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晨雨集
18690400000038

第38章 孟夏思阿玲十二韵

题解

此诗作于2007年5月底,是一首思念玲的五排诗。排律常以用多少“韵”为标题,此诗共二十四句,用了十二个韵脚,因此称“十二韵”。

曾经沧海水,展转意如何?

岁月随风去,相思伴日多。

更深频梦见,影倩似侬过。

清韵还同昨,柔情拟泛波。

笑颦花灿烂,曼步舞婆娑。

玉体犹安乐,真心实暖和。

望颜疑错境,叹息隔崇阿。

眷眷怀前昔,勤勤问学科。

语欢时恰恰,题解且呵呵。

兴极莲滋露,声甜鸟唱歌。

念今人浩渺,不觉泪滂沱。

惟有杯中酒,茫然映素娥。

自释

曾经沧海水,展转意如何——玲这个我所见过的世上最美的女孩子,她翻来转去,不知道现在究竟过得怎样了?元稹《离思》诗中有一名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是用来悼念他的妻子的,说除爱妻之外,再没有能使自己动怀的女子了。后人引用这两句诗时,意思多指女子美貌动人、世间少有。这里“曾经”句显然化用了元稹的诗句,但意义上也有了新的变化。“展转”,经过多种途径,非直接的,引申为要走的路、要办的事曲折、不顺利。高中一别后,我再也没有玲的音讯,“展转”是我主观的推测,担心她高中毕业后,在生活、学习等方面不顺利,如此可见出我对她的一份深切关怀。

岁月随风去,相思伴日多——时间过得很快,像风儿一样,一去就不再回头了;然而,我对你的思念却在一日日增加。思念不因时间的流逝而退减,反而因日子的积累转而增多,这可见我对玲用心的诚挚。

更深频梦见,影倩似侬过——我在晚上常常做梦,梦中会看到一个模糊而又美丽的背影;从背影看,这人好像就是你玲。“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更深也就是夜深;“侬”,你。“影倩”句中的“似”字用得较有特色,好像是,又好像不是,这就把恍惚迷糊的梦境真切地写出来了。

清韵还同昨,柔情拟泛波——在梦里,我终于认清确实是你了,你那清雅的风韵还是跟以前一样,并没有变;温柔的情致,好像要使波浪都泛涨起来了。“清韵”,清纯恬美的气质风韵;“拟”,类似,好像;“泛波”,泛起波浪,柔情泛波,也即形容玲特别迷人,能使无感情的事物都为之蠢动。

笑颦花灿烂,曼步舞婆娑——在梦里,你笑一笑嘴、皱一皱眉,都像花朵一样可爱动人;你走起路来,轻柔曼妙,好像是在跳舞,真是美极了。“颦”,皱眉;“曼步”,轻悠柔美的脚步;“婆娑”,指舞姿盘旋优美。

玉体犹安乐,真心实暖和——在梦里,我看到你样貌没变、心情快乐,这样我的内心也就变得暖和了。“玉体”,形容肌肤莹泽,也敬称人的身体。这一联抒发了在梦里自己看到玲后的感受,诗中虽只抒发梦中感受,但言外之意也等于是说,只要你过得好,我便也快乐了。

望颜疑错境,叹息隔崇阿——在梦中,迷迷糊糊我感觉不对了,好像走错了地方;能看到玲,这应该不是件真实的事情;一醒来,才发现果然只是个梦,这又不得不让我发出深深的叹息,叹息自己与玲远隔千山万水,哪里真能见什么面。“错境”,错误的境地、处境;“崇阿”,高大的丘陵,王勃《滕王阁序》有“访风景与崇阿”。在睡梦将醒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模糊出现思考的意识,从而认识到自己是在做梦,但这时候,人其实还没有真醒,仍处于睡梦中。此联表达的正是在睡梦将醒之时、亦幻亦实的那种心境。

眷眷怀前昔,勤勤问学科——我内心有所牵挂地回忆起了以前,玲勤奋好学,那时经常向我求教作业上的问题。“眷眷”,内心有所牵挂的样子;“怀前昔”指回忆起了以前;“勤勤”,勤苦不倦;“学科”,学校教育科目,这里指作业上的问题。好梦破碎,叹息一声后,自然而然便回忆起了往昔与玲在一起时的情景了。玲勤奋好学,在作业上不懂,乐于求教,这一点我印象很深,所以一回忆,便提起了这件事。

语欢时恰恰,题解且呵呵——她来问我问题的时候,两人说着话,非常融洽;一旦题解开了,我们都发出了轻轻的笑声。“恰恰”,和谐,融合;“呵呵”,形容笑声。

兴极莲滋露,声甜鸟唱歌——题解开了,玲非常高兴,她高兴起来,整张脸就像有露水滋润的莲花瓣;她说起话来,声音好听,就像鸟儿在唱歌一样。这里的莲花的“莲”字,运用谐音,暗喻玲秀美的脸庞。

念今人浩渺,不觉泪滂沱——念及如今,玲她人都不知在哪里了;一想到她,我不知不觉便泪如雨下了。“浩渺”,广阔无边的样子,借以形容不知玲的所在;“滂沱”,形容流泪或流血之多。

惟有杯中酒,茫然映素娥——我愁思满怀,借酒消愁,却发现杯中的酒茫茫然倒映着天上的月亮。“素娥”就是嫦娥,即月亮的借称,讲到月亮,自然点明时间是在夜里。酒里茫茫然有月亮的倒影,这又仿佛使我看到了玲的身影。这里隐隐有把玲比作嫦娥的意思。但酒中的月亮并非真实,更不用说月中的嫦娥了,所以借酒消愁实在也是行不通的。

自评

此诗写对玲的一份用心,感情真挚而深沉;表现手法上,或梦或忆、或叹或思,很是多变。但作为排律,此诗也难免体制上的弊端,如繁复啰嗦,不够精练;为迁就格律,以致用词不当,等等。不过,虽有弊病,但总体而言,比之《赠冉老师二十二韵》一诗仍有一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