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18697700000014

第14章 形意拳的价值(2)

五、形意拳养生与现代实验研究

练习武术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武术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究竟如何?能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是所有的武术工作者以及武术爱好者长期以来想要搞清楚的问题。

但由于人生理和心理的复杂性,人体实验研究历来是体育科学中难以操作的领域。在这方面,一些体育研究人员进行了自己的努力,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尤其是在太极拳方面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受到更多的关注,针对形意拳健身养生方面的实验研究也开始出现,并有了可喜的成果。

研究人员采用国内外广泛运用的评价人体心肺功能的科学方法,选用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脉搏和最大吸氧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在高校体育课中进行形意拳教学,对所学专项不同的大学生进行一年的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形意拳是提高人体心肺功能的良好的运动项目,并提出在高校学生中广泛推广形意拳的建议。

在针对形意拳对人的智力、体力的影响进行的实验研究中,研究人员选定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平均年龄18.5岁的50名学员为实验班,平均年龄18.9岁的45名学员为对照班。实验中给这些预备警官们讲解形意拳的简单知识以及练习形意拳的好处,激发他们练习形意拳的兴趣,并要求持之以恒,自觉按计划坚持锻炼,实验时间为136天(12天假期除外);该实验证明受试者习练形意拳后,记忆力、注意力、计算能力及呼吸机能都有明显提高。通过与对照组比较发现,形意拳练习对肺活量的影响比较明显。

影响人体机能发展的因素比较复杂,涉及锻炼强度、饮食起居、年龄、气候、体型和体重、健康情况等等方面,在实验中对这些因素的控制成为衡量实验结果信度的重要指标。以上两个研究均选取了在校成年大学生为实验对象,时间、地点都是在校上课期间,这就为较好地控制以上自变量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因此,以上两个实验的结果具有较大的信度。实践证明形意拳不但有较强的技击性,而且对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改善素质、防病治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第二节形意拳的心理改善作用

一、振奋精神,增强自信

在运用形意拳的实战技法时,拳谚要求“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但是要达到这种水平,需要长期的训练来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勇往直前的自信心和胆识、坚强的意志、胜不骄败不馁的斗志。在单练套路时,要强调无人似有人,即意想有对手与你进行对打,经过长期的练习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然后再进行对练和散手的实战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强调有人似无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即意想对手根本不存在,经过这样长期的训练就能培养必胜的信念,坚强的意志,激昂的斗志。

二、调节情绪,改善人际

在长期形意内功的锻炼中,通过调身可以使人体各部调整到符合力学要求的省力节能状态,进而使人机体放松而舒适,再通过调心和调神,降低大脑中枢的兴奋,加强大脑中枢的抑制,消除紧张、忧虑、恐惧等不良的心理活动,把焦虑调节到适当的水平,使人不管是在工作、学习、比赛状态,还是休息状态,都拥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情。长期如此还可以反过来促进人的机体健康和改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

三、磨炼意志,培养品德

练习形意拳基本功,要磨练“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常年有恒、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套路练习,要克服枯燥关,培养刻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遇到强手克服消极逃避,锻炼勇敢无畏、坚韧不屈的战斗意志。经过长期锻炼,可以培养人们勤奋、刻苦、果敢、顽强、虚心好学、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和意志品德。

第三节形意拳的社会功能

一、克敌制胜、防身自卫

形意拳是我国著名的三大内家拳术,以快速刚猛的硬朗风格为特点,寓技击于体育之中,其技击的特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实用中,其目的在于杀伤、制限对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击方法,迫使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它强调扬长避短,攻彼弱点、避彼锋芒,讲究得机、得时、得势,从而提高判断力和应变能力,这无疑能提高人们克敌制胜和防身自卫的能力。尤其对公安武警和边防指战员更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形意拳虽有很强的攻防技击性,但又与实用技击有所区别。从体育观念出发,它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如在散手中对武术中有些传统的实用打击方法作了限制,而且严格规定了击打部位和保护护具,短兵中使用的器具也作了相应的变化。

二、尚武崇德、陶冶情操

“教武育人”贯彻在武术教习全过程中,“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传统中始终把武德列为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这在形意拳的教导学习中同样重要。重礼仪,尚武崇德,诸如尊师爱友,互教互学,以武会友,切磋技艺,讲礼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将激烈的攻防技术和人生修行结合起来,是中国武术传统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社会的发展中,武德的标准和规范也不尽相同,尚武而崇德不仅能很好地陶冶情操,还会大大有益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三、竞技观赏、引人入胜

无论是套路表演,还是散手比赛,历来为人们喜闻乐见。唐代大诗人李白好友崔宗之赞他“起舞拂长剑,四座皆扬眉”。杜甫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著名诗篇中有“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的描绘。汉代打擂台,“三百里内皆来观”。都说明无论是显现武术功力与技巧的竞赛表演套路,还是斗智较勇的对抗性散手比赛,都会引人入胜,给人以美的享受,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四、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形意拳蕴涵丰富,技理相通,入门之后会有“艺无止境”之感。形意拳的卓越先师们就有切磋技艺,交流思想的习俗。晚清,李老农的著名弟子有五人聚集太谷传授形意拳艺,太谷也成为形意名流荟萃、形意大家往返交流技艺的地方。

群众性的形意拳活动,也成为人们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的良好手段。随着形意拳在世界广泛传播,促进了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许多国家形意拳爱好者通过练习形意拳,了解认识中国文化,探求东方的文明。形意拳通过体育竞技、文化交流等途径,在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五、广泛参与、全民健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形意拳目前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较广,群众基础较好。首先,要以这些地区为核心,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通过拳派有组织的活动和有力措施,多渠道、多方面积极有效地向周边地区影响和辐射,进一步扩大形意拳的农村群众基础;其次,利用形意拳著名大师的名人效应,突出形意拳的健身功能和实效性。在我国实施全民健身形势下,形意拳是促进社会大众广泛参与的最好项目之一。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成为人们的需要。许多医学指标,如人口的平均寿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测定结果、社会流行病的发展演变、人口的死亡原因等都间接或部分地说明了体育锻炼的益处。科学地进行形意拳练习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因此,经常参加形意拳练习,能增强形意拳练习者的体质,提高我国公民的身体素质。

六、丰富生活、促进精神文明

人们紧张的劳动之余,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生活来调节。利用余暇时间进行锻炼,不但丰富了社会文化生活,而且锻炼者通过相互交流,扩大了社会交往,促进了团结合作,起到了建立良好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工作效率提高,周工作日、工作时减少,使得很多人有了余暇时间。若能经常系统地参加形意拳练习,就能提高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的机能,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水平,振奋精神、陶冶情操,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确立全新的审美意识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将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生活,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