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实用运动处方
18669900000035

第35章 常见慢性疾病的运动疗法(1)

第一节 脊柱畸形

一 概述

常见的脊柱畸形(Rachis abnormality)有后凸(胸椎过度后弯成驼背)、前凸(腰椎过于前凸)、侧凸(呈“C”形或“S”形)等几种。脊柱畸形根据其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不仅可以破坏人体结构的协调,同时也可使其他部位,如胸廓、肩带等发生形态改变,进而引起内部器官的功能活动障碍,影响运动功能,降低全身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在中小学生中,最多见的是脊柱侧弯畸形。

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较多,少数人是由于先天性脊柱发育不良或脊柱本身病变,如脊柱结核等所致,多数人是因姿势不正确,如坐姿、立姿或劳动姿势引起的姿势性脊柱侧弯。尤其在儿童少年中,经常固定使用单肩背负较重的书包或用单手提拿重物,都是引起脊柱侧弯的重要原因。

脊柱畸形因病期和病理不同,一般可分为三度。早期脊柱畸形是由于肌肉无力和疲劳所致,在主动或被动牵伸脊柱时,畸形消失。通过医疗体操,增强脊柱周围的肌肉力量,恢复脊柱周围的肌力平衡,可使畸形较快地得到矫正。第二度脊柱畸形,在牵伸身体和悬吊时,畸形不消失,韧带、肌肉已有挛缩。此时通过体疗,可以增强脊柱的活动性,即拉长凹入侧已被缩短的韧带和肌肉,加强凸出侧已被拉长的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使畸形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得到矫正。第三度脊柱畸形,不仅有肌肉、韧带的形态变化,还有骨和软骨的形态改变,此类脊柱畸形的体疗效果不理想。

二 体疗的作用

早期脊柱侧弯,因肌肉和韧带还没有形态或结构上的变化,因此医疗体育的作用是在增强全身肌肉力量锻炼的基础上,重点锻炼畸形部位的肌肉,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及恢复脊柱周围肌力的平衡。对二度脊柱侧弯者,通过医疗体育,加强脊柱的活动性,拉长凹入侧已挛缩的韧带和肌肉,增强凸出侧已被拉长及变弱的韧带和肌肉的力量,逐渐恢复脊柱周围肌力平衡,使畸形逐渐得到矫正。对第三度脊柱侧弯者,通过体疗可以控制畸形的发展,增强肌力,防止劳损,减轻或缓解疼痛。此外,医疗体育还可促进发育,增强体质。

三 体疗的方法

主要是采用矫正体操。编制矫正体操的基本原则是进行与畸形方向相反的脊柱运动,选择性地加强凸出侧的肌肉力量及牵伸凹陷侧已挛缩的组织。

矫正体操的内容包括各种悬垂、牵引、双手悬垂、攀登、压迫凸出侧脊柱及卧平板等。可以徒手进行,也可借助肋木、体操棒等。同时,注意加强全面锻炼,并把主动矫正练习与被动矫正手段密切结合起来。

为便于理解,以脊柱全右突侧变畸形的矫正体操为例,按三种基本体位进行。

(一)仰卧位

1.预备姿势:仰卧位,左臂向上,右臂向下紧张伸展。

2.右腿伸直抬高,然后还原。重复10~20次。

3.在头部支撑下挺胸及抬起肩部,然后还原。重复10~20次。然后,右膝屈曲,用足踩床面,抬起臀部,挺起胸腰部,同时左腿伸直抬至两膝等高,而后还原。重复5~10次。

(二)左侧卧

1.预备姿势:左侧卧,左臂向上,右臂向下紧张伸展。

2.抬起头、肩及上胸部,然后放下还原,重复5~10次后。上身抬起并维持30秒后再放下,重复2~3次。间歇30秒。后期可在头上放置1.5~2.5千克沙袋进行负重练习(图9‐4)。

3.右腿伸直向上抬起10~20次。然后抬起维持30秒后再放下,重复2~3次。间歇30秒。后期可于小腿上扎1~1.5千克沙袋进行负重练习。

(三)俯卧位

1.预备姿势:俯卧位,左臂向上,右臂向下紧张伸展。

2.抬起头、肩及左臂,然后放下还原。重复10~20次(图9‐6)。

3.右腿伸直抬起,然后放下还原。重复10~20次(图9‐7)。

4.抬起头、肩及左臂,同时右腿伸直抬起,然后放下。重复10~20次。

做完上述矫正体操后,休息2~3分钟,并做一些放松活动。

四 注意事项

做矫正体操的动作正确,对治疗效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否则达不到矫正的作用。

脊柱侧弯的矫正体操应坚持长期、系统的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矫正练习。

要把全身锻炼与局部矫正结合起来,每次治疗必须有足够的运动量。此外,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注意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第二节 扁平足

