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体浙大(百年求是)
18662800000092

第92章 人物专访类(19)

肝癌,癌中之王。肝癌死亡率高的原因是手术切除率低,而切除率低的原因是肝癌有诸多手术禁区。比如肝尾叶癌。肝脏大血管密集交错,血供丰富,若肿瘤长在大血管上,切除时易伤及血管造成大出血而危及生命。因此,传统的切除术一旦遇到肿瘤长在密布大血管的肝尾叶上就束手无策。

20世纪初,美国医生普林格尔发明了用手指捏住肝蒂止血的办法施行手术,此后台湾的林天佑医生发明了用手指捏碎肝脏的指折法,后又有人进而用止血钳钳碎肝脏的钳折法;1987年,国际上出现了超声刀,其原理是震碎肝组织,浙医二院花7万美元也买了一台,结果彭淑牖一用,大失所望,由于肝癌病人常伴有肝硬化,肝组织震碎的同时也破坏了血管。

外科手术已到头了,这是西方许多人的观点。

彭淑牖不信。

有什么方法既能切除肝组织又不伤及血管呢?受超声刀震碎肝组织的启发,彭淑牖想到,能否采用刮耙的方法,将肝组织刮碎?

圆珠笔杆,听诊器金属管,做成耙样,在肝组织上刮耙,肝组织一层层剥落,果然,一条条血管显露出来了。刮吸手术解剖法诞生了。

肝组织刮下来马上要用吸引器吸走,遇到小血管要更换器械进行电凝,传统外科手术中手术刀、止血钳、镊子有几十把,能否将这些功能集中在一起?

智慧之门一旦开启,成功便迎面而来。将电切、电凝、吸引、剥离4大功能,将手术台上的“七刀八剪”凝聚成一把刀的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诞生了,手术者手持一把刀就能完成除缝合以外的所有操作。

他的刮吸手术解剖法和多功能手术解剖器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外科手术的方法,使被列为禁区的疑难手术变成常规手术,手术时间缩短40%,出血量减少50%,许多被判死刑的患者得以起死回生,彭淑牖完成了80余例肝尾叶切除手术,均获得成功,这在世界外科史上史无前例。

这一发明很快被用到其他领域。彭淑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的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9例;肝门胆管癌切除率达到82.5%,高于国际上的32%-60%的水平。

刮吸手术解剖法在肝、胆、胰、脾、胃、肠、甲状腺、乳房等普通外科手术中已得到成熟的应用,并已扩展到骨科、妇科、泌尿外科、脑外科等领域。

彭淑牖的发明在世界外科领域引起震动,小小一管手术刀引发了一场世界外科手术上的革命,外国专家称这一成果是“世界外科领域划时代的进步”,国外专家纷纷到中国学习“彭氏刮吸手术解剖法”。

攻克世界性难题

上世纪80年代初,英国北爱尔兰大学维多利亚医院,外科主任肯尼迪教授亲自主刀进行一台胰腺瘤切除手术,正在该院做访问学者的彭淑牖担任助手。

胰腺手术最大的问题是,一旦发生胰漏,患者就有生命危险。因此,彭淑牖以开玩笑的口吻提醒肯尼迪:这可是一只老虎呢!

“一只纸老虎!”肯尼迪倨傲地说。肯尼迪是英国外科界权威,他有理由倨傲,何况是在一个中国人面前。

然而事实却偏偏印证了彭淑牖的担心——胰漏发生了,病人生命垂危。

用序贯式外内引流法!彭淑牖建议。这一回肯尼迪接受了彭的建议,终于,病人转危为安。

1935年,世界上第一例胰腺癌切除术在美国进行。

18年后的1953年,浙医二院进行了中国第一例同类手术,术者便是彭淑牖的老师余文光教授,彼时彭淑牖作为实习医生参与了这一手术。恰恰是这第一例就发生了胰漏,这给彭淑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胰漏是一道长期困扰外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胰腺癌死亡率极高,而在施行手术中因为胰液腐蚀力极强,流到哪里就腐蚀到哪里,胰肠吻合口漏便成了最凶险的并发症,胰漏的致死率高达25%-50%。国际上胰漏的发生率为10%左右,即便是世界胰腺外科水平最高的美国麻省总院,10年733例胰漏发生率也有9.6%。

全世界都在寻找杜绝胰漏的方法。

亲历了中国第一例胰漏,几十年中,彭淑牖一直在进行预防胰漏的研究。

当刮吸手术解剖法开始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时,他开始向这一世界性难题发动攻击。

