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18697700000010

第10章 形意拳的主要内容(5)

7.收式

以上动作出去回来相同,打到原来位置回身式后,下肢不动,收回左挂印手,右手打钻拳,左手出劈拳,回归三体式收势。

四、马形

歌诀

丹田提气由腮崩出,唯力唯德疾蹄爬踢;

肺脾舒畅调节呼吸,心存良骥勇猛攻击。

拳经云:“马者,最仁义之灵兽,善知人心,有垂鞭之义,抖毛之威,有疾蹄之功,撞山跳澜之勇。取诸身内则为意,出于心源。”故道经云:“‘名意马’,意属脾,为土。土生万物,意变万象。以性情言,谓之心源;以拳中言,谓之马形”。形的内容突出表现马在奔腾中前冲之特点。

健身原理

马形练疾,主练一气之吞吐。练习马形时,要求上虚下实,含胸、舒心,意发中丹田的①膻中穴。吸气时,内气由心下降到丹田;提气时,与冲脉相合,上穿两肋,到极泉(腋窝口);呼气时,极泉之气循经通向小指②少冲穴,随着内气之运行路线,两拳向前猛撞,使心经受到按摩锻炼。

马形有心内空虚之妙,故练习时,宜外刚猛而内柔和;又有丹田气足之形,故练习时,宜注重气沉丹田抱气的锻炼。马形左右式都是两臂拧转着向前冲撞。在步法中,要求后腿用力远蹬,两腿站立牢固,上下整齐如一,以显示马形坚强有力的特征。练习马形沿直线进行。

要领

提气用力,合于意气;节制呼吸,施于四体;双拳齐出,俯身崩击;意定理直,气势磅礴。

练法

1.预备式

即三体式。

2.马形右式

左足向前寸步,右足迅速收提于左踝内侧,足尖上勾。两掌边变拳边出肘撤至腹侧成仰拳;不停,左腿极力蹬地,右足尽力向前迈进一大步,左足跟半步,两腿屈膝成三体式步;同时,两拳边内旋边向前拧转冲出,右拳高与乳根平,臂呈弧形;左拳在右肘内侧,拳心均朝下,眼看右拳。

要点

两拳向前冲出时要有拧裹和抖动劲,右肩要有催劲,以助右拳之冲力。两膝略向里扣劲,腰要塌,肩要沉,头要顶。

3.马形左式

右足向前进寸步;同时,两拳边外旋边撤回至腹部两侧成仰拳;不停,左足尽力前进一大步,右足随之跟进半步,两腿屈膝成三体式步。两拳边内旋边向前拧转冲出,左拳与乳根平;右拳在左肘内侧,拳心均朝下,眼看左拳。

4.马形回身势

打成马形左式,身体向右后转,以左足跟为轴,足尖里扣;右足随之扭正,重心后移至右腿。两拳同时撤回至腹侧,拳心均向上;不停,右足尽力向前迈一大步,左足跟进半步,两拳猛向前去,打成马形右式。左右马形轮换打去,其数根据体力、场地大小而定。

5.马形收式

打到原来位置,打出马形左式后回身。回身接打马形左式停住,收回双手,右手打钻拳,左手出劈拳,成三体式收势。

五、鼍形

歌诀

运腰固肾舒臂领手,内存机警外示笨拙;

曲中求直擒拿刁扒,固筋练气如鼍运技。

鼍为水中动物,有浮水之能,其力最大,而又最灵敏,它既有浮水之灵巧,又有翻江倒海之劲力。久练鼍形能消心之浮火,助命门之相火,且藉以充肾水及舒伸周身之筋络,并有化拙为灵、易僵为巧的作用。

健身原理

练鼍形的一呼一吸,两肋伸缩如鱼之两腮;而腰之扭动,使带脉发生激烈脉冲,可增加腰劲、横劲;同时,两臂的左右翻滚,阴阳互变,①尺挠二骨的互相拧转摩擦,充分调和了手三阴、三阳经。

