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18662900000038

第38章 国内外景区环境质量研究案例(1)

景区环境质量研究是旅游发展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正在逐渐增加。到目前为止,国内景区环境质量的研究以特定旅游区域环境问题的案例型研究为主,基本上处于定性分析的研究层面。也有学者详细分析了旅游活动对不同生态环境景区造成的具体影响,这一研究属于环境评估领域的探索。

第一节 研究概述

对景区环境质量的研究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不同专业的学者因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资源、环境专业的学者以定量分析为主。他们对景区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了专门的监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旅游、管理专业的学者则以定性描述为主,通常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然后进行相关的原因分析。90年代初期,我国以自然保护区为对象的监测工作逐渐展开,最初的研究以水环境为主,逐渐发展到对大气环境的研究。自然保护区是特殊的区域,其生态环境质量需要求严格的监控和保护,对自然保护区的监测与管理是自然保护区工作的中心。

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1999-2009),以“旅游+景区+环境”的主题为检索项进行文献的检索,共检索出1374篇文献,作者通过阅读、筛选和整理,得到与景区环境影响有密切关系的文献476篇,从文献数量来看,旅游景区环境研究已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从图7‐1可以看出,从1999-2008年,有关旅游景区环境的研究呈逐年递增趋势。1999年,《中国学术期刊网》共收录涉及旅游景区环境的文献4篇,而到了2003年,相关成果达到42篇,4年内增长了近10倍。随后6年,研究热潮继续高涨,到了2008年,已经达到1999年的20倍,并且从发展趋势而言,2009年以后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仍将是一个重要内容。

图7‐1 旅游景区环境影响研究历年文献数量统计历年关于景区环境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景区中的大气、水体、土壤、声、动植物等环境因素,以及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在这些研究中,有的学者倾向于单因素分析,研究某个特定的领域,相对微观地阐述该因素的可见影响以及可预测影响,而另一部分学者则对环境中多个因素进行整体研究,从宏观上把握环境质量现状。在对476篇文献的统计中发现,涉及多因素分析的有398篇,占83.61%,涉及单因素研究的78篇,占16.39%。其中,关于大气类的13篇,关于水体类的27篇,关于土壤类的9篇,关于声环境类的7篇,关于动植物类的22篇。综合类的研究居多,主要因为多数研究室旅游管理专业学者完成的,以定性研究为主,以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制度为主要措施。而单因素研究多是资源环境专业学者完成的,通常运用技术检测的手段进行定量分析。

在单因素的研究中,以水体类、动植物类、大气类的研究最多,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目前旅游活动对于景区环境的影响突出表现在这三个方面。单因素研究同时也反映了景区环境的受污染程度以水体污染、动植物影响、大气污染等问题最为严重,其次为土壤环境的污染、声环境的影响。

在476篇文献中,以案例分析为主的有274篇,所研究的案例类型主要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公园、水域旅游区、山岳旅游区等,其中,对于水域旅游区的研究最多,山岳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的研究较多,城市公园以及风景区的研究相对较少。

第二节 景区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研究

本节是对景区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研究的案例回顾。通过本节的引用和分析,说明了旅游开发对景区的大气污染造成影响。研究认为,景区内交通、饭店等接待设施的运营是景区内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一、景区大气环境质量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景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内容

景区大气环境质量是指景区范围内的大气质量。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是底层大气局部范围内的质量,主要受到地面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地面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可以是景区范围内的,也可以是景区周边的。景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研究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景区内大气质量是否存在变化,二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这部分研究大多由环境专业背景的学者完成。

(二)景区大气环境质量检测方法

景区大气环境质量主要通过监测的方法获得相关的信息。通常,检测人员根据大气污染物监测标准在景区范围内选择若干个检测点进行连续监测。景区内大气质量是否存在变化需要通过定量检测才能判断,定性描述较难说明问题。如果一个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通过观察就能发现,那么该景区的大气污染已经非常严重了。

大气污染物有很多种,我国重点关注的大气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硫氧化物(SOX)和微粒物质(particulates)等五种。因此,对景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检测主要针对上述五项污染物进行。

对大气污染的监测,能准确地反应监测点的大气污染状况,但对解释景区的大气污染变化及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大气污染是流动的,在景区范围检测到的污染物不一定由景区范围内的污染源产生,景区外的污染源也能产生相同的污染物并进入景区,因此,景区内外污染源对景区大气质量影响的程度不易判断,景区内外的污染源不易分离。

其次,多数检测的连续性不充分。为了反映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需要在景区内确定的监测点进行连续监测,连续监测要根据假设的污染源的排放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检测,但是,目前,大多数研究选择的连续监测时间不能满足这一要求,这对后期的污染源分析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景区大气环境质量研究

