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形意拳
18697700000015

第15章 形意拳和武德(1)

第一节武德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一、什么是武德

何为“德”?德,形声字,其本义是登高、攀登。德,《说文》解释为“升也”,引申为道德、品行,又引申为恩德、恩惠。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古文字考释家们认为:“德字照字面上看来是从值(古直字)从心,意思是把心放端正,便是《大学》上所说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德”从汉字的本义上看是“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即端正心性,反省自我,向别人学习。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德者,才之帅也”;“才者,德之资也”;他的德才观是:“德是首脑,是统帅才的。如果没有德,才就用不到正确的方向上,就有可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做恶,危害人民的利益。”

总之,“德”字不论从字形、还是从字义上看,它的本义都与品性修养有关,都强调心思端正,强调通过参照他人来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是否正道直行,是否符合社会行为的规范。

武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简而言之,就是武术道德。

武德贯穿于武术活动的始终,武德一词最早于三千多年前就已出现。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其言:“武德有七,禁暴、戢兵、保大、公定、安民、和众、丰财”。以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武德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但是,它的发展主旨是明确、积极和健康的。1987年全国武术学术研讨会,将武德规范概括为“尚武崇德,修身养性”。

“尚武”指倡导参与武术锻炼,以求强身健体、自强不息,培养面对现实的竞争,“崇德”指推崇道德修养,诚信正直,谦和忍让,见义勇为,遵守社会公德。

实际上,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具有的道德情操,包括其心性修养、道德作风、精神境界和武术礼仪,贯穿于拜师择徒、习武、教武、用武等武术的全过程和全方位。中国武术伦理观的核心,它不仅具有体现武术伦理规范的主体意义,而且还包含了在整个武术社会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内在秩序,注重在武术活动以及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时的秩序规范,并且个人的武德只有在社会共识的秩序规范中适应社会实践才具有实践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武德既表现了武术人对社会规范的尊重,又包含着对理想品性的追求。

二、新时期的武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看待武术的视角也逐渐发生变化,武术的功能同时也发生着变化。和谐社会下的武术,更多地突出了其体育属性。因此,新时期的武德内容在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武德与爱国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精神的高度,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武德高—爱国爱民,品德高尚。为武之道,以德为本。习武首先要重视武德的学习,要有好的思想品质,这是提高武技的前提。

2.武旨正—强身健体,卫国防身。学习武术的宗旨要正确,练武是为了强健身体,掌握武技为人民服务,保卫国家和人民安全,绝非恃艺为非作歹,损害群众利益。

3.武纪严—不斗凶狠,遵规守纪。有了一定的武术技能,不能逞凶斗狠,无事生非,应该遵守各项法规制度,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并能够主动同坏人坏事作斗争。

4.武风良—尊师爱生,互研拳学。在武林同仁中,要形成一种老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互相尊重,共同研习武术的良好风气,为武术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5.武礼谦—抱拳行礼,谦和礼貌。无论习武者之间,还是与其他人之间,都应该以礼相待,有礼有节,平易近人,谦虚诚恳,不能出口不逊,得意忘形,败坏武德。

6.武志坚—意志坚强,百折不挠。武术是一项内容繁多、技术性较高的运动项目,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要求习武者有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立志为武术事业献身。

7.武学勤—拳不离手,勤学苦练。要学习好武术,就应该拳不离手,坚持不懈地朝演夕练,勤学苦练。历史上武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勤学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武术。

8.武技精—钻研武技,精益求精。“艺无止境”,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非一朝一夕所能穷尽,必须刻苦钻研,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才能使武艺精湛。

9.武仪端—举止庄重,容端体正。习武者应该仪表端正,举止文雅,表现出气宇轩昂的精神风貌,不能衣装不整,体态不端。

10.武境美—环境优美,井然有序。练习武术,要主动保持练习场地、生活环境的卫生,特别是训练场地、衣物、器件等要摆放整齐,爱护公物,让习武环境、生活环境优美整洁。

【知识小百科】

什么是武术?

具有攻防实战、强身健体双重含义下提出的形体运动要求和功法,我们称之为“武”;发挥攻防实战、强身健体作用下的技术技巧和动作,我们称之为“术”。拳术功法与技术的结合,就是“武术”字意的解释。

一般人都可以用通常的概念来认识武术运动。比如在公园里,参加锻炼的人很多,有各种方式的锻炼方法,跳绳、跳舞、打球或散步等等。但是,在有人练习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掌等拳术时,人们一眼就可以判定是在练习武术。为什么呢?因为它的运动形式和方法明显不同于其他的锻炼形式。

简单举几个倒子。体操运动,是表现外部肢体造型的一种运动,讲究和追求美的概念,练起来非常优美、大方。舞蹈运动,是单人、双人或集体在乐曲的节奏中,以肢体运动造型或配合活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杂技运动,是根据力学平衡理论展开的技术性肢体造型活动,严格地讲,是力学技巧运动的范畴。

而武术运动不仅涵盖上面的内容,还体现与人相搏的理念。因此,武术的形体运动是建立在攻防技术基础上,配合呼吸、意识意念的引导作用,所表现出来的运动。正是由于有意识意念、呼吸等功能的配合,才有更全面、更好的强身健体作用效果。这也是武术运动的功法功能所决定的。

