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的老百姓也是普通人,并不是天生的杀人机器。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变态地扭曲自己的本性,都是被逼上梁山的。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制定了一整套细致而且详尽的军功爵位制度,并行爵禄利诱和严刑酷法两条路线。他把除战争以外的生路全部堵死。要么上战场杀敌,要么放弃生存,这成了秦国百姓的不二选择。力量在这里迸发,人性也同时在这里扭曲。秦国,这样一个从战争中走来的国家,通过无孔不入的法律,更是进一步将战争抬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尚首功之国”。
战备在升级
战国时代,硝烟四起,诸侯兼并,弱肉强食。战争,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所谓战国,正是因“战”而成“国”。同春秋时代相比,战国时期的战争,在质和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里的质,说的是战争的目的;这里的量,讲的是战争的规模。
春秋时代,战争的规模都是很小的。即使到了春秋末年,最大的诸侯国晋和楚,他们兵力也不过是四千乘左右。如果以一乘十人来计算,也不过四万人。如果我们的这个计算保守了些,再加上一倍也不到十万人。而到了战国时代,由于诸侯的兼并,在优胜劣汰中存活下来的战国七雄,兵力已经开始以百万计。《史记》中记载,战国七雄中,秦、楚、齐、赵,有“带甲者”百万以上,最不济的韩、魏、燕,兵力也不下六十万人。除兵力以外,战国时代各诸侯国国防的范围也在慢慢扩大。春秋时代,国防的范围仅限于都城,后来才陆续给周边重要的都邑筑城,加强防卫。但除了少数有城的都邑外,其余的地方都是大片的荒野,敌人的军队可以随时通过,如入无人之境。可是,到了战国时代,各国都在和邻国接壤的边境筑起了长城和堡垒,这说明当时的国际生存环境已经到了丝毫不能懈怠的地步。
战争的目的,在春秋时代只不过是抢一些财物,抓一些俘虏回国当奴隶,仅此而已。即使到了春秋末年,战争也不过是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但到了战国时代,战争的目的就变成了要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直接致对方以死地。而要做到这一点,杀人就成了最为简单、最为便捷的手段。于是,各国对手下的兵将,往往要他们拿敌人的首级来论功行赏,每次战争动辄斩首十万八万,甚至二十万。长平一战,秦将白起将俘虏的四十万赵国军士全部活埋!现在辞典里出现的“屠城”一词,就是那个时代发明的。
要打胜仗,兵器也得与时俱进。你没洪七公的本事,还成天拿着打狗棍跟人家屠龙刀玩命,那不是找死吗?就像现代人不愿意走路而发明了汽车一样,那个时代,为了在战场上更快捷地砍下敌人的脑袋,发明了铁和钢,取代了以前铜制的兵器。以前用战车,只适合在平原上作战。而这个时候的步兵和骑兵,在海洋湖泊,悬崖峭壁,都能打仗。攻城的“云梯”,水战的“钩拒”,也开始被作为战争的辅助工具而发明出来。硬件如此,软件更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更新。
打仗打得多了,专家就出现了。战争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一些专门研究战争的兵书开始问世,比如《吴起兵法》、《孙子兵法》……一些专门领兵打仗的武将也开始现身,和专门从事脑力工作的文职公务员逐渐划清了界限,比如白起、廉颇、李牧、王翦……
这就是战国时代的大背景。我们前面一直在说秦耕战立国、奖励军功,很容易造成一种误解,好像其他诸侯国并不重视战争一样。如果你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秦国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其他国家也没有闲着。他们同样也在摩拳擦掌,训练士卒,奖励军功,鼓吹战争。我们讲大秦帝国的兴起,讲秦国吞并六国,就应该把秦国放在战国时代的大格局中去认识他。其实,离开了和其他六国的对比,单纯地讲秦的成功没什么意思,因为我们想要知道的是:秦国为什么比其他国家更成功。就像象棋中的棋子,离开了与其他棋子的区别和关联,那它根本就什么都不是。
在奖励军功方面就是这样。战国七雄,没有一个国家不奖励军功。但是,经过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在如何调动国人从事战争的策略上比其他国家略高了那么一筹,才最后在战国七雄中胜出。荀子在他的《议兵篇》里就鲜明地对比了齐国、魏国和秦国在奖励军功中的政策,最终得出了“(秦)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的结论。也就是说,秦的最终胜利,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当时齐国在奖励军功方面的政策是这样的:只要士兵砍下一个敌军的脑袋,就可以到衙门用人头换八两黄金。但只有砍下敌人的脑袋来才算有功,其他的都算没有功。即使你在战略进攻中确实立下了战功,但没有砍下敌人的脑袋来,也没有用;相反,即使其他的什么也没有做,只是把敌人的脑袋砍下来了,也算有功。
这是用人头来衡量士兵战功的做法,而对士兵进行刺激的是金钱。让人用生命去换钱,遇到弱小的军队还勉强能应付,一旦遇到强大的军队,就不灵了。因为在危急关头,人们宁肯不要钱,也会去保命。而且只看人头,不强调军队的整体作战,是打不了胜仗的。所以韩非说,这是“亡国之兵”,没有比这种军队更衰弱的了,这和招募一群市井流氓去打仗没什么区别。到了后来,还出现了一种现象,就是“杀良冒功”——把无辜老百姓的脑袋砍下来,回来谎称说是杀了敌人,领取赏银——真是丧尽天良啊!
