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新西兰
18707500000017

第17章 用山水构建名片(2)

树屋餐厅开业以来吸引了全世界70多家媒体采访,一时间成为全球时尚潮流的一个话题。

人们对树屋餐厅的厚爱,正是表达出了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生活理念。如果不涉及专利,估计类似的树屋还会出现。

3.因环保而美丽

新西兰四周环海,气候温暖,空气湿润,森林覆盖率极高。全国除了房屋、道路、河流之外就是树木和草地,几乎看不到裸土。没有工业污染的新西兰就是个天然大氧吧,那里的空气弥漫着草和泥土混合的香味,不由得使人想要大口呼吸。新西兰是世界上最环保的国家之一,号称是“世界上最后一块净土”。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是新西兰人最大的骄傲。

但是,新西兰这条环保之路走得并不平坦。19世纪初,以英国为首的欧洲殖民者来到新西兰之前,新西兰只有毛利人,他们过着自然原始的生活,那时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世外仙境。

欧洲殖民者为了创建“新的家园”,大肆破坏原有的生态和地貌,开荒开矿,建设港口,发动了史无前例的“牧场革命”。他们砍伐原始森林,种植英国的草种,将新西兰51%的土地改造成牧场,保证了牛羊全年饲养不间断;为了提高产量,交替施用大量的化肥和杀草剂。更为严重的是,在100年内从世界各地引进了1000多种外来物种,严重威胁了当地原有物种的生存。

这些人为破坏自然地貌和自然环境的做法,打破了新西兰原有的生态平衡,本来物种急剧减少,有些物种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而大量施加化肥和杀虫剂污染了水源,超过人口10倍以上的牛羊所释放的大量有机废气又污染了空气,并直接导致新西兰上空的臭氧层空洞的形成。虽然这些做法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对自然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是摆在新西兰政府和新西兰人面前的一件大事。他们在反思,如何能保持生态平衡。20世纪60年代发生的“拯救马纳波里湖运动”是新西兰历史上第一场全国性环保运动,为环保意识的确立以及新西兰最终走上一条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奠定了基础。

马纳波里湖是新西兰南岛最深的湖泊,也是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峡湾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的西南面,利用湖与太平洋的落差所产生的能量修建了一座水电站。为增加水电站的发电量,政府计划提高湖的水位,但此举可能淹没湖泊沿岸及周围的森林,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并威胁下游农场和居民的安全,自然景观和生态将被破坏,航行、渔业和旅游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为抵制这种做法,一场“拯救马纳波里湖运动”于20世纪60年代初出现并在十多年内席卷了全国,引起了国民的注意和政府的重视。1972年,工党执政后不但没有同意抬高水位,而且成立了专门的监管委员会加强管理和监督,保护环境和生态。

这场运动引发了新西兰人关于环境问题的全国性大辩论,环保问题成了全民重视的问题。1985年,又发生了抗议法国在南太地区进行核试验的绿色和平组织“彩虹勇士号”船在奥克兰港被炸沉的事件。这些事情的发生,让新西兰政府认识到,发展经济当然是有必要的,但必须保护自然。

政府将一些互相抵触的法律进行了有效修改,最后成了《资源管理法》,彻底改变了政府在环境规划和评估方面的程序,强调了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在立法上理顺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府主管部门的职能随之进行改革和调整,将商业性质的职能划入相关国有企业,组建资源保护部保护和管理具有高度保护价值的资源,组建环境部制定环境政策,设立议会环境专员行使监督职能,从多个层次保证立法和管理的有效实施。

政府通过立法建立了总面积占国土面积1/3的原始森林保护区、国家公园、沿海自然保护区及岛屿海洋生物保护区,加强环保理念和意识的推广和教育,加大对环保组织的扶助,发挥环保组织的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签署了多项国际公约,并通过国内立法予以落实。

