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建筑营造法式与江南建筑
18675400000035

第35章 《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5)

两颊:长视梯,每高1尺,则长加6分,广1寸2分,厚2分1厘。

榥:左右柱、颊之间的联系小木枋。长视两额内,其广3分。

促、踏板:促板为胡梯上两踏板间的垂直板;踏板为胡梯之踏步板。其尺度为长同上,广7分4厘,厚1分。

钩阑望柱:方1寸5分。

蜀柱:长随钩阑之高,广1寸2分,厚6分。

寻仗:长随上下望柱内,径7分。

盆唇:长同上,广1寸5分,厚5分。

卧棂:长随两蜀柱内,其方3分。

(2)地棚

地棚,即加空的木地板,用于仓库。《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规定:“造地棚之制:长随间之广,其广随间之深。高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下安敦添。中施方子,上铺地面板。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又规定:“凡地棚施之于仓库内。其遮差板安于门道之外,或露地棚处皆用之。”

其构成主要有敦添、枋子、地面板、遮差板等。

(3)牌

牌,即牌匾或匾额。《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规定:“造殿堂楼阁门亭等牌之制:长二尺至八尺。其牌首、牌带、牌舌每广一尺,即上边绰四寸向外。牌面每长一尺,则首、带随其长,外各加长四寸二分,舌加长四分。其广厚皆取牌每尺之长,积而为法。”又规定:“凡牌面之后,四周皆用楅,其身内七尺以上者用三楅,四尺以上者用二楅,三尺以上者用一楅。其楅之广厚,皆量其所宜而为之。”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牌面:牌中间题字之平板。其尺度为每长1尺,则广8寸,其下又加1分。

牌首:牌面板上横出之边板。其尺度为广3寸,厚4分。

牌带:牌面板两侧之边板。其尺度广2寸8分,厚同上。

牌舌:牌面板之下、两带之内横施之边板。其尺度为广2分,厚同上。

2.水槽、井屋子、井亭子

(1)水槽

水槽,屋檐下木制的排水天沟。《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规定:“造水槽之制:直高一尺,口广一尺四寸。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又规定“凡水槽施之于屋檐之下,以跳椽襻拽。若厅堂前后檐用者,每间相接;令中间者最高,两次间以外,逐间各低一板,两头出水。如廊屋或挟屋偏用者,并一头安罨头板。其槽缝并包底阴牙缝造。”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厢壁板:长随间广,其广视高,每1尺加6分,厚1寸2分。

底板:长厚同上。每口广1尺,则广6寸。

罨头板:长随厢壁板内,厚同上。

口襻:长随口广,其方1寸5分。

跳椽:长随所用,广2寸,厚1寸8分。

(2)井亭子

井亭子,是一种等级较高的,屋顶为九脊殿式,带斗栱的方7尺木构四柱井亭。《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三》规定:“造井亭子之制:自下脚至脊,共高一丈一尺,方七尺。四柱,四椽,五铺作一杪一昂,材广一寸二分,厚八分,重栱造。上用压厦板,出飞檐,作九脊结瓦。其名件广厚,皆取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又规定:“凡井亭子,脚下齐,坐于井阶之上。其斗栱分数及举折等,并准大木作之制。”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作了详细规定:

