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18691200000017

第17章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的现状(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一直是我国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追赶发展循环经济的时代大潮,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同时,现代常规农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的问题也有待于运用循环经济原理与方法来解决。本章探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及其原因。

5.1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环节。在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无疑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

5.1.1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前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正为诸如环境污染、土地贫瘠化等问题所困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具有现实必要性,还有着相当的紧迫性。

(1)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其重大创新意义就在于它把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内涵,解决了要发展、为什么要发展以及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了增长和发展的关系。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尤其是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观,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基础,以区域、城乡、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为内涵,以国内国际相统筹为手段。科学发展观对农村经济和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如何实现农村、农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本文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实现农村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出路。它可以将农村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环境贫困”,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生活质量差距,它与科学发展观的指向是完全一致的。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缓解“三农”问题、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村工作的主要问题,而其核心又是农民收入问题。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通过立体种植,强化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通过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利用生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化学物质的输入,从而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再加上实施循环型农业所产生的绿色农产品在市场上更畅销,价格更高,因而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另外,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村就业问题。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悬殊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承担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据统计,在农业领域里的劳动力为3.5亿,其中至少有一半是剩余劳动力。把他们从农业领域分离出来,对农业总产量和劳动生产力提升没有负面影响。可见,农村就业极不充分。解决这一问题有两条途径: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由于农业循环经济通常实行非集约化经营,具有劳动密集型优势,因此有利于农村就业和小农生存,避免来自全球日益强化的竞争威胁。

(3)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迫切要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农业开始进入常规现代化的阶段,显著标志是高产作物品种的大批育成、种植业的农药化肥施用量迅速增长,并保证了过去30年间相对于人口增长(1.6%)较高的粮食增长速度(3.4%)。但与此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已经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主要表现在:土地流失严重;水资源贫乏,水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严重摧残着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乡镇工业污染加剧等。

我国农业的高速增长是靠拼资源和牺牲环境利益,以高昂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换取的。要扭转这种非持续发展局面,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正如有学者所言,“从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只有将循环经济运行模式和建立循环型社会的社会模式确立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进行全面规划和实施,才可能有效克服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与资源危机。”(Kenneth E.Boulding,1966)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一方面可通过物质的闭路循环,使生产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弃物,从而大大减轻经济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并可缓解甚至解决资源枯竭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另一方面,发展循环经济可通过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及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直接或间接地获得由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而导致的经济效益。可见,循环经济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4)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有机质再循环

在农业领域推行循环经济,不仅是节约资源、防治污染的需要,也是农业生产本身的需要。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8年,20年内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0245亿斤,但是南方高产区,如江苏、浙江等省份粮食单产减少28%~51%,现在,广东和福建等发达地区人均占用粮食不足300公斤。这些发达省份的化肥施用量巨大,江苏等省份施用的化肥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6.9倍,美国的7.1倍。实际上,以前我国南方的农业最稳定,而北方的农业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雨水好的年份,粮食产量就高,否则产量就低。因此过去几千年,我国都是“南粮北调”,现在恰恰相反,是“北粮南运”,长江以南搞农业现代化的地方,粮食减产非常厉害,大幅度、大面积、长时间减产,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土壤是需要能量的,土壤的能量就是微生物和碳水化合物。但是,长期土壤试验的结果表明,土壤中极其缺乏有机能源,导致生物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包括固氮作用、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受到限制。如果在土壤中单纯施用化肥,在化肥配比很好的情况下,前几年是增产的,从第6年开始,慢慢减产,到第10年后,土壤严重退化,致使颗粒无收。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有机质再循环。具体地说,就是要多施用有机肥、农家肥,把植物生产、动物生产的剩余资源和人畜粪便变成有机肥料返回到农业生产用地里,同时要逐渐减少化肥施用量,直至达到一个合理的范围。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5)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客观上要求改变农业发展模式

20世纪后期,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基本标志是农产品供求结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转换,从以往的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农产品开始过剩。阶段的转换意味着在农产品供应短缺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资源因素,主要目标是农产品的数量增长。所谓资源约束,就是想多生产出农产品,但没有足够的投入,而没有足够的投入就没有预期的产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以后,我国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开始从单纯的资源因素转为资源约束与需求并存,这个时候不仅追求农产品的数量还要追求质量,尤为重要的是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环保和生态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让农民头疼的不是能生产出多少农产品,而是生产出这么多的农产品能不能卖得掉,能否卖个好价钱。否则,非但不能盈利,还可能会亏损。这就要求农民必须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质量更高、安全性更高、更加环保的“绿色”农产品。因此,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成了农民最好的选择、农业最好的出路,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6)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存在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成为必然

我国是农业大国,多种重要农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又是农药化肥大国,单位面积施用农药化肥量也是第一;还是滥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及农药抗生素的大国。此外,我国生产的农药总量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有机磷农药中剧毒农药占70%,这三个70%不仅给国人的饮食安全带来不少问题,也给我国农产品出口带来无穷隐患,使其参与国际竞争步履艰难。在市场准入方面,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和技术垄断优势,通过立法或其他非强制性手段制定了许多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和法规。这些发达国家虽不对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绿色技术标准的设置使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该类产品国际竞争力。我国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绿色通行证”,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另外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费。在成本及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货物征收“绿色关税”,使这些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制约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冯之浚,2006)。国外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正在成为21世纪初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巨大障碍。争取外贸份额,发展外向农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要跨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唯有发展绿色农业,以绿色食品引导出口战略,循环农业与此不谋而合。可以说,发展循环农业是走出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所面临困境的最有效途径。

5.1.2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可行性

提到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农业循环经济是否具有可行性?回答是肯定的,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但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还具有理论、经济和技术可行性。

(1)思想基础

农业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是我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循环经济的根本任务和要求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如前所述,中国的传统农业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吕氏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就是把农业视为由相互依存的天、地(农业环境)、人(农业主体)、稼(农业对象)组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农业生产建立在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之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

这些古朴的观念完全符合循环经济原则,为发展现代循环农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经验,对今天的农业生产仍然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我国传统农业理论与实践所闪烁出的智慧光芒,在国际上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美国的乔治·W·考克斯和迈克尔·D·阿特金斯在其合著的《农业生态学·世界食物生产系统的分析》一书的中文版序中写道:“中国是传统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至少在7000年以前就开始从狩猎和采集转向栽培作物和驯养家畜……农业从其最实际的意义来看是一门应用生态学,中国经受过时间考验的耕作制度就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学原理。在中国各地的农牧业措施中,明显地认识到可更新资源在生产性投入中的重要性。把有机废弃物大量地再循环使之变为肥料,是中国近代农业措施的显著成就之一。”美国著名土壤物理学家金氏(F.H.King)在考察了中国、日本和朝鲜的农业后,写出《四千年的农业》一书,对我国农民施用粪肥、用地和养地结合等传统技术给予了极高评价。最近,日本友人田村三郎等也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些看法》一文中提出,希望我们能够“以有机肥为主,施用必要的最少限度的化肥,创立独立自主的而且将来成为世界农业模范的施肥技术”。国外有人把我国的传统农业叫做“现代有机农业之母”一点都不过分,国外有机农业是在我国传统农业的启发并吸取其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理论可行性

从理论可行性来看,农业具有发展循环经济的天然优势。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推行农业循环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体系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的关键性的基础环节。

第二,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更为贴近。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使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农业生态系统通过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有序结构,可以把环境中的能量、物质和价值资源,转变成人类需要的产品。农业生态系统具有能量转换、物质转换、信息转换和价值转换功能,在这种转换之中形成相应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价值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