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实用运动处方
18669900000034

第34章 运动疗法(2)

3.出汗量

剧烈运动或在暑天运动出汗多是正常现象。但在进行运动康复中出汗量大大超过平时运动时,可能是运动强度和量过大或体质虚弱的表现。此时除需及时补充水分外,还应减少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4.脉搏

脉搏是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也可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运动中脉搏可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脉搏的监督主要包括晨脉的检查和运动中脉搏的检查。晨脉又称基础脉搏,每一个人只要健康状况良好,晨脉是相对稳定的。随着体育运动的持续,晨脉会呈缓慢下降趋势。如果晨脉比平时增加12次以上,多数人会有不良感受,说明机体状况较差或运动过度经过睡眠尚未恢复,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减少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在测晨脉时,还应注意脉搏的节律性,如果发现有节律不齐、早搏等异常情况,应该暂停运动治疗,并进行临床检查,以确定是否有病理情况,是否运动过度引起,是否可以继续运动疗法。

除晨脉外,运动后即刻脉搏也是重要的监督指标,它可以反映运动治疗中运动强度是否合适。一般运动治疗中,运动后即刻心率不应超过170减年龄,如30岁的人最好不超过140次/分。如果心率太快,则应降低运动强度。

运动治疗后心率恢复的快慢也是监督的重要指标,它能反映运动量的大小。一般运动疗法后半小时内心率可恢复至运动前水平。如果心率恢复需要1小时以上甚至数小时,说明运动量太大,可能是强度太大或者运动时间太长,应进行及时调整。

四 适宜运动负荷的评定

这里所指的运动负荷是指运动中的强度,即“用力”的程度。在运动康复疗法中掌握合适的运动负荷是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太小的负荷很难有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潜力,太大的负荷可能会造成组织损害或运动不能持久进行。

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如跑步、走路、打球等可以用运动中脉搏来估计运动负荷,脉搏越快,负荷强度越大。年龄越轻、体质越好,运动中的负荷应该越大。

运动处方所规定的运动强度为运动中允许达到且不宜超过的最高心率,或称靶心率(target hear rate,THR)。靶心率主要依据心电运动试验中的极量运动试验测得。在极量运动试验中所达到的最高心率,包括因心、脑、局部肢体出现缺血症状或因心电图改变或血压异常改变而中止运动时的心率,然后取该心率的70%~85%即为靶心率。这是因人而异的最佳标准,既科学又安全。对无条件进行心电运动试验者,则可采用改良的Jungmann 公式:

运动时的靶心率(次/分)=170(180)-年龄(岁)

其中常数170是用于病后恢复期时间较短者,或病情有反复、体质较弱者。180适用于已有一定锻炼基础、体质较好的康复病人和老年人。

除有心电或心率遥测装置,运动中的心率很难准确检测,若于运动停止后测1分钟的心率数,又常因心率恢复较快而失去准确性。因此,通常采用中止运动后测即刻10秒钟的心率(脉搏)数,再乘6来代替。事实证明,用该法所测的心率与运动中的心率非常接近。

第四节 运动疗法的方法

一 医疗体操

医疗体操(medical gymnastics)是用于防治疾病的一种主要运动方式。

体操内容和每节体操中的姿势、活动部位、运动幅度、速度,以及肌肉收缩用力程度等均可按需要选择。每套体操一般由五六节至十余节动作组成,内容求精不求多。有时只要反复练习几节,对功能恢复就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常用的医疗体操有下列几种:

(一)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passive exercises)是指依靠外力帮助来完成动作的运动,用于治疗因多种原因引起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能起到解除肌肉痉挛,牵伸挛缩的肌肉和韧带,恢复或维持关节活动幅度的作用。进行活动时应固定其近端关节,远端肢体的重量均由助力支持,以使活动更加充分。活动一般应在没有疼痛的范围内进行。动作应先缓慢,活动幅度应逐渐加大,严禁冲击或使用突然的暴力活动。

(二)助力运动

助力运动(assistant exercises)是指在病人的患肢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完成主动运动时,由本人的健康肢体或医务人员,或者利用器械提供力量以协助患肢完成动作的运动。助力运动时应以主动用力为主,助力为辅,互相配合。随着患肢肌力的恢复,助力可逐渐减少。助力运动适用于创伤后肌肉无力或运动功能暂时丧失时的康复,也适用于身体十分虚弱的病人。

(三)主动运动

主动运动(active exercises)是指根据伤病的需要所进行的单关节或多关节的、单方向和多方向的运动,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可随需要调整。主动运动又分等张收缩和等长收缩两种类型。等张收缩运动,即日常体育活动中,引起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运动;等长收缩运动,是一种静止性肌肉收缩,并无关节活动,但能有效地促进肌力的增长,特别适用于肢体固定时的肌力练习。还有一种称为传递神经冲动的练习,广泛应用于因偏瘫、截肢和周围神经损伤等原因造成肌肉功能丧失时的恢复练习,一般与被动运动配合应用,能有效地促进主动运动的恢复。但是任何形式的主动运动,都必须注意掌握正确的姿势和适宜的活动范围。

