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
18671700000034

第34章 社会化小生产推动百姓创业富民(4)

(三)城乡居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高居全国前列

1.率先基本实现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

浙江以社会化小生产为现代化一种主要实践形式,形成了民本、民营、民有、民享经济,因而在1997年和2007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分别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按照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城市小康标准的5个方面14个指标进行考核,浙江在1997年时实现了总体小康。1997年,浙江城镇小康综合得分在93分以上。在14个指标中,全省已有11项指标完全达到小康标准。这些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居住面积、住房成套率、人均实际收入、人均日摄入热量、人均日摄入蛋白质、人均日摄入脂肪、平均预期寿命、中学入学率、每周工作日、人均园林绿地面积。这些说明浙江省城镇居民已提前进入小康生活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全国农村小康标准,浙江结合省情实际,浙江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浙江省农村奔小康、建设新农村的标准(省定小康标准高于全国要求)。1995-1997年,按省定标准连年对全省各县(市、区)进行了考核,共有60个县(市、区)跨入小康县行列,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0%。另外,省统计局按照省定小康标准,根据对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测算结果,1997年全省农村小康综合得分为96分以上,已达到小康生活标准分数值。这标志着浙江省农民总体水平也进入小康阶段。浙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总体进入小康阶段,是一次历史性突破,是浙江社会发展进程中一个带有里程碑性的标志。

全面小康社会是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环节,是现代化实现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大致相当于工业化的后期和城市化的成熟期。“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是2007年6月召开的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

浙江省委、省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根据《关于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价的说明》评估,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综合评价指数已达到90%,已基本实现全面小康(90%),距离全面实现小康(100%)10个百分点。2007年,浙江人均GDP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100%,已超过4000美元的全面小康目标值。超过2004年世界中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的下限(3256~10065美元),标志着浙江全面小康进程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在90%以上,其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79.9%,比全面小康目标值仅差0.1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99.8%;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57.2%,离全面小康目标值还差2.8百分点,实现程度为95.3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7%,比全国高出0.7个百分点,实现程度为90.4%。

2.居民收入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浙江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看,1992年以前,浙江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在0.2以内,1993年至2002年,浙江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扩大到0.2~0.3之间,2002年达到0.2804,此前,收入差距虽趋扩大,但收入分配属于平均状态。2005年城镇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为0.3198,比2004年的0.3245降低了0.0047,是1997年以来居民收入基尼系数首次出现下降。

2007年浙江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315。

1982年,浙江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为0.1876,1988年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扩大到0.3071,1998年和2006年分别为0.3554和0.3607,2007年有所回落,为0.3535。

1978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01倍,1998年扩大到2.05倍,2007年是2.49倍。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3.28倍。

根据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研究,按城乡住户资料计算,2003年浙江省居民基尼系数为0.3962,但考虑到最富裕家庭没有进入现行统计范围,以及现阶段城镇居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有数额不菲的非现金福利收入,课题组判断,浙江居民总体基尼系数在0.42左右。即使按这个推测判断,浙江居民总体基尼系数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4年人类发展报告》认为,2001年中国基尼系数已达0.45,国内学者也认为,2004年中国总体基尼系数超过0.465,2005年有可能逼近0.47。而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的联合调查后提出,中国内地的基尼系数已高达0.53或0.54左右。

另外,从城乡差距看,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小于全国城乡收入差距同期水平,从区域差距看,浙江省最高和最低之间的地区差距不仅小于全国省际差距,也明显小于一些发达省份的内部地区差距。

在改革开放前,浙江曾经是一个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

1978年,按当时我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年人均收入200元),浙江农村贫困人口就有12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3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4个百分点。浙江人多地少,资源禀赋稀缺,一直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改革开放后,浙江省率先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贫困面逐渐缩小。

浙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农村先后实施了农村现代化和“百乡扶贫攻坚计划”。在20世纪末,就实现了全省无贫困县的历史性跨越。在21世纪初,列入扶贫攻坚的100个乡镇的农民人均收入都超过了1500元,平均达到1922元,比1999年增加473元,年均增长9.9%,增幅高于同期全省平均水平;贫困乡镇如期实现了脱贫目标,浙江又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贫困乡镇的省区,农村全面小康程度已达58.9%,名列全国各省区第一。

