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修养导论
18676100000032

第32章 生命的磁针永远指向幸福(2)

金钱可以是很多东西的外壳,但却不是内核。真正的贫困绝对是不幸福的,但越过了贫困线达到了小康,要增加幸福的感受就不能只靠金钱。真正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很多很多金钱,而是我们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一个人身体的生理构造决定了他真正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是有限的。就个人物质生活来说,一个千万富豪与一个亿万富豪之间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差别,金钱超过了一定的数量,便成了抽象的数字。人生最美好的享受都依赖于心灵的能力,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金钱可以说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条件之一,但永远不是充分条件,永远不能直接成为幸福。金钱给人带来的幸福是有限的,唯有心灵的幸福是无限的。在这个世界上比有价的金钱更加珍贵的还有很多无价的东西,比如友情、爱情、亲情、健康等等。陈惠雄说:“人类快乐的影响因子由多层级因素组成,健康、个性、亲情、收入、职业、人际关系、社会、文化、教育、宗教与生态环境等都是影响人类快乐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健康与亲情约占个体快乐影响因子权重的50%,并且国内外的情况是接近的。”陈惠雄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实现快乐、幸福原则下的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趋向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

人类行为在其本质上,均显示为精神快乐的需要和对快乐、幸福的追求。金钱、住房、食物、汽车、服装等等,并不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人们之所以欲求这些东西,只因为它们具有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幸福的属性或效用。只有快乐、幸福才是人类欲望追求的本质和行为的终极目的。

第四节 德谟克利特与苏格拉底的幸福观

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终极目的。在当今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我们重温一下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古希腊学者德谟克利特谈到快乐和幸福时,他首先承认人的物质生活的享受,承认人的感官需求应当得到满足,认为这是快乐和幸福的要求之一。他说:“一生没有宴饮,就像一条长路没有旅店一样。”但是,德谟克利特并没有停留在物质享乐和感官满足这样的快乐和幸福之上,而是区分了肉体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并且更偏重于后者。他说:“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它的居处是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德谟克利特强调人的精神快乐和幸福的重要,并且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正在于精神上的追求、灵魂中的追求。这样,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快乐和幸福就不只具有外在的内容,而且增加了灵魂的内涵。

现在,我们重温与德谟克利特同时代的另一位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关于幸福的论述。苏格拉底主张,只有有道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道德是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的必然的和基本的条件。因此,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他们公正、正直,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那么,他们就是幸福的人,否则,就是不幸的人。他指出,人人都希望获得幸福,但却有许多人得不到幸福,原因在于他们不了解幸福的真正含义。如有人把财产当作幸福,不惜一切手段聚敛财富,这实际上不是幸福,这是“误认的幸福”,因为财产本身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幸福。苏格拉底认为,重要的在于培养人的理性能力,让人们发现善、了解善,过有德性的生活,并运用理性对人生作彻底的内省,这是获得真正幸福的前提条件。苏格拉底高扬人的道德品性,崇尚人的理性力量,强调人的精神幸福。

两千多年来,先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物质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唯有精神的快乐才可能是无限的。即使在讴歌财富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把财富的获取和使用加以分离,获取财富不再全部是为了自己使用。

许多财富的拥有者热心于回报社会,从事民间公益事业。在西方,尤其在美国的富豪中,前半生聚财、后半生散财已经成为惯例。

有人用了一个比喻十分形象,说一个人拥有的财富就像水,当你拥有一杯时,你当然自己喝;当你拥有一桶时,你也可以留着慢慢喝;但当你拥有一条河时,你就必须让上游、下游流动起来,让口渴的人都能享用。

第五节 21世纪:美国富豪引领乐善好施

一个多世纪以来,美国富豪们的乐善好施在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初,美国最富有的人是洛克菲勒。石油大王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当时的个人资产是14亿美元。他亲自和通过他的洛克菲勒基金把数亿美元捐赠给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洛克菲勒去世以后,洛克菲勒基金会继续捐助科学创新研究。

