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与实证研究
18691200000006

第6章 农业循环经济基本理论(1)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些宝贵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检验,提炼出来成为进一步指导人们的行为规则。

农业的发展由于历史漫长,有关农业经济的理论十分丰富。农业循环经济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理论,随着目前循环农业经济实践的不断推进,这一理论还在持续的完善之中。尽管如此,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不是空中楼阁,有其极深的理论渊源。本章将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进行回顾和总结。

2.1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2.1.1循环经济理论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思想肇始于人们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关切。1962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的农药使用引起的严重生态环境危害,提出解决危机可行的办法是选择“另外的道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道路,为我们提供了最后唯一的机会让我们保住地球”。1965年和1966年美国学者波尔丁(Kenneth Ewert Boulding)接连发表两篇影响深远的论文(Earth as a Spaceship;The Economics of the coming Spaceship Earth)。他认为,地球就像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其生存是以不断消耗有限的资源为基础的,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资源,环境将遭到破坏,那么地球就会无可避免地走向毁灭。

鉴于此,他提出了“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即循环经济的理念,初步从理论上指明了“另外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循环经济理论日益成熟,逐渐为人们接受并迅速在国外付诸实践。90年代循环经济思想传入我国,目前循环经济的定义众多,影响较大的是由马凯提出的: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李孝坤,2006)。

(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需要产业发展的集群化和生态化。大量企业的集群,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以提高,达到效益的极大化。在产业集群区域内,容易形成核心的资源与核心的产业,成为生态产业链中的主导链,以此为基础将其他类别的产业与之连接,组成生态产业网络系统。

循环经济是为实现物质资源的永续利用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在生产与生活中通过市场机制、社会调控及清洁生产等方式促进物质循环利用的一种经济运行形态。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主动回收再利用为核心,依托于科技进步之上的,促进经济、环境与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状态。简言之,循环经济是资源循环利用为本质特征的经济形态。循环经济理论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从全局上追求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而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资源的循环利用。循环经济的中心含义是“循环”,强调资源在利用过程中的循环,其目的是既实现环境友好,也保护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循环”的直义不是指经济的循环,而是指经济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资源在国民经济再生产体系中各个环节(包括消费与使用)的不断循环利用。

(2)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R”原则。经济主体发展循环经济应遵循无害化原则和“3R”原则,无害化原则和“3R”原则体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第一,无害化原则。这是发展循环经济最根本的原则,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标。

第二,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陈良,2006),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能源使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量化原则为了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而在生产全程乃至产品生命周期(如从田头到餐桌)中减少稀缺或不可再生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量。

第三,再利用原则。再使用原则是指资源或产品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使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再利用原则要求生产的产品及其包装可以被再三使用,还要求制造商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

第四,再循环原则。再循环原则是指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循环利用和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无用的垃圾,属于输出端方法。再循环有两种,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于生产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为其他产品的原料。原级再循环在减少原材料消耗上达到的效率要比次级再循环高得多,是循环经济追求的理想境界。

(3)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的发展观。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运行、实行资源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的经济形态,强调的是从不可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是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的系统是一种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系统。这是一个比传统的经济系统大得多的系统,它把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看做是三个有机联系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子系统。在这个大系统内,资源投入到产品产出不再是一种单向的线形过程,而是一种循环的再利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把自身置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并且重视环境资源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来抓。

第三,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的经济观是把西方经济学的“最大化”发展为“最优化”: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优化自然生态环境;人类在组织生产和从事经济活动时,不但要考虑生产成本,还要考虑生态成本和环境成本。循环经济不是单纯地把效用最大化看做是来自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而是把优美和谐的环境也看做是人们获取效用的来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的发展道路。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和劳动力都在循环,而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仅仅是用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既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第四,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的价值观把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看做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人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不能脱离自然环境,而是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资源取料场”和“垃圾场”,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人类不能仅仅把大自然看做是可利用的资源,而是要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的目的是要节约自然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在发展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还要充分考虑它们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保护和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第六,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要考虑到废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循环经济的消费理念就是绿色消费。这种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保证这一代人的消费安全和身心健康,而且要满足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并且不减少他们的消费需求,保证他们的消费安全和身心健康。

2.1.2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实行农业技术革新,以生产足够的食物和纤维,来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对农产品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及其他复合系统需求构成危害。它不仅要求农业生态潜力的持续,而且要求所提供的基础产品(农产品)和产出服务(环境服务)的持续。因此,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将农业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从整体的角度去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环境承载力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是以某一区域整体环境(包括土壤、大气、水等)为对象,研究环境的整体特征,从中确定一定时期内区域环境对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支持能力的阈值。农业环境承载力是农业环境系统结构特征反映。在一定时期内,农业环境系统在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等交换过程中,其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由于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而使农业环境承载力的质与量发生变动,将使人类的农业经济活动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虽然农业环境承载力具有变动性,但这种变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由人类活动加以控制。人们在构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时,可以通过明智的、有目的的技术措施,在一定限度范围内改变农业环境系统的结构,增强环境承载力。

第二,农业区域系统观理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必须采取系统理论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即区域系统观理论分析方法。农业区域大系统是由若干个子系统结合而成的整体,但其性能不等于各个子系统特性的简单相加。大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必须同时研究其他子系统与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制约关系,因为农业循环经济系统之外的其他子系统都是该系统的环境,所以不能将其作为孤立事件处理,必须将该系统及其环境作为整体研究(Macfadyen A,1970)。与此同时,要因时因地制宜,避开可能风险,协调关键因素,综合利用农业自然资源。

第三,生态控制论理论。生态控制论是在生物控制论、智能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和社会控制论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调控理论。这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变换、处理过程和调节控制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循环再生理论、相生相克理论和自我调节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