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cheese——芝士(干酪)、toast——多士(烤面包)、opium——鸦片、science——赛因斯(科学)、democracy——德谟克拉西(民主)、internation——英特那雄耐尔(国际)、bourgeios——布尔乔亚(资产者)、proletariat——普罗列塔利亚(无产者)”等。从日语中借用的词汇也很多,如“政府、艺术、讲义、资本、企业、物资、命题、主观、政策、反应、系统、体育、前提、否定、抽象”等等,它们是汉语与其他民族文化冲突与交融的生动反映。汉语借词的最重要时期则是当代,当代蓬蓬勃勃地产生了大量的外来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物质、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与频繁,汉语同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接触大大增加。普通话便从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吸收了一批外来词,其中绝大多数来自英语。以表现日常生活中的新事物、新产品、新概念的词语为多,如:“肯德基、汉堡包、雪碧、可乐、克力架、桑拿浴、保龄球、MTV、BP机、CT扫描、KTV包厢、VCD碟片、DVD唱片、飘柔、的士、超市、托福、基因”等等。这些新外来词的出现,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时代色彩与气息,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推动了汉语词汇系统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对语言提出的日新月异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交际的需要。因此,我们说,借词是不同民族间物质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是不同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成为汉语词汇发展的强大的外部动力。
社会语言学家指出:“社会因素是推动语言的发展变化、造成语言面貌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在社会文化各因素中,促进词汇发展的因素还有很多,如一个民族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土人情、礼俗习惯等等,都会给词语的发展变化带来影响,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我们上面论及的三个方面。
二、透过词汇的发展变化看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
一位诗人说过:“再过几百年,如果在纸堆中,挑出一行诗,就可以使这个时代再现!”诗是如此,词语则更是如此。词语是一个时代的社会镜像,是一个时代的社会缩影。词语中蕴藏着社会文化发展的痕迹,词语中跳动着鲜明的时代脉搏。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几组词,来揭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
[1]军机、道台、尚书、知府、六部、皇上、圣旨、亲王、御史台、九卿。
[2]银行、工厂、机器、纱厂、招商局、缫丝厂、民国、大总统、国民党。
[3]苏区、红军、白区、白军、根据地、游击队、解放区、蒋管区、儿童团、地道战、反围剿。
[4]三反、五反、地主、富农、贫农、国营、合营、生产队、总路线、大跃进、放卫星、赤脚医生。
[5]红卫兵、造反派、工宣队、保皇派、大串联、文斗、武斗、忠字舞、红太阳、黑五类、牛鬼蛇神、走资派、砸烂狗头、打倒、油煎、横扫一切、最最。
[6]改革、开放、责任制、包干、独资、合资、扶贫、接轨、腾飞、搞活、下海、广告、倒爷、扫黄、反思。
第[1]组词反映的是旧中国的一套封建专制政体。第[2]组词映现的是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辛亥革命期间,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修铁路,开矿山,办工厂,兴学校,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第[3]组词则让人们了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许多重大社会变革。第[4]组词展现的是新中国诞生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生的一些剧烈的变化。而第[5]组词又把“文革”这个人妖颠倒、是非不分的年代,生动地再现于人们眼前。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拨乱反正,中国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改革开放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社会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有了迅猛发展。第[6]组词正是近20年来中国社会文化演变的形象展示。
这组组词语,像一幅幅永不褪色的图画,刻记着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串联起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
即使是同一时代的词汇,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文化发展的轨迹。以“热”构成的词语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新现象、新体制、新措施不断出现,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心态、价值尺度也在进行不断的调整、更替、变换,因而,以“热”构成的系列词语相继出现:“文凭热、外语热、出国热、文化热、经商热、投资热、房地产热、股票热、旅游热”。这“热”是指一段时间内大多数人追求的时髦目标,从这些目标出现的顺序我们亦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们价值观念更新的轨迹,它们无疑是新时期人们种种复杂心态的折射、反映!