抗生素是亚历山大·弗莱明1928年在实验室中不经意间发现的,但此后用于医学的研究进展极其缓慢。1938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牛津大学科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厄恩斯特·钱恩从事此项研究,大大加快了研究进度,从而为现代制药业打下了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非地区人口爆炸性增长,由于绿色革命的出现,才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作为绿色革命基础的大多数杂交作物都是诺曼·博劳格在墨西哥的研究中心培育出来的,而资助这个中心的正是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对DNA研究与生物技术产业的兴起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受益于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还有很多项目。洛克菲勒能够积攒大量金钱,又能够把这些钱慷慨大方地捐赠给别人。洛克菲勒的一生,是一个一心一意的慈善家。他曾说:“上帝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来赚钱并把赚到的钱捐赠给别人。”

21世纪最初的几年,美国最富有的人是微软公司的比尔·盖茨。比尔·盖茨说:“伴随巨大的财富而来的是巨大的责任,现在是把这些资源回报社会的时候了,而帮助困境中的人们是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2000年1月,“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成立了,基金会从成立之时起,就努力关注全球的健康问题,争取使全世界的图书馆都能上网。基金会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卫生、教育、互联网和帮助困难家庭。盖茨夫妇曾经长途跋涉到非洲去考察贫困和传染病问题。他们把在世界各地抵御疾病的传播和促进教育的发展作为基金会工作的主要目标。截至2005年,基金会已经向第三世界国家捐助了105亿美元,挽救了至少67万人的生命。比尔·盖茨还曾说:“慈善是我们作出的一种选择。我们要向大家显示,它能带来许多乐趣,会产生很大影响。”比尔·盖茨于2008年6月27日起卸任微软执行董事长职务,转任非执行董事长,他将逐渐淡出微软公司的日常事务,以便把主要精力用在慈善事业上。他将58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全数捐给慈善事业,受到国际舆论的高度赞扬。

2006年6月26日,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总裁沃伦·巴菲特在纽约公共图书馆签署捐款意向书,正式决定向“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捐款300亿美元。巴菲特说:“我非常欣赏比尔·盖茨夫妇基金会的成就,而且希望从物质上帮助它扩大影响力。把从社会得到的财富回赠给社会,是我一贯的信念。上天堂的路不止一条,但这条路很不错。”显然,巴菲特的考虑已经超越了金钱,他考虑的是自己的灵魂。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他们十分看重积极奋斗,白手起家,经历失败和成功。在美国,即使是富家的子女,他们年轻时仍喜欢靠自己打工挣钱来赚取生活费。

巴菲特说:“我认为,创造巨额的‘王朝财富’不符合我的世界观。我的孩子们不应当继承我的社会地位,不能因为你出生在我的家庭就得继承相应的社会地位。当然,富人应当给自己的孩子留下足够的财富,以便让他们能干他们想干的事情,但是这种钱也不能太多,否则他们将注定一事无成。”

在美国富豪中,从当年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和“钢铁大王”

卡内基,到当代的比尔·盖茨和巴菲特都把关心慈善事业、捐献巨额善款作为自己一项义不容辞的义务。对于富豪们来说,当财富积聚到一定程度,财富本身也就只剩下一个数字。与其守着这个数字,还不如让这个数字发挥更大的作用。许多富豪认同卡内基的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一种精神的追求推动着他们去回报社会,帮助穷人。

2000年盖茨夫妇基金会建立以后,美国其他亿万富翁纷纷效仿。美国基金会中心负责人萨拉·恩格尔哈特说:“美国私人和公共基金会的数量已经从1997年的4.4万多个,增至2005年的7.1万多个。人们看到这一切,并且说,‘我可以把自己的钱放进基金,我也是为世界排忧解难的精英人群的一分子’。”

2006年6月,沃伦·巴菲特正式决定向5个慈善基金会捐出其财富的85%,约合375亿美元,其中300亿美元捐赠给盖茨夫妇基金会。这是美国和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慈善捐款。巴菲特的善举在世界上掀起了一场慈善浪潮。花旗银行集团董事长桑福德·韦尔已经决定捐赠巨额财产。英国一家国际性的美体公司创始人阿妮塔·罗迪克也已经表示将自己的财富捐献给慈善机构。

