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18691200000005

第5章 导言(4)

虽然国外已将循环经济应用于农业,但是并没有提出“循环型农业(或循环农业)”这一概念。这一提法其实是国内的创造。国内“循环农业”一词可能首现于2002年陈德敏的一篇文章。然而,该文对循环经济做了一些介绍,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真正正式提出“循环型农业”概念的应是2004年的两篇文献。文献一的观点:“循环型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程学的方法,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及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系统物质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严格控制外部有害物质的投入和农业废弃物的产生,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使农业生产经济活动真正纳入农业生态系统循环中,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郭铁民、王永龙,2004)。文献二的定义:“循环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通过建立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以绿色GDP核算体系和可持续协调发展评估体系为导向,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各种资源要素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比较两者不难发现,前者过于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与过去的生态农业并没有本质区别;而后者考虑到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保障经济能持续稳定发展,因此,“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技术学原理及其基本规律作为指导的农业经济形态”,这一理解显然向循环经济的含义迈进了一大步,但表述上还可以更加完善一些。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开始侧重其经济分析与评价方面(韩宝平、孙晓菲,2003)。如王军(2001)等应用经济增长理论和投入最优模型以及状态最佳指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机制最优化理论进行了理论探讨,在要素投入、状态运行和效果方面构建模式提出构想。李茜(2002)对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系统和环境经济系统以及农业循环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环境经济政策。陈诗波(2005)等从社会、经济、生态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现状进行深入的剖析,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关于目前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实践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的大循环模式;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主体的中循环模式;企业为主体的小循环模式;“家庭绿岛”式的微循环。

李志强(2005)认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即利用农业生产体系内部物种之间的互惠互利、相克相生,使废物量排放最小,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废弃物与资源循环模式,将废弃物、农副产品等经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变成有用的资源,再通过种植、养殖、加工等生产过程,生产出新的产品,即利用农业废弃物与农业资源之间的循环发展经济;能源与资源循环模式,即以沼气池作为连接纽带,通过生物转换技术,把农业或农村的秸秆、人畜禽粪便等有机废弃物转变为有用资源,然后进行多层次的种植、养殖,利用能源与资源之间的循环发展经济。

其具体模式有:“三位一体”模式,即沼气池—猪舍(或牛舍、禽舍等)—鱼塘(或果园、日光温室等);“四位一体”模式,即沼气池—猪舍(或牛舍、禽舍等)—厕所—日光温室(或果园、鱼塘、食用菌等)等;产业链循环模式,即以产业为链条,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连为一体,使上游产业的产品或废弃物转变成下游产业的投入资源,通过多层次产业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在同一个产业系统中,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及农业有机物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从而使资源和能源消耗少、转换快,废弃物利用高,减轻环境污染。

马江(2005)提出了循环型农业的几种发展模式:生物物种互利共生模式;物质多级循环利用模式;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互结合的设施农业模式。在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上,兰州大学的邵波(2005)以甘肃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在甘肃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并针对甘肃的地理条件差异构建了甘肃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展模式和基层单元模式。

陈祥义(2006)列举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几种产业化模式:一是立体农业型;二是清洁能源型;三是再循环连接型;四是设施农业型;五是休闲观光型。

姚天冲等(2006)研究归纳了现有可供推广的主要成功模式:分布于大都市郊区的“都市型循环农业模式”;分布于中小城市郊区或大都市远郊区的“城郊型循环农业模式”;分布于北方平原地区的“农区型循环农业模式”;江南水乡农林牧渔结合循环发展模式;山区农业资源立体开发循环利用模式等。

王莉(2006)提出农业循环经济三种模式分别为大农业型发展模式、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和废弃物再利用型模式。

宋亚洲、韩保年(2006)提出五种发展模式:“四位一体”型发展模式;立体复合型发展模式;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型发展模式;农业生态恢复型发展模式;农村庭院型发展模式(王鲁明,2005)。

昆明理工大学的仲崇峰(2007)分析总结了我国目前比较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同时以昆明市为研究对象,初步构建了昆明市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建立农业生态园区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张学会等(2008)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归结为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跨产业循环经济模式、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三类。

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具体包括农业复合型循环模式、农业生态保护型循环模式、农业废弃物循环再利用模式和产业链循环模式。跨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主要是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农产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与农业整合在一起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据分工原则,以区域资源优势为导向,以特色农产品和主导产业为中心,打通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联结,实施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的区域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是在工业上,关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积累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是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较少。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必须加快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更多的学者加入了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行列,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紧密联系了起来。随着我国把“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摆在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农业生产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也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1.2.3简要的评论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农业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作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就国外来说,当前发达国家对可持续农业的研究已经越过概念的探索和开发阶段,进入实质性的研究和推行阶段,注重实践,注重探索常规现代农业向可持续农业过渡的条件,同时加强生态学及其与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结合的基础性研究。在技术领域,侧重于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自我维持能力及持续性技术的微观技术研究(Roberts Brian H.2004)。

在国内,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成果。然而,上述研究仍然只是初步的。目前,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包括我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压缩型工业化”过程之后,面临着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发展背景。

一方面我们缺乏发达国家发展同期所具备的殖民地和全球生态资源背景,也缺乏发达国家现实的资本、科技和人力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新兴工业化国家出现了与快速工业化相伴生的复合型和多样性的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我们同样没有可供转嫁污染产业的更大的空间和回避社会问题的余地。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李建林、严泰来,2007)。也就是说,起源于国外的循环经济理论其实只能部分地适应新兴工业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需要,是狭义的,缺乏普遍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循环经济的中国实践需要理论与技术创新。

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在环境与循环经济国际研讨会(天津)上发言,提出中国在循环经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和全面推进循环经济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五方面主要问题:一是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生态工业理论,特别是主流经济学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二是循环经济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关系;三是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实践模式;四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环境与政策体系;五是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等(黄绿箔、吕欣苗,2004)。诸大建教授(2004)在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过程中,也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废弃物回收利用的问题,而是需要从认识、政策、技术等方面深化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开拓性地进行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和技术创新。

总体而言,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发展模式,缺少技术支撑和相关保障措施,研究相对比较薄弱。叶建龙(2000)、马慧(2002)、吴涛(2005)、王彩云(2005)、王海燕(2006)等学者就我国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必须发展可持续农业,得出循环经济是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有效途径,并对发展循环经济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

目前我国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仅局限于理论上需要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而对如何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以及如何在循环经济理论下构建农业发展新模式的探讨和研究仍很少,相比日趋成熟的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处于一个相对薄弱的发展阶段。并且,目前学术界对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主要还是偏向于具体模式的结构功能研究,对模式构建的研究还比较薄弱,仅有荷兰自然控制研究所提出的从生态系统到生态设计的观点,以及马世骏(1998)将生态设计总结为农业生态工程实践中三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并无统一的看法。本文将针对模式构建问题加以更深入的研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