并之后是1比5.4。经过一番结构调整,现在是1比3.1,今后还需进一步调整。

三是改革本科教育。这是全世界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重要方向。美国人研究后认为,要办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必须强调创新,本科教育以培养研究开发基础能力为主,把研究生的教育方法融入到本科教育中。如本科作既上课又大量进行自学,做些研究生的课题。本科二、三年级实行导师制,开始进实验室搞科研。现在,浙大就给本科生开出了自学课,有些课让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资料。这样,知识、能力、素质并重,才能培养出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本科生。这方面的成效,现在已有初步的显现。

第四是科研与社会经济发展要密切联系科学技术要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如今,浙江大学的教授门已经介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省政府的“十五”规划,下到企业的具体科研项目。学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力度也大大加强。

合并成功源于导入了变革的文化,变革并不意味着每次推出的方案一定多完美,而是不断推动变革,不断改进启动变革的机制

四校合并后,从1998年到1999年,新浙大重在融合,形成新的框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则在发展和提高中促进融合。

潘云鹤说,近日看到一则报道,感触颇深。一位法国人撰文说他十分惊讶地发现,中国人对新事物、新概念的接受能力甚至超过了美国人。他认为,经过多年的改革,中国人已经习惯于不断变动、前进的社会。这种精神面貌是中国人最宝贵的财富。

“变革的精神也是浙大最宝贵的财富。”潘云鹤说。

熟知教育的人知道,僵化的规章制度常常是发展的“绊脚石”,很多单位的一套规章制度沿用多年,窒息了发展。浙江大学打破了这种僵化局面,年年改,经常改,不断推出新政策。比如,晋升教授的标准就年年改,越改“门槛”越高。指导思想尽量做到谁做得多、做得好,相应的回报就多,而不是原地踏步,图个安稳舒服。

“这十几年,浙大人是干出来的。”潘云鹤强调说。1984年,浙江大学在教育部高校排名中居第十四位;90年代以来,浙大在全国高校排名中已名列前茅。怎么干的?就是靠不断改革。

潘云鹤说,两年的合并过程,目前看之所以还比较成功,也是因为导入了不断变革的文化。他说:“现在有老师问我,新的教授聘任制度明年还变不变?

我回答说,明年一定改。目的在于推动优劳优得。这种变革的重点,并不是说每次的方案一定有多完美,而是要不断推出,不断改善启动变革的机制。作为研究型大学的浙大,一定要在变革中保持活力。”

大学管理模式由树状结构向多智能体模式转化,改革的重点是运行“重心”下移

21世纪管理的最大挑战,就是变革。变革的“带头羊”将是竞争的胜利者。

带着这样的思想,潘云鹤反复考虑,一所研究型大学,不仅应该是在教育、科研上具有研究性,在管理上也应该有研究性,要研究、改革、创新。

浙大管理改革,最大特点是运行“重心”下移。

潘云鹤说,过去在传统计划经济下,学校仿造军队、政府,分行行政级别,进行垂直指挥、树状结构管理。这种方式决定层次多、反应慢、效率低。一个好的大学机制,需要执行的是多智能体的运行模式,把人财、物及业务权下放给学院,进行新的扁平式的、网络式的管理。这样才能实施管理的高效率和多样化,以适应理、工、文、农、医的不同需要。

潘云鹤坦陈,大学里其实“很多事越是下面的决策正确”,学院对自己的情况有更多的了解,应该给他们最大限度的自主权。每一个学院就是网上的一个节点,一个“智能体”又能自由进行校内外的横向联系。同时,学院也应将权力下放到研究所、科系,变“树状结构模式”为“多智能体模式”,这才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模式。

潘云鹤介绍,现在教学科研岗位的评聘权除三个级别以处,都已下放到学院,明白则考虑把另两个级别的教师评聘权也给学院。再进一步,就把钱拨到学院,连愿意聘多少人都由学院做主。再如,现在所有的科研题目都要学院审查盖章,这是政府拨发科研基金的要求。今后,要给予学院更多的人事、财务、分配和科研项目审核等权利。