练习时要求手、眼、身法、步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强调以腰为轴,既要用腰劲带动四肢动作,如在水中漫游之轻灵,又要体现翻江之气势,摇头摆尾,灵活自如。其手型为“八字手”,拇指和食指伸直撑开八字形,其余三指自然弯曲。鼍形动作沿“之”字形曲线前进。

要领

灵通于背,活泼于腰;调筋练气,曲中求直;左右分合,连成一气。

练法

1.预备式

即三体式。

2.鼍形左式

身体先右转,随即再向左转;同时,左手变成八字式,由前向下、向里、向上弧形翻天覆地转,由胸前向左前方翻转横撑臂成弧形,掌心向前,高与口平;左足随左臂同时收回,随即向左前方偏左迈一大步;右足也随之收提,靠于左踝内侧,足尖着地,左胯随左足落地向左摔劲,重心落于右腿;右手同时变八字手,停于腹前向左托劲,手心朝上,眼看左掌。

要点

左胯与左手的动作协调一致;左臂要沉肩垂肘,左掌向左横撑时,掌外缘着力,右手暗含托劲;左腿屈膝站稳妥。腰要塌,头要顶。

3.鼍形右式

右足向右前方偏右进一大步,左足随着收提,靠于右踝内侧,足尖着地,右胯随右足落地向右摔劲,重心落于右腿;同时,右掌经胸前向上、向右弧形翻转,内旋向右前方横撑,臂成弧形,高与口平;左掌随之翻转下落于腹前向右托劲,掌心向上,眼看右掌。

4.鼍形回身式

打出右式后,不停,左足似落非落,身体速向左后转达80度,左掌上云,手心向上,高与口平;右掌随之落下停于腹前向左托劲,掌心朝上;左足随身体左后转向右前方迈一大步,右足随之跟至左踝内侧,足尖着地;不停,随之右脚向右前进一步,右胯随着右足落地向右摔劲,快速灵活。进步不可停顿。

5.鼍形收式

打到起势位置回身后,再打出左式。左掌、左腿收回,足尖点地;右拳打钻拳,左手出劈拳,回归三体式收势。

六、鸡形

歌诀

提胸下腰练鸡腿,任督循环贯丹田;

提膝望怀踩有力,发人妙在起居间。

鸡虽禽类,其独立沉静、神光寂下之势,为有智之物。其生性好斗,有抓蹬之技、抖翎之威、欺斗之勇。取之于拳,主要取其独立之功和蹬抓之技。在发放爆发力时,项要如鸡斗,真正领得起,顶得实,竖得坚。

健身原理

鸡形练勇,主练一气之收纵。通过多种进退转换的身法、步法、手法,锻炼全身的灵活性和完整性。练鸡形时由于单脚独立,脚后跟吃力,脚后跟直通大脑中枢神经。鸡形的动作路线为直前行进。

要领

昂首提胸,神气关顶;提腿翻足,进步摩胫。真气内存,以智胜勇;提踩有力,腿快足灵。

练法

1.预备式

即三体式。

2.金鸡独立式

右掌由左掌下面向前穿出,高与肋齐;左掌撤至腰部左侧,掌心向下,再从右手下穿出;左足向右足内侧靠拢,左手手心朝下,与肋同高,右手手心朝下,于左肘下,眼望左手。

要点

前进时纵步要稳、要远,不可前俯后仰。穿掌柔中含刚,力达指端。独立时头正、腰塌,精神贯注。

3.金鸡食米式

左足前进一大步,右足随之跟进,足尖靠近左足跟,身体微蹲;同时,右掌变拳向前冲出(崩拳),左掌趁势扣于右手腕部,眼看右拳。

4.金鸡抖翎式

接上式,身体右转90度,右脚向后横撤一步;同时,左足稍往回横带,足跟向外撑劲,两足成右重左轻的半马步;同时,左掌尽力向下方撑开,停于左膝旁,掌心向外;右拳变掌屈肘撑到头部右额角处,掌心向外翻,眼看左掌。

