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像浙江这样一个外来务工人员集聚较多的省份,能否建立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处理好新老浙江人的关系。外来务工人员为浙江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比如,2007年全省社会劳动人均产值贡献率达57347元,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集中的二、三产业社会劳动生产贡献率更是高达67958元。外来务工人员也是广义的纳税人,他们有权利、有资格享受当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在推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进程中,浙江的外来务工人员已经开始在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方面与本地人同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浙江省从建立责任机制、长效机制及服务体系上,在就业、维权方面给予帮助,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建立民工公寓;着力构建“三级机构、四级网络”就业服务平台,各级政府部门创办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已延伸到全省许多市的街道、社区和乡镇、农村,免费为本地和外来民工服务。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做法。据统计,2007年浙江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已达到98万人,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9.1%,其中,外省籍学生59万人。在推进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工作中,浙江省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实行免收借读费、学杂费、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还可以享受当地户籍学生同等的资助政策;通过在公立学校随班就读或附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班等形式,做到以公办学校为主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2007年全省有65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中小学就读,占总数的66%;在外来务工人员居住集中、需求大的地方,举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扩大办学空间,目前,全省共建有689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加上通过其他民办学校吸纳学生,解决了另外34%学生的入学问题。2007年年底,浙江全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达到了99.97%。教育管理部门预测,今后一个时期,在浙江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将持续快速增加,2010年全省接受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将达到130.7万人。浙江省计划在3年内重点改(扩)建250所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中小学,将征地5700亩,新建校舍面积150万平方米,投入建设资金12亿元。
外来务工人员也有强烈的文化需求,这种需求的程度和水平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同时在许多方面也不亚于城市居民。比如,2005年有关部门对浙江宁波杉杉、太平鸟、帅康等15家大型民营企业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生活状况的调查表明:在每天的文化生活所用平均时间中,外来务工人员除了看电视外(73.8分钟),上网时间已达到52分钟,大大超过看报纸的38.3分钟。至于他们的上网目的,看新闻的最多,占50.74%,其他依次为:聊天占38.5%,查询资料占37.9%,游戏占21.2%,收发邮件占20.5%,下载资料占19.3%,商务活动占14.4%,网上购物占6.5%。
在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和谐的背景下,浙江省逐渐意识到,不仅外来务工人员有权利、有资格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而且享受到公共服务会让他们产生融入感,从而使整个社会具有更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浙江省总工会一直把维护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权益作为自身的职责,致力于改善和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了送培训、送文艺、送图书等活动,受到了外来务工人员的欢迎。2006年10月,浙江省总工会“向农民工送文化行动”正式启动,11辆装配了全新数字电影放映设备的电影放映车从杭州启程前往全省各地免费面向外来务工人员放映。省总工会还将更广泛地开展“一千双万大培训”活动,即每年向农民工送演出1000场,送电影1000场,送报纸1万份,采取各种形式培训农民工100万人次。
