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修养导论
18676100000024

第24章 人生是在交往中度过的(6)

清代学者袁枚说:“凡作人贵直。”在这里,袁枚一是重视“作人”;二是主张“贵直”。“直”,就是正直。所谓正直,即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人与人的交往,贵在真实自然、以诚相待。

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发明家富兰克林说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对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莫过于真诚和廉洁。”法国哲学家拉罗什福科说过:“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真诚是一个人自然的本性和坦荡的胸怀。

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真诚的品质是使人际关系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表现真实的自我,敞开坦诚的胸怀,必然能为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架桥辅路。我们可以这样说,真诚是人们沟通心灵的桥梁。

真诚这种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持久、稳定、深刻。美国心理学家诺尔曼·安德森曾经进行了一次研究,他列出555个描写人的个性的形容词,让大学生指出最喜欢哪些、最不喜欢哪些。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评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在8个评价最高的形容词中,有6个与真诚有关,即真诚、诚实、忠实、真实、信赖、可靠,而评价最低的品质是虚伪。真诚最具吸引力,虚伪最富排斥力。真诚是人格美的突出表现。所谓心灵美,主要是指人格美。奥黛丽·赫本曾说过:“人,无论经历了多少事,也必须保持愉快的心情、清醒的大脑、澎湃的激情、真诚的心。当你老了,你就会发现,你的一生都是美的。”

第六节 关于人际交往中美的形象

人与人的关系构成了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美,构成了社会美。社会的实体是人,人的美是社会美的体现。人际交往的美是社会美的集中体现。凡有人的地方,就有美的栖身之处,就有人际交往美的千姿百态。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互相以对方为审美对象,各自的外貌、言谈、举止、服饰等都构成了一定的形象。形象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人际交往美的形象性表现在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行为美与心灵美的统一上。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不论作为主体如何去展示自身的美,还是作为客体如何去审视对方的美,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形象去实现。人际交往中美的形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质美

汉语中“气质”一词有两个解释,一是指人的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二是指一个人的风格、气度、气魄,待人接物的度量。现在,我们谈的气质美,属于后者的内容。

1923年,列宁接见了一位美国年轻的企业家,他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阿曼德·哈默博士。哈默在他的自传《哈默:历史的见证人》一书中描写了当时接见的情景:“在我们谈话的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我完全被列宁的风度所吸引。他能抓住每个人的心。

当他与你谈话时,会使你感到:你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会面对面紧挨着你,左眼斜眯着,右眼却盯住你,似乎能穿透你的心灵深处。当谈话结束时,我感到他是完全可信赖的。”列宁对哈默的尊重、信任、真诚、亲切,跃然纸上,这就是气质美。

一个人的风度主要来自内在的品质。美国作家文森特·希恩在描写宋庆龄时,有这样一段记载:“她雍容高贵,却又那么朴实无华,堪称稳重端庄。在欧洲的王子和公主中,尤其是年龄较长者的身上,偶尔也能看到同样的品质,但是,对这些人说来,这显然是终生培养训练的结果。而孙夫人的雍容高贵有所不同,这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它发自内心,而不是装出来的。”这些真实的记述说明,宋庆龄美好的气质完全是发自内心、顺乎自然的。她的心灵深处就是文明、高贵、圣洁的,因此,她的表情、姿态、言谈、举止都流露出自然的美。

