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明式家具
18695300000014

第14章 用材考究,取法自然(1)

明式家具用材考究,精于选料,榫卯精密,装饰精美,它的突出特点之一是采用较为贵重的优质木材做成的。考究的明及清前期家具,多用贵重的硬性木材,它们大多质地致密坚实、色泽沉穆雅静、花纹生动瑰丽。明式家具的精髓就是“材美工良,造型优美”,它们充分利用了木材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及对称式的纹理布局,表达了一种含蓄的秩序美感。

这些优质木材制作的家具大多利用木质本身的自然色彩,很少雕刻花纹。在家具的边角处会刻出线条,也只是局部点缀而已,这样既增加了美观效果,又不破坏木质纹理的自然特点。明式家具所采用的材料大多坚硬、稳定,用这样的材料可以制作出复杂的榫卯,还可以刻出各式各样的装饰线条和花纹。

明式家具的用材有硬木和柴木两种。硬木多用于宫廷富宅,包括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等,柴木则多用于民间,包括楠木、榉木、樟木和柞木等。两者相比,硬木材质自然,纹理细腻且优美,更能体现一种文人气质,因此受到我们历代士大夫及贵族阶级的钟爱。

黄花梨,新材成黄褐色略带红,老材则呈浅黄到赤紫,味香,质坚而不过重,色泽鲜明并有光泽,经过打磨、烫蜡之后,呈现出一种赏心悦目的琥珀色,其纹理美丽而富有变化,华贵中蕴含了素雅之美,其棕眼和节疤也别有特色,形态各异,灵活多变。

紫檀质坚而密,颜色深沉,黑里透红,且还有美丽的蟹爪纹,尤以金星紫檀为贵,经抛光打磨后会具有绸缎一般的质感和金属一样的光泽,颇具沉稳、厚重之美。

鸡翅木又称相思木或红豆木,白质而黑章,具有一种特殊罕见而又明显的天然纹理,称浪形或风影形,并能随着光照时间的变化而呈现出暗红色、棕红色等不同的色调,颇受文人喜爱。

在这些硬木材当中又以黄花梨、紫檀为上品。这些硬木材优良的自然特性,对于明式家具纯正质朴、温润尔雅、清秀俊丽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感受的体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还有瘿木,瘿木并不是树木的名称,而是老干段盘根错节,结瘤生瘿处的木材叫瘿木。还有一些非木材材料,如大理石、永石、土玛瑙、南洋石、黄铜等,这些一般用于制作家具的装饰部件。

第一节雍容华贵属紫檀

紫檀,别名“青龙木”,属蝶形花科,高五六丈,果实有翼,木质坚硬,呈黑紫色,入水即沉。紫檀因其质地如缎似玉、色泽耀眼逼人、沉穆典雅而一直受人赏识。从唐朝诗人王建的诗句“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可以看出,人们对紫檀的定位是非常崇高的。另外,紫檀家具在古典家具收藏界及各国大博物馆的收藏名单中一直排名第一,是其他材质的家具不可替代的。

一、名贵的紫檀树种

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印度及马来半岛、菲律宾等地,我国湖广、云南一带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紫檀的材质致密坚硬,一立方米木材可达703公斤。紫檀色调呈紫黑色,类似犀角色,微有芳香,深沉古雅,心材呈血赭色,有光泽美丽的回纹和条纹。紫檀木的主要作用是制造高级家具及其他精美雕刻艺术品。

紫檀木生长的山区,土地贫瘠,山坡陡峭,不利于水分的保存,因此紫檀的生长十分缓慢,成材周期一般在500年以上,另外,紫檀无大料,人们常用“十檀九空”之说来形容紫檀的珍贵。紫檀空心者居多,做家具的出材率相对较低,一般只有10%至20%左右。紫檀长成大材,中心部分准成空心,所以再名贵的紫檀家具在用料上也是精打细算的。去故宫看一看,皇家的紫檀条案,一尺宽的面芯还是三拼板,就可知此类木材的稀有。

【知识小百科】

紫檀木鉴定五绝招:

第一招:看。对照紫檀木的纹理特征,仔细观察。最好准备不同纹理的两三块正宗紫檀样板,比较着看,看多了就找着识别紫檀纹理的感觉了。

第二招:掂。掂一掂紫檀物件,一方面通过掂,看其是否达到紫檀木(该体积应该达到)的重量;另一方面在掂的过程中注意手感。

第三招:闻。用小刀刮一刮木茬,闻一闻木屑的气味。“檀香紫檀”有淡淡的微香,如果香味过浓或者无香气都可疑。

第四招:泡。用水或白酒泡紫檀的木屑或锯末。紫檀木屑水的浸出液为紫红色,上面有荧光。紫檀木屑用酒精泡过之后可以染布。

第五招:敲。用正宗的紫檀木块,最好是“紫檀镇尺”,轻轻敲击紫檀物件。紫檀木的敲击声清脆悦耳,没有杂音。

“紫”寓意着祥瑞,再加上紫檀特有的优良木性及稀有程度,所以在明清两朝,紫檀木便备受皇家所珍视。在我国明朝,紫檀就被皇家所重视。海上交通的发展和郑和下西洋,沟通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在各国贸易交往中,时常有一定数量的名贵木材,其中也包括紫檀木,但对远远满足不了皇家的需要。于是,明朝政府派官赴南洋采办,随后私商贩运也应运而生。到明朝末年,南洋各地的优质木材也基本采伐殆尽,尤其是紫檀木,几乎被一网打尽。