大气虽然是相通的,但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对流层,地面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决定了局部地区的大气污染程度,景区也不例外。表7‐1是国内部分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研究结论。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国景区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和污染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大气中的SO2、NOX、TSP 等污染物与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密切关系根据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很多研究对景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的污染物以SO2、NOX、TSP、CO 等为主。根据监测的结果,旅游活动的开展引起了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有区域性,且主要与住宿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有关。其中,SO2、NOX、CO 等的排放与锅炉燃烧有关,TSP 则与游客的人数和寺院的香火有关。

(二)旅游活动减少后,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不同景区连续监测的数据还反映出旅游活动减少后,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的现象。大气污染物能随着降雨、刮风等情况逐渐减少。只要没有新的污染物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是可以逐渐改善的,然而,这种大气污染物减少的实质是污染转移,即污染物本身没有消失,只是改变了存在的位置。

(三)景区大气环境质量受内外多种因素影响

景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受景区内外多种因素影响。这是由大气的整体性和流动性造成的。景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由景区内旅游活动引起,而景区外的大气环境质量则会影响景区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景区外污染源多,造成景区环境质量下降,对旅游活动有抑制作用。

三、国外景区大气环境研究

国外对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的结论与国内的研究有些差异,这与大气污染源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标准有关。

(一)主要大气污染物

国外学者关注的大气主要污染物与国内学者是不完全相同的。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规定了一个大气污染物的目录,目录中的污染物为标准污染物(Criteria air pollutants),并对这些污染物设定了相应的值,它们是CO、NOX、O3、PM10、PM2.5、SO2。在这六项指标中,O3、CO、PM2.5在我国检测较少。另外,常见的污染物还包括苯和挥发性有机物。因此,这八项污染物及其指标的监测在国外的研究中比较普遍。

(二)景区大气污染源研究

国家公园管理体系是美国针对自然保护区的一种有效的管理体系。在1872年,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 Park),加拿大则是在1883年成立了班夫国家公园(BanffNational Park),是世界第三个国家公园。自国家公园成立以来,地区性的环境污染影响到了国家公园内部的环境质量。美国、加拿大等国基于国家公园管理体系,对国家公园的大气环境质量有比较系统的监测,这方面的研究也充分开展。研究发现,空气污染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

美国National Park Service(NPS)的研究认为,景区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源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通常外部的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远多于内部污染源排放的量(Eldon D.Enger,2008)。北美地区19世纪以来,人口和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增长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就是空气污染水平的提高(K.E.Percy,2007)。

虽然公园外部的大气污染是主要的,但是研究人员也认识到公园内部由于各种活动也存在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NPS 的分析报告显示:公园内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PM10、SO2、NOX、CO、CO2、VOC。2000年,所有公园接待设施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分别为:PM109459lbs/yr,SO2115252lbs/yr,NOX 161870lbs/yr,CO37248lbs/yr,CO261748335lbs/yr,VOC 91,630lbs/yr。

在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上,各个国家公园中,黄石国家公园明显高于其他公园,并且排放总量约占到了整个美国公园排放总量的54%。排放量在2~4位的分别是德纳理国家公园(Denali NP)、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P)和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P),分别占到了8.17%、5.25%、2.89%。其他公园的排放量不超过1%。由此可见,虽然大气污染物排放是普遍的,但是各公园的排放量差异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园旅游开发的历史和接待游客的数量。黄石国家公园、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等都是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迹,开发时间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而且每年的游客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虽然国家公园管理处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来控制游客量,但旅游人数仍在不断增加。黄石公园在197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年游客量在1948年首度突破一百万人后,于1968年突破两百万,到了1993年,更高达三百万人次,每到夏天的旺季,公园入口处便出现如都市般的塞车潮。相关部门也关注到这个问题,从1993年开始游客的访问量并没有大幅度地增加,平均每年的访客在300万左右。

表7‐2显示,CO2的排放量在各污染物中是最高的,每个公园的情况基本如此。各个公园的CO2总排放量占大气污染物总排放量的99.33%,其中,黄石公园就占了CO2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CO2目前被认为是温室气体,对全球大气变暖有影响,但没有其他污染性。在我国,CO2并不作为大气污染物进行管理,因此,无法进行比较。排放量比较大的另一污染物是NOX。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美国国家公园中,大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是四大公园: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 NP)、德纳理国家公园(Denali NP)、科罗拉多大峡谷国家公园(Grand Canyon NP)、冰川国家公园(Glacier NP),其余公园大气污染物排放还非常少;(2)CO2、NOX、VOC等的排放量都非常大,主要是因为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尤其是雪地车)(David D.Shively,2008;Robert C.Musselman,2007;John Davenport,2006)、工业排放、燃料燃烧等原因造成的,这一结果与国内自然保护区监测到的结果基本相同;(3)游客数量的增加导致交通工具的使用量增大,人类的活动加剧,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也就越明显,因此有效地控制游客数量和流量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由于外围污染源的排放管理与地方的经济发展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有关,因此,研究的结果经常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法律规范的制定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