柱:长视高,每高1尺,则方4分。

脚:长随深广,其广7分,厚4分。

额:长随柱长,其广4分5厘,厚2分。

串:长与广厚并同上。

普柏枋:长广同上,厚1分5厘。

斗槽板:长同上,广6分6厘,厚1分4厘。

平棊板:长随斗槽板内,其广合板令足。

平棊贴:长随四周之广,其广2分。

楅:长随板之广,其广同上,厚同普柏枋。

平棊下难子:长同平棊板,方1分。

压厦板:长同脚,广6分2厘,厚4厘。

栿:长随深,广3分5厘,厚2分5厘。

大角梁:长2寸4分,广2分4厘,厚1分6厘。

子角梁:长9分,曲广3分5厘,厚同楅。

贴生:长同压厦板,广同大角梁,厚同斗槽板。

脊槫蜀柱:长2寸2分,广3分6厘,厚同栿。

平屋槫蜀柱:长2寸2分,广3分6厘,厚同栿。

脊槫及平屋槫:长随广,其广3分,厚2分2厘。

脊串:长随槫,其广2分5厘,厚1分6厘。

叉手:长1寸6分,广4分,厚2分。

山板:每深1尺,即长3寸7分,以厚6分为定法。

上架椽:曲广1分6厘,厚9厘。

下架椽:曲广1分7厘,厚同上。

厦头下架椽:曲广1分2厘,厚同上。

从角椽:长取宜,匀摊使用。

大连檐:长同压厦板,广2分,厚1分。

前后厦瓦板:长随槫,其广自脊至大连檐。

两头厦瓦板:其长自山板至大连檐。

飞子:长9分,广8厘,厚6厘。

白板:长同大连檐,广1寸。

压脊:长随槫,广4分6厘,厚3分。

垂脊:长自脊至压厦外,曲广5分,厚2分5厘。

角脊:长2寸,曲广4分,厚2分5厘。

曲阑槫脊:广4分,厚2分。

前后瓦陇条:方9厘。

厦头瓦陇条:每广1尺,即长3寸3分,方同上。

搏风板:每深1尺,即长4寸3分。

瓦口子:长随子角梁内,曲广4分,厚亦如之。

垂鱼:长1尺3寸;每长1尺,即广6寸。

惹草:长1尺;每长1尺,即广7寸。

鸱尾:长1寸1分,身广4分,厚同压脊。

(3)井屋子

井屋子,是一种等级稍低,用两厦顶,无斗栱的方5尺木构四柱井亭。《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规定:“造井屋子之制:自地至脊共高八尺,四柱,其柱外方五尺。柱头高五尺八寸。下施井匮,高一尺二寸。上用厦瓦板,内外护缝;上安压脊、垂脊;两际施垂鱼、惹草。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又是规定:“凡井屋子,其井匮与柱下齐,安于井阶之上,其举分准大木作之制。”

其构件有柱、额、栿、蜀柱、叉手、槫、串、厦瓦板、上下护檐、压脊、垂脊、搏风板、沥水牙子、垂鱼、惹草、井口木、地栿、井匮板、井匮内外难子等,它们的形制及尺度《营造法式》也有详细的规定。

3.垂鱼、惹草、裹栿板、擗帘竿、板引檐、护殿阁檐竹网木贴

(1)垂鱼、惹草

垂鱼,在搏风板合尖处所安的鱼形装饰木板;惹草,搏风板垂鱼之外的装饰板。《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垂鱼、惹草之制:或用华瓣,或用云头造,垂鱼长三尺至一丈;惹草长三尺至七尺。其广厚皆取每之长,积而为法。”“凡垂鱼施之于屋山搏风板合尖之下。惹草施之于搏风板之下、搏水之外。每长二尺,则于后面施楅一枚。”

垂鱼板:每长1尺,则广6寸,厚2分5厘。

惹草板:每长1尺,则广7寸,厚同垂鱼。

(2)裹栿板

裹栿板,裹于殿内明栿两侧及底面的雕花板。《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裹栿板之制:于栿两侧各用厢壁板,栿下安底板,其广厚皆以梁栿每尺之广,积而为法。”“凡裹栿板,施之于殿槽内梁栿。其下底板合缝,令承两厢壁板,其两厢壁板及底板皆雕华造。”

两侧厢壁板:长广皆随梁栿,每长1尺,则厚2分5厘。

底板:长厚同上;其广随梁之厚,每厚1尺,则广加3寸。

(3)擗帘杆

擗帘杆,安于屋檐斗栱跳头或椽头下,用以悬挂竹帘的帘架。《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擗帘杆之制:有三等:一日混,二日破瓣,三日方直,长一丈至一丈五尺。其广厚皆以每尺之高,积而为法。”“凡擗帘杆,施之于殿堂等出跳之下;如无出跳者,则于椽头下安之。”

擗帘杆:长视高,每高1尺,则方3分。

腰串:长随间广,其广3分,厚2分。

(4)板引檐

板引檐,从屋檐向外接出的一段木板,作用是遮阳并把檐头的雨水引向阶外远处,以免侵及平座及阶基。《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一》规定:“造屋垂前板引檐之制:广一丈至一丈四尺,长三尺至五尺。内外并施护缝。垂前用沥水板。其名件广厚,皆以每尺之广积而为法。”“凡板引檐施之于屋垂之外。跳椽上安阑头木、挑斡,引檐与小连檐相续。”

其各部分的构成及尺度,《营造法式》规定如下:

桯:长随间广,每间广1尺,则广3分,厚2分。

檐板:长随引檐之长,其广量宜分擘。

护缝:长同上,其广2分。

沥水板:长广随桯。

跳椽:广厚随桯,其长量宜用之。

(5)护殿阁檐竹网木贴

护殿阁檐竹网木贴,把保护檐下斗栱的竹雀眼网钉在椽及额上的木条。《营造法式·小木作制度二》规定:“造安护殿阁檐斗栱竹雀眼网上下木贴之制:长随所用逐间之广,其广二分,厚六分,上于椽头,下于檐头之上,压雀眼网安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