在学校的师资管理上,浙大尝试变过去封闭的师资系统为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相当部分的人“不求所有,而求所用”的开放系统,把引进优秀人才、用好兼职教授、优化师资结构,作为浙大师资队伍改革的重要方向。浙大聘请一批知名学者任学院院长,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如医学院院长陈宜张院士、理学院院长贺贤士院士,给浙大带来了新的信息、人才和办学经验。

潘云鹤说,大学不论分合,能否破旧立新,能否向高水平发展,才是问题的关键。而面对合并后的各种挑战,最要紧的就是要有变革的精神、创新的精神。

2000年8月11日第4版

建功民族畜牧产业——浙大全价饲料产业化之路透视

本报记者朱振岳 通讯员徐波

民以食为天。如何让老百姓在吃饱的基础上吃好?浙江大学饲料研究所以增加畜牧生产的数量、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采取分步实施、逐个突破、最后优化组合的科研策略,从饲料着手,围绕蛋白质资源短缺、饲料报酬低和畜禽肉质下降等阻碍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开展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历时13年,至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产学研三位一体,使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和市场营销有机结合,有效地实现了科技成果产业化,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我国,畜牧业以猪、禽为主,属耗粮型产业,饲料用粮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30%,畜牧业的发展历来面临饲料资源短缺的挑战,蛋白饲料资源的开发尤为迫切。另一方面,随着国外速生型畜禽品种的引入和饲料商品化的不断提高,虽然大幅度提高了畜产品产量,但肉质普遍下降,不能满足消费者对畜产品品质的需求。

我国鱼粉、豆粕等蛋白质资源短缺,但菜籽饼资源丰富,年产400多万吨,价格价廉,可是由于其含有硫代葡萄糖甙等有毒物质,历来贬作肥料。1986年以许梓荣教授为首的浙大饲料所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地研制了6107菜籽饼解毒添加剂,解决了菜籽饼不能直接饲用的国际性难题,使我国年产400多万吨菜籽饼能大量安全地替代豆粕用作畜禽饲料,降低饮料成本50%以上。

浙大饲料所从1989年开始,集中力量研究畜禽全价饲料,先后研制成功了浙农一号猪用和肉禽用系列全价饲料。此后,在不断完善高效畜禽全价饲料的同时,还开创了应用甜菜碱饲料添加剂提高畜禽肉质的新路。十多年来,浙大饲料所在研究、应用,再研究、再应用中,研发了高效转化、肉质改良、资源开发型畜禽全价饲料,成果整体水平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鉴定会成了“追悼会”是普遍现象。90年代初,当“浙农一号”饲料诞生伊始,长江南北广阔农村正进行一场没有硝烟的饲料大战。

中外合资企业饲料取代了农家饲料和配混合料,民族饲料工业受到严重打击。

浙大饲料所认为,科技成果要真正转化为生产力,关键取决于推广机制和全方位的协作服务,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10年过去了,如今的浙大饲料科研所形成了以中青年为骨干,集科研、教学、推广于一体的学科梯队;全所固定资产总值达3500余万元;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重点攻关等研究项目42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先后与全国24个省(市)的280多家单位建立了科技生产联合体,近3年就累计推广全价饲料210吨,年产值达30多亿元。

透视浙大全价饲料产业化之路,探究其成功的理论之道,给人以启迪:

之一,以市场为导向是选准科研项目并产生成果效应的前提。实践表明,凡是在生产上能得到大面积、大规模推广且社会经济效益良好的科研项目,必定是经济发展急需的“先进、实用、高效”成熟的科研成果。

之二,科技创新是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先进的科技成果是实现产业化的基础。“浙农一号”全价饲料自研制开发以来,始终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提高,为断更新。

之三,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是加速科研早出成果的有效途径,导入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浙大饲料所在科研成果转化上,采取成熟一个,推广一个,以科技为先导,以大型饲料工业企业、养殖集团为示范,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在全国建立11家规模在10万吨级、产值上亿元的示范骨干企业,并带动数百家中小型企业,使科研成果迅速推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他们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技术培训,为联合体企业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已举办技术培训班85期,培训人员586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