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民营经济与区域发展(第七辑)
18674700000024

第24章 宁波市服务业发展规划研究(16)

(3)宁波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学院已粗具规模,范围涉及服装、纺织、烹饪、卫生、教育、交通、警校等多个种类,个别职业技术学校已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近年来,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人数不断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乐观,职业技术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投资的新增长点。

2.项目基本思路及目标

以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为目标,鼓励和引导多种投资主体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不断提高和整合现有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大力发展高级技术人员的培训,争取在今后5年内建成多种类分层次的宁波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体系。

3.项目规划依据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教育发展专项规划》。

4.项目主要内容

(1)由教委牵头,对全市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情况组织一次普查,在此基础上,制订一个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中期发展规划。

(2)建议成立由市领导牵头,教委、计划、财政、工商等部门参加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公室,结合高教园区的发展,及时分析形势、协调行动、出台政策、落实项目,加快宁波职业技术教育院校上规模上档次。

(3)积极借鉴德国等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大胆实践,不断创新,努力向国家教委争取进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业的试点。

5.项目可行性初步分析

从市场需求分析,近年来随着宁波市对职业技工,特别是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由于受传统意识的束缚,对职业技术教育很不重视。随着宁波制造业的不断壮大,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日益扩大,高级技术工人的报酬也水涨船高,从而带动了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的日益升温。

从投资角度来分析,由于职业技术院校直接面向劳动力市场,且宁波市的职业技术培训多集中在轻工业领域,培训设备投资较小;另外,宁波市职业技术院校多由企业或私人等民间资本投资参股,在经营管理上机制灵活,有较强的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但相对来说,对机械制造等大型制造业的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教育投入不足。

如果政府能及时出台政策,大力扶持民间资本投向机械制造、电气维修等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将能极大地带动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服务业的发展。

(四)构建宁波市房地产政府综合调控体系

1.项目规划的意义

(1)回顾宁波市房地产市场近10年来的发展历程,房地产供应和房价波动较大,不利于宁波市房地产市场和整体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如1993-1995年宁波市房地产开发过度,宁波市各类商品房空置面积最高达到232万平方米,导致后来几年宁波市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而近两年来由于宁波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收入的快速提高和政府对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等,激发了居民对住房消费的需求,以至于房地产供给的缺口较大,房价上扬过快,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房地产市场的管理涉及部门较多,存在部分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影响了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效率。

(3)宁波市已经建立了由计委牵头的房地产预警系统和由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管理的房地产景气分析和预测系统,但两大系统之间缺乏协同,功能上也存在大量的重复,为此有必要对两大系统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一个宁波市房地产政府综合调控体系。

2.项目基本思路及目标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和网络技术,在整合已有的两大房地产价格预警系统的基础上,构建起一个由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参与的协调运作的宁波市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以维护宁波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

3.项目规划依据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宁波市房地产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

4.项目主要内容

(1)由计委牵头,组织统计局、房地产交易中心等部门,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技术,做好已有房地产价格预警系统的整合工作,尽快形成一个反应迅速、操作便捷、公开透明的房地产市场预测和监控网络系统,定期发布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报告,为市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正确的信息。

(2)由市领导牵头,建立由计划、城建、土管、规划、工商、统计等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房地产联席会议制度。该联席会议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主要是交流信息,分析房地产市场当前形势、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协调有关项目安排,制订土地供应等相关的年度计划,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报市政府审定后及时落实和监督实施进程。

(3)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直接面向购房居民和房地产开发机构的房地产信息公布系统,加强监测引导。如建立住宅实时信息系统、价格预警系统等,通过新闻媒体甚至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公布土地供应、政府正在采取的对策等信息,引导宁波市房地产业稳定有序的发展。

5.项目可行性初步分析

该项目主要的实物性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市场预测和监控网络系统的建设上,除了要配备相关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外,还在网络信息平台的开发设计、信息采集和分析人员的配备上进行一定的投入和日常维护,其他主要是制度方面的建立。这方面的投入不会太大,而且各部门都有较大的积极性参与。因此,该项目的可行性较大,而且近期马上可以实施,争取用半年至一年的时间建成。