5.金鸡上下架式

左脚向左拧正,用腰劲把上肢转向左面;右脚抬起与左膝盖同高。左掌上翻,右手从左手下往上穿出,与口同高,掌心向外稍向上,左手放于右肘下。右脚后撤落地,支撑之左腿稍往后移,重心放在右腿;同时,左手向上从口位置往前、往下搂抓,右手划立弧抓回;不停,两手同时向前下方按出,两腿同时往前纵步,眼看左手。

6.金鸡报晓式

身体重心移于右腿,左掌半握拳,由外往里划一小圈,左脚提起震地;同时,右手提起经胸前向左下方插伸,掌心向里;左掌由左下方经胸前向上方斜穿,停于右肩侧,掌心向右,指尖向上,眼看右前方。稍停后,右足向前迈一步,左足随之跟进半步,两腿微屈,重心偏于左腿;两臂右上、左下同时分开,右手上起高与眼平,指尖向上,臂微屈;左掌下捋,停于左胯旁,掌心斜向下,肩沉肘屈,眼看右手食指。

7.金鸡争斗式

右手收回,左足上步,左掌打左劈拳;右腿提起,足与左膝同高,左腿弯支撑重心;两手同时收到胸前,两腕相交成十字形,右手外,左手里,手心朝里斜向右,两臂外旋朝前下扑去;同时,提起右脚向前蹬出落地,左脚跟半步,这时扑出之双手与脚同时停住,与腹同高,两臂微屈,身体稍向前倾,眼看前下方。

上述是金鸡争斗右式,还有左式与此相同,惟有提左腿即可。

8.金鸡回身式

右脚往右后撤,左脚往右扣足尖,要用腰劲往右后做金鸡抖翎式,转身90度;左手打撩阴手,手掌向前与裆部同高;不停,打金鸡报晓、打劈拳,接着往回返,顺序同上。

9.鸡形收式

打到金鸡回身式、金鸡报晓后,收右腿右掌,出右钻拳,上左脚打左劈拳,回归三体式收势。

七、鹞形

歌诀

束身而起长身而落,穿梭入林扑撞抓捉;

内敛元气外束身廓,惟小惟巧鹞形自得。

鹞的特性是雄勇而灵巧,它既有翻身之巧,入林之奇,又有展翅之威胁和束身捉物之捷,且有钻天之勇。取之于拳,有舒身缩体、起落翻转之作用。形要顺,外要刚,内要和,要体现出灵巧而雄勇的神形。雄勇并非拙力,灵巧并非飘浮,要沉稳而灵活,体现伸缩吞吐的身法。

健身原理

练鹞形,吸气时意守膻中穴;束身之时,气聚第四肋间的①天池穴(中医称胸为四海之一的气海),是宗气所聚;动作入林抖绝劲时,内气通过冲、任、督、带脉,流入心包经,促使血液畅通,减轻心脏之负担。鹞形动作沿直线行进。

要领

身体活泼,束展迅速;入林似梭,登枝更巧;起落有准,用膀撞打;避实击虚,不怕强敌。

练法

1.预备式

即三体式。

2.鹞子束身式

两掌变拳,右拳臂边外旋边向前上钻出,拳心向上,高与眼平;左拳在右拳上钻的同时撤至腹前,拳心转向上;左脚尖外撤,两腿弯屈,重心放在前足,身体束成一团,眼看前方。

要点

身体要平衡稳定,肩要沉,腰要塌。

3.鹞子入林式

借左足之蹬力,身体猛烈向前跃出,右足先落地,左足往前一步,重心落于后腿(右腿);跃起的同时,两小臂往右抖摆;左足往前的同时,右拳收回右耳上方,左拳向前冲出,眼看左拳。

