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程程访问
18690000000038

第38章 林清玄——我不是菩萨转世(2)

林清玄:没错。我经过现在十几年了,我可以告诉你,或者告诉那些人,这是我这一辈子做过最正确的选择。

叱咤文坛数十年,林清玄创造了无数的纪录,他的《身心安顿》一书被加印150次,他的《打开心灵的门窗》一书更是创下了热卖5亿新台币的奇迹.他也因为写作成为身价不菲的作家。

程程:据说你那个最富有的时候,曾经一天挣的钱就可以买一幢房?

林清玄:最富有的时候,那时候在台湾,因为台湾的版税都是公开的,那你每一年抽多少税政府都会给你公布。最高的时候大概一年有1亿多台币的版税吧,大概2000万人民币一年。

程程:不得了的富那是!那生活当中还有压力吗?

林清玄:我的压力就是来自于说,哎呀,时间越来越短,来日方短,去日苦多。我昨天在成都还跟朋友开玩笑,年轻的时候喝酒,因为我在成都讲酒文化,年轻的时候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这个年纪喝酒是“酒逢千杯知己少”。

知己越来越少,一些好朋友都过世了。想说这个时间其实所剩不多,应该把它用来做最有意义跟最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写出更好的东西,这个是我接下来最大的心愿。

记者手记:

2009年10月27日下午一声短信,低头一看,杭州天长小学邀请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对家长进行亲子阅读和儿童写作的主题演讲,时间就在今晚的6点20分。林清玄?

就是那个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林清玄?赶紧拨电话到学校确认,并要求林先生演讲后接受访问。校方有点为难:学校里是没有问题,只是不知林先生自己是否愿意?现在,他人还未到杭州,一切都是未知数。我先来了再说吧!我用上了自己的厚脸皮。

再看看手表,哗,3点了!赶紧冲进头儿的办公室报选题,通过!接着要求编导以最快的速度收集资料,让他再选好摄影师和灯光师,通知主持人上网熟悉材料并准备化妆,同时敲定采访车辆和出发时间。5点钟,主持人、编导等人要碰头讨论提问方式,6点,出发。

还有两个小时!除了网上的资料,还能怎样进一步了解林清玄?在现在的读者心中,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单位附近好像有家规模不小的博库书店,我抓上钱包,拔腿就跑。

曾经看过资料,林清玄写过130本书,当然,还有不少大陆还没有引进。不过,在书店里,他的书并不多,只有六七种。有意思的是书店对他的分类,一半在文字类,和余秋雨等人的放在一起,另一种却是在佛学类。

因为是下午,书店里冷冷清清,只好问店员,书的销量怎样。回答是,还行。

抓了他的《在云上》、《清欢》、《林泉》三本书,准备让主持人和编导临时抱佛脚,是年少的我曾喜欢过的林氏语言,短句,喜排比,用词清丽,且,几乎都有明朗的主题。

碰头会,大家的交锋很激烈,他的作品中,有佛学的影响,能不能提,多大分寸?他的曾经红极一时的婚变呢?最后的决定是,见机行事,与人为善,大胆提问,小心剪辑!

6点10分,采访车已经在路上,接到校方电话,林先生正在吃饭,同意演讲后接受采访。但,时间不能长,因为5点多的飞机到杭州,还有些感冒,身体吃不消。放下电话,对自己说,呵呵,这一把又赌赢了。

6点30分,林清玄准时到了杭州天长小学的大礼堂,老先生看上去很低调,长发、中式衣。今夜的300多位家长几乎都成了追星族,长枪短炮地对准了他。要不是校长挡着不让签名什么的,估计现场肯定乱了套。也难怪,小学三下语文,收了他的《与时间赛跑》、六下又有他的《桃花心木》,更何况,林清玄自己又是3个孩子的爸爸,难怪众家长追捧。

两个小时,林清玄做脱稿演讲,现场笑声不断,没有料到的是,他是个如此幽默的人。

侧面一:老爸林清玄:让孩子考第七名就可以了!

林清玄有3个孩子,最大的快30了。每天,孩子们出门的时候,他都会分别拥抱他们,拍着孩子的肩头说,爸爸很爱你,要加油啊!每天晚上呢,则同样拥抱、拍肩,爸爸很爱你,辛苦了!他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过得非常快乐,今天比昨天更快乐、更智慧、更慈悲、更懂得爱和宽容。

这样一个老爸,当年也有纠结的时候,他说,记得大儿子小的时候,他给孩子报了游泳、长笛等各种各样的班。结果有一天送孩子上学习班的时候,儿子问,为什么让我学乐器啊?林清玄说,因为学乐器很优雅啊。儿子问,既然这样,那你怎么不去学啊,结果,他被问住了。此后,就不再逼孩子去了。大儿子喜欢的是日本的动画片,为了看懂,拼命学日语,结果参加考试,得了台湾第一,没有经过联考就被大学录取了。大学毕业后,又进了日语研究部,走了一条与人不同,但同样有意思的路。

林老爸还跟孩子交朋友。儿子上大学的时候,很苦恼,不知道怎么追女友,他就给孩子出招,给她写情书呀!儿子回答,现在没人写了,太土了,大家都E‐mail、短信什么的。林老爸说,正因为别人不做你做才稀罕啊。儿子又说,可是我不会啊,林老爸说,那我帮你写!一个月后,儿子如愿以偿。他得意地说:这么好的情书!

