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经亨颐集
18663000000011

第11章 论说(8)

理想主义亦非蔑视现代之生活状态、生产关系,而对于手工及其他之身体作业则表示不甚注重之态度。学校之有手工教授,非直接以手工为目的,亦借以形成精神。作业惟以教育教授,不为受动而为发动,则与实现派相同。是以技能科作业教授得占从来未有之地位,为现今教育之一特色。我国现今之教育手工与实业,果能达是等教科之目的与否,吾辈盍反省之。

作业主义之教育,身体作业、手技、手工、实验等非仅以技能之修炼为目的,有几多教育的价值,仅有手之活动而不与心相结合者,非真之作业教育。手工科之设,为意志陶冶与判断力之养成,为两派共同之主张。

是故手工科既随艺术教育运动而特别注重,今又自作业主义之教育,而理想、实现两派均认为有生产的价值,其教育的价值为何如耶?小学校之有手工科,决非直接为木匠、水泥、铁匠之准备,以死践职业教育之名目。此固非理想派所赞同,即实现派亦决不作如是解释也(去年北京教育会议时讨论手工科,有以编草帽,削火柴杆为教材以示实用者,可笑孰甚!又参观某校会客室坐椅,指为手工成绩品以自矜,亦不思之甚)。两派均认为手工科为有生产的兴味,而分量轻重又不同。盖理想派并不注意手工,以为创作力之养成不在乎技而在一般之精神活动。凡作法及理科教授无不有创造力养成之机会,不过手工科引起儿童自发的兴味较易,而进锐退速亦未可知。精神作业必较身体作业为尚,而实现派则身体作业与精神作业并重,宜其重视手工而为各教科之中心也。

理想派之作业教育,相当于蒙台梭利女士之自动教育。此自动二字究作何解,不可不明白。研究女士教育学中有所谓潜势力者。儿童本能的具在,则所谓自动。是否不加意志作用,一如消化、呼吸、循环之作用起于自然发动,与意志无关?则自动教育直可谓无意志无意识教育。吾知自动教育之主张决不如此,自动二字必有第二种意义。对于他动而曰自动,非我被他动,自我自己出发之意。消化、呼吸等虽亦可谓自动,此不过对外部刺激所起之反射活动而言。自动教育之所以谓自动,自内部自发,且有意志发动活动之意,故自动教育亦可谓活动教育,发动教育。

儿童内部之潜势力,非如消化、呼吸无意志而能自动。自动教育之主张,不过对于此内部有意志的自动之潜势力不使挫折,希其发达。此点与前述创作勤劳为主之作业教育相一致。儿童富有发挥其潜力之活动性,不以干涉而妨害之可也。

自动教育不主干涉,然亦不主放任。不干涉而不放任,将何以圆其说?盖儿童之本能,有时或偶有害于社会生活之理由,而使之自己觉悟防止的态度,即不放任不干涉之态度。凡一种教育主张,必由反动而起。

自动教育,不过以从来之教育压迫儿童自由之发达而创此说。流于极端,固亦有未妥之处,此吾人所当共谅也。试进言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之旨趣,亦有理想、实现两样之说法。理想派重在公民个人方面,伦理的修养、人格的陶冶之外,别无何等意味。实现派则以社会方面,即团体之一员、实际之职业为其主旨,使理解个人对于国家之目的、对于同胞之兴味,故以职业之堪能为公民教育必要之条件,以手工作业为主要之手段。余思之公民教育名义上似较艺术教育、作业教育空洞,无他特别意味。故理想派即以公民教育为人格教育,实现派即以公民教育为职业教育。然则何故特有公民教育之名目?此吾所当研究之问题也。

近代思想之倾向,平民的政治的兴味有勃兴之象,公民教育其根据于此乎?少数贵族参政时代已成过去,今则列强皆进于立宪共和政治,而国内一般人民犹不自觉。平民的精神之勃兴,亦国家社会趋势所当然。又或谓个人主义已形成现代之特色,而平民主义易流于个人主义之倾向,故不可不鼓吹团体的精神。此有鉴于个人主义之弊而倡公民教育者也。盖个人不可不与国家社会之兴味相结合,从来的教育,不过个性化,未免有害于国家,不可不施公民教育以补救之。所谓社会化之思想与政治参与相结合,而公民教育之声遂愈呼而愈高。其主旨在使锐进社会的政治的国民的良心,陶冶其品性与意志。一般少年,对于祖国皆当忠实服务。试综合近今各教育家之意见,公民教育有如下之定义:公民教育者,授与少年以公民的知识,使其意志对于公民的方向,而唤起其公民的良心之教育也。此又进一步言公民教育者,思合乎为现今宪法国家有价值之公民,依教授与习惯,对于学生具案的影响之谓也。但此无非教育之定义,何劳蛇足。要之,此种定义亦有鉴于现今之情势,有所感慨而云然耳。

