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对传统农业模式的完全改变,而是把传统农业的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总结和吸取各种农业生产实践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注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农业生产的发展建立在一个高效、持续、优质、低耗的基础上,实现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资源合理配置和系统可持续发展。本章就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问题作细致的阐述和研究。
6.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6.1.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目标
所谓模式,是指一种相对固定的框架,是被理论加工后的一种范式,一种可模仿、推广或借鉴的样板、办法和途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要解决如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向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问题,即从一种发展模式向另一种发展模式转变。当然,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意味着对传统农业模式的否认。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总体目标是在既定的农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以及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运用循环经济理论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与排放量,加大对废物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产出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
6.1.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代化农业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导向,结合我国各区域发展的总体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当地的技术创新为动力,引导、推行、支撑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针对各地的自然资源环境状况和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提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企业、农户作为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策动力和执行主体,从生产、消费、废弃物的回收等环节,从企业、园区和社会三个层面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进行全过程目标控制,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应用、科技示范等方式组织实施,充分整合相关资源和结合农业特点,依靠科技创新、技术产业化实现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农业循环经济在更大领域和更高层次上的发展树立典型。
6.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原则与步骤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是一个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它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向前推进和深入。目前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也只能是适合不同区域特点的起步阶段。在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设过程中,应体现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要求,实行试点先行、典型带路、逐步推进的方针。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不断成长,最终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形成一种典范,但这必将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同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总体上必须遵循相应的原则,同时也应该按照科学合理的步骤循序渐进来展开,当然不排除一些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通过实施重大举措实现突破,从而促使局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6.2.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基本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其设计和实施必须严格地遵循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另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基本原理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主要理论基础。在这些基本原理指导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可持续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层次性原则、市场协调原则以及科技先导原则等(诸大建,2000)。
(1)整体性原则
从全局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整体有序模式构建的重要前提;充分关注系统内外各组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关系;将农、林、牧、副、渔各业合理组织,形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高效率。
(2)可持续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必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协调和统一;在模式构建过程中体现环境有效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稳步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3)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迥异,社会经济基础和人文背景也存在差异,在模式选择上应有所侧重;所构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能够适应当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克服影响其发展的障碍因索,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控功能,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挥最佳生产效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与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4)层次性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由许多子系统和层次组成,不同层次之间的结构单元具有不同的功能;在构建模式时,理顺各个子系统的层次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能量、物质、信息传递;确定层次之间的结构,分析各组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位置、环境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配置状况;分析层次之间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途径和规律。
(5)市场协调原则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所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模式的经济效益;在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时,应充分考虑其产品的市场需求与潜在的市场前景;产品数量、质量和市场需求协调统一。
(6)科技先导原则
在模式构建过程中充分利用分析、模拟、规划、决策的手段和技术;利用现代农业技术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益。
显然,“5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即“再思考、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修复”原则,每个原则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推进都是必不可少的。
6.2.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一般步骤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系统的产物。从本质上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过程就是通过人类合理干预和调控,使农业系统不断完善、优化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农业系统是由农业生态、农业经济、农业技术三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高阶多级复合系统,所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设计,使农业系统相对稳定,并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发展的状态。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即农业现状调查与因素识别、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评价、农业系统聚类分析与区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设计、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农业循环经济实施途径和保障措施。
(1)农业现状调查与因素识别
①农业现状调查
农业现状调查(系统辨识)是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工作的第一步。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明确所调查的对象是什么系统;明确系统构建的基本目标;划清系统边界,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级别。农业循环经济系统按规模大小可分为涉及三次产业的区域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涵盖农林牧副渔的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以种植或养殖为主的专项农业生态经济子系统、具体到农田或池塘的小型农业系统。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构建目标随不同区域、不同系统而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主要分为三大目标,即完善系统结构、提高系统功能和增加系统效益,继而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系统边界应根据构建目标而定,以市(县)、乡、村行政区划甚至以庭院为系统边界进行设计。
具体任务是对现状进行考察,即调查、收集有关的资料和数据。调查过程中,应当注意农业循环经济系统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系统,它与自然、社会和经济大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一般来说,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作用是长期的,不可逃避的,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潜在的,并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在现状考察阶段应对系统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分布、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各类信息。其中,自然资源考察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水利、气候、农作物品种的情况;而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调查内容包括农村经济状况、人口规模、农民收入状况等。
②农业发展因素识别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往往表现为对现有农业系统的改进,因此在确定对象系统的目标、边界和规模后,要进行第二步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因素识别(系统诊断)。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初步判断农业系统当前的组成、结构、功能三个方面的合理、协调程度。其具体任务是在对农业系统现状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经济、社会、环境的资料和数据的整理、统计和实验等工作;定性(量)地指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环境、资源等对农业系统的限制、约束的因素及其程度。
(2)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评价
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评价是在系统诊断的基础上,确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和突破口。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研究必须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抽象出可以量化的系统评价指标,为确定模式构建方案提供理论支撑。其具体任务是建立一套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通过系统评价来检测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通过系统评价来衡量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判断农业发展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通过系统评价为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提供辅助决策服务,这也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理论阶段进入可操作性研究阶段的前提。
(3)农业系统聚类分析与区划
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实践从局部、直线的主导思想向全面、系统方向发展的产物,因此选择在经济上和生态上都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单元来进行农业生产非常重要。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根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区划的原则,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系统综合与分析);有针对性地完善农业内部结构,强化生态功能,建立稳定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系统内部物质循环利用和区域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韩宝平、孙晓菲,2003)。具体任务是在弄清各地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将那些农业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技术水平等实际状况相类似的县市区归类,剖析、发现各类地区的差异并对症下药,合理确定各分区主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制定发展对策提供依据。
(4)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优化设计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化设计(系统优化)是整个系统构建工程的核心任务。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在前期调查评价工作基础上,结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构建的原则、各农业分区特点等因素,提出使原有系统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一种或几种主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案,继而比较在各个可控因素允许变动范围内的不同方案,寻找实现系统预期目标的最优方案。其具体任务是综合运用系统论、生态经济学等理论和农业循环经济配套技术,优化设计出更有效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改良现有农业系统。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系统结构优化的途径包括三方面:一是优化系统内部元素组成,引进有活力、增强系统功能作用明显的新鲜元素,取代缺乏生命力的元素;二是优化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使得子系统之间由不协调变为协调,由低层次的协调变为高层次的协调,从而使系统结构合理化;三是结合系统开放性,通过系统外部的合理投入,增强系统的负熵流,使得系统向着更有序的方向发展,形成耗散结构,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5)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初步构建到方案的最终确定,还应由决策者根据经验、方针政策、专家意见等对方案进行分析(系统决策)。这一阶段的目的是从更广泛全面的角度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方案进行分析,以便最终付诸实施。
其具体任务是对新构建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进一步衡量和确认所构建模式的优劣,并通过对模式内在的机制进行探索,为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决策服务。
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的内容包括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和综合效益预分析。结构分析是通过分析系统的生态、社会和技术结构来揭示系统的基本特征,研究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功能分析是对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及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能量、信息、资金投入与产出的情况进行计量和分析,并结合结构评估,反映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生态平衡和经济平衡状况,进而分析系统运行机制,为今后系统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综合效益预分析是对系统功能表现形式的评价,按功能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系统结构的优劣决定着系统功能的大小,进而决定了系统所能达到的效益高低,因此结构分析、功能分析和效益分析三者是相互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