(五)构筑宁波市城市疾病综合防治系统

1.项目规划的意义

(1)宁波市人均医疗资源水平仍然较低,与宁波市的经济发展和人均GDP水平不相适应。

(2)2003年“非典”疫情的暴发给宁波市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其中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值得反思。

(3)随着宁波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数量不断增加,流行性疾病的防治形势更加严峻。

(4)“非典”事件使我们认识到建立高效协作的公共疾病防治体系,不仅有利于保护宁波市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有利于维护宁波市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其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都十分重大。

2.项目基本思路及目标

理顺宁波市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体制,设立宁波市病症监测和综合防治中心,建立和完善宁波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信息、人员、设备等资源的沟通和紧急调配机制,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组建由卫生、教育、交通、财政、城管、公安等各级相关部门参加的协同反应网络,用一两年的时间在宁波市建成一个监测准确、反应灵敏、应对及时、措施得力的各部门协调运作的城市疾病综合防治体系。

3.项目规划依据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关于近一时期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情况报告——2003年5月30日在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家卫生部疫病监测系统整合方案(讨论稿)》。

4.项目主要内容

(1)由卫生局牵头组建和完善城市疾病综合防治中心。首先,要从服务于全体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及服务于宁波市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建立这个综合防治体系的重要性,打破部门利益的阻碍,理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起一个公共卫生监测系统,并建立起各医疗机构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协调互动的紧急反应网络。

(2)以城市疾病综合防治中心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卫生、教育、财政、交通、公安、城管等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和协作机制。通过立法,在紧急时期可以赋予该防治中心以独立决策和统一调配一切所需资源的权力。

(3)进一步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网络等各种现代媒介,构建宁波市疾病防治的宣传网络,及时地把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传播给广大民众,加强公众的健康意识,提高公共卫生水平。

(4)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要加强社区医疗网点和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立,完善宁波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网络体系;同时大力完善城乡医疗保险体系,切实加强宁波市医疗保障功能。

5.项目可行性初步分析

一是宁波市有较好的医疗卫生基础,市民的卫生意识普遍较强;二是2003年持续两个多月的“非典”事件,大大提高了宁波市的疾病防治意识;三是宁波市财政有较强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提供资金上的支持。

因此,该方案有较强的可行性。

(六)建设宁波市汽车服务城

1.项目规划的意义

宁波是沿海富裕城市,轿车进入家庭的高潮已经来临,杭州湾大桥和宁波、舟山连岛工程的完成,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及长江三角洲旅游无障碍一体化的实施,宁波将从交通末梢变成交通枢纽,相应将派生出汽车的系列服务需求。但目前宁波具有一定规模档次和高质量的、专业化的、与汽车消费相匹配的汽车美容、维修企业远远满足不了宁波市汽车用户的需要,而现有汽车维修行业的空间布局和整体层次急需调整提升。通过建设汽车服务城,可吸引国内有品牌、高档次的汽车服务商入驻,加快宁波市汽车消费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宁波市汽车服务业服务质量水平和档次,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从售后的维修、汽车的定期维护保养、对用户的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到汽车内外装饰美容、汽车文化和代办汽车保险、年检等一条龙的汽车配套服务。

2.项目基本思路及目标

为适应宁波市迅速发展的汽车消费需求,培育新兴的汽车服务产业,按照宁波市已有城市规划要求,可以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建设包括汽车售后维修、汽车的定期维护保养、汽车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汽车美容、汽车配件、汽车保险年检和救援、汽车文化等项目在内的种类齐、规模大、档次高的汽车服务城。

3.项目规划依据

相关政策和规划。

4.项目主要内容

(1)汽车服务城的选址、规模的设计,以及服务种类和各区功能的设计等。

(2)政府对汽车服务商的入驻标准的规定和项目的整体运作方式的选择。

5.项目可行性初步分析

(1)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汽车服务所占的利润空间很大,而宁波市汽车服务业发展滞后,水平低、规模小,缺乏对高档汽车服务的供给。

(2)宁波家庭汽车用户的快速增长,对汽车的后期服务需求迅速扩大。

(3)相关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扶持,加快了汽车服务业的升温。

这些为本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