综上所述,词语的发展变化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旧词语的消失,新词语的产生,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无一不是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结果,社会文化生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词语的发展变化。
反过来,透过词语的变化历史,我们亦可清楚地把握住社会文化发展的脉络!
第二节 新词新语的构成与心理表征
新词新语,是指新近产生,在某一段时间、某一个区域内广为人们传播的词汇。它属于词汇中敏感而特殊,并且变化极快的词汇层面。这种词汇生动形象,与百姓市民的心声极为贴近。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社会生活变化在语言上最快捷的反映。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新词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的封闭型社会向市场经济的开放型社会转变。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传统观念,思维方式和处事准则的极大变化,反映新事物、新概念和新观念的词语层出不穷。
“三个代表、小康社会、政治文明、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这些政治类词汇描绘出一幅中国社会欣欣向荣的盛世图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克隆、轻轨、漫游、基因组、纳米技术、生物芯片、数字鸿沟、虚拟现实、视频点播、交互式电视”则显示:这些高科技信息技术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它们已渗透到生活的角角落落;“欧元、纳税人、涨停板、二板市场、经济全球化、CBD商务中心区”也说明,人们每天与金融、经济发生着“亲密接触”;而“氧吧、亚健康、安乐死、变性术、黑哨、街舞、舍宾、动漫、韩流、纹唇、美体、波波族”这些医学体育时尚类词语更多的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生活方式;“净菜、套菜、方便菜肴、家庭套菜”之类词语随此类菜肴的面世而出现,反映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单身贵族、飘一代、精神消费、快餐文化、持卡族、都市病、农家乐、蹦迪族”体现了当代都市青年的生活及现代消遣方式;“雅思、博导、春招、话题作文、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引出的则是教育产业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教育标准化的先进理念。这些新词语包罗万象、五彩缤纷,十分丰富新颖,其数量之多,应用范围之广,使用频率之高,都是空前的。它们不但集中反映了当代人们的观念、意识、行为,而且观照出当代社会的急剧变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真实标志。
近二十年来,新词新语呈几何级的态势迅速增长,199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于根元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收新词3710条,收词范围1978-1990年;1997年出版的《精选汉语新词词典》(周洪波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收新词2500条,收词范围1978-1995年;200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新词语词典1978-2000》
(林伦伦、朱永锴、顾向欣编着,花城出版社)则收新词1800条,收词范围1978-2000年。
根据这三本词典的收词量粗略推算,这20年间产生的新词语总数量应该有7000个左右。经过社会的检验、筛选和淘汰后,还会流行并逐步固定下来的大概有3000个左右。如果把这个数量和通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大约6万余个词条比较,两者的比例大约是1∶20。
一、新词新语的构成方式
综观这些新词新语,不仅来源广泛,特点鲜明,而且构成方式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当代新词新语的构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复合法