一 概述

扁平足就是足弓塌陷。据调查报告,扁平足在青少年中约占25%~49%,运动员中占11.7%~39.5%。

扁平足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系因足骨、韧带和肌肉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后者较为多见,特别是儿童少年时期,由于生长发育迅速,肌肉力量的增长与身高、体重的增长不一致,足部肌肉、韧带松弛无力而出现足弓塌陷。

后天性扁平足有两种不同的表现:一是足弓迅速塌陷,伴有足内侧疼痛,不能长时间地站立和行走,对工作和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二是足弓逐渐塌陷,开始时有不适感,过一段时间后不适感消失。如发展不严重或及时进行矫正,不影响劳动或运动。

二 体疗的作用

通过医疗体育,改善和加强小腿、踝、足部的血液循环,增强胫骨前肌、腓骨肌、胫骨后肌、屈趾长肌及足部肌肉及韧带的力量与弹性,以维持足弓的稳定性和加强足弓对负荷的适应能力,并注意同时加强下肢肌肉的锻炼。体疗对矫正儿童少年期的扁平足具有一定的效果,对成人的扁平足疗效不理想。

三 体疗的方法

防治扁平足的主要方法是做矫正体操。矫正体操的重点是训练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胫骨后肌,屈趾长肌及足部肌。如足尖走、足跟走、足外侧走、踢毽子等,以及坐位时进行足内翻、足趾屈伸和分开并拢、足趾钳物等练习。每日锻炼1~2次,每次20~30分钟。

四 注意事项

必须持之以恒,坚持锻炼,尽量避免过久站立或负重;每日临睡前用温水洗足,促进局部肌肉疲劳的消除,有利于扁平足的防治。

第三节 腰肌劳损

一 概述

腰肌劳损是由于腰骶部的慢性损伤或急性损伤迁延而引起的,是腰部肌群及其附着点筋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躯干在负重活动时,位置越低所承受的重量越大,故腰部承受压力最大。长期弯腰工作者,腰部肌群超负荷做功,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使局部小血管受压,组织供氧不足,代谢产物积累,从而刺激局部而形成损伤性炎症。急性腰肌损伤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受损组织未得到充分修复而导致软组织粘连或纤维化,刺激或压迫感觉神经及血管而导致腰痛及放射痛。

二 体疗的作用

体疗可以松解因炎症而粘连的组织,牵伸肌肉,缓解痉挛,加强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的缓解,减轻局部的疼痛及其他症状。同时体疗可以改善腰骶部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力量,改善或纠正由病变引起的腰部肌力平衡失调,对保护脊柱和腰部组织的正常结构、功能都有良好的作用效果。

三 体疗的方法

(一)按摩和自我按摩

一般取俯卧位,先在腰臀部做放松性的揉、滚等,再做腰部屈伸、侧扳、牵拉等。腰臀部肌肉筋膜炎等软组织损伤,可做推、拨、刮等。每次按摩约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

(二)医疗体操

发展腰臀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及髋关节的运动功能,或矫正姿势及进行牵伸体操练习等。做腰骶关节运动,可采用躯体前屈、后伸或旋转练习等;发展腰臀部伸肌力量,可做伸腰、髋动作,如直体俯卧做“船形”运动,应尽量把上肢抬起及两下肢后伸抬起;牵伸体操可做体前屈或面对墙壁,离墙一臂,两手支撑于墙上,做屈肘运动并使胸部贴在墙上,足不提踵,或一侧向墙做体侧屈动作等。

(三)腰部牵引

方法较多,一般有悬挂和牵引床牵引两种。

四 注意事项

腰肌劳损的体疗只能起辅助治疗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同时进行积极的临床治疗,如采用理疗、局部封闭治疗等。睡硬板床,并注意纠正工作和生活中的不良姿势。

第四节 关节炎

一 概述

关节炎(arthritis)的种类较多,如创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原因各有不同。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关节畸形等。甚者由于长期疼痛,活动减少,导致局部代谢和营养发生障碍,造成骨质疏松,软骨与肌肉萎缩,进而可使患者全身健康状况下降。

