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物流经济地理
18686700000022

第22章 工业物流地理(3)

(5)水产加工业

水产品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食品出口行业之一。2005年,我国水产品及制品出口额达71.8亿美元,占食品出口总额的29.5%,居于首位。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加工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经形成冷冻冷藏、调味休闲品、鱼糜与鱼糜制品、海藻化工、海洋保健食品等几十个产业门类。但是,我国水产品加工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产业集中度不高,加工技术与装备落后,资源再利用程度低。

1)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巩固和提升传统特色产品的基础上,调整水产加工制品结构,重点发展速冻小包装、冷冻调理食品、即食性熟食水产食品,加大水产品的综合开发力度,探索远洋渔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积极推进海洋功能食品的生产。海水产品加工以海洋低值水产品加工为重点,大力开发精制食用鲜鱼浆、风味鱼丸、鱼卷等方便食品,以及人造蟹肉、贝肉、鱼翅等合成水产食品;淡水鱼加工重点发展分割和切片加工,加大鱼糜、鱼片、腌制品、熏制品和调味品等深加工制品的开发力度;贝类加工重点开发贝类调味品、干制品、熏制品、软罐头和动物钙源食品等深加工制品。

到2010年,要使水产品加工量达到2000万吨左右,水产品加工比例达到60%以上,通过HACCP认证的企业达到15%以上。

2)区域布局

在东南沿海、环渤海和长江中下游优势水产品养殖区,建设水产品加工产业基地。

其中,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东南沿海,重点建设鳗鱼、对虾、罗非鱼等产品加工基地;在山东、河北、辽宁等环渤海地区,重点建设对虾、贝类等产品加工业基地及海产品批发市场;在湖南、江西、安徽和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重点建设淡水产品加工业基地及水产品批发市场,鼓励水产品产区批发市场完善冷冻功能。

(6)乳制品加工业

乳及乳制品是最接近于完善的食品。“十五”期间,我国乳制品加工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产品产量明显改善。2005年,我国乳制品产量达到1310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886.7亿元。但是,我国乳制品加工业存在机械化挤奶比例低、产品结构不够合理、企业规模小、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1)发展方向和目标

逐步减少普通奶粉的生产,提高配方奶粉的比例。大幅度提高鲜奶加工量,扩大液体奶生产。城市型乳品企业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发酵乳、灭菌乳、功能乳等液体乳制品;基地型乳品企业仍以乳粉为主,重点发展配方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功能乳及超高温灭菌乳等。在有市场、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发展干酪、乳清和奶油等乳制品。

到2010年,乳制品产量达2190万吨,年均增长率15%。其中,固体乳制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7%,产量达到210万吨;液体乳制品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6%,总产量达到1980万吨。

2)区域布局

在东北、华北、西北等传统农牧区的奶源基地,培育乳粉和超高温灭菌乳等乳制品大型加工企业;在北京等大城市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重点发展液体乳和各种乳制品生产企业。

(7)饮料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是我国食品工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5年规模以上饮料生产企业的产量为3380.4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073.5亿元。饮料品种结构渐趋合理,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果蔬汁出口大幅度上升。饮料制造业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品种结构不合理、生产集中度较低、装备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

1)发展方向和目标

继续提高饮料生产总量,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果蔬汁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茶饮料等产品,适度发展瓶(罐)装饮用矿泉水,降低碳酸类饮料的比例,发展并规范功能性饮料的生产。鼓励通过兼并、重组、融资等手段,培育大型饮料企业集团,实现产业升级。

到2010年,要使全国软饮料总产量达到570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11%。其中,果蔬汁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瓶(罐)装饮用水产量达到2250万吨,碳酸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茶饮料、功能性饮料和蛋白饮料及其他饮料产量达到1170万吨左右。

2)区域布局

在果品优势区,重点发展果汁及果汁饮料加工企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大城市,重点培育茶饮料、保健饮料、运动功能性饮料以及果汁饮料加工企业;在水源条件优越的西南、中南地区,重点发展天然矿泉水、纯净水、茶饮料等加工企业。

(8)制糖业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食糖生产和消费大国。我国食糖产量次于印度、巴西,居世界第3位;食糖消费量次于印度、欧盟、巴西、美国。中国还是食糖的净进口国和最有潜力的糖消费国。2004-2005年,我国食糖产量达到903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53.6亿元。

