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新编大学体育
18679100000051

第51章 休闲体育(7)

(二)地图的使用

识图是基础,用图是关键。野外使用地图是在掌握识图的基础上进行,是定向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重点内容。

1.判定方位

实地正确地判断:先辨别“东南西北”。

利用指北针判断:把指北针放平,红色指针所指的方向是北面。人面向北面,左为西,右为东,背后为南。然后在现地的某一个方位确定一个标志物作为具体的方向。

2.确定站立点

(1)直接确定:当自己所处位置是在明显地形点上时,只要从图上找出该地形点,站立点即可确定。

(2)利用位置关系确定:当站立点位于明显地形点附近时,可以采用位置关系法。利用位置关系法确定站立点主要是依据两个要素,一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方向,二是站立点至明显点的距离。在地形起伏明显的地方,还可以结合高差情况进行判定。

3.地图与现地对照

将地图上的地物、地貌符号与现地的地貌一一对应,明确地图与现地的对应关系。

(1)标定地图

现地使用地图,首先要标定地图。只有在地图与现地的方向一致时,才能进行地图与现地对照。

概略标定地图:首先在实地判别东、南、西、北方向,根据地图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使地图与现地的方向相一致,即地图已标定。

指北针标定地图:红对红标定是指北针点在站立点上,指北针的指向标指向所找目标点,然后使指北针红色指针与地图上指明方向的红色箭头方向一致及指向顶部的红色横线。

一般指北针标定地图:使指北针的红色指针与罗盘上的红色箭头以及地图上的指北线三者重合方向一致,即地图已标定。

利用明显地物地貌标定地图:明显地物有小桥、突出树、塔形建筑物、亭子等;明显地貌有山顶、鞍部、路、河流等。在地图上找到地物地貌符号,转动地图对照地形。

利用直长地物标定地图:直长地物是指较长的线状地物,如道路、电线、围墙等。在地图上找到直长地物符号,转动地图对照。

(2)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

对照地形:将地图与相应现地的地物、地貌进行逐一对照。

确定站立点:在现地确定自己站立点在地图上的相应位置。

目标点:实地的某一目标在地图上相应的位置。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为条件,密切联系的。对照地形可以确定站立点和目标点。知道了站立或目标点在图上的位置,可以提高对照地形的速度和正确性。知道了站立点在图上的位置,可以确定目标点。知道了目标点的图上的位置,可以确定站立点。三者中,确定站立点为重点。但由于可互为条件,因此在对照地形确定站立点、确定目标点时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先确定站立点,后对照地形,是指已知站立点的情况下,后对照地形。

先对照地形,后确定站立点,是指在站立点不明的情况下,通过对照地形来确定自己的站立点。

确定目标点,以已知的站立点为准,向目标点瞄准方向,估计距离,然后选择前进的路线。指北针红对红。

(三)定向运动技能

运动员在出发区领取地图后直到跑完全程,整个参赛过程中所具备的技能,分为出发动作、途中的动作、检查点上的动作和终点的动作。

1.出发动作(起点)

(1)浏览全图明走向:拿到地图后,首先要浏览全图,弄清楚基本走向,明确出发点与终点的关系,确定自己站立点到第一点的方向。选准路线。

(2)图上分析选准路:根据图上标明的出发点和第一号检查点的位置关系进行图上分析,选择最佳的运动路线。选择路线的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道路,坚持“有路不越野”的原则;

起伏不大,树林稀疏可跑的地段,坚持“选近不选远”的原则;

起伏较大,树林密集,障碍大的地段,坚持“统观全局提前绕”的原则。

(3)标定地图定好向:在进入出发前已定好基本方位,拿到地图后先标定地图,后明确跑向。

(4)对照地形选准路:根据跑向,快速进行地图与实地对照,依据实地的地形条件选择好具体的运动路线,并选好辅助目标,确定目标的图上位置。做到“图上明、方向明、路线明”。

图上明:要明确图上整条路线的具体走向;要明确图上出发点与终点的具体实地位置;要明确出发点至第一号检查点的图上最佳运动路线。

方向明:要明确实地的出发方向。

路线明:要明确出发时实地的具体运动路线。

2.途中的动作

运动中参赛者水平高低,所采用的方法不尽相同。但在行进中必须做到“四个随时”

一是随时标定地图,使地图的方向与现地的方向保持一致;二是随时明确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三是随时对照周围的地形,把地图上所示的地貌与实地一一相对应;四是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遇到问题要冷静分析,保持方向的正确。

在整个途中,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和现地的地形条件,可采用以下一些方法:分段运动法、连续运动法、一次记忆运动法、依线运动法、依点运动法和提前绕行法。