复合法是指由不同的不定位语素相互融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
这类合成词是现代汉语中最主要、最能产的构词方式,汉语的合成词绝大部分由这一形式构成。当代新词语的构成也不例外,也是以汉语原有的构词规律为依据的,复合式是其主要类型。
按照合成词中语素结合方式的不同,它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
联合结构:评估、构想、调研、帮教、音像、借调、检测、整改、信息偏正结构:思路、白领、空姐、软件、手机、倒爷、金哨、水吧、猫步、宽带、轻轨、博导、安居房。
动宾结构:下课、上岗、扫黄、调价、枪手、保值、热身、美体、杀熟、报料、排毒、融资、包二奶。
在这几种主要构词方式中,以语义相反对立或连类而及的仿拟造词居多,如:
硬件——软件、上岗——下岗、 热销——冷销。
休妻——休夫、就业——待业、 打工仔——打工妹。
铁饭碗——瓷饭碗、 家庭主妇——家庭主夫。
售前服务——售后服务、 热点——凉点——冰点。
房改——车改——教改、 倒爷——倒姐——倒奶奶。
酒吧——网吧——迪吧——氧吧——陶吧。
文风——学风——教风——会风——赛风——考风。
白领——蓝领——金领(指从事IT工作的人)——粉领(指从事妇女占优势的职业,如教书、文书、零售业工作等)——钢领(指智能机器人)。
除此之外,还有主谓、补充等结构的复合词。如:资深、脑死亡、促成、锁定等。
(二)派生法
派生法是指由不定位语素连接定位语素即词根和词缀组合而成的词。词根是词汇意义的主体部分,而词缀则是一个兼带语法意义的语素。在传统构词法中,用这种方式造出的词所占比重极小。典型的前缀是“老、阿”,典型的后缀是“子、儿、头”,即使还有一些类前缀、类后缀(语义已经开始虚化,但还没有达到真正的词缀那样的程度)“可、非、反、泛、者、员、家、然、巴、化”,所构的词语也非常有限,而且它们大都只能与单音节词根组合,构词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然而这种方式在构造新词时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近些年涌现出一大批新词缀,构词能力极强。它们不但能与单音节词根组合,而且可以和双音节甚至多音节词根组合,并且更多的倾向是与复合词根构成多音节派生词。如:
新前缀:小——小金库、小皇帝、小社会、小气候、小商品、小动作。
大——大容量、大跨度、大酬宾、大趋势、大环境、大出血。
高——高性能、高层次、高保真、高品位、高强度、高效益。
多——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多侧面、多媒体、多层次。
零——零起点、零距离、零形式、零风险、零概念。
新后缀:度——知名度、透明度、开放度、保鲜度、能见度、清晰度。
热——琼瑶热、反思热、炒股热、托福热、文凭热、出国热。
坛——体坛、影坛、歌坛、诗坛、画坛、泳坛、棋坛。
感——立体感、危机感、自豪感、分寸感、紧迫感、节奏感。
户——关系户、特困户、专业户、动迁户、钉子户、承包户。
此外,“次、半、类、准、微、单、双、负”等前缀及“线、式、气、派、观、盲、界”等后缀也都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这些派生构词,既满足了双音模式的需要,又不受双音模式的制约。组词灵活,表意清晰,构词方法简便,因而很容易在社会上流行,并形成颇为壮观的新词潮,形成一种词族现象。它不仅为语言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代的新变化、人们的新观念和社会的新面貌。
与此种构成相类似的还有一种词群现象。词群,是由某一相同语素构成的一群合成词。如:
球星、歌星、影星、舞星、笑星。
轿的、面的、货的、摩的、拐的。
政府行为、个人行为、商业行为、涉外行为、大众行为、短期行为。
超前意识、自我意识、群体意识、精品意识、风险意识、市场意识。
名人效应、名牌效应、轰动效应、广告效应、负面效应、辐射效应。
广告人、电影人、乐评人、音乐人、教育人、新闻人。
王朔现象、礼券现象、名品现象、文化衫现象、经纪人现象。
茶文化、俗文化、酒文化、企业文化、快餐文化、饮食文化。
套房、套裙、套餐、套话、套票。
休闲服、休闲鞋、休闲杂志、休闲食品、休闲消费、休闲旅游。
绿色会计、绿色住宅、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照明、绿色壁垒。
词群具有三个特点:其一,同一词群中的词均有一个语素表示共同意义,形成这个词群的外部特征。如“星”、“的”等。其二,共同语素之外的语素表示词的区别性特征。其三,一个词群中典型的词是按同一构词方式构成的。如:第一组词是按偏正式构成的,两个语素之间是修饰、限制的关系。但这种词群与派生式构词是不同的,不同在于:词群中表示共同意义的那一个语素语义没有虚化,既不是前缀、后缀,也不是类前缀或类后缀,属复合式词语。然而这种方式确确实实也创造了大量的新词,表现出汉语构词的灵活性和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