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186912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的现状(2)

第三,农业的产业构成特点更易于发展循环经济。农业产业系统是种植业系统、林业系统、渔业系统、牧业系统及其延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业系统、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系统、农产品消费系统之间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耦合体,各系统间物质与能量的循环利用能够实现。农业产业部门间的“天然联系”、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是循环经济所要强化的,是建立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基础,也正是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特征。

第四,农业与人类自身消费更贴近。人类处于食物链网的最顶端,是自然的一部分,参与整个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这为循环经济要求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

(3)技术可行性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否存在技术障碍?本文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否具有技术可行性,必须从农业生产的物质流过程所包含的“自然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三个环节入手加以考察。

在自然资源环节,主要考虑替代和恢复问题,即对不可再生资源,应该找到替代资源;对可再生资源,应该考虑如何恢复(曾艳华,2006)。目前,我国已掌握一般的替代和恢复技术。如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来减少化石能源的投入,已掌握两种技术:一是积累了一定的耕作技术和经验,通过改进耕作制度,尽量增加耕地上绿色植物覆盖的时间和覆盖的面积,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二是掌握了一定的育种技术,可通过培育良种,尽可能提高作物吸收和利用太阳能的效率。对于可再生资源的恢复,也掌握了丰富的种养技术,可通过用养结合的办法来恢复其自然平衡。

在生产和消费环节,通常要求采用“资源耗用减量化”技术。目前掌握的技术有:农业生产中的节水技术;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精准施肥等新方法、新技术;精确播种、精准收获技术;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利用食物链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技术;沼气工程技术等。在农产品消费领域,只要提倡“生之有道,用之有节”,节制物欲,适当消费,反对奢侈浪费,就可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在废弃物环节,既可对环境废弃物进行安全化、无害化处理,又可进行循环利用。这就要求掌握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目前已基本掌握这些技术,如农作物秸秆的青贮、氨化技术,人畜粪便生产沼气技术,农用地膜回收利用技术等。由于农业生产和消费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多为有机物,因此只要正确认识和掌握农业生态规律,并辅之以简单的化学技术,绝大部分废弃物是可以直接利用或经化学处理后再利用的。

总而言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要的一般技术已经掌握,甚至有一部分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因此,目前在较大范围内发展循环农业,技术已不是主要障碍。当然,高科技对循环农业的助推力是不容忽视的,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循环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得以实现。

(4)经济可行性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除应具备技术可行性外,还应具备经济可行性。农业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市场经济,遵循的是经济规律而非生态规律,如果违背成本—效益原则,循环农业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具有经济可行性,主要原因有:

第一,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增加。由于农药的过量施用,导致农产品的化学残留物越来越高,人们为此越来越担忧。消费者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市场动力。因为循环型农业提倡少用化肥农药,甚至不用化肥农药,其生产出的“绿色”农产品恰恰迎合了消费者的需要,市场前景广阔。

第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机遇。工业和农业在一个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工业化起步以后,农业资源开始向工业流动,这主要是因为工业收益率或工业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会有政府的强制、诱导及一些新的政策和制度的安排,来加速工业要素和资本积累,工业因此得到迅猛发展。但是,农业发展却相对滞后,这就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发展缺乏动力。如果农业不能保证食物有效供给的话,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动摇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很多国家在工业化达到相当水平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解决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问题以及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

我国也不例外,计划经济阶段,国家实际上是通过扭曲分配工业产品贸易条件,采取工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部门提取积累,形成工业化的原始资金推动工业化。但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推动工业发展的道路已走不通。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中央相继出台了相关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在全社会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的今天,农业实现由传统农业到循环农业的转型,可以得到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循环农业可能因其刚刚起步而缺乏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它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符合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因此政府会为其提供财政上的支持,使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5.2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5.2.1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开始于生态农业建设。我国的生态农业把传统的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既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建设,实现高产稳产,保证农业效益的提高,又加强对全部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建设,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部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农业建设的试点示范。到目前为止,生态农业建设已从生态农业村、乡发展到生态农业县,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已达到2000多个,面积达67万平方米,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市。1994年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其中有8个试点获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的“全球500佳”称号,生态农业成绩显著,既实现了粮食增产,又保护了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目前我国正在尝试多种经营,发展大农业和二、三产业。

