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18671200000063

第63章 怎么理解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历史意义?

我们再来看看广大民众的心态和期望。抗战八年,中国人民英勇奋斗,流血牺牲,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希望从此过上安定生活。因此,尽快地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国家是当时民众的急迫取向。人们人心思定,强烈反对再打内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民主人士都纷纷发表宣言,希望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变斗争为团结。”然而,在国共两党的建国主张中,到底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建什么样的国以及由谁来领导建国等问题上,并不是极其明确,尤其是由于蒋介石对共产党和毛泽东做出肆意歪曲的宣传的情况下,国统区民众对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以及毛泽东更是存在着许多片面的了解。

可以说,当时舆论一致要求和平,全国上下密切注视着局势的动向,关注着国共两党的态度,稍有不慎,便会遭到舆论的谴责,进而将失去民心,无论对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十分不利的。在此种形势下,蒋介石不会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立即发动内战,大举进攻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他深知:“如此,则社会必将崩溃,社会崩溃则军队就不能维持,军队不能维持,则政府就不能生存了。”因此,必须争取国内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安定民心。于是蒋介石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在“国家统一”、“军令政令统一”的口号下,盘算着如何消灭共产党以巩固其独裁统治。

尽管国民党内许多人不赞成同共产党谈判,如CC系的陈立夫就认为与共产党谈判只会助长共产党的声势,“对共产党的问题只有动大手术才行。”但蒋介石还是接受了政学系吴鼎昌的建议,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来渝谈判。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电报每次都在报刊和广播中宣传,“分明是将中共一军。”意在让人们相信,蒋介石是真诚希望和平民主的。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谈判,他估计有三种可能:一是不敢来,这样就可以欺骗舆论,把发动内战的责任推至共产党身上;二是来了,在谈判桌上迫使共产党交出军队和政权,不战而胜;三是在要害问题上达不成协议,但可以拖住共产党,麻痹共产党,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他估计毛泽东不会来的可能性大。而蒋介石对张学良、杨虎城等人背信弃义,没有起码人格的卑鄙行径,人们还没有忘记。因而,中共高级将领、解放区军民甚至国民党内的一些高层人士,出于安全考虑,几乎也都反对毛泽东去重庆。

此时毛泽东去不去重庆,已经成为当时国内外瞩目的极为尖锐、极为敏感的重大政治问题。然而,我们认为,毛泽东毕竟是位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伟大领袖,是当时一位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顶尖级的政治家和战略家,尽管他对蒋介石的本性看的入木三分,也深知去重庆的危险性,但他更加深知广大民众迫切要求和平民主、休养生息的愿望,更懂得揭露蒋介石伪和平真内战面目、展示共产党方针政策和行为风采的重要性。因此,他决定冒风险亲自赴重庆和蒋介石谈判。这是在当时紧要关头的一个非凡举动,这一非凡举动必然产生非凡的影响。可以说所有的影响和意义就在毛泽东这一“去”之中展开了。

首先,毛泽东以其非凡的举动、赢得了广大国统区民众,以他的胆识、气魄和共产党人的诚意,征服了国统区民众。当8月28日,毛泽东飞抵重庆,整个山城为之沸腾的状况就无不表现出这一点。《解放日报》于8月27日,发表毛泽东将赴渝的消息,8月28日,国统区所有的报纸都予以发表,各界代表和各方面人士数百人齐集九龙坡机场迎接,人们都围上去向毛泽东挥手,有些国民党元老和民主党派人士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说:毛泽东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看到了毛泽东,就看到了中国的救星,看到了中国的希望。重庆无数工人、学生和市民,万人空巷,涌向街头,《新华日报》营业部门前挤满了人,民生路交通为之阻塞,至晚不散。《新华日报》赶印了“毛泽东今日到达重庆”的号外,于当日下午五时送到广大读者手里,群众争相传阅。

可以说,当时毛泽东以这一非凡的举动最初在国统区中心重庆展现了他的个人风采和魅力。当民族面临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当原有的政治权威蒋介石因搞内战不再能威慑人心时,人们就在期待,在不由自主地期待着这样一种权威人物的降临:他具有先知的智慧,他散发着救世主的光晕,能为民族指明一条摆脱厄运、走向光明的简捷道路,而且他充满着领袖的气魄,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吸引和凝聚千百万分散的个人,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团体。毛泽东的出现,使国统区人民看清了他们所期待的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不是别人就是他,他来了。毛泽东以自己的人格力量赢得了这一切,取得了国统区人民的拥护。

其次,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极大地宣传了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展示了共产党人追求和平民主的诚意,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毛泽东以弥天大勇赴重庆谈判本身就体现了共产党人追求和平民主的诚意及其方针政策。毛泽东8月28日到重庆在机场发表书面谈话中说:“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而且在谈判过程中,毛泽东做出了必要的以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为原则的让步,促成了《重庆谈判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的制定,这更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达到和平、民主、合理地解决实际问题,协力建立独立、自由和富强新中国的诚意。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使世人有目共睹,共产党不是空喊口号,而是以实际行动争取和平民主,这使共产党在政治上获得了极大的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