清代所用的紫檀木全部为明代所采。有史料记载,清代也曾派人到南洋采过紫檀木,但大多粗不盈握,曲节不直,根本无法使用。这是因为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明代采伐殆尽,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沽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人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雾里看花辨紫檀

最爱冒充紫檀的一种是黑酸枝木,另一种是草花梨。

黑酸枝是豆科,与紫檀同科但不同属。它分布的地域非常广,从东南亚开始沿着印度洋的海岸线一直绕到非洲都有。虽然生长不快,但是因为分布广所以产量还是很高的。在外观色彩上,黑酸枝木是与紫檀木非常接近。

紫檀木本身是橘红色的,外表经过与空气的接触逐渐氧化变黑。黑酸枝木本身就是这种色彩,所以不用上色就很像。

其实论硬度、论木质黑酸枝都不差于紫檀,但紫檀的纹理细而且都是绞丝纹,很少有直丝的。所以不论是在加工的时候,还是日后的使用中都不容易裂口。黑酸枝木就不同了。它尽管也很硬,但都是直丝纹,容易裂口。因此,只要仔细观察木头的纹理就能分辨紫檀和黑酸枝。

另一种爱冒充紫檀的就是草花梨。草花梨的颜色都不黑,必须要染色才能冒充紫檀。因此仿冒时一般是到颜料店买紫檀素或紫檀色。颜色能吃到木头里,外表看起来就很相似。

但是草花梨和紫檀也有很大的区别。比如气味不同。紫檀有一股清香味,草花梨则是酸味的。再就是重量不同。紫檀重,草花梨要轻一些。最重要的是,紫檀木纹很细,一般不到跟前仔细看有时候都看不到木纹。相比之下草花梨的木纹要大一些、粗糙一些。

【知识小百科】

紫檀木的作伪与辨伪

伪造古董,以新改旧,行话叫做“作旧”。紫檀是世界上最稀少而贵重的木材之一。中国古典家具中,紫檀家具以其独特的色彩、高雅的品味、细腻的手感、庄重的质感,成为明清帝王、达官显贵显示身份地位的用具。时至现代,紫檀家具更是收藏爱好者珍爱的藏品。于是许多家具销售者,制造者使用各种方法,伪造古董牟取暴利。

下面仅就紫檀木的表面处理作旧和辨伪,介绍几种辨别方法。

(1)擦皮鞋油

辨伪方法:表面黑亮,腊光过重,紫檀光栅般的闪光“鬼纹”被遮盖。有时可以看到底层的新鲜木材鲜红色的条纹。用强光灯照射黑色区域和紫红色区域边沿明显无过渡,用手指用力推擦,残留指纹非常明显。

(2)上涂料

辨伪方法:表面乌黑,仿旧涂料的亚光颗粒明显,木纹几乎看不到。用木料在报纸上划动,无明显带色划痕,或者划痕颜色为黑色,正常情况下紫檀木应留下紫红色划痕。此种作伪,其内部木材可能连紫檀木都不是。

(3)刷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化学药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涂刷高锰酸钾溶液是常用的作旧方法。处理过的紫檀颜色发灰黑色,强光灯下可以看见兰紫色的印痕,用餐巾纸带水擦,可看见紫色的脱色。

(3)刷食用碱

辨伪方法:食用碱为白色粉末,化学名称碳酸钠,呈弱碱性,能够与紫檀木内的单宁(木材的一种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变黑。处理过的紫檀强光灯下可以看见脱色发白的条纹和内部新鲜的红色相间。在报纸上的划痕先棕色后鲜红色。

(4)刷火碱

辨伪方法:火碱白色块状,化学名称氢氧化钠,呈强碱性,具有腐蚀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棕黑色,没有黑绸缎光彩,黑色均匀,颜色不随木材纹理变化。用潮湿的手触摸后,两手指之间感觉特别滑腻。用白纸加水擦发现脱色橙黄色。

(5)刷石灰水

辨伪方法:熟石灰,化学名称氢氧化钙,呈弱碱性。处理过的紫檀表面呈乌黑色,黑色均匀,颜色不随木材纹理变化,没有黑绸缎光彩,表面木纹被黑色覆盖。用白纸擦没有脱色。在报纸上的划痕乌黑。