三、武德的发展历程

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武德与先前的武德在内涵上有本质的不同。在武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武与德并不是一起产生发展的。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技击的攻防格斗直接来源于战争,是杀与被杀的技术,因此,武术必然内含着血腥与暴力。如《孙子·计篇第一》所云:“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实际上这是对政治家和将帅的规范。

武艺时代的武术理念中,绝对没有与武技和直接规范习武者有关的所谓“武德”。道理很简单,战阵厮杀,就是要杀掉敌人。戚继光说:“凡武艺,不是当应官府的公事,是你来当兵防身立功杀贼救命本身上贴骨的勾当。你武艺高,杀了贼,贼又如何会杀你。你武艺不如他,他杀了你。若不学武艺,是不要性命的呆子”(《纪效新书·论兵紧要禁令篇》)。凡战斗和战争,都是与身家性命相关的。所以,包括像《纪效新书》、《阵纪》等在内的中国古代的兵书,只是教授士兵如何积极地、无限度地奋力杀敌,而绝对没有教育士兵要克制地有限度地掌握和运用武艺。

但植根于“礼仪之邦”的中华武术,却被深深地印上了一层道德色彩。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相争,开始“文、武分途”,重视和提倡“拳勇”和“技击”,而儒家把“仁”与“勇”相联系,并以“仁”作为勇的动力和前提。故孔子指出:“勇而无礼则乱。”专门记载西周到春秋各个诸侯国史事的典籍《国语》中,有“有武德以羞正卿”的说法;《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说: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民安、和众、丰财”。这里讲的是有高尚武德的人可以做高官和对诸侯用兵的道德要求,它虽与武术中的所提倡的“武德”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但并不能雷同。

真正的武德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寻求政治上的稳定,将森严的宗法等级观,固定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去武行文”、“废武尚德”的思潮泛滥,武术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武术是文化的一种载体,它不会自行消失或灭亡,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它只会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式,依附于其它的组织或形式继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因此,武德应该产生于民间,存在于法律之外,属于习武之人自身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所以才有了所谓的“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明德”,“德为艺先”,以及在博弈的过程中“点到为止”的重德仁义精神和杀富济贫的侠义精神为所有习武者所尊崇。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并与我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武术先辈在正确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之后,在武术活动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武德概念。多数学者认为传统的武德概念主要是建立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吸收道家、释家的思想精神而形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内容有不同的侧重,但主要内容包括“忠”(精忠报国)、“仁”(仁爱)、“信”(诚信)、“义”(正义)、“敬”(尊师重道)、“礼”(有礼有节)、“智”(明辨是非)、“勇”(勇敢无畏)。

在我们现在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但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却使青少年的犯罪率不断上升,直接危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国家的安定发展。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十一五”期间青少年犯罪增加68%,未来5年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加。青少年犯罪被称为“社会三大公害”之一。虽然问题已经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却迟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反而呈现升高趋势。少年犯罪率的上涨、低龄化、残忍程度等问题令人不得不深思和得到全社会的重视。所以当代教育有必要引入武德教育,增强对青少年进行新时期“忠”(精忠报国)、“仁”(仁爱)、“信”(诚信)、“义”(正义)、“敬”(尊师重道)、“礼”(有礼有节)、“智”(明辨是非)、“勇”(勇敢无畏)的教育。

良好的武德表现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之中。这些礼节蕴涵着虚心好学、谦虚礼让的道德品质,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产生良好的影响,形成文明礼貌待人的品德。武术礼仪不仅是对青少年的身形、体态和举止的塑造,而且也是完善人的心性、道德的过程。武术讲究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练艺必修心、修德,良好的德是艺的基础,艺和德结合方为完美。这种技道双修的理想观念对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第二节形意拳的武德及其文化内涵

“武德为什么重要?一个人有谦逊之心,他的拳一定能练得很好,一个好勇斗狠之人,往往头脑都比较简单,越来越缺乏灵气,是练不出功夫的。”—形意拳大师李仲轩。

作为我国名拳之一,形意拳的武德不但具有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双重意义,还包括通过自身修炼而达到武德修养目的的练功方法。

在它形成和发展的百多年历史过程中,历代形意大师都把武德和拳艺视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武德是职业道德,是规范教者和学者的金科玉律,古之学者必有师,清朝名将年羹尧从小就顽劣,桀骜不驯,后受名师亲授,文武兼备,成就一代良臣。拳学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里,通过拳学的修炼,来改变个人的气质和精神境界,从而使弱者健,懦者勇,诡诈者多义。形意拳的武德修养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从根本上改变学拳者的气质,提供拳学的精神境界,在学拳艰辛的过程中完善人格,陶冶情操,达到安身立命,气势恢宏的武德要求。

形意拳修炼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取向的标准,便是儒家孔孟仁学。孔孟仁学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形意拳门道德行为的准则。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修己治人”。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沃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华武术,无论何门何派都十分重视道德、伦理精神。我国的传统伦理是一门专门用来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道德的学问,千百年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形意拳作为关于人体生理和精神的修炼拳道,自然会受到传统伦理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