彭淑牖发现,胰腺残端与胃肠道重新连接的方法是影响胰漏发生的最重要因素,常规方法的弊端是存在针孔,于是他设计了一种简易安全的新方法——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将肠子的断端像卷袖子一样向外翻,然后将胰端套入肠子,与肠子的内层缝合,再将翻起的肠子原样翻回,与胰端捆绑。

1995年12月27日,彭淑牖进行了第一例捆绑式胰肠吻合手术,术后没有发生胰漏。

继续扩大战果。10例,20例,50例,彭淑牖在浙医二院和邵逸夫医院的医疗组施行了200例胰腺癌手术,无一发生胰漏!此法推广到全国80家医院,1000例手术仅2例发生轻度胰漏,那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成功了!

消息传出,马上在世界外科界引起强烈震动,英国皇家医学会外科学会主席乔治·帕克斯称这一手术应成为“国际标准术式”。

美国外科教授克莱克评价:“他的技术和发明在外科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际肝胆胰外科学会主席刘允怡说:“这一创新技术能有效防止胰肠吻合口漏,对胰腺外科有重大影响。”

生命中硕果累累的秋天

5月27日下午,记者在浙医二院见到彭淑牖时,他刚经过7个小时的手术,下午3时匆匆吃了点面包权当中餐。

忙,这是彭淑牖生活的主调。

他的学生,浙医二院外科副主任曹利平教授说:“彭教授4月2日在大连医学院进行胰头癌手术后,4月3日上午飞广州,当天下午就做了肝门胆管癌根治术,4月21日到北京,都是别人做不了的大手术。今年5个月他已做了72台大手术。都70岁的人了,每年还要做200多台手术,而且大都是高难度、高风险的大手术。”

“最近我随彭教授到印度参加国际胰腺会议,彭教授关于胰腺手术的报告又一次引起轰动,各国专家都围上来讨教。中国人在西医这个被外国人一统天下的领域占据一席之地,我感到特别光荣。”曹利平说。

彭淑牖生于1932年,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从医的48年间,取得了十多项发明和创新技术成果,其中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8项国家专利,还有3项正在申请中;主持撰写了27部专着,出版了7部医学专业影像教材,发表论文26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项;他的刮吸手术解剖法和捆绑式胰肠吻合术已成为国际外科手术的经典范例被收进许多着作中。

70岁的彭淑牖已经到了收获的秋天。2001年,刮吸手术解剖法的建立获得中国医学界最高奖——国家发明二等奖;同时,这一技术在2002年5月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新发明新技术博览会”上荣获医学类唯一的金奖,目前这一重大发明成果已在全国300多家医院推广上百万例,最近又被卫生部批准为十年百项推广项目;2002年,他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和吴孟超奖;同时他和他的课题组还获得浙江大学附属二院110万元的奖金。

喜欢音乐,尤其喜欢贝多芬,人生最大的享受就是一边听着贝多芬交响曲,一边翻着外科典籍;喜欢游泳,喜欢网球,喜欢……然而,他却鲜有时间去喜欢。

他很清瘦。“站手术台是最好的减肥。”他说。

70岁的彭淑牖近年来奔波于全国上百所大医院之间,无私地传授技术。

他已经站在世界外科手术的峰巅上,全世界外科界都对他青眼有加。

但他还在不停地钻研。

“科学无止境。”他说。

2003年9月13日第5版

9月开学后,浙江大学的学生们在紫金港新校区常常会见到一位身材挺拔、发色银白的外国人。他,就是浙江大学的第一位“洋院长”——施泰恩·米勒:为学院发展带来新理念

本报记者江南

来自德国的这位语言学家和教育专家20年前与浙大结缘。他认为,中国高校是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的好舞台

一枚红色的“浙江大学”校徽别在来自德国的乌尔里希·施泰恩米勒教授胸前。近日,浙江大学聘任这位国外语言学家和教育专家担任外国语学院院长,任期两年,每年他将有3个月时间在浙大工作。

聘任外籍学者专家担任学院院长,这在浙江大学还是第一次。

施泰恩米勒教授说,他与中国、与浙江大学结缘始于20年前。

他曾是柏林工业大学副校长,并任德国科学联合会(DFG)中国工作委员会主席。1984年,柏林工业大学和浙江大学就建立起校际关系,在浙大共同创办了德语中心。

此后,施泰恩米勒教授成了浙大的常客,多次来短期讲学,并支持浙大的教师赴柏林工业大学进修和攻读学位。现在,他由“客”变“主”,成为浙大人的一分子,更多地参与学校的管理、科研、教学。