2003年起,浙江省委、省政府把“发挥山海资源优势、推动欠发达地区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作为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的重要内容,启动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山海协作工程”、“百亿帮扶致富工程”,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脱贫致富路子不断拓宽,农民致富能力不断增强,贫困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由于城镇贫困人口测量标准不一,又加上各地区“低保线”受地方财政投入能力影响而偏离实际贫困,一直无法测度全国范围城镇贫困规模的准确数字。有学者根据2003年全国10%低收入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00元估计,全国城市贫困人数大致在3000万~5000万,占城镇人口的6.5%~8%。浙江第二、三产业发达,就业率高,浙江城镇贫困发生率大幅度降低,绝对贫困的人口逐年减少。2004年浙江1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5351元;2005年,浙江城镇“低保线”为每月每人223元,全年为2676元,全省有8.8万人的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占全省城镇人口的0.32%,占当年全国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2233万人口的0.39%。贫困面比全国平均数要小很多。就业率高、贫困面小,为居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5年丽水市实现生产总值300.31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846元,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72元。2004年,衢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3.76亿元,人均GDP达到1400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11477元、4414元。

从人均GDP指标来看,2005年最低的丽水(11963元)为最高的宁波(38733元)的30.88%,比2000年为最高的杭州24.7%的比例提高6.18个百分点。最高的宁波与最低的丽水GDP之比为1:3.70,而2005年,全国人均GDP最低的贵州(4957元)与最高的浙江(27552元)相比,其比值达1∶5.56。2005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浙江东部的宁波与西部的丽水差距分别是1.35倍和2.18倍,而浙江与贵州的差距则达到2倍和3.55倍。

浙江内部的地区差距不仅比全国平均要小,也比同属东部发达省份的江苏要小。江苏2004年苏南人均GDP为42965元,苏北仅10004元,两者差距达4.29倍,苏北人均GDP甚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苏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分别是苏南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72.8%和59.69%;苏南县域的人均居民储蓄存款也最高,达到16607.7元,苏北为3531.5元。

浙江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全国平均及其他发达省份来看要小,其主要原因仍是由于浙江以家庭、家族企业为主要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小生产比较发达,以家庭、家族为主要生产组织的个体私营企业占了绝大多数,这些中小企业,他们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也往往就业于个体私营企业,这些企业已经成为浙江重要的就业渠道。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增强了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2007年全省个私经济从业人员达1048万人,其中私营企业从业人员657万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391万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

从1978-2007年,城镇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从1.15万人上升到630.47万人,从业人员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从0.48%上升到67.3%。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需求上看,民营经济吸纳劳动力一直保持旺盛状态,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

同时,这些以家庭、家族为主要生产组织形式的个体私营中小企业实现了藏富于民、创业富民的发展理念。创业富民、藏富于民是浙江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经验。浙江的富,主要是浙江农村的富和百姓的富。富民是经济社会强省的根本基础。从浙江的富民强省发展之路我们发现,坚持富民优先、藏富于民,是强省基础的财政收入的不竭源泉和根本保证。政府只有创造有利于百姓创业致富的环境和条件,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百姓的创业才智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百姓的创业热情才能得以奔涌,社会财富才能得以快速增长。这样,最终也必然会使政府的税收得到稳定增长。

富民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依赖路径。富民过程也就是不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寓富于民,藏富于民,放手让每一位公民都有机会成为创业的主体,成为市场的主体,从而有机会成长为中等收入群体或富翁群体,使一大部分人走向共同富裕,这样可使社会结构更加合理,进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实现均衡发展。

富民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生产为了消费,消费拉动生产。没有消费支撑,生产不可能有持久的发展。人民收入的增长,是消费增长的必要条件。

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不能只是推动少数人的消费,而是要努力提升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促进大多数人的消费水平。这需要以增进绝大多数人的收入为基础。社会化小生产使百姓成为创业主体,使很多草根群众成为老板与企业家,这也从整体上带动了城乡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缩小了贫富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差距,增强了社会向心力、凝聚力、整合力,使得社会发展相对均衡、协调、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