(四)抗阻活动

抗阻活动(resistant exercises)指肢体在主动运动中克服外部给予的阻力而完成动作,重点用于发展肌力。一般抗阻活动采用负重方式进行,如提哑铃、举沙袋、抛实心球等,也可用拉弹簧或橡皮筋等方法进行抗阻练习。随着肌力的增长而不断地增加阻力。

(五)放松活动

放松活动(relaxation exercises)是一种常用的有节律的、柔和而费力少的练习。如肢体摆动性练习和主动意识性放松练习等。放松活动广泛应用于痉挛性麻痹、高血压、支气管哮喘等病人。此外,医疗体操结束时也应做放松练习,以尽快消除疲劳。

根据不同的医疗目的,医疗体操可分为发展呼吸肌及呼吸功能的呼吸体操;矫正身体畸形的矫形体操;恢复和加强动作协调能力的协调性体操;锻炼身体平衡功能的平衡性体操,以及其他如借助于器械恢复运动器官功能的器械体操等。

二 步行及有氧健身跑

由于运动时吸氧量可达最大吸氧量的50%~60%,因此体内物质代谢主要依靠有氧形式进行。走和跑简便易行,在实际运用中,因形式和运动量的不同,可分为散步、医疗步行、走跑交替、慢跑等。

医疗步行(therapeutic walking)可在平地或有适当坡度的道路上定量进行。循序渐进地增加步行距离、速度和登高坡度。此项活动可以达到逐步增强心肺及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运动强度一般属中等。

走和跑相互交替,常用来作为从走到慢跑的过渡形式,也用于开始慢跑或体弱者的锻炼。必须掌握好走和跑的运动量,特别是运动强度,这是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和安全保健的关键。

霍尔曼(Houman)研究证实,一般有氧训练过程也是心血管系统的适应过程,为了取得训练效果必须使负荷达到心脏功能的50%~70%。如20分钟跑时,负荷应保持的脉搏频率如下:一般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为了健身,运动量可掌握在170减去自己的年龄数。有一定锻炼基础而身体强壮者,运动量可掌握在180减去自己的年龄数。

三 民族传统健身运动

(一)五禽戏

五禽戏是我国后汉名医华佗不畏天命,尊重实践而创造的一套医疗体操,是古代“导引”术之一。动作模仿五种禽兽的姿势,如虎的勇猛扑动,鹿的伸展头颈,熊的沉稳走爬,猿的机敏纵跳,鸟的展翅飞翔等。在应用时,可针对治病需要,选练一禽之戏或某些动作。如锻炼腰部或髋关节活动可练虎戏,增进行走能力可练鹿戏,增强力量可练熊戏,发展灵敏度可练猿戏,提高平衡能力可练鸟戏等。

(二)太极拳

太极拳锻炼有助于保持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

有人在国内对一部分老年人进行调查,发现经常练太极拳的老人血压平均为134/80mmHg,周围血管硬化发生率仅为46.2%。太极拳锻炼有助于保持骨和关节的正常功能,延缓骨的退行性改变。经常练习太极拳的老人脊柱发生老年性变形者少(25.8%),脊柱活动性较好,大多数人(占85.7%)弯腰时手指尚能触地,较少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改变;而一般老人发生脊柱老年性变形者则相对较多(47.2%),脊柱活动性较差,只有少数人(占20.6%)弯腰时手指能触地,发生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改变者较多。

此外,太极拳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长期坚持锻炼,不仅能防治疾病,而且有显着的健身效果。

练习太极拳要求动作连贯、柔和,用意不用力,精神专一。活动中多数是联合动作,要求与腹式呼吸相配合,做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次练习时间约在15分钟以上,以身体觉得发热、微微出汗为好。对某些疾病,还可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其中某些动作或突出某些要领进行练习。目前,中老年人和久病体弱者广泛采用太极拳作为延年益寿,康复的医疗保健手段。

四 有氧健身操

有氧健身操是现在较为流行的健身方式,主要参加者为白领青、中年女性。一般在健身中心室内进行,其强度中等,节奏较快,每次持续1小时左右。

主要作用是健身和提高体质。

该运动形式能量消耗较大,如果长期坚持,对代谢性疾病、肥胖症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对提高肌肉力量、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促进睡眠、提高体质、改善工作效率有一定作用。该方法适合于中青年特别是青年人,不适合老年人。同时应注意长期坚持运动才有一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