省总工会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一个文化娱乐平台,而且也为他们了解社会、学习知识、提高素质提供一个重要途径。更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不仅在外来务工人员中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就业技能等培训活动,而且也将之纳入省委、省政府组织实施的“千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之中,促进外来务工人员不断提高务工技能,尽快融入城市生活。2008年初,因大雪封道,交通阻隔,很多外来人员滞留浙江。省文化厅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在做好春节文化活动安排的同时,特别要为不能返乡留在城里务工人员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随后,浙江时代电影院线推出外来务工者专场,将在其下属的杭州庆春、翠苑、奥斯卡、众安、恒隆五家电影大世界推出为滞留杭州的外来务工者和过路返乡群众放映新年专场电影的活动,五家电影大世界所有专场电影票价一律10元/张;时代电影院线还针对一部分被雪天困住的暂被集中安置的外乡群众,安排旗下数字电影流动放映队,免费送电影到有关安置点。
与此同时,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越来越受到浙江省各个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不少地方把外来人员教育纳入现代市民培育工程,专门编写《外来务工人员教育读本》,把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劳动保障、职工权益等法规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地方风土人情、人文环境以及文明礼仪、文明市民、健康娱乐、科学普及等思想文化知识送到千家万户。一些地方在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生活中,也比较充分地考虑他们工作生活的特点。在设施建设上,重点考虑建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在文化活动形式上,根据小型分散、简便易行的原则,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地方文化、民间文化活动。
嵊州市面对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的实际,充分发挥文化功能,创新文化服务,丰富外来人口文化生活,向他们发放了38000多张“文化绿卡”,可以免费参观越剧博物馆、越剧艺术中心、嵊州体育馆等文化活动场馆,免费借阅图书;建立了外来职工培训中心,创办外来人口越剧俱乐部,在外来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活动点(室),开展越剧演唱、音乐舞蹈、书画围棋培训,并在企业中组织文艺活动队伍,开展企业内部本地职工与外来职工的联谊文化活动;开展“嵊州是我家”文化系列活动,每年举办“同一个家”广场文艺晚会,吸引外来人口参加演出、观看;表彰“十杰十优”外来务工人员。这些做法,不仅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使他们尽快地融入当地,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内涵,提高了服务效能。
向外来务工人员发放“文化卡”的做法,也见之于余姚市。余姚市出资400万元为“新余姚人”和低保户这两个特殊群体分别量身定做了4万张“阳光文化共享卡”和“阳光文化爱心卡”。凭“阳光文化爱心卡”,低保户可以在影城免费观看一场电影,每季度在剧院免费观看一场戏曲,借阅图书免费,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获取价值50元的书城购书卡,在余姚书城购书可以享受折扣优惠,家里的孩子每年还可在市文化馆或青少年宫免费参加一项文艺培训等。凭“阳光文化共享卡”,“新余姚人”可以每个月免费观看两场电影,在市图书馆免费借阅图书,还能在参观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普展览时享受到市民待遇。
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发放“文化绿卡”、“阳光文化爱心卡”等,就是承认了外地人口在本地生活的权利。这张小小的卡,就是落实外来务工人员获得公共文化服务权利的凭证。
义乌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城市,目前,全市160余万人口中,常住外来人口近100万人,常住外商近1万人;外来人口中有40个少数民族群众2.2万人,其中仅穆斯林信徒就有6000多人。义乌已经成为外来建设者超过本地人口的多民族居住的“移民”城市。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义乌采取了建设一批“外来建设者之家”、“安心工程”、创办外来人员文化俱乐部(科技图书馆),组建外来人员文化活动点等方式,有效地满足了外来务工人员的业余生活,让外来建设者享受到“文化套餐”,也让他们在异乡有了在自己家乡的感觉。企业在满足外来务工人员文化需求方面起到了主力的作用。许多企业秉承“以人为本,善待员工”的理念,千方百计为员工提供健身娱乐场所,并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外来建设者在工作之余,也纷纷投入到自己喜爱的各项文化活动中。街道、社区和乡村在为外来建设者构建欢乐家园工作中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北苑街道有10万多名外来建设者,为改善辖区文化基础设施,投资3000万元建起了北苑文化中心;苏溪湖宅村村干部自掏腰包花费近6万元购买功放、音响设备,在休闲健身场地上铺设花岗岩,周边还配备灯光,供新老村民免费使用。还有一些地方不仅向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而且也吸引他们共同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比如,在文明创建、和美家园创建中,宁波市鄞州区就广泛地吸引新老鄞州人共同参与。全区针对各个创建村外来人员多的特点,在老村民与“新村民”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的平台——“和美家园”共建会,共建会在创建工作中,发挥监督、参谋的作用,协助“和美家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创建活动。在鄞州区,共有381个“和美家园共建会”,在共建会这个民间性、群众性的自治组织之引导下,新老村民争当主人翁,大力倡导和谐、文明的社会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