在他看来,近年中国的高等教育备受重视,得到来自政府和社会大量的投入和支持。这些条件远比德国的一些学校优越,是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的一个好舞台。

作为柏林学派外语教学法的首创者和代表人物,他反对拎着理论箱子来中国,打开箱子全套照搬,而是要与实际相结合

从8月3日来杭州,61岁的施泰恩米勒教授总是在每天上午8时30分准时到紫金港校区,开始一天的工作:

登录浙江大学办公网,请秘书帮助翻译,了解学校最新信息;收发电子邮件,与德国及国内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保持联系;与学院同事们召开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他看来,学术科研、教学改革、国际交流等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确定。

在浙大的一个多月里,“洋院长”已让同事们感受到他在高校管理、学术管理和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新理念。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范捷平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时就师从施泰恩米勒教授,相交相识已有15年,他介绍说:“施泰恩米勒教授是柏林学派外语教学法的首创者和代表人物,他反对拎着理论箱子来中国,打开箱子全套照搬,而是要与中国的国情、与浙大的实际相结合。”

为确保学生毕业后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施泰恩米勒教授考虑不同学生的培养目标,予以区分对待

“大学的外国语学院不是一个高级的语言学校,仅仅教语言、文字是不够的,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这一点我和潘云鹤校长交流时意见一致,希望将来的教学、科研中更重视实用性、灵活性。”施泰恩米勒教授说。“我们要提升教学效果,换句话说,就是要确保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有竞争力,因此我们的教学目标不仅由学术标准决定,也取决于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考虑培养学生的目标,并做相应区分对待。”

他认为,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都应该与培养学生的目标相符;如果不符,需要改变的是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而不是学生。在就职演说中,施泰恩米勒教授也讲到,中国在国际间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的全球化更需要外语这一国际合作的交际手段,适应这些新变化、新需求,学院将重新设置教学大纲、改编教材,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好的语言课程和更有效的语言培训。

记者不由想到两句中国的成语:学以致用,因人而异。施泰恩米勒教授听后,频频点头,说这两个词完全可以概括他倡导的教学方法论的精髓。

作为外国语学院院长,在今年学院的迎新大会上,施泰恩米勒教授用英语为新生们作了一次报告,题目是《何为大学学习》,赢得热情的掌声。

不过,施泰恩米勒教授暂时还不直接给学生们开课,而是先为教师开设一些专题讲座,并为教师尽可能地提供在职培训的机会。

“外聘院长绝非只是挂名,他们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定位。”浙江大学人事部部长朱荫湄教授介绍说,浙大21个学院中有11个由外聘院长“掌门”。施泰恩米勒教授是其中的典型。他曾连续10年担任柏林工业大学副校长。现任柏林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语言和交际学研究所所长,除了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方面具有国际影响外,还有多年的大学教育管理经验。

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说,希望施泰恩米勒教授的到来会促进外国语学院在教学、科研、应用和国际交流等方面能够积极探索。今后浙大将有更多的院长、系主任等职位,虚席以待校内外、国内外的优秀学者、管理者。

2003年10月11日第15版

马博士出任芝麻官

本报通讯员俞熙娜

“这是我理想的起点”

一个高分子专业的博士,在毕业前半年就有一家杭州的大型化工企业以年薪十几万重金礼聘,学校导师也挽留他留校任教,但最后他却跑到富阳的一个街道做了一个不起眼的街道主任助理,这无论如何也有点让人想不通。现在博士所有的组织关系包括户口都落到了富阳,这已不是“挂职镀金”的短期行为。

支持他来这里的是“理想”。他一直想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马国维在专业方面非常出色,仅SCI论文(被国际刊物收录并进入《科学引用索引》的论文)就发表了5篇(博士的基本任务是1篇),但在做好学业的同时,有一项“副业”他一直没有放弃。大学本科的时候,马国维是化学系学生会主席,研究生阶段又担任了学校研究生创新创业中心的主任和公司经理,还创办了未来企业家俱乐部,经常与老师一起参与一些项目的谈判,其操作的一个项目为学校带来几百万元的收入。他觉得以自己外向的个性和多年的学生干部的经验,更适合到行政单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