魏国的做法和齐国不同。魏国采取的是一种“职称制”。它设立一个标准,能够达到这个标准的人,就能得到永久的荣誉和利益。要能穿戴甲胄,拎着十二石的强弓,身背五十支利箭,手持长戈,头戴盔,腰佩剑,携带三天的食粮,一天之内能急行军一百里路。达到了这个标准的就是“武卒”,就可被免除徭役,还能分得比较好的田地和住房。
这像极了今天我们这个社会的职称评审。一旦评上教授,就可以分上大房子,拿高工资,而不管你以后还有没有成果。而且一旦上去了,想下来都很难。不是有进有退,而是有进无退。其实,那些评上教授的人的成果大多是在评选以前做出来的,而当上教授以后,成果多是寥寥无几。因为你一旦评上教授,荣誉、地位、金钱都来了,可以去讲学,当顾问,而且不用担心自己的教授资格被剥夺。
这样的“铁饭碗”危害更大。就像魏国的士兵,之前可能很努力,当上了“武卒”,可以免除徭役,可以分到田地和住房。可是一旦评上了,就是终身制,国家就要为这些不求上进的人支付大量的开销。难怪荀子说:这些士兵的气力几年以后就开始衰退,而分配给他们的利益却无法再行剥夺,即使改换办法也不容易做得周全。所以,魏国的疆土虽然很广阔,收入也不少,但国家的财富却没有增加,实力也不断地削弱。而且,如果用这样的士兵组成一支军队到战场上打仗,一开始还可以,但时间长了,这些养尊处优的士兵还会有战斗力吗?所以荀子说,这是“危国之兵”。
策略最牛,办法最绝的还是秦国。齐、魏奖励军功的政策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但秦国的兵制,毫无疑问是商鞅开创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秦国的兵制,看看它到底比齐、魏两国高明在什么地方。
当兵的福利好
同齐国的物质奖励政策和魏国的终身职称制不同,秦采取的是奖与罚相结合的“军功爵位制”。正是这种制度,保证了秦军真正成为了一支无坚不摧、具有强大战斗力的虎狼之师。
军功爵位制是秦国的独创,它是商鞅的法家思想在军队管理上的具体运用,也就是所谓的军法。它具体的规定是: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军功爵位,一至四级为“士”
级爵,包括一等爵公士,二等爵上造,三等爵簪袅,四等爵不更;五至九级为“大夫”级爵,包括五等爵大夫,六等爵官大夫,七等爵公大夫,八等爵公乘,九等爵五大夫;属于“卿”级别的有:十等爵左庶长,十一等爵右庶长,十二等爵左更,十三等爵中更,十四等爵右更,十五等爵少上造,十六等爵大上造,十七等爵驷车庶长,十八等爵大庶长;属于“侯”一级的有:十九等爵关内侯,二十等爵彻侯。
这里的爵位并不是空头的政治待遇,也不是军职,更不是官职,而是和利益直接挂钩的奖励制度。秦法规定,只有在军队服从纪律、作战勇敢、立下战功的人才能授爵。而怎样才算立下战功呢?秦法对此作了非常详细而且具体的规定。比如,一个秦国的士兵在参军之前是平民,没有任何爵位。他参军以后,如果想获得第一级爵位“公士”,就需要获得授予爵位的凭证,即到战场上砍下一颗敌人的脑袋回来。战争结束后统计结果的时候,他就可以凭借这颗脑袋来获得成为“公士”的资格。而有了“公士”资格,就可以得到一顷田地、一处房产和一个仆人。当然,如果砍了敌人更多脑袋,在战争结束后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就可以被授予更高一级甚至几级的爵位,而得到的奖赏,当然也就更多了。
砍敌人一颗人头,就可以得到一顷田地、一处房产和一个仆人,这真是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重赏了。秦国被称为“尚首功之国”,也就是从这里来的。对于那些迫切需要改变自身命运的秦人来说,参军打仗绝对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就像今天的我们想通过上大学改变命运一样。而且,秦法所规定的奖赏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要参军参战,每个士兵,都有获得爵位、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机会都是均等的,不论天才和白痴,不论贵族和平民,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这也正是商鞅极力向大家伙儿灌输的理念。总之,秦国在用法苛刻的同时,也给了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荣华富贵的平台。