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63

第63章 通讯类(33)

汪翼说他们赛后总结,第二道赛题本来没有性能和速度的要求,但他们平时在做项目的时候就是按照高速度、高性能的要求去做的,所以一拿到题目自然就去朝那个方向去努力,结果自己给自己增加了难度,等到比赛完了才恍然大悟。

第二天依旧是前端组的比赛。同样是两道题,比赛时间为10小时,考的是在当前集成电路发展到SoC(片上系统)规模后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对策,要求参赛队发挥创造力,就给出的问题阐述自己独到的想法,给参赛者留了更多发挥的空间。这一天,他们憋足了劲要把昨天意外失去的补回来。

陈必龙说:“一拿到题目,看到同前一天一样有200分,我就知道,翻身的机会来了!”这10个钟头他们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按照他们的话说,是以平时工作效率的5倍在拼。虽然只有两台电脑,但是三个人没有一刻时间是在空闲着的,掐着钟点在做。比赛结束前1分钟,基本满意的版本完成。打包提交到服务器,再一抬头看,又是他们最后一个走出赛场。

第三天就轮到后端组了。晚上6个人见了面,汪翼他们还是满脑子对自己的不满意。他对何仙娥说:“师姐,我们是搞砸了,接下来就靠你们给争口气了。”还有一句是,“要是碰上有想不通的问题了,就出去喘口气,千万别钻进去出不来了。”这是前端组的经验之谈,他们曾经有一个问题想了3个小时。

第三天后端组的比赛有个单独的名字叫ChipADay。顾名思义就是一天的工作时间里将前端写的代码经布局布线、分析验证,最后得到一个可以拿到工厂里去生产的真正的版图出来。比赛是早上八点半正式开始的,下午六点结束。与前端组一样,在几种层次的选择面前,他们选了最难的。在经历了电脑不能正常工作、重起、找工作人员、找网管、换电脑,几番折腾之后,他们在下午五点完成了一个最初版本之后,开始不停地进行优化。一直到最后一刻,和前端组一样,他们听见工作人员走到面前对他们说:“请把手指从键盘上拿开。”

回校之后,汪翼和毛毳在学校BBS飘渺水云间上发贴子回顾这实战32小时,表述得惊心动魄。在汪和毛的贴子后面跟贴的大多是研究所的研究生,也看出了一片惊叹声。

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有70余硕博士研究生和10位老师。

与传统的培养模式不同的是,导师以团队的形式带领学生,学生分课题组成的团队,谁的强项是什么,大家相互之间非常了解,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个,杨建是老大;这个嘛,何仙娥是老大。拿奖了之后,大家都说,我们分工分得好。

虽然只有两台机器,但是中间几乎没有人停下来等的,机器没闲着,人也没闲着,自然就比别人多干不少活啦。在同一个前端组的汪翼对陈必龙的visio功底佩服不已。他说,我要画1个钟头的图,他刷刷刷15分钟搞定。公司里做久了的人文档就是写得好啊!

所谓“公司里做久了的人”,指的是研究所会为学生创造到一些合作公司去参加实际项目的研发机会。研究所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在高水平科技公司干一段时间。严晓浪说,我们是工程学科,培养集成电路人才,尤其培养高质量人才,必须与产业接轨,否则我们发多少EI文章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知道什么是产业化。否则,我们在国际上永远就只能充当追随者的角色。

王国雄教授原来是汪翼他们的大师兄,他介绍说,研究所所承担的国家级研究课题,以及与韩国三星、美国国家半导体、上海中芯国际等知名企业实质性的合作,使研究生们得到了参与国家级研究课题和应用课题的机会。

据说,陈必龙他们已经完成一个CPU的研制,正在测试中。不过他们不让说,就不说吧。

获奖

2004年12月8日,2004年“芯原杯”全国大学生IC设计竞赛在上海世博会议大酒店三楼会议厅进行了隆重而热烈的颁奖典礼。由浙江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派出两支研究生参赛队伍参加了这次竞赛研究生组项目,全部获得了特等奖。其中由陈必龙、杨建、汪翼等三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小组夺得了EDA设计竞赛特等奖;由何仙娥(女)、毛毳、叶世芬等三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小组夺得了“ChipA Day”竞赛特等奖。这是大赛设立的面向研究生的全部两项特等奖。

获奖似乎是意料之内的事,因为出发前导师们的咛嘱中有一句:“拿一等奖还是可能的吧?”大家的目标也很明确,要争!在他们的通力合作中,他们赢了,而且拿到了面向研究生的全部两项特等奖!

前端组说,坚持就是胜利。在他们发现自己走了一条难走的路的时候,他们坚持走下来了。48支队伍中,他们4道题的平均分78分,比第二名高了16分。

后端组说,坚持就是胜利。比赛时间到了,他们的机器还在跑最后一个版本。48支队伍,仅有的两队完成netlistGDS的队伍中,浙大完成的面积比北大代表队小10%,在最后一刻争取到了这个大奖。

发奖的那一天,前端组已经回校了。和任何赛事一样,特等奖总是放在最后宣布,后端组的叶世芬他们已经上了一次台,拿回了一具晶莹剔透的水晶奖杯,却又听见了“浙江大学”,小伙子又上了一回台,捧回了另一只金光灿灿的奖杯。陈必龙他仨说自己很后悔,早知道就不急着赶回来了,“那都是业界老大,没能跟他们握一把手。”

