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景区饭店环境影响及其管理
18662900000043

第43章 景区饭店环境影响管理的对策(1)

景区饭店是旅游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在旅游景区中旅游离不开住宿接待环节,饭店的建设既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旅游者的核心需求。但景区饭店存在环境影响问题不能忽视,必须适度、有规划地发展景区饭店,如果仅是为了满足旅游者需要,或仅是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经济,盲目地建设景区饭店是不可取的。不同的旅游景区,根据自然资源的生态特征和保护级别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景区饭店建设,并能兼顾自然资源的环境效益,才能实现景区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局面。但具体操作起来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本章就围绕景区饭店的发展问题以及景区环境管理探讨相关的管理对策。

第一节 景区饭店环境管理的重点

景区饭店包括景区内饭店和景区周边的饭店,这些饭店在经营过程中都会对景区环境产生影响,环境管理的目的是要使他们在经营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或其影响在人们能接受的范围内。本节将围绕课题研究的成果,提出景区饭店环境管理的重点环节,如接待容量控制、建筑物的生态设计、饭店污染处理设施以及饭店运行中的环境绩效评估,希望这些管理重点能指导课题成果在旅游景区中的具体应用和推广。

一、景区饭店接待容量控制是重中之重

造成景区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接待高峰和存在环境容量超载,大量游客涌入景区,尤其景区饭店接待容量超载给环境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这是景区环境质量改变的关键原因。许多景区只看到旅游旺季巨大的商业利益,而不顾环境效益,对景区的环境容量视而不见,盲目接待游客,这是经济利益驱动的主要表现。景区饭店容量失控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景区淡季时的饭店都处于休业状态,而且休业的时间有延长的趋势,变成景区饭店在旺季时相互抢生意,在淡季时没人去挖掘新业务。这就造成景区饭店在旺季时乱用环境资源,在淡季时浪费环境资源。对于景区饭店接待容量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政策措施。

(一)景区环境容量必须与饭店接待容量相协调

景区的接待容量设计主要依据景区的环境容量、排污容量以及水资源等因素。在课题调查中,有些景区存在排污容量的严重不足,排污问题给景区造成的环境质量改变最为严重,如有些饭店污染物直排,尤其是生活污水。还有些景区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尤其是偏远城镇的一些景区,依靠的是自然水资源,无计划建设饭店接待容量造成景区水资源的失衡。

饭店接待容量的确定必须经过环境绩效指标的评估,其审核必须由独立的景区环境协调监管委员会来负责,该机构必须设立在省、市级的环境保护机构框架内。县一级机构不能作为审批机构,因为许多景区的属地管理都由县一级具体负责操作,如果县一级直接审批景区饭店建设中的环境绩效,可能会产生不公正的审批行为。景区饭店的接待容量与景区环境容量需要设定一个比例,这个比例也由协调监管委员会根据规划的景区环境生态效率来确定,其他政府部门及景区管理机构都无权确定。

景区环境容量与饭店接待容量是否协调,主要根据景区环境资源监测数据来说明。随着环境资源的改变,饭店接待容量也可以作适当调整。

(二)景区饭店接待容量必须与景区水资源相协调

景区的水资源是重要资源,也是影响景区环境生态的重要资源。景区饭店如果无计划地增加接待容量,会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如有些景区中的水库水位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水库消失。水库的消失引起局部气象的变化,如景区生态系统内少雨、酸雨等现象就是水资源流失等因素引起的,严重影响了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根据景区水资源的情况,合理设计景区饭店的接待容量,是景区规划中必须掌握的一个原则。

景区饭店接待容量与景区水资源的协调都必须经过环境生态的测算和调查,通过环境保护部门的专门测算,在摸清景区水资源的情况下,还要了解景区历年的平均年降雨量,测算每年可用的水资源情况,最终确定一个水资源与景区饭店接待容量的参考比例。在水资源很有限的景区,环境保护部门可以给景区饭店限定每接待一个游客平均可使用的水量,超出该使用限量,则计费价格就成倍增长,以控制景区饭店的无计划用水。这样有利于景区饭店积极使用节水技术、中水处理技术,使水可以重复使用,减少饭店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