新西兰在环保的重视和所取得的成绩引起了各国政府的注意,一些国家纷纷效仿新西兰的做法。

民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得到了政府的重视,而政府推行全面、有效的环保政策又进一步推动环保理念的发展和环保组织的壮大。清洁和绿色的环保形象同样促进了旅游业、农业、林业和畜牧业的长远发展,由此,新西兰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如今的新西兰到处充满了自然的氛围。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看到碧蓝的天空,清澈的大海,绿茵茵的草地和参天大树。每一座小镇,都置身花园中。新西兰人都有养花的习惯,家家户户门前都栽着各种花草,这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新西兰法律规定,即便是居家种上的树木,日后如果要砍伐,也应向有关部门申请,随便砍伐将被处以重罚。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成了新西兰人的骄傲,也是新西兰的象征。

新西兰北岛中部的陶波湖是新西兰第一大湖,湖水清澈至极,优美的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曾经,附近的居民向政府提出抗议,原因是湖水的清澈度已由原来的上百米降到了几十米,于是政府赶紧增加财政拨款,用来提高湖水的清澈度。在别人看来已经羡慕不已的清澈,在新西兰民众的眼里却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对待环境问题的差距真是天壤之别。

“二战”结束后,新西兰开始植树造林。当时引进了200种树种,最后选出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辐射松。它非常符合新西兰的自然环境,20-25年便可成材。现在新西兰的森林覆盖面积达30%,其中人工造林面积占世界人工造林面积的33%。在目前世界木材短缺的今天,这无疑是一项巨大财富,木材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13%,成为新西兰三大主要出口产品。

虽然木材出口给新西兰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新西兰政府规定,森林砍伐后,必须在原来的土地上进行复种。目前政府正在进行地第三次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每年增加森林6万公顷。其环保法非常全面,执法更是严格。其国土200海里水域每年都有禁渔期,禁渔期内严禁捕捞,否则罚款非常厉害。钓到小鱼要全部放回去。

在新西兰,有一种很奇怪的税,政府要征收牛羊的放屁税。新西兰人口只有400多万,但羊就有近5000万只,牛羊在消化饲料的过程中排放的气体占温室气体总排量的55%。此举是为了保护大气层,减轻温室效应带来的影响。

因为新西兰人口少,土地多,人工非常贵。所以,新西兰施工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设备非常先进。像修理树枝、清扫街道、处理垃圾全部都有专用车辆。每年环保工人都会对树木进行修枝,树木管理员将树枝用电锯锯断,然后放入专用车辆打碎,放入收集碎木的车辆中,然后做成其他制品。

新西兰对垃圾的分类处理非常严格。那里的垃圾箱分为好几种颜色,上面不仅写了分类标准,连标志都画在上面。每个小区都有固定时间收垃圾,生活垃圾每周一次,其他垃圾,如报纸、瓶子、纸箱,每两周一次,大型垃圾,如废家电、坏家具,每年一次,电子垃圾回收则是要收费的。每家都有专用垃圾箱,分生活垃圾和其他垃圾,居民在规定的时间里,把家中的垃圾堆放在指定地点,会有清洁公司来收集。装垃圾也要用专用的垃圾袋,在超市均有卖。如果不用专用垃圾袋,你的垃圾是不会被收集的。垃圾袋比较贵,因为里面包含了环保费。

新西兰虽然雨量非常充沛,但他们对水资源的保护还是很严格的。

新建的房屋一定要设计水循环系统,洗脸、洗菜、洗衣等水经处理后再充分利用,否则不予验收。而公共地方的绿化则由物业或绿化部门管理。如果你不打理,可以付费请专业的公司来管理。所以,家家都像生活在花园里一样。

现在,新西兰政府每制定的每一项政策都必须保证跟环境不相冲突。重大项目的建设,必须要全民公决,否则不准进行。环保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必然选择,环保意识在每个人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如果要他们选择发展和环保的话,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第二节 自然的密码

在很多国家,钓鱼和打猎被当做有钱人的游戏,而在新西兰,普通人也有能力和时间钓鱼与打猎,这被认为是他们不可剥夺的权利。

新西兰人的生活和自然密不可分,要真正了解新西兰人,必须得解开新西兰的自然密码。

1.生死之间的传承

在传统的毛利人社会中,每个人主要在家庭中生活。各个家庭组成毛利人称为“哈普”的小部落,最大的团体被称为“伊维”(意为“部落”),由酋长领导。据说,酋长有伟大的“玛纳”(意为“精神权力”),并被视为“塔普”(意为“神圣”),任何胆敢冒犯“塔普”的人,都可能遭到老天的报应。