后悔归后悔,除了在缥缈水去间发一声感叹,校园静悄悄的,只是校报上发了一条小小的消息。

但院长严晓浪教授很高兴。他看重的不是奖杯,而是学生的成绩,证实了研究所一直在努力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这之后,浙大校长潘云鹤主持召开了一次有学院院长和教务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研究型大学教育模式研讨会”。会上,大家着重交流讨论的问题是“宽专交”如何实现?“交叉培养”如何交叉?严晓浪对浙大“芯原杯”全国大学生IC设计竞赛上的成绩做了介绍之后说,我们自己没有本科生,我们的研究生来自竺可桢学院、信息学院和电气学院,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在一起,自然就形成了互补和交叉;其二,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大课题研究;其三,请进来走出去,把国际知名企业请进来,让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去,直接接触生产实际。

潘校长连声说好。他说,这应该成为一个方向,要把交叉创新做成浙大本科教育的特色,要在环境和机制上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与众不同的知识结构,形成与众不同的思想,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料。

2005年2月12日A13版

博导带学生不再1加1

以往“1个茶壶9个杯”,现在甚至“1个杯子多个壶”

——浙大创新培养研究生:集体传带,交叉传带

本报通讯员单泠 本报记者王慧华

【编者按】 一年前的此时,上海交通大学曾爆出了“9名博士生联名‘罢免’导师”的轰动新闻,一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更触及了人们对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反思的敏感神经。

这9名博士生炒导师“鱿鱼”的理由是,导师让他们长时间为自己的公司做项目,而疏于对学生本身学业的指导。这正击中了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一大软肋:一边是研究生连年扩招,导师和学生比例严重失衡,“1个茶壶要灌9个甚至几十个茶杯”。

而另一方面,导师面临的跑课题、申请科研经费压力越来越大,有的导师热衷于让所带研究生帮忙做课题、做项目,以至于很多研究生私下把导师称为“老板”,自己则是“打工者”。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面临下滑的危机,当务之急要从改革现行导师体制入手。在新一年研究生招考复试即将启幕前,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浙江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创新,已卓有成效。一些学科探索的“导师团”团队培养模式深受学生好评,也得到了教育部有关专家的高度认可。据悉,今后教育部也将在全国高校全面实行“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新模式,逐步赋予课题负责人自主招收博士生、博士后和辅助人员的权利,允许特聘教授自主遴选骨干教师组成创新团队,全面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浙大导师团聚焦(一)

高能工学博士这样制造

走进“工程热物理”团

(浙大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也是国务院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2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104位博士,其中2000年至2004年间毕业的有58位。他们中已有25位晋升为教授,任职于清华大学、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着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有3位被评选为教育部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获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浙大工程热物理学科人才队伍和人才培养两项评估指标排名居全国第一。)

团长:岑可法院士

2002年有件小事曾令岑院士伤透脑筋:自己的热能工程研究所要招研究生,除了本系学生外,尚需材料、力学、低温、化学甚至农业等方面的人才,可是怎么招?按规定,要成为某个系的学生,必须得考该系的试卷,可是学材料的,考得出机械能源系的考卷吗?

他更看到了传统的导师——博士生1对1培养方式的弊端:当今科学研究更强调的是跨学科交流和合作。而一对一单元式培养方法使博士生的研究范围受到限制,也不利于导师和博士生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更不利于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科研群体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不利于完成高水平的学位论文和科研成果。毕竟,现代科学家不是单干户。

为了造就高水平、优秀的工学博士,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岑老师创造性地提出了“导师群体”的人才培养新方法:以岑院士和倪明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由18位高水平教授组成的导师组集体指导博士生科研团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能源与环境学科发展前沿,以导师群体和博士生科研团队的形式承担各类科研项目,分工合作,协作攻关。

导师团语录

骆仲泱教授:导师群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每位博士生,从研究方向、基础理论研究、试验和工业应用研究等方面给予联合指导,在培养的各个阶段职责分工,相辅相成,在使每位博士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个性发展的成长空间的同时,形成紧密团结、学科交叉的博士生科研群体,既增强了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实力,又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提供了保障。

倪明江教授:近年来,我们这个研究团队里,先后有200余名博士生参加了10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在科研攻关过程中,导师组将重大项目分解成若干关键性问题,指导博士生科研团队分工协作、共同攻关。而导师群体在对博士生的指导过程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动手与实践能力,使其在深化基础研究的同时,在工程实践中取得重要应用成果。

周俊虎教授:一个优秀的研究团队,不仅对研究生的成长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对青年学者也同样。

中青年科技人员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更离不开老一辈科学家的扶持和研究团队的支持。为了让青年科技人员尽快成长,岑可法院士总是将研究所申请到的许多研究课题,交给所里的年轻人负责,放手让年轻人去干。这既锻炼了我们的能力,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

程军博士:(2004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人)团队的力量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力度,增强了学科群体承担国家级攻关项目的能力,同时,建设一流实验平台的设想也在众多项目经费的支撑中得以实现。

如目前学科团队通过与加拿大、英国、瑞典、法国、日本等国家科研机构开展广泛的合作,建成的40台套国际先进的大型试验台架和先进仪器为培养博士生使用现代化仪器的能力、为博士生科研创新提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平台。此外,导师群体先后与美国Nebraska大学、德国Giessen大学等10余所国外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培养研究生协议,已联合培养国内博士生15名。

光最近5年,以研究生为主要作者发表的研究论文共523篇,其中SCI检索54篇、EI检索94篇。从1999年到2004年有3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浙大导师团聚焦(二)

“造芯”工程师摇篮

走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团

(从2000年到浙大工作后,严晓浪教授就在浙大电气工程学院建立了“电路与系统”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创办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研究所,承担了国家973、863、国家自然基金和军事预研等重点课题,2003年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此外他充分发挥了浙大学科门类全、综合实力强的优势,联合其他研究所组建SOC交叉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筹建了浙大“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为浙江省、全国培养集成电路方面急需人才。)

团长:严晓浪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