内阁之更迭,选举之频繁,国家大势如昙花倏变,人心惶惶,不知所向。依现代之要求,教育实有革新之必要。所谓立宪的教育之创议,亦不外是欲矫正现代选举之腐败。如何能选出真正之国民代表,促进自治制度之革新,阐明纳税兵役之义务,解决国民之生活问题,乃得个人之自由与独立。此立宪的教育之目的,以对于立宪政体缺陷之救济,为第一义。更进而教养立宪精神为根本之道义精神,革新国民之思想,一方面又促成国民急务之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等外的生活之廓清。姑勿论此,此立宪的教育之结果如何,而国民教育上向来不完不备之点,或可改善。

诸种实际问题,脱离形式主义、划一主义、奴隶主义、压制主义,而解决自发主义、自由主义之下诸种社会问题,亦始得解决。盖自发主义、自由主义为立宪的教育主张之中心。凡个性自觉之不足者,思想界、教育界极宜倡自由主义以启发之。立宪的教育,不仅在自由民权的思想、选举之矫正;而道义之革正为选举矫正之基础,责任之自觉、牺牲心之养成尤为公民教育之中心。此主张公民教育者之论也。

次言公民教育之方法如何。公民教育之方法,当然不以授与知识竣乃事,此理想派、实现派一致之意见。惟实现派以共同作业为营造公民教育之根本方法,体操之必要亦竭力提倡。又有以游戏与体操形成公民教育之最好手段,游戏足以养成共同之感情,体操之起源本为国民的意气之鼓舞。而理想派则以社会的道德教养为主,所谓共同作业与劳动,倘失于督率,任其因循,或且为品性之贼。总之,公民教育不在获得对于国家组织之知识,而在涵养共同生活之义务及责任、自觉之品性,两派均无异议,此公民教育之意的方法也。公民教育虽不以知识为限,亦不谓对知的方法绝对置之不问,且公民教育之知的方法殊不易言。盖具体的教材之如何选择,及儿童之发达阶段何时始能领会系统的公民教授之知识,此为可研究之问题。据实验教育家之说,儿童自十四五岁,国家的理解认为可能。此种公民教授之知识,或列为一科,即所谓公民科;或于各教科中乘机授之。此依国情,办法不同。如法国、瑞士,则特设公民科;如日本,则于修身历史等科随时教授。此固不成问题。修身科尚有或设或不设也(法国于一八八二年颁布小学校法令,有道德公民科之设。其教材初级自七岁至九岁,每周一时,授以公民、兵士、军队、祖国、法律、公权等事,并依物语相助教授,以养成国民的观念。中级自九岁至十一岁,授以法国制度简单之知识、公民及其权利义务、兵役、租税、选举权、公共团体、自治会、议会、国家等。上级自十一岁至十三岁,授以行政、立法、司法之知识,及宪法、元老院、众议院、刑法等。至高等小学校,则分公民科为法制科、经济科,每周各二三时)。

以上所述艺术教育、作业教育、公民教育,皆有理想、实现两派混合之关系,惟理想主义之思想较多。最后论两派纯粹之主张。如人格教育,全自理想主义出发,所谓人格品性之注重,与作业教育、公民教育初无或异,而近时人格教育之主张,与二者又非全相一致。盖作业教育、公民教育之思想,由时事感慨而起。人格教育,普通皆谓挽救世道人心,则与时事感慨之意何殊?如前章所述,人格限于理性,则理性淘汰之觉悟,实为其至大之原因。为世道人心而提倡人格教育,犹见之浅者。故人格教育之所谓人格,与作业教育、公民教育之所谓人格不同。即实现派亦决不蔑视人格。惟彼等所谓人格之人为特称的,理想派所谓人格之人为全称的;彼等所谓人格为限定的,理想派所谓人格之人为普遍的。此不可不注意也。

人格教育之主张反抗物质文明,对于科学中心主义而力倡艺术主义。原来物质文明离乎人格而躐进,无补于国家社会固无待言,而与人格相关之物质文明,本非一概抹煞不过(不由人格所产之物质文明,余名之曰“豆芽菜的物质文明”。吾国近状,事事模仿外国,应有尽有,余甚忧之)。反主知主义而重情意,对于平凡化划一主义而创个性之自由发达,以期造成真正之人格,故理想派最恨以道德作客观的解说,即以道德为生活规定之外的法则者,非也。现状情形流于器械化、平凡化,忘其精神生活之能力。无可讳言,人格教育主张,亦因时制宜之道也。