(三)鼓励景区饭店淡季经营实行资源使用优惠

景区饭店在旺季时应严格控制接待容量,在淡季时应积极深度挖掘旅游产品,以实现景区饭店在景区旅游淡旺季时对资源使用的平衡。目前,在景区存在许多饭店,旺季时想尽办法留宿客人,如利用帐篷、加床位等方法,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其实这是对景区资源的任意占用,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平衡影响很大。一个景区的饭店接待容量是经过设计确定的,任何饭店经营管理人员都无权超越这个设定值,否则对景区环境影响就是人为破坏。

在旅游旺季时加强对景区饭店接待容量的监管,但在旅游淡季时鼓励景区饭店经营,对淡季经营实现资源利用的优惠政策,有利于景区饭店对资源利用的平衡。淡季鼓励经营可以实行水资源优惠法、电资源优惠法等措施。饭店也可以开发与景区相关的休闲类旅游产品,以实现淡旺季资源使用平衡。这些措施都必须在景区管理机构的统一规划下,以及在环境保护机构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任何景区饭店都不能自己决定与能资源相关的经营政策。

二、饭店建筑物的生态设计是关键

景区饭店是依托景区环境而开展经营的,因此其建筑物的设计必须与环境相协调,开展与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建筑设计,有利于景区环境质量的保持。生态建筑设计应该具有这样的基本要求:一方面饭店建筑本身应是节能建筑,对景区能资源利用尽可能的少,另一方面建筑的存在对景区环境的生态影响最小,如对景区动植物影响、对景区大气环境影响等。景区饭店建筑物的生态设计包括选址、建筑材料、设备以及周边环境设计等。

(一)景区饭店的节能型建筑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饭店的节能型建筑指的是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和饭店运行设备的节能要求。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包括建筑物运行对能耗消耗要低,另外对环境的光污染、声污染和辐射污染都必须在要求的范围内;运行设备的节能要求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以及照明系统的节能运行等。景区饭店的建筑节能要求应该比城市饭店的建筑节能要求更高,因为使用能源越多,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也越多,因此景区饭店的建筑节能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必须严格执行景区饭店节能建筑的设计规范。

影响建筑节能有许多因素。景区饭店在规划设计时必须严格关注这些因素,如饭店朝向、屋顶材料、墙体保温材料、窗户结构与材料、饭店大门、外墙体颜色与材料,还包括是否使用太阳能、中水处理系统等。作为景区监管委员会机构,应严格把关景区饭店的建筑节能设计环节,积极鼓励投资单位在节能建筑中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设备。

(二)景区饭店建筑物生态设计的基本内容

景区饭店除了建筑物的节能要求外,对建筑物的生态设计也需要严格把关。建筑物生态设计首先要考虑景区环境的生态要求,如饭店建筑物建成后对环境的动植物有否影响,对环境的水资源有否影响以及对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否影响等。严格上讲,景区饭店的建设对环境生态会带来一定影响,但要分析这个影响是否可接受,如果影响很大,当地居民或当地环境无法接受,则原则上就不能在该地点建造饭店。建筑物生态设计就是要使饭店对环境影响最小,不会对环境的生态带来明显的影响。具体建筑物生态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客房的生态设计;

餐厅和厨房的生态设计;

大堂的生态设计;

水资源利用和循环的生态设计;

建筑结构和功能结构分布的生态设计;

游客生态教育设计。

(三)景区饭店建筑物生态设计的监管

景区饭店建筑的生态设计应该由建设部门和景区协调监管机构共同监管,建设部门负责饭店建筑生态设计要求的管理,景区协调监管机构负责建筑生态设计要求的监督。其中饭店生态设计的要求来自景区环境的生态特征,这些要求必须向景区的环境管理人员、景区附近的居民了解。如景区动物的种类和活动轨迹、景区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条件,不能因饭店建筑的建设而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环境。对于有些景区水资源不是很充裕,则一定要求景区饭店对水循环使用的生态设计,如中水处理系统的应用,以保持景区水资源不受饭店建设的影响。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地环保部门应该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景区的生态特征,景区有哪些重要资源,哪些应该重点保护都必须有文档资料,在景区建设饭店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投资单位做好饭店的生态设计内容。