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决定以相对基金的方式捐款资助墨西哥的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事业。

2006年8月24日,香港首富李嘉诚宣布:将把个人财富的至少三分之一捐给其名下的3个慈善基金组织。以李嘉诚的1500亿港元财产计算,他所捐出的财产约为495亿港元,这是香港最大的个人慈善基金,是全球华人私人基金会中金额最高的一个,也是全球最大的公益慈善组织之一。李嘉诚基金会从1980年成立至2007年,累计已经捐出80多亿港元,其中超过90%的资金投入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益事业。李嘉诚说:“当每个人都对社会承担责任,才可真正共建一个公平、公正与和谐的社会。”李嘉诚对财富和人格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做人最要紧的,是让人由衷地喜欢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财力,也不是表面上让人听你的。重要的是信任。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信’是什么东西?‘信’是一种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钱的友情,是了解,是欣赏。”

从比尔·盖茨到沃伦·巴菲特到李嘉诚,这些享誉全球的企业界巨星们,正在把他们庞大的财产捐献给社会,以造福人类。他们把自己的成功辐射到更广阔的空间,惠泽更多的人,进而产生积极的带动效应,赢得更多人的真心认可和敬佩。他们厚德经商,散财有道,时刻想着穷人,把自己的财富与他人的福祉契合在一起,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的境界由此而得到提升。

第六节 幸福是一种境界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幸福是一种境界。卢梭认为狂热和激情都是短暂的,只是生命长河中的几个点,不能构成一种境界。在卢梭看来,幸福是一种单纯而恒久的境界。卢梭说:“我的心所怀念的幸福,并不是一些转瞬即逝的片刻,而是一种单纯而恒久的境界,它本身并没有什么强烈刺激的东西,但它持续越久,魅力越增,终于导人于至高无上的幸福之境。”从某种角度看,幸福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它是人的一种满足的心境。幸福是创造的过程,幸福是一个人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征程之后,把一路所获奉献于人的内心的感觉。

当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把奖金捐赠给了古巴的圣母像。海明威说:“当你把一件东西拿出去的时候,你才拥有它。”是的,“给予”就是除了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幸福以外,没有其他的动机。此时,你的幸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不可估量地增加。如果我们从自己贮存的幸福里取出爱给予别人,就会像春风吹起涟漪,使整个池水荡漾。

一个人拥有一切不会造就幸福,对拥有的一切怀着感激和爱心却能带来幸福。中国古代诗集《诗经》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他送我鲜桃,我还报他佩玉,这是感激和爱心。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有感情,有人格,有感恩之情,有知报之心。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朋友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只有知道感恩的人、知道回报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

女生刘默涵曾经一度跌入痛苦的深渊。她12岁那年,父亲暴病去世,剩下她与常年卧病在床的母亲和年幼的妹妹相依为命。

从此,贫穷和饥饿像影子那样不离左右。上初中时,因为没能按时凑够学费,默涵与老师发生口角,被学校开除了。病弱的母亲四处奔波,刘默涵终于在另一所中学复学了,但一向性情温柔的她变得沉默、尖锐,像只刺猬。幸运的是,刘默涵遇到了心灵的引路人——丁俊芬老师。丁老师把刘默涵从怨恨的挣扎中解救出来。

丁老师的一席话改变了她的人生。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丁老师所说的话:“这个世界上比你苦的人有很多,你永远都不是最苦的那一个;但是通过努力,你可以做最幸福的一个!”丁老师的爱心淡化了刘默涵心中的怨恨,她爱上了这所新学校,爱上了学习,两年后她考上了河北省无极县最好的高中,荣获了全县演讲比赛大奖,担任了学生干部。开朗的笑容开始挂在了她的脸上。刘默涵说:“在我的心灵‘溺水’的刹那,是丁俊芬老师递来了爱的‘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