1981年以来生态农业在中国经过20多年的试验、示范与不断完善,已形成了中国特色可持续农业的典型模式。相关专家学者基于不同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模式。从地域范围看,骆世明将华南地区沿流域的生态农业模式划分为丘陵山地模式、平原模式、低洼地模式、沿海林带模式、腐生食物链模式等。龚洪涛等人通过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研究,将其模式划分为以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开发为中心的生态模式、农林牧渔相结合的“接口”模式、农田共生互利种植模式、种养加与贸工农一体化复合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江惠玲等通过对西北干旱地区高效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总结出高山型生态农业模式、林牧结合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农林牧共生型模式、绿洲社区型生态农业模式等。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形成了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荒漠草地生态牧业模式、草畜生产生态型模式、种养一体化的能源型生态农业模式、旱地保护型耕作模式。北方地区形成了典型的“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林草牧复合经营模式、农畜加工复合经营模式(王惠生,2007)。

农业部科技司2002年向全国征集到370种生态农业模式或技术体系,通过专家反复研讨,遴选出经过一定实践运行检验,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正式将此十大模式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农业部的重点任务加以推广。这十套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北方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以养殖业为龙头,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粮食、甘蔗、烟叶、果业、渔业等产业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与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在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足。目前的农业循环经济只是在低层次上实现了物质能量的循环,农业废弃物利用率低,停留在低层次上开发利用。根据循环经济的三原则,今后在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同时,应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农业物能实现循环的基础上,依靠科学技术、政策体系等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削减投入量,对农副产品及废弃物进行深加工,挖潜增值,并把因此而增加的经济效益留在农业体系内才能最终保证农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还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广局限于农业生产本身,没有站在循环经济的高度,将种、养、加、产、供、销、商、贸、消费等结合起来考虑,也没有将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产业链有机联接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工程,按照循环经济的基本规则进行设计和运作,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无法彻底解决(张尔俊,1991)。当前乡镇工业对农业污染的不断加剧,说明农业与乡镇工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解决两者的冲突,变对抗为合作互利,将是农业循环经济必须考虑的问题。

5.2.2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关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尽管循环经济在我国的提出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循环经济的实践,如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不少案例也已总结出来。从现实看,一些地方丰富多彩的农业循环经济实践已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涌现出了诸如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广西贵糖、北京蟹岛绿色生态度假村、上海崇明的前卫村模式以及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先进典型。其中,辽宁省农民首创的以生物技术为主体、以沼气为纽带“四位一体”日光大棚能源生态工程,实质上就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是农业现代化新路线的体现。

此外,福建圣农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主抓肉鸡主业链、生物工程副业链和有机肥副业链“一主两副”产业链,近年来也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型农业发展之路;江苏省宿迁市则根据循环型农业的发展优势与影响因素,也逐步开发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七个模式:“生态家园”循环模式、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有机农业开发模式、设施农业生态模式、立体种养循环模式、农林牧渔结合型循环模式和花卉苗木生态农业模式。

与此同时,部分地区提出了通过采用节能、环保、绿色、清洁生产等一系列农业高新技术,构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的“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再利用—佳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黑龙江及另外一些民族地区也发展出了一些典型的模式,尤其是以畜牧业为核心,实现农作物秸秆三段循环利用与畜禽粪污两段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汪怀建(2005)探讨了适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农业生态工程模式;王奎旗等(2005)提出了我国水产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社会大循环”、“企业间循环”、“企业内循环”三个可供选择的基本模式,等等。

但上述各种模式并不代表我国循环型农业的全部,各地在研究、设计具体发展模式时,还应从当地实际出发,既可以采用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模式并用。

而且不论实行什么模式,都必须严格遵循生态学的客观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和谐地融入自然生态的物质循环之中。黄贤金等(2004)曾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发展循环型农业大体可以采用的模式:区域循环模式、能源综合利用模式、生态养殖模式、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及绿色和有机农业模式;并认为上述每一类型模式又包含有一些具体的实践形式,如:生态养殖模式,就包括基于农牧结合的畜禽养殖模式、稻田生态养殖模式、高效集约式养殖和健康养殖模式等。限于篇幅,本文将在下一节具体讨论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模式。

(2)关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方向

对于如何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吴天马较早提出了两种面向循环经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路径):一是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渐进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二是以有机农业建设为基础的跨越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认为前者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实践意义,应大力提倡,而后者则为从根本上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为直接的实现途径。陈德敏等也认为,要实现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以至社会效益的最优化,必须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并以我国的生态农业为基础,发展我国的循环型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