三、紫檀家具面面观

紫檀属豆科,是一种颜色深紫黑的硬木,是红木中最高级的用材,最适于用来制作家具和雕刻艺术品。紫檀木性稳定、木质坚实,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色调深沉凝重、稳重大方。因此在制作紫檀家具时也往往利用其自身特点只进行简单的雕刻和镶嵌而已。

制作紫檀家具多利用其自然特点,采用光素手法,紫檀木质坚硬,纹理纤细浮动,变化无穷,尤其是它的色调深沉,显得稳重大方而美观。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经打蜡磨光不需漆油,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因此有人说用紫檀制作的任何东西都为人们所珍爱。

1.紫檀嵌玉宝座

宝座,亦称“宝椅”,是一种体形宽大的坐具。明代以后,随着皇权制度的不断加强,宝座逐渐成为封建帝王御用坐具的代名词。人们将帝王御用的坐具统称为“宝座”。

紫檀嵌玉龙纹宝座就是清代宫廷大量宝座中的一件精美之作。此宝座通体采用名贵的紫檀木制成,为清乾隆年制。宝座为三屏式,座面长114、宽89、通高105厘米,靠背及两侧扶手边框,雕刻着清代中期颇为流行的拐子纹饰:靠背及扶手中心,则浮雕海水纹地,其上嵌白玉正龙、火珠、夔龙拐子,座面下有束腰,腰下嵌白玉团花、双蝠及彩石花叶,腿足甚为厚拙,足端为云纹外翻足,足下踩托泥。座前附有一只精美的脚踏。在清宫遗存下来的宝座中,这是一件保存相当完好的宝座,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2.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

清乾隆时期的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是圆明园的珍贵文物。案面长258厘米,宽51.5厘米,通高88厘米,此案看上去是夹头榫结构,但腿足并未开槽夹住牙子,牙子是外露的,当属夹头榫的变体形式,其目的是使牙子与牙头的雕饰图案衔接一致,形成绚丽华美的视觉效果。

这是一件典型的出自广东或北京紫禁城造办处中来自广东工匠之手的御用重器。此案有两个显著特点。

一是用料厚重。民间历来有“紫檀无大料,十檀九空”之说,而此案案面长过两米半,两根大边用的都是精选大料。

二是带有西洋装饰风格,腿足的造型仿西洋建筑中的石柱,雕饰的涡卷花卉草叶属于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在2008年,中国嘉德共举行了春拍、秋拍及4场“嘉德四季”拍卖会,拍品超过2.4万件。在这些拍卖会中,一件清乾隆紫檀雕西番莲大平头案以3136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打破了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世界纪录。

第二节“木中君子”黄花梨

花梨木,又名“花榈”,其木纹好像鬼面,接近狸斑,又称“鬼面”或者“花狸”。花梨木的花纹圆晕,色彩鲜艳,纹理清晰美丽,可做家具及文房用品。另外,花梨木有老花梨与新花梨之分。老花梨又称黄花梨木,颜色由浅黄到紫赤,纹理清晰美砚,有香味。新花梨的木色显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

黄花梨,是生长于海南岛的中国特有树种,古代也称之为花榈、榈木、降香、降香檀、降真香、黄花梨等多种俗称。《本草纲目》中称为降香,有降血压、血脂及舒筋活血的作用。黄花梨极易成活,但极难成材,一棵碗口粗的树可用材仅擀面杖大小,真正成材需要成百上千年的生长期。其木质坚硬,是制作古典硬木家具的上乘材料。黄花梨是我国特产的珍贵木材,以此木料制作的家具,已停产近300年。因此,存世的每一件黄花梨家具都值得珍藏。

这种材料颜色不静不喧,恰到好处,纹理或隐或现,生动多变。花梨木颜色从浅黄到紫赤,木质坚实,花纹精美,成八字形,锯解时芳香四溢,中国海南产的花梨木最佳,其显著特点是花纹面上有鬼脸,即树结子为最佳,花粗色淡者为低。另一特点是其心材和边材差异很大,其心材红褐至深红褐或紫红褐色,深浅不匀,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边材灰黄褐或浅黄褐色。

【知识小百科】

解读“黄花梨”

“黄花梨”古无此名,只有“花梨”或写作“花榈”,是二十世纪初开始有此称谓的,主要是区别大量进口的花梨木而在花梨前加上一个“黄”字,故有“黄花梨”一说。因为海南花梨早在明朝末年就已砍伐殆尽,所以现在用料多为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进口花梨木,但品种繁多,质次各异,品质相差很大。2000年《红木》国家标准正式将其定名为“降香黄檀”,而并未采用“黄花梨”一说。黄花梨为民间俗称,而降香黄檀为树种的科学名称。在贸易合同、科学研究中以降香黄檀为正式科学名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