1858年,新西兰全国23个毛利部落的代表协商一致推选泰努伊部落的酋长特·韦罗韦罗为第一任国王。特·韦罗韦罗的祖先于1000年前后,率领船队自波利尼西亚来到新西兰,是最早在新西兰定居太平洋的岛民之一。泰努伊部落自身也是新最大的毛利部落联盟,在毛利民族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受到广泛尊敬。毛利王位实行世袭制,但新国王必须经过各部落酋长确认后才能继位登基。

新西兰虽有毛利国王,但并没有毛利王国。目前,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毛利族群,以部落的形式存在,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酋长。毛利国王对其他部落无管辖权,只是毛利民族的一个象征性代表。

1966年,毛利族诞生了一位女性国王提·阿泰,她是新西兰土着毛利人的第七代君主,她的父亲去世时,由于没有男性继承人,因此各部落首领同意推选她为女王。女王拥有“女爵士”等众多荣誉封号,1999年被新西兰维多利亚大学授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她还担任着毛利妇女福利联盟等7个重要组织的负责人的职务。

提·阿泰对团结各个毛利部落、复兴毛利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成功地为毛利人争取到了因过去被殖民者剥夺土地而索赔的1.7亿美元巨额补偿金。她不仅成为了毛利人的骄傲,也成为了其他民族的偶像。

提·阿泰是毛利国王科洛基和妻子的独生女。据说,她出生在一个很简陋的毛利小屋里,屋里只有一盏煤油灯。但她很早就被视为王位候选人。

当时的毛利国王、提·阿泰的祖父声称自己得到了神灵的旨意,说:“图拉(提·阿泰同父异母的姐姐)属于我,但是佩基属于世界,好好教导她(佩基)吧。”

两年后,提·阿泰的祖父去世,她的父亲继位,做了33年的毛利国王。到上学的年龄后,提·阿泰前往汉密尔顿接受教育,在学校里她是击剑和游泳的好手。虽然贵为毛利公主,成长环境与普通人一样:参加体育运动,交朋友,还在汉密尔顿的一家百货公司打工。

当时,负责照顾提·阿泰生活起居的是国王的一位姑妈。由于姑婆在管教提·阿泰时独断专横,提·阿泰从小就对姑婆产生了反感,非常渴望独立。当姑婆想包办提·阿泰的婚姻时,被她断然拒绝。提·阿泰坚持要嫁给自己的心上人瓦图莫纳·巴奇。为了避免姑婆棒打鸳鸯,两人在1952年草草举办了婚礼。婚后,提·阿泰一共生了7个儿女,但她并没有请人帮忙照顾孩子,而是独力支撑起整个家。20世纪60年代,毛利国王科洛基的身体越来越差,提·阿泰经常帮助父亲处理政务。1966年,在父亲下葬当天,提·阿泰被毛利各部落酋长推举为新任君主。1970年,提·阿泰被英国授予女爵士勋位。1987年,她被授予新西兰勋章,这代表着该国的最高荣誉。

提·阿泰经常要接待远道而来的各国政要,其中包括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南非总统尼尔森·曼德拉、日本天皇明仁和皇后美智子等。

在提·阿泰的努力下,世界对新西兰以及毛利人更加了解,她肩负起了传播毛利文化的重任,为毛利文化的复兴和毛利语言的创立作出了贡献。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对她赞誉有加,称她“从容、高贵、谦卑、幽默和热情”,将新西兰的毛利人和非毛利人团结在了一起。

2006年,75岁的提·阿泰去世了。当年5月,提·阿泰刚刚庆祝完自己加冕40周年,成为在位时间最长的毛利君主。提·阿泰在位期间,新西兰一共出现了11任总理,但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对提·阿泰非常敬重。

毛利人对死亡的看法一点也不悲观,他们认为,人死了,就要进入天堂。所以毛利人死后,家属一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吊唁。

家属亲自将死者穿戴整齐,并尽快将死者的遗体抬到部落的聚会堂。

时间最好在白天,以便死者能堂堂正正地进入圣地。把死者留在家里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拖延死者的痛苦。治丧时间一般为3天,前来吊丧的人通常带件披风或一块绿玉献给死者,以示敬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