景区饭店建筑的生态设计可以通过课题组提出的生态效率概念作为指导,环保部门给出整个景区的生态效率要求,设计单位具体计算所建饭店的生态效率,景区协调监管委员会最后审批和审核饭店生态效率的可行性,如果不符合景区生态效率要求,则要求设计单位改进生态设计方案,直至方案符合景区环境管理的生态要求。

三、景区饭店污染处理设施必须到位

景区饭店的环境管理污染处理是重点。课题组在景区现场调查中发现都有排污处理不到位的情况,有污水直接排放的、油烟处理不到位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到位的,甚至还有部分景区中的饭店使用煤锅炉。作为景区饭店,在开始设计时就必须考虑污染的处理设备使用,如果规定的污染处理设备不到位,则建设验收就认为是不达标,这种情况决不能允许饭店开业。具体景区饭店污染处理设施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污水排放前的处理设施

大多数景区远离城市的污水管网,因此需要对污水排放前自行进行必要的处理。一般来说,污水处理的效果是指污水处理后水中污染物的含量,要求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越少越好。但水中污染物越少,处理的成本也越高,要求水处理的设施成本也高。因此,将处理的效果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比较合适的,这需要环保部门根据景区环境要求设定一个污水排放标准上限,景区饭店在污水处理设计上就根据这个上限选择相应的设施设备。

每个景区饭店可以通过有机物隔离装置和末端设置污水处理装置实现污水排放前的处理。隔离装置使用最多的是隔油池,最好通过三级隔油池过滤有机物,即在厨房水池下方、厨房污水总出口处、饭店污水总出口处各安装一个隔油池,效果就比较好。末端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采用“厌氧-好氧”污水处理工艺,它通过厌氧水解池、接触氧化池、沉淀池、过滤池等处理环节,具体处理工艺与实际排放标准的上限有关。

景区饭店应积极采用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尽量提高污水排放标准的上限值。

(二)饭店设备运行对大气污染的处理设施

减少大气污染排放是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景区饭店中主要对大气环境的污染有锅炉(煤、油、气)的大气污染、氟利昂制冷设备运行的大气污染、厨房油烟气的大气污染等。这些大气污染当饭店大量集聚所产生的环境影响更大,因此,景区饭店在设计时必须严格执行相应的设备排放处理设施要求,以保护景区的大气环境生态。

对于锅炉系统的运行,必须有脱硫和除尘设施,尽量减少锅炉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影响。在选择脱硫除尘装置时需要考虑排放标准,景区协调监管机构在监管时需要针对景区环境的特征设定相应的标准。景区饭店的中央空调系统应使用对大气影响较小的制冷剂设施,积极采用新型制冷剂所对应的制冷设备,省、市环保部门应严格控制景区饭店局部采用落后的、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大的制冷机系统。景区饭店的厨房油烟不能直接排放,需要安装油烟净化装置,严格给景区饭店设定一个油烟排放标准,此标准应该高于城市饭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景区的大气环境保持清新,不受大的污染。

另外,景区饭店的自备车辆也尽量使用清洁能源车辆,以减少车辆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对于进出自然保护区中旅游景区的车辆,应加以限制、限量。

(三)生活垃圾(或废弃物)的处理设施

饭店的生活垃圾指的是固态废弃物。在许多景区中的饭店,生活垃圾的管理并不尽如人意,很少饭店管理者对经营中的废弃物予以关注。大多数景区饭店对废弃物的管理并没有分类管理,更没有垃圾的处理装置,这会对景区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景区饭店经营中会产生有机废弃物、无机废弃物,其中还存在一些放射性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如果不进行分类处理,则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通常饭店经营中有如下废弃物垃圾产生:

食品垃圾:这是采购和加工食品时产生的残余废弃物的总称,来自于厨房、餐厅、酒吧等经营场所。

普通垃圾:这是人们生活中日常生活废弃物的总称,有废纸、废塑料、废木材及制品、碎玻璃、罐头盒、非金属制品等,来自于客房、办公室等场所。

建筑垃圾:这是建筑施工中或房屋维修中所产生的垃圾。

清扫垃圾:这是公共场所清扫产生的垃圾,如大堂、走廊、会议室等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