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晨雨集
18690400000093

第93章 悲鲤

题解

此诗所悲的对象为鲤鱼。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后即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此诗借用这个古代传说,写出了一部分走入上流社会之人的生活悲哀。

躯尚蝌蚪小,已向龙门看。

十年甘百苦,一朝跃巨澜。

斗争天地惨,呼吸水域寒。

终至鳞尽碎,哀喘在浅滩。

自释

躯尚蝌蚪小,已向龙门看——有条鲤鱼它的身躯还只有蝌蚪那么大,可已经常常朝着龙门看去了。“躯”,身子,身体;“龙门”,即禹门口,黄河从壶口而下所经晋陕大峡谷的最窄处,因有“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这里的“龙门”也就象征着上流社会的门径或其他财富、地位等的目标。这开头两句写鲤鱼在儿时便有一个高远的人生理想。

十年甘百苦,一朝跃巨澜——这条鲤鱼为了实现它的目标,十年来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吃了很多的苦;功夫不负有心人,有朝一日,这鲤鱼终于一跃跃过巨大的波浪,跳入了龙门。“甘百苦”,以百苦为甘,指情愿付出艰辛、去吃各种苦。“十年”句中“十年”指时间之久,“百苦”指吃苦之多,这两个词均可见鲤鱼所付出的艰辛之巨。“一朝”句写鲤鱼终于跃过龙门,实现了目标。“十年”与“一朝”对举,正应和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说法。

斗争天地惨,呼吸水域寒——在龙的世界里,明争暗斗,你死我活;这条已变为龙的鲤鱼只感觉天地一片惨暗,生活的水域无限寒冷,似乎每次呼吸都十分困难。鲤鱼跃入龙门,世人觉得就此圆满了,哪知对这条已变成龙的鲤鱼来说,龙门的跃入,恰是真正悲剧的开始。这两句突发转折,写龙世界里的状况,给人触目惊心的感受。

终至鳞尽碎,哀喘在浅滩——这条已变成龙的鲤鱼最终在龙的世界中战败了,它浑身的鳞片全都被抓碎,身无气力地在浅滩上作痛苦的喘息。这两句写鲤鱼的下场,它虽然吃苦跃入龙门,成了一条名副其实的龙,但在龙的世界里它还嫩得很,根本就不是那些老龙的对手,它无法适应龙世界的生存规则,最终彻底战败。“鳞尽碎”、“哀喘”,那是何等凄惨的下场,全诗到此确是称得上够“悲”了。

自评

许多年轻有志之士,都渴望步入上层社会,经过他们不懈的努力,有的确实成功了。然而,步入上层社会后,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那里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生活其中,会感觉压力重大,时刻战战兢兢;而稍弄不好,就会落个前功尽弃、身败名裂的下场。此诗即是借用了“鲤鱼跳龙门”的传说,反映了这种社会现实。全诗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较为准确的措辞用语,以及对传说的灵活运用等,都可见出此时创作的悲物诗在艺术上已较高三时所作更为圆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