食糖生产逐步向广西等优势地区转移,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制糖行业的整体技术和设备水平还比较落后,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不稳定,综合利用效率低,污染严重。

1)发展方向和目标

按存量调整为主、增量调整为辅的方针,鼓励以大型制糖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采取联合、收购、兼并、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制糖企业集团,促进制糖企业与内外贸企业联合,实现农工贸、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加强制糖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工艺水平和装备的先进性。按照市场需求增加产品花色品种,发展幼糖、单晶冰糖、方糖等精炼糖,推广小包装。鼓励和支持糖厂综合利用产品生产的社会化进程,集中处理制糖企业的蔗渣、甜菜废丝、糖蜜等废弃物。促进甘蔗糖和甜菜糖的协调发展,提高糖料单产和含糖率。有序发展淀粉糖,充分发挥其对平衡食糖需求和调节市场的作用。推进食糖和燃料乙醇联产的战略研究,积极研究开发利用废糖蜜生产化工产品和能源替代产品。

到2010年,要使食糖产量达到1450万吨左右,淀粉糖产量达到650万吨;精制糖产量占食糖总产量的30%以上;糖料日处理能力由现在的74万吨增加到83.3万吨,单一企业平均生产规模达到4.5万吨/年;甘蔗糖和甜菜糖每百吨原料标准煤耗分别控制在5吨和6吨以下。

2)区域布局

制糖业生产季节性强。糖料种植以提高单产和含糖量为主。故选择最适合于此的自然地理条件,就成为决定制糖工业布局的首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制糖业发展快。至1998年,中国内地制糖企业达539家。这些企业普遍具有规模小、能耗高、污染大等特点。经布局调整,一批弱势企业被淘汰,仅剩390家糖厂,生产能力788万吨;后又减至289家,年产10万吨以上糖厂28家。

在经历了一系列布局调整之后,形成以广西、云南、广东为主的蔗糖基地和以新疆、黑龙江、内蒙古为主的甜菜糖基地,并以此形成全国糖业生产地域结构新的布局态势。

近10多年中,蔗糖业(含植蔗业、蔗糖业)生产布局经历了两次大的区域性调整。第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前期至中期,广西逐步取代广东成为全国最大蔗糖生产基地;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境内的植蔗业和蔗糖业又进行新的区域性转移。

2001-2002年,各产糖区再度盲目扩大植蔗面积,且布局不合理,甚至向单产和含糖量不高的地域扩展趋势,还有些地方向25°坡度的山地扩展,危及自然生态。为此,国家再次强调宏观调控,要求各产糖区将糖业生产转移至单产高、含糖量高的地段,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对蔗田布局进行区域性调整的基础上,糖厂布局亦发生相应变化。广西、云南和广东湛江大批小糖厂被淘汰。到2006年,广西产糖量占全国61%,兼并重组后推行“定单农业”模式,15户大企业的68家糖厂产糖占90%,缓解全国缺糖,布局也较合理了。

蔗糖厂主要分布于广西的贵港、来宾、横县、南宁、武鸣、崇左、扶绥、柳城、桂平、合浦、上思、宁明、武宣、象州、宜州、大新、龙州,广东的湛江,云南的开远、耿马,海南的儋州(那大);福建漳州等地。

广西“贵糖”集团以生态工业思路促进制糖业结构性调整并解决行业结构性污染,2001年设立贵港生态工业(制糖)园区。至2006年,制糖过程产生的蔗渣、废糖蜜、滤泥等废弃物都实现循环利用,综合利用的产值远超制糖主业。预计到2010年,该集团拥有100万吨精炼糖能力,年产50万吨纸、10万吨生物工程产品,形成生态糖业基地。

台湾在最盛时期岛内甘蔗种植面积达17万公顷,拥有42家糖厂,年产蔗糖140多万吨,是当时我国和世界着名的蔗糖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后因国际糖价低迷,制糖成本又受工资等因素影响而越来越高,致使糖厂接连倒闭。到2001年,全台湾仅剩10家糖厂,年产规模不足20万吨,在我国各省、自治区中的地位由第1位降至第6位。从2002年起,台湾决定进一步缩减糖业规模,糖厂进一步减至4家,年产蔗糖12万吨。因上述改变,使台湾从蔗糖的大型出口基地变为进口地。