二 体疗的作用

通过医疗体育,改善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减轻疼痛。同时,适当的体育活动,可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关节囊及关节周围韧带的挛缩和畸形,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和恢复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

三 体疗的方法

主要是医疗体操,可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类。

(一)被动运动

主要用于某些类型关节炎的急性期或亚急性期,其目的是防止挛缩畸形和关节强直。当患者不能独立进行关节活动时,常采用被动屈伸运动等。运动幅度不可太大,动作要缓慢、柔和。

(二)主动运动

以医疗体操为主,先从健康的关节开始,逐渐引向患病关节。其目的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肌肉和关节的物质、能量代谢,恢复关节的活动幅度。

在温水中进行关节活动的练习或按摩等,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进行健身手珠球的锻炼活动,对于中老年人预防手及腕部的肌肉萎缩,指间及掌指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以及促进手部外伤后的功能恢复和关节炎的康复治疗,均有一定的效果。健身手珠球一般由金属制成,两球为-副,其重量和体积可依各人的手掌和手部力量大小等具体情况自行选择。锻炼时,将两球托于一掌之上,五个手指依次屈伸,使两球互绕盘转于掌中,可顺、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也可两手交替练习。

四 注意事项

活动时应注意循序渐进,一开始活动的幅度和力量不要太大,以不引起关节明显疼痛为度,以防引起关节进一步损伤,影响疗效。

第五节 骨折

一 概述

骨折(fracture)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以骨骼损伤为主的伤害,可同时伴有周围肌肉、韧带、筋膜、血管、神经等损害。视骨折部位及损伤程度,骨折复位后约需固定4~12周。

二 体疗的作用

骨折整复并固定后,医疗体育能促进局部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加强血液循环,促进伤部淤血和渗出液的吸收,减少肿胀,改善局部营养,缩短骨折部的修复时间。同时,肌肉活动,能使骨折断端间发生微弱的相互嵌挤,刺激骨的修复机能,促进骨折的愈合。此外,医疗体育能维护和加强全身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增强食欲,改善睡眠和情绪,以及预防各种并发症。

三 体疗的方法

主要采用医疗体操,分骨折愈合前、后两个时期。

骨折经整复、固定后,若病情稳定,可开始第一期体疗,即伤肢近端或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主动活动,必要时给予助力。骨折复位后,如病情稳定,伤肢可进行有节奏的静力性肌肉收缩和放松运动。上肢损伤的,应注意肩外展、外旋及手部关节的屈伸;下肢损伤的,应注意踝关节的背伸。

拆除固定和骨折愈合后,可进行第二期体疗。主动练习功能障碍的各关节的活动,并通过助力,进一步牵伸挛缩和粘连组织,增强关节活动幅度。如关节活动恢复缓慢,可进行牵引。牵引的重力应适度,每次牵引的持续时间约10~20分钟。为了促进肌肉力量的恢复,可进行专门性的肌肉练习,通过主动运动使肌肉达到适度的疲劳为止,若肌肉无力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可给予助力。在肌力和关节运动功能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可增加负荷或抗阻力练习,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逐步进行运动技能的练习。骨折恢复期进行体疗越早越好,主要是肌力练习和关节活动。

四 注意事项

动作应该平稳缓和,切忌使用暴力进行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

第六节 颈椎病

一 概述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于颈椎增生,从而直接或间接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或交感神经所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以往颈椎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倾向。导致本病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外部原因,由各种急慢性损伤所造成;另一种是内部原因,即颈椎本身的退变,颈椎的椎间盘从30岁开始退变。

临床上颈椎病主要分为四型: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各型之间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

神经型颈椎病:颈项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上颈椎病变,颈椎疼痛向枕部放射,枕部皮肤麻木;下颈椎病变,颈肩部疼痛并可向前臂放射,一侧或双侧的上肢麻木,肌力减退严重者可有上肢的肌肉萎缩等。

脊髓型颈椎病:颈部不适,肌力减退,上、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握物乏力,严重者导致截瘫。膝、踝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头痛、视物模糊、听力减退、手足发热、心跳过速、汗出、面红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头颈活动到某一位置时,突然发生眩晕及下肢麻木无力而摔倒,意识往往清楚。

二 体疗的作用

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在我国广泛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体疗、手法治疗、中西药治疗、颈部围领、颈枕、颈椎牵引、局部封闭、理疗及针灸等。其中体疗在预防颈椎病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