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总第一辑)
18673200000014

第14章 网络语言与汉语西化新趋势(2)

三、网络语境下的汉语西化

自诞生以来,互联网以任何传播媒介都无法比拟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电视、广播、报纸之外的第四媒体,其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与日俱增。网络的力量不可小视,网络文化也在深刻影响世界文化生态。网络诞生于西方,代表西方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而网络文化交流中,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的霸权优势更加明显。“2000年,科学家对全球约6.4亿的internet 网页进行了语言认证,发现其中英文信息内容占了71%,而日文是6.82%、德文是5.08、法文是1.75%、中文则为1.52%,世界上其他众多的不同语系占13.83。然而,现在互联网络的内容,英语约占95%,法语约占3%,世界上其他众多的不同语系只占2%。随着互联网络的不断发展,英语信息不断增加,其他语言的信息反而减少。”(黄月胜,2005)以网络为平台,以英语为工具,西方文化强势地位在互联网上日益凸显,以信息垄断为特色的网络时代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或曰软侵略,成为国际社会的新威胁。据联合国调查,“全世界仍有几千种语言没有在网络空间得到使用,全球化进程也加速了语言的消失,导致语言和文化多样性方面不可估量的损失”。据估计,200年后,现存几千种语言中的80%将不复存在,语言灭绝的速度甚至超过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联合国呼吁应像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保护文化生态平衡,其中保护弱势语言和濒危语种是当务之急。

汉语虽然使用人数居世界第一,但从使用人群范围和影响力来看仍是弱势语言,在互联网中汉语信息流量所占比例仍然非常少。随着网络在中国普及,网民数量激增,人们的生产、生活、交流、娱乐、文化活动等渐渐离不开互联网,英语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也通过网络渗透进来。这种渗透来势汹汹,而且由于网络交流的随意性、自由性,面对这样的渗透,导向、监管和控制难以发挥作用。从汉语网络语言看,英语的影响“铺天盖地”。下面是网络语言中汉语西化的几种类型:

第一类,借用英文字母或英语词汇元素,如:

[6]ID(身份,来自英语单词identity),DL(下载,来自英语单词download),PS(来自英语单词photoshop,指一种图像处理软件,也做动词,指图像处理);

[7]粉丝(fans 的音译),血拼(shopping 的音译);

[8]3Q(谢谢),I服了U(我服你了),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商家对商家的模式),n久不见了你了(很久不见你了)。

例[6]列举的是直接引入的英文缩略词汇,以术语、专有名词等居多;例[7]的例子是英语单词的音译,这种音译除了拟音,还注意选字的形象性和隐喻性,新颖独特,往往能很快流行,“粉丝”和“血拼”这两个词汇早已走出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用语中的常用词,并堂而皇之地登上电台、见于报端。例[8]则是结合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或单词的混杂语码。

第二类,模仿字母文字的表音功能和构词方式,如:

[9]PMP(拍马屁),PLMM(漂亮妹妹),RPWT(人品问题);

[10]可爱(可怜没人爱),蛋白质(笨蛋、白痴加神经质),天才(天生蠢材);

[11]霉女菌男(美女俊男),油饼(有病),滴(的),驴友(旅友)。

例[9]中的词汇是利用汉字的拼音来模拟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缩略构词法;例[10]也是模仿英语的首字母缩略,但不是用汉语拼音,而直接采用汉字缩略,所构成的词汇通常是带有讽刺意味的反语;例[11]是汉字谐音构词,汉语不是表音文字,但网络交际中汉字的表音功能却被无限扩大,生造出无数谐音组合,导致网语中错别字大行其道。

第三类,模仿英语语法,变异汉语句式结构,如:

[12]吃饭ing(正在吃饭),无聊ing(觉得无聊);

[13]我下了先(我先下了);

[14]为虾米图片上传好像不能捏?(为什么好像不能上传图片呢?)

例[12]将英语的现在进行时的动词后缀拼接在汉语词汇上,汉语中本无词汇的曲折变化,而且前文分析过,汉语的时态标记弱化,“吃饭ing”之类纯粹是拿多余当时尚;例[13]中“先”字的位置有违汉语习惯,英语中副词的位置最灵活,汉语中则有一定之规;例[14]这句话如果用英语来说是“Why doesn't picture upload seem possible”,对照看一下汉语,几乎就是英语句式逐字照搬的翻版。

第一节中分析的汉语西化发生在自然语言中,主要途径是译介,而网络语言的西化途径是网络交际,相比之下,网络交际的受众范围更大、传播速度更快,更值得关注。而且网民既是网络语言使用者,也是自然语言使用者,网络语言向自然语言扩散的条件非常便利、优越,正因为如此,“血拼”、“美眉”、“PK”等网络用语能快速风行全国。也因为如此,有些中小学生作文满篇网语,令人瞠目,例如这句:“昨晚,我的JJ带着她的青蛙BF到我家来吃饭,饭桌上,JJ的BF一个劲地对我妈妈PMP,说她年轻的时候一定是个PLMM。真是好BT 啊,7456”这个句子中汉字有43个,英文字母却有17个,这样的句子已经很难称为纯粹的汉语了,尤为令人担心的是它竟出现在交给老师批阅的学生作文里。