另外,在定向运动中,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尽量按选择的最佳运动路线行进。

(2)宁慢少停。

(3)失方向应采用回头法、登高法,重新确定站立点。

回头法:迷失方向后,可边回忆边沿走过的路线返回到最近的已知站立点,再分析确定方向,选准路。

登高法:选择通视较好、地势较高的位置。根据与已知站立点的距离、大概的方向,结合地图与实地对照确定站立点在地图上的位置,然后选择新的运动路线。

3.检查点上的动作

(1)捕捉检查点

参赛者快接近检查点时,要对检查点的实地准确位置做到心中明确,要观察好自己的站位,一边运动一边观察地图与实地对照,以便正确判断检查点的位置,争取一次成功。

(2)注意事项

快到检查点之前,在运动中分析确定一条最佳路线,熟悉路线两侧的主要标志,保证自己以最快的速度打卡,快速离开。避免为后者提供目标;一次捕捉不成功,冷静地分析,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盲目扩大范围;接近目标时速度减慢,寻找预先确定的标志物,寻找检查点,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当发现一个检查点后,要看清该点的代号;找到了检查点,应该冷静地检查、对照说明表的编号与地图上所标的程序与检查卡的序号是否一致、说明表上的代号与点标的代号是否一致,以防找错点。准确判断,快速打卡离开寻找下一目标。

总之,捕捉检查点要做到四个保持: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保持正确的行进方向,保持适当的速度,保持准确的思维判断。

4.终点的动作

运动员完成最后一个检查点的动作后,依据规定的路线,作最后的冲刺。到达终点后,把检查卡或打卡器迅速交给裁判,领取成绩单。

第四节 野外生存

野外生存就是人们在住宿无着落的山野丛林中求生。人类生存至今,无不是借助大自然的恩惠以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尽管人类文明已相当发达,但面对紧张的都市生活,巨大的工作、学习压力,人们又渴望走出这片钢筋水泥的森林,回归自然,去体验大自然的原始与神秘,磨炼我们渐已消退的意志。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是指在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荒漠、高原和孤岛等野外环境中,在不完全依靠外部提供的生存、生活等物质条件下,依靠个人和集体的努力保存生命、维持健康生活能力的训练。包括登山、野营、野炊、负重行军、攀岩、速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野外自救、野外觅食(水)等内容,具有较强的挑战性、冒险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能充分展现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创造性,因而引起了大学生浓厚的兴趣。教育部计划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高校推广野外生存生活的训练课程,目前正处于实验阶段。参加野外生存生活训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而且能够唤起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同时通过在活动中提高环保意识,使人们更深切地体会到爱护大自然和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携带物品要精简。一般来说,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5时,人可以较轻松地承受。野外活动中负重以不超过体重的1/4为宜。主要装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个人装备:背包、毛巾、肥皂、牙刷、牙膏、梳子、镜子;内衣裤、御寒衣裤、防风雨衣裤、登山鞋、鞋垫、袜子、帽子、手套;太阳镜、防风镜;杯子、水壸、塑料布、铝箔、塑料袋、卫生用品、净水吸管;现金、信用卡、身份证等。

(2)宿营设备:帐篷、睡袋、防潮垫、衬垫、充气枕等。

(3)烹调设备和自备食品:饭锅、炉子、饭盆、勺子、燃料、调料、食品;巧克力、奶糖、香糖(代替刷牙)、高级营养素等。

(4)技术装备:地图、指南针、移动电话、对讲机、GPS、海拔表、照相机、收音机、望远镜、放大镜、温度计、闹表、电筒、头灯、备用电池、灯泡;绳索、安全带、上升器、下降器、雪锥、岩石锤、救生衣、瑞士军刀或其他多用刀、斧头、锯子、铲子等。

(5)求生盒(密闭防水):纱布、绷带、棉花、创可贴、碘酒、止血带、三角巾、体温计、感冒药、止痛药、晕车药、肠胃药、消炎药、外伤药、驱虫药、蛇药、净水药片;纸、笔、别针、细金属线、钓鱼钩线、解剖刀、钢丝锯、针线包、打火机、防潮火柴等。

为了不至于取东西时把所有东西都翻出来,在打包时应注意将物品合理地分类放置并用塑料袋包装起来放进背包里。背包内的所有物品都必须完全防水。

从事野外生存活动,磨炼意志,亲近自然,本来是件好事,但如果因为意外情况而受伤或陷入困境,应马上采取措施排除险情,保护自己。因此,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1)出发前应做好身体和心理的准备,做好体检工作。有慢性疾病的应咨询医生,备好相关药品。

(2)量力而行,根据自身能力制定活动计划,切忌好高骛远。

(3)活动中如发生意外或继续前进将会有危险,应果断取消行程,不能逞强好胜。

(4)出发前应将计划上报学校或通知家人、朋友。

在野外生存活动中,有时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险情或受伤事故。一旦发生,应沉着冷静、机智果断,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摆脱险情和避免造成更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