林清玄说完,全场乐了。

有人问,怎样教孩子阅读和写作?他说,要让孩子有生活。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保持天真,然后有观点和思想,文章自然天成。

至于语言,他说,台湾教语文,小学生每天要写作文,一到三年级,每一篇有个成语就有一颗星,10个成语就有小礼物。三到六年级,不许用成语,出现一个成语就打一个叉。为什么,要有自己的语言。

孩子大了,要离家去读初中,他写了四句话相送: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一个人,有大的理想,坚强意志、谦逊态度和温柔气质,就可以了。

晚上8点,演讲结束,林清玄在对付了一堆粉丝的签名后,又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不过,我们感兴趣的,是他的其他侧面。比如,作为男人,作为作家……

线人告诉我,林清玄有些感冒。到杭州是下午的5点多,在酒店休息了20分钟,她陪着吃饭40分钟,接着站立演讲2个小时,然后为粉丝签名。

我注意到,他全程面带微笑。但是,等到了会议室,我还是清晰地发现了他的疲劳。我知道,他很想去西溪看看。他还偷偷打听,杭州的治安是否安全,因为想在晚上一个人溜到西湖边散步。经纪人更是黑口黑面,威胁我们采访不能超过15分钟,不过,我心里更清楚,这一切,我只能装作不知道。

因为,我的任务是,让这次采访更完美。

侧面二:作家林清玄:写作让我很快乐!

作家,擅长的是讲故事。面对镜头,他是这么介绍自己的:家中18个孩子,排行第12,武侠小说,该叫林十二少。可惜,家中只叫编号,12。出生时,和别的孩子不同,不哭,打屁股也不,因此,老爸起名叫林清怪。哥哥觉得不好听,建议叫林清奇。去报户口,工作人员正在看武侠小说,放下书说:这么难听的名字,这样,书里有人叫清玄道长,玄也有奇怪的意思,就叫清玄好了。现在想想都后怕,要是林清奇、林清怪写书,还有谁要看!

对林清玄感兴趣,还因为他曾经是我们的同行。林清玄曾任台湾最大的报纸之一《中国时报》的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位,刚过而立之年已是很成功的报人。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家电台早间一小时日播节目的主持人,在另一个电视台兼主持人。31岁时,他却毅然辞职成为自由作家,并去深山中闭关三年,这在当时的报界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面对这个选择,他说:“虽然得到了世俗中的成功,但是,当时我不快乐。”

林清玄说,那时的他,报社的工作要到凌晨的3点,白天要开五六个会,广告、版面啊什么的。早上的广播是6点到7点,中间那几小时,就在广播台附近,喝着咖啡等,白天抽空睡觉。钱其实不少,也算有了名,但是当空下来,一个人的时候,却会一遍遍地问自己:“这是你的理想吗?你不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想当作家吗?这样的生活,什么时候结束呢?”

他认为自己的改变缘于一本书,“有一天,我坐在报社里等看小样,很无聊,想找一本书翻一下,我随便找了一本别人邮寄给我的《至尊奥义书》,是一本印度的哲学书,里面有两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书中说‘一个人到30岁要把全部时间用来觉悟,如果不用来觉悟,就是一天一天走向死亡”。3个月后,他辞职了。

“大不了跟父亲一样当农夫呀!”林清玄刚才严肃的表情一变,笑了。

林清玄算是一个高产作家,全盛时期,一年的版税就有1亿新台币(约人民币2000万)。

他说他和有些作家不同,因为他并不认为写作是一件很累心的事。从20岁开始,他就出了第一本书《莲花开落》,之后他的作品像泉水一样绵绵不断,到现在共出130多部作品。他说,每天起床后,会先洗一个澡,然后坚持写3000字的东西,也能写五六千,但,不,因为太累。下午,则用来陪太太、孩子、朋友,所有生活的事情,这已经成了一个习惯。其实,这样的量,一年就是100万字,并不少。他还说自己写的时候像种果树,七八本一起来,一个系列一个系列地写。书到今生读已迟,“写作让我很快乐,一是更了解自己,二是能触摸到比较高的世界。”

林清玄递给我的名片,上面写的地址和电话,却是林清玄教育文化基金会,妻子方淳珍为基金会的执行长。他说,这是用他的版税成立的,用来建希望小学、图书馆,帮助困难的人。

“以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是酒逢千杯少知己!工作,更少一点就更好了!”他放声大笑。

侧面三:男人林清玄:要忠于你的心

曾有人评价林清玄说,“如果不是那场婚变,林清玄几乎就是个完人”。

“那场婚变”指的是当年林清玄与结发妻子离婚,然后娶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新太太方淳珍。当时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台湾的妇女团体甚至表示,要到大街上当众焚烧林清玄的书,以示抗议。很多人指责林清玄虚伪,甚至有读者感到自己受了愚弄。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往事重提,林清玄的回答是:“不后悔!”

“好在我是用游戏的态度对待人生的,人家要烧我的书,我说,到我家门口来烧吧!”

“一个人无论男女,在他20岁的时候,他的成熟只在生理。在这个年龄段与他匹配的另一半,以全世界的人口计算,至少有30亿的人可以合格;人到30岁的时候,情感与心理也成熟了,他这时候的婚姻选择犯错率就会降低很多;而到了40岁,真正在灵性与价值观上匹配的那一半,可遇而不可求。”

“我当然也可以向所谓的成功人士那样,找一条安全的路。”

“安全的路?”

“是呀,给她钱,然后,把她隐藏起来。但我不是这样的人,我遇到我的太太,20岁遇到她,我会20岁结婚;30岁,就30岁结婚,什么年纪都一样。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要说,这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正确的选择,我一点都没有遗憾,即使万箭穿心,我也愿意这么做!”

灯关了,采访结束,他悄悄补了一句:“最关键的是,我太太说,她不后悔!”

我承认,作为女人,这一刻,我被感动了。(虽然,我们的灯光师大怒:“那天下男人,还有没有负心人!”)当然,他是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