人格之解释,前章已略述之。自有理性淘汰之觉悟,思想界大扩充,教育事业不得不水涨船高,与之俱进。故人格教育之主张,立于哲学所辟人生问题之根本上,牢不可拔。以人格教育为无学术上之价值,实际上之结果者,必局部的研究教育之人,不知伦理哲学为何物,余亦不屑与之辩论。总之,人格教育为一种哲学的见解,所谓新理想主义为其中坚。

试概括诸家之意见,述其要点如下:

一、人为自然之产物,而不仅受自然法之支配,有自然法以外精神自由之作用,故认为有一种人格之威严。

二、由人格之威严,必贵有相当之品性。教育及教授不可不以此品性之形成为目的。

三、人之精神,不但自知力而成,有较深之感情意志作用为根据,以之内省直觉;又自由活动之萌芽,而含有开辟新生活新价值之创造力。

四、教育即启发此创造力之事业,须尊重儿童之个性及其人格,以儿童为教育之中心。

五、教育非造成知而不行之人,须随时练其情意,使有一定之信念与理想,而为强有实行意志之人。

六、施自由精神之力,使人格发达,品性形成,对于自然有巧夺天工之概。反自然主义之人生观、世界观,趋合于理想的倾向,重克己献身之德。

七、希造成人格尊重之高尚的社会,不可抹杀个性天才,徒为国家社会牺牲。与其为适合于国家社会之人,无宁为使国家社会多方发达之人。

八、现代物质文明虽发达,而精神文明不及。人生之欲望躐等,堕落于机械的便宜的生活,对于神经过敏提醒精神自立与人格之权利及其威严。

九、矫正教育活动囿于科学的方法太过之弊,指明教育之生命为教师与儿童固有的内部关系,为一高尚之艺术。

十、教授,当为锻炼人格为目的之教育的教授,不特益儿童之知,须兼及其情意。与其抽象的教授,无宁出于直观,使容易理解,同时刺激其情意之活动。又欲使发达个性,当设自由选择科。

十一、教材不可偏重科学,须重艺术;而为情之修养,又当一变宗教教授,而改正意志锻炼之方法。

十二、教育事业之中心不当在教授,而在训练;且训练当以儿童为中心,不尚他律的束缚,须注及其内部之良心,促其自由之服从,而施自律的训练。

十三、欲使教授、训练密切于人格的关系,一学级学生之定员以少为宜。

十四、要求改社会制度及家庭、学校、国家协同的努力,使易于精神生活、人格尊重之实现。

十五、当讲求教师养成之道,俾得收人格感化之效。

如上所述要点,人格教育不外精神生活之作用。心情者,精神生活之母,故心情为各科教授集中之点。试进言人格教育之教授方法:(一)感情作用,即利用感动之方法,使心情与吾性共鸣,不取论理的分析的方法,而取艺术的方法。(二)综合的方法,不在使知识明了精确,但能综合的记忆。(三)直观的方法,非普通意义之直观,使得明了精确之知识为限,以直观而刺激其情意之活动,使与精神相感应。(四)自动的方法,即个性力之发展。此种教授之方法原理,固有优点,若忘却人格二字,敷衍塞责,因循无生气,则非提倡人格教育之本意矣。最后试述职业教育。

为实现派之主张,与理想派所主张之人格教育有反对之倾向。近日颇有极力提倡之者,其呼声之高,教育界当所共闻。原夫职业教育亦有二意义:(一)职业教育为特殊职业之准备,例如从事农、工、商等之准备的教育。(二)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必须引起同样之职业的兴味,故当有一般的职业陶冶。此二者,要皆以从来之自由教育、修养教育为不顾社会之实情而起。前者为纯实业教育,后者为一般的职业教育,为下级之职业教育,即实业教育之意。现在之社会为实业社会,儿童之大多数须从事于此,教育上固不可不注意。一方面既有人格主义、艺术主义之提倡,同时应有作业勤劳主义之教育发生,亦思想界必然之事也。

职业教育又名实效教育,计较教育之实效,以为现今之教育皆尽力于少数毕业生之从事于学问,而不顾及大多数毕业生从事于实业,故自实效而论,不得不改造授与职业知识之学校。此种主张,五十年前已有之,甚至主张一般的陶冶之中学校,实业之学科加之总时间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