(9)制盐业

制盐工业的产品既是食品,又是重要工业原料和日用品。目前,盐业产品进入多品种时代。我国现有80多种盐业产品,原盐总产量迅速增长,但其生产、布局明显地受到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海岸线漫长,沿海一带有许多地方海滩平缓,蒸发条件有利,有些地段很少有淡水注入,海水含盐度高,适宜开辟大面积盐田。如渤海沿岸、山东半岛、苏北海岸以及闽、粤沿海,都有发展海盐生产的良好环境。此外,华中、西南岩盐、井盐资源,西北、华北池盐资源也丰富。尤其是柴达木盆地中的盐湖,盐的储量极富(察尔汗盐湖储量达537亿吨),晶粒大,氯化钠含量高,且开采容易,生产成本低,可直接通过铁路运输,开发潜力大。

资源赋存对开发我国多种制盐工业并形成合理的布局有利。盐业产区地理分布集中于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四川、辽宁、天津、内蒙古、青海等省、自治区。地处渤海沿岸的山东、河北省和天津市,海岸条件有利,盐田面积大,盐产量之和多年保持在1000万吨以上,着名的“长芦盐”即出产于此。西北内陆的青海省,近年来湖盐产量激增,“青盐”外销数量增加。

(10)酿酒业

1)啤酒业

近30多年来,我国啤酒业快速发展。啤酒产量从1975年的27万吨增至2005年3126万吨,至2006年已连续四年居世界首位。山东、广东、浙江、黑龙江等省啤酒产量位居前列,主要啤酒企业分布于青岛、北京、沈阳、广州、杭州、重庆、哈尔滨等地,青岛啤酒已有100年以上历史。至2005年,青岛啤酒、华润雪花和燕京啤酒的产销量均超过300万吨;它们因拥有全国性品牌,基本完成了全国生产布局,加快向各自强势区域城市渗透。珠江啤酒、哈尔滨啤酒、华润金啤、重庆啤酒等的生产规模100万~200万吨,已开始向全国扩张。

啤酒生产工艺对水的消耗很大。至21世纪初,我国啤酒业吨耗水量为20吨。如燕京啤酒在北京的产量逾100万吨,年耗水量达2000万吨。水资源的紧缺正成为引发中国啤酒业产能地域转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白酒业

从1987年起,国家限制白酒生产,但其发展与布局的扩散仍呈蔓延态势,到20世纪90年代达到顶点。随后白酒行业进入大调整时期。至2004年,白酒总产量从高峰期的年产817万吨下降至425万吨,但仍有约3亿人的庞大消费群体。

优质白酒主要厂家分布于四川宜宾、绵竹、泸州、成都,贵州仁怀、遵义,安徽亳州,江苏泗阳、泗洪,山西汾阳等地。茅台酒(贵州)、五粮液(四川)、汾酒(山西)、西凤酒(陕西)等驰名中外。白酒产量多的省份分别是山东、四川、安徽、江苏、湖北、河南、贵州等。

茅台酒已有2000多年历史,一向有“国酒”之称。其所以在贵州仁怀茅台镇发展起来,主要受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共同影响。在地质地貌方面,茅台镇一带主要是7000多万年前形成的侏罗纪白垩系紫色砂页岩、砾岩,能溶解土壤中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并滤出甘美爽口的水;在自然地理方面,赤水河海拔约400米的河谷地带冬暖夏热的气候也有利于它的发展;在人文因素方面,长期积累的酿酒技术和千年传统工艺也是不可缺少的。

3)葡萄酒业

近年我国酒类市场产品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以啤酒为主、白酒为辅。这改变了长期以来白酒占主导地位的布局,使葡萄酒消费热悄然兴起。

由于选择了适宜的地理区位,加之引进良种葡萄,掌握良好的酿造工艺,我国的葡萄酒产品已从1996年的17万吨增至2004年的40万吨。

鉴于北纬40°的自然地理条件格外适合酿酒葡萄的生长与成熟,世界葡萄栽培及其酒业基地也主要配置于此一地带附近。我国葡萄酒生产基地主要分布于沙城、昌黎、烟台。在冀北北纬40°沿线的沙城产区与怀涿盆地以及昌黎、抚宁一带的近海丘陵,人们利用其纬度和土壤优势,引进欧洲名种酿酒葡萄,采用国际先进设备和工艺,由此酿制而成的干红葡萄酒近年产销量均大幅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