在中国这样一个自古就“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国度里,公平绝对是老百姓梦寐以求的。而秦国做到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当然就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秦国的军队被称为“虎狼之师”,固然有利益的诱惑和驱动,但对所有人都公平的机会,也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因素。
不仅如此,秦国在爵位等级之间还设立了严格的界限,等级森严,每一级爵位所享受的待遇可以说有着天壤之别。就拿士兵的工资来说,第一级“公士”每年拿到的薪水是50石粟米。“石”是秦当时的计量单位,120斤为一石。50石就相当于今天的6000斤。一个士兵每年能得到6000斤粮食,在今天也是很难想象的。这一方面说明秦国为了让士兵勇于上阵杀敌下了血本,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秦国的粮食实在是太多了。不然的话,你哪里去弄这么多粮食给士兵发工资?而且,这还是一等爵“公士”的工资,二等爵上造,拿到的俸禄比公士多50石,每年为100石粟米;三等爵簪袅则是每年150石……爵位每高一级,每年所能拿到的俸禄就会多50石,以此类推,到了最高的二十级“彻侯”,每年能拿到的薪水高达1000石粟米,也就是120000斤!
不同爵位的工资不一样,相应的配套福利也是大不相同。这突出地表现在田地、房产的分配上。我们前面说了,士兵砍一个敌人的脑袋,回来就会获得最低的“公士”爵,可以得到田地一顷,房子一宅。而爵位越高,得到的田地也就越多,宅基也就越大。就田地而言,公士1顷,上造2顷,簪袅3顷,不更4顷,大夫5顷,官大夫7顷,公大夫9顷,公乘20顷,五大夫25顷,左庶长74顷,右庶长76顷,左更78顷,中更80顷,右更82顷,少上造84顷,大上造86顷,驷车庶长88顷,大庶长90顷,关内侯95顷。顷是什么概念呢?1顷田相当于100亩,每个爵位配给的田地有多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算一下。
至于房子,和田地一样,也是按照爵位的等级依次递增:公士1宅,上造2宅,簪袅3宅,不更4宅,大夫5宅,官大夫7宅,公大夫9宅,公乘20宅,五大夫25宅,左庶长74宅,右庶长76宅,左更78宅,中更80宅,右更82宅,少上造84宅,大上造86宅,驷车庶长88宅,大庶长90宅,关内侯95宅,彻侯105宅。
1宅有9亩,合今天的2畅6市亩,也就是1700多平方米。在今天,寸土寸金的地段,再有钱的人,估计也住不起这么大的房子。而在古代的秦国,即使最底层的“公士”就能有这么大的房子,那些高一级爵位的宅院,面积之大,真的难以想象。
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古代地广人稀,人均住房面积大,但在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的秦国开垦了很多土地。不然的话,哪里来这么多田地、宅院去分配?
爵位不仅和物质利益直接挂钩,还和人的地位密切关联。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军内的伙食。在行军打仗的时候,每逢开伙吃饭,爵位不同的人,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爵位越高的人吃得越好:二等爵位的“上造”吃的只是粗米,而三级的簪袅就有精米一斗、酱油半升和菜羹一盘。可以想象,爵位更高的上造、左更,吃饭的时候肯定是有鱼有肉,山珍海味了。
为了获得尊严,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为了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地位,秦人肯定是对爵位充满了狂热的向往。尽管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办法达到“卿”、“侯”的地位和等级,但高额的奖励仍然在不断刺激他们竭尽所能地去追求更高一级的爵位。
至少,每个人都有希望,只要你提敌人的人头来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