作文自然是经过考虑写下来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句子在中小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认同。

国家语委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调查了65个中文网页,发现“在所观测的65个网站主页面上,出现字母或字母词的比例为100%,使用的频率和范围略有不同,使用频率较高的是IT、CEO、NBA、CBA、BBS、MP3、MTV、DVD、IC卡、IP卡、QQ、MBA、SOS、TV、ADSL、WTO等目前社会上比较通行的字母词,以及个别字母型网络语言,如‘MM’等”。可见网络语言导致的汉语西化现象不容小视。

在自然语言交流中,汉语西化首先通过语际交流(interlanguage communication)将西语元素请进来,然后在汉语的语内交流(intralanguage communication)中传播,这个过程比较缓慢,而且这一过程中善性西化是主导,恶性西化只是副产品;在网络语境下,汉语的西化则是不请自来,直接登堂入室。网络语言中,西方话语方式的渗透和入侵一定程度上扭曲污染了汉语的本来面目,无怪乎许多语文教师、语言学者视网络语言如洪水猛兽,谈之色变。

四、正确面对网络语言及西化问题

网络世界虽是虚拟空间,但网络的存在已成现实,因此语言无法拒绝网络,网络语言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在本族语和他族语、自然语言和网络语言冲突面前,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宽容的气度看待当前出现的各种语言问题”。

汉语是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而汉字已经沿用了几千年,是至今仍通用的最古老的文字,而且是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唯一非拼音文字(世界语言若按照是否为拼音文字区分,只有两类,即汉字和其他文字),汉语堪称语言中的活化石,人类文明的奇迹。经历社会历史的无数次风雨变迁汉语仍能兴盛不衰,足见其生命力的顽强。面临网络语言的冲击时,汉语的自我保护、自我净化、自我更新的能力仍将发挥巨大作用,吸纳有益的成分,剔除有害的,所以没有必要过分担忧网络语言对汉语的侵蚀。《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调查了18383个帖子,分析了其中网络词汇的使用频率,并列出了频率最高的100个网络词汇,结果发现使用频率超过1%的只有17个;超过20%的只有1个: 顶(23.02%);超过10%的也只有1个:555;超过5%的有两个:ding和mm或MM;代表经典网络语言的词汇,如大虾、表、BT、青蛙、菜鸟、坛子、弓虽、稀饭、酱紫等出现频率均没有超过0.2%;而一些较早出现的网络词汇,如打铁、7456、油墨、米虾米、3166、CU等使用频率为零。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两点:首先,汉语网络语言对自然语言的冲击微乎其微,即使在网络中,网络语言使用的频率相对于自然语言也非常低,前面列举的学生作文应该说极少数的个案;其次汉语具备超凡的净化功能,经过时间的过滤会自动剔出语言渣滓,很多网络词汇也只是流行一时,很快就成为历史。专家预测,“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及网络传播的日益成熟,以网络词汇为显性特征的网络语言总体上将趋于全民语言传播的常态”。

虽然经科学统计发现网络语言对自然语言的冲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可怕,但对网络语言中错别字连篇、语码混杂、滥用字母、随意编造词汇等现象仍不能放任自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级政府部门对网络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给予高度重视,针对网络语言主要实施了以下举措:

第一,各级政府关于语言规范的法律相继起草或颁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起施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使语言的规范有法可依。

第二,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如2005年教育部成立了“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网络媒体语言分中心”;国家语委于2006年起每年颁布《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监测、分析中国语言使用状况,对语言使用实施科学监控。

第三,通过主流媒体宣传、测试、竞赛、培训、资料、标语等形式正确引导广大国民规范使用汉语;加强汉语教育,提高全民族汉语素养;提倡尊重母语、维护母语纯洁性的意识。

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于2001年宣布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将语言生活状态列为城市考评的重要参数,加强语言规范化步伐。

第四,加强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汉语网页、网站、域名、博客数量和信息量占有率。

经过努力,中国网络资源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互联网基础资源增长迅猛,年增长率均超过38%,尤其是域名、网站和网页数量,年增长率均超过了60%中国网页总数已经有84.7亿个,年增长率达到89.4%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数量日趋丰富”。中国网络建设的发展,必然随之提高汉语的网络话语权。

汉语自身强大的净化代谢功能和有效的社会引导监管机制,是汉语迎接网络语言和西语渗透两重挑战的有力保障,但新形势下汉语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语言文字是重要的“软国力”,关系国计民生、民族文化的命运和国家的国际地位。汉语这一古老优美的语言是人类文明的奇葩,在网络语言环境下如何促进汉语的健康发展,使之能借助互联网普及和全球一体化的契机,焕发神采、发扬光大,并借此弘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全面提升我国国力,这是全体国人尤其是语言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