4.鹞子入巢式

右腿上前一步,足尖外撤,后足跟提起,重心放在前腿;同时,两拳收回变掌,从腹部往前推出,约与裆同高,右手在下,掌心朝上,左手在上,掌心朝下,眼看掌前一尺远。

5.鹞子捉雀式

右足尖扭正,左足上前一步;右手拉回,手心仍向上,左手往前下方抓去,眼看左手。

6.鹞子束身式

同前。

7.鹞子钻天翻身式右式

上右步,右拳向上钻,略高于头,扣右足摆左足,向左后转体180度,左手往前下方抓去,眼看左手。

上动不停,右脚向前上步,右手经腹前划弧上托与下颌同高,左掌掌心向下,位于右肘内侧。

左式与右式方法相同,左右互换。

8.鹞形收式

打到原位回身后,打出左钻拳,收左拳出右钻拳,打左劈拳回归三体式收势。

八、燕形

歌诀

翻身抄水提肾固腰,闪身亮翅降心补脑;

钻天观顶抄水视足,提取肾精燕形冠假。

燕体小翼长,为飞禽中最灵巧、最敏捷之物,有钻天之能,抄水之巧,闪避折转无声之奇,飞腾高翔之妙。

健身原理

燕形练捷,主练一气之起伏。练燕形,有起有落,既有抄水,又有钻天。故要求全身关节、骨骼都要通达、灵活。动作起伏翻转幅度很大,易通足少阳胆经,还可通手少阳三焦经,此两经通后,可去掉身体之拙力,化为灵巧之劲,使上下相随。燕形在人之为用,须注重下肢功夫和身躯的灵活,才能体现出抄水时迅速、转动时敏捷的特性。燕形沿直线往返练习。

要领

身体灵动,伸缩莫测;运用腰际,气血顺行。

练法

1.预备式

即三体式。

2.燕子返首式

右手掌从左手下划弧往右后;同时,右足外撤,身体转向右后方;右手掌向外放于额头前,左手掌向外贴于左胯边,两腿成右弓马步,眼望右前方。

要点

转体、摆头、扣脚协调一致。

3.燕子抄水式

身体猛然向左前方向旋转180度;同时,两腿变成左仆步,左手掌顺腿方向插伸,拇指朝上,右手掌向里裹压到小腹部位,眼望左手。

4.燕子钻天式

右腿往前迈出一大步,利用落地反弹力,身体向空中轻巧地跃起。两手变拳钻天而起,右手高过头顶,左手与右眉齐;不停,两手变仰拳前后分开(左前右后);同时,右足落地,左足在前,依然是左仆步;两拳一前一后,拳心朝上,眼看左前方。

5.燕子衔泥式

右脚迅速向前跃出一大步,左脚随之紧靠右足踝,脚不挨地;右脚跃起的同时,两拳变掌,右掌掌心朝前,五指向下,随身法往前猛击,至小腹前右手腕与左手掌相接,眼望前方。

6.燕子展翅式

(1)左崩拳

左脚着地,右脚离地,靠紧左脚踝骨;两手同时变拳由胸前划弧向前后猛砸下去,拳高同鼻,拳心向上;腿屈下蹲,眼望左前方。

(2)右崩拳

右脚往前迈一步;同时,两拳收回肋下,右拳向前冲打。

7.燕子束身

身体向左转90度,右脚尖里扣;右臂外旋,屈肘向胸前掩回,两拳向胸前裹抱,呈十字交叉式,左拳里、右拳外,拳心均向里,眼视右拳。

8.燕子抖翅

两足同时往两侧移动少许成高马步;两拳同时变掌向外抖撑,虎口要圆,眼望左掌。依照顺序,燕子返首、燕子抄水往回返。

9.燕形收式

打出去,返回到原位,燕子束身抖翅法是回身式,而后,右手钻、左劈拳回归三体式收势。

九、蛇形

歌诀

曲折刚柔气官身,首尾防打隙钻侵;

粘缠吸引即束展,蛇力通神大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