气质美,属于一种内在美、精神美,但它又必然会反映于外表。由表及里,是人们评价气质的基本方法。最主要的是透过对方的眼光、神情、谈吐,才能观察到一个人的气质。

二、语言美

语言在哪里?语言就存在于人们的言语交流中。言语交流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言语交流是人际交往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真正富有魅力的自信,具有朴素、自然之美。陶渊明的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一字雕琢,无一丝斧凿,呈现出一幅恬淡、幽雅的田园生活图。金代的元好问称赞陶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无论在艺术领域里,还是在社会生活中,朴素、自然都可称得上是最美的境界之一。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0个字明白如话,但它写出近在床前、远在天边的一片冰清玉洁的月明世界。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晦涩的典故,只是用叙述的语气,描写远方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活动。诗人脱口吟成,浑然无迹,于单纯中寄寓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朴实无华的言语是美好情感的折光,是坦荡心灵的表露,常常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有些豪言壮语,虽然光彩炫目,却过于做作,使人觉得高不可攀。相反,一些平凡朴素的言语,实实在在,入情入理,震撼人们的心灵。听李瑞环讲话,就有这种感觉。李瑞环说:“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呢?你在台上讲人,人在台下讲你,你讲的还管什么用?”朴实无华,含义深刻。当然,朴素美,并不排斥对言语进行必要的加工。“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李瑞环的讲话一贯以朴实、幽默而着称,听众感到轻松、自然,而他自己却为每一次的演讲费心加工。李瑞环曾说:“看鸭子凫水,上边平静,下边爪子忙得可邪乎呢!”他的话很有个性,发自本心,保持本色。

言语的朴素美,实际上是经过许多有形、无形的提炼加工而呈现出来的一种“大巧而若拙”的美,是一种让人听来舒畅自然而又韵味深长的美。

三、情态美

所谓情态,即神态,指一个人待人接物时表现出来的神情态度。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友好、谦逊、和气等情绪,是心灵美的反映。每个人几乎都喜欢美与善的形象,就是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也喜欢听和悦甜美的声音,看笑容可掬的面孔,因为它给人一种愉悦信赖的力量和舒适亲切的感觉。当年,美国罗斯福总统常常告诫他的属员说:“凡有客人到总统府来访,我要求你们每位都得谦逊、热情地予以接待:不要板起面孔说话,不要趾高气扬待人,讲话要和气,态度要热情,要像对待你们的恋人、情人一样。”

罗斯福总统告诫属员的话,实际上也是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也是人际交往美的基本内容。心理学和语言学告诉我们,同样一句话、一种观点或一条意见,可用多种多样的语言和情态表示,它们产生的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也大不一样。如果我们用傲慢的语气、高人一等的神情去跟他人交谈,对方是不愿接受这种无礼的态度的;如果我们用冷漠、僵硬、平淡的语调同人交往,对方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如果我们用谦逊的态度、委婉的语气和诚恳的神情同人商谈,对方能够即刻产生好感,并乐意同我们接近。情态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易于给交往带来成功。

所以,与人交往应注意观察对方表情的变化。雨果说:“脸上的神气总是心灵的反映。”脸部表情是心灵的镜子,这面镜子可以反映出一个内心丰富的信息。特别是在情感的交流中,表情的作用占了极大的比例。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嘴巴在表达各种思想感情方面的作用比眼睛还为重要。另外,发现眉毛也能表达感情。一般说来,女性比男性更多使用面部表情传递自己的感情,而且,女性比男性更会笑。而男性使用眉毛比女性更多。

四、形式美

法国学者蒙田说:“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人的形式美主要包括人体美、服饰美和风度美。

在一切自然事物之中,发展到最高阶段的美是人体的美。研究人际交往中的美,最重要的是要研究人本身的美。一般说来,由人的容貌和形体所呈现出来的美,称为人体美。人体美外表呈现的是自然美,内在包含的是社会美。对人体美的追求和欣赏,在古希腊时期达到了高峰。文艺复兴时期,一批艺术家对于人体美有精深的研究,达·芬奇认为,人体是大自然中最完美的东西。19世纪法国的雕塑家罗丹说:“人体,由于它的力,或者由于它的美,可以唤起种种不同的意象。”

服饰美是人体美的延伸,它使人体美更富于变化,强化了人体美的魅力。人的一生,总在追求美。高尔基曾说:“照天性来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

人们也总是把服饰美带到人际交往的活动中去。对服饰美的追求和创造,是对人体美研究的继续和完善。一个对生活抱有信心的人,对他人充满尊重的人,他的服饰往往是整洁、合体的,给人愉悦的美感。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服饰美也更为渴求。服饰美,既是获取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也是一个人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的反映。

人的美,除了人体、服饰外,更重要的表现是人的风度。风度,是一个人随时随地自然流露出来的,它是指一个人的全部生活风格所提供给人们的综合的印象。人的风度美是心灵美的自然流露。风度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精神世界的美丑,是一个人风度的内在根据。风度美,既表现一个人的外在美,又表现一个人的内在美,风度美是一个人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结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