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印度尼西亚
18709800000002

第2章 海上星辰,沧海桑田(2)

余下的阿莲树干可以用来铺桥,架屋。成熟的阿莲树树叶可以编织成提篮,还可以叠盖成耐用的屋顶。较嫩的叶子则可以编成美丽的花篮,这是爪哇人喜庆节日不可或缺的装饰;有些人甚至把嫩叶当作烟草的替代品。此外,叶梗能作为厨房中的引火物,捆扎起来还能当刷子和扫帚用;叶梗烧成的灰,更是当地人常用的创伤药。而裹在树干上的黑色纤维,不但可做脚垫、床垫,还能用来织布。阿莲树的根部也有用处,不仅是染料,也能治痢疾,以前的穷人家还用它来做牙刷。

在爪哇和苏门答腊,原先遍地生长着阿莲树。但因为爪哇的人口增加太快,荒地都被开垦成了农田用于种植甘蔗、油棕、橡胶等经济作物,阿莲树一棵棵地被砍倒,数量越来越少了。如此一来,印尼的农业官员开始担心这种用途良多的阿莲树会日渐绝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他们开始研究阿莲树的人工栽培法,并且希望阿莲树仍会像以前一样,在当地人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3.火山,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存在

印尼各岛是在远古地理运动时由山脉陷落而成,地壳十分脆弱,加之处于太平洋西岸火山带和地震带,境内火山、地震活动十分频繁。

目前印尼有400多座火山,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其中活火山有128座,数量约占全球活火山的3/5。除加里曼丹岛外,各主要岛屿均有活火山。最着名的有4座:喀拉喀托火山、阿贡火山、默拉皮火山和塞梅鲁火山。

印尼火山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火山爆发的程度亦为世界之冠。

人类有史以来最强烈的两次火山爆发都发生在印尼,其中一次是坦博拉火山大爆发。在印尼爪哇岛东边的松巴哇岛北部,有一个叫坦博拉的村庄里,人们像往常一样生活着。附近的坦博拉火山上前几天曾传出轰隆隆的声响,但随后又死一般沉寂了,人们忐忑的心也随之平静了。几天后,“沉睡”了5000年的坦博拉火山苏醒了,喷出滚滚浓烟和炙热的烈焰,中间还裹挟着石块和灰尘。3支火柱直冲云霄,浓烈的二氧化硫烟雾喷射到43千米的高空,170万吨火山灰和碎石喷涌而出。

火山爆发的巨响甚至传到了2500千米之外。坦博拉村遭到灭顶之灾,村庄化作一片火海,大约有1万人被喷涌出来的火山灰和碎石吞没,火山灰厚度达3米。火山喷发持续了3天,遮天蔽日的火山灰烬,使松巴哇岛陷入一片黑暗。接着,熔岩和石块向山麓低平的地方蔓延而去,慢慢地把整座松巴哇岛吞没了。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惨重的火山大灾难之一。

另外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是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这座当时已经沉睡了3240年的火山在1883年开始活跃,到8月突然爆发。随着一阵响彻云霄的大爆炸,海拔813米的火山被削去2/3,150千米外的雅加达的建筑都被震塌,3520千米外的澳大利亚也能听到沉闷的爆炸声。地壳内炽热的岩浆从火山口汹涌喷出,火山灰烬和黑色的烟柱直冲到80千米的高空。周围海面变成一片火海,水蒸气伴着火山灰凝结成厚厚的乌云,周围地区整整两天都笼罩在一片昏黑中,如同世界末日来临一般。

在印尼的活火山中最危险的是默拉皮火山。“默拉皮”一词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就是“火焰山”。默拉皮火山是天生的杀手,是世界上最危险的火山之一。即使在平静时期,山顶依然会冒出翻滚的浓烟。它在1930年的一场喷发造成了一千多人死亡。

2006年,默拉皮火山进入了活跃期,数千当地居民被迫离开肥沃的土地迁徙别处,连山里的猴子也成群结队地迁出山来。

当地有一位“默拉皮火山的守门人”——姆巴·玛里詹,当时已经80多岁了,他的职责在印尼乃至全世界看来都算得上匪夷所思——他要负责操办一些仪式来安抚据说住在默拉皮山顶的一个掌控着火山的食人怪。但这一次仪式似乎并未奏效。警报越来越急迫,火山学家、军事指挥官甚至印尼副总统都在恳求他撤离,但他断然拒绝了。他对警方说:“你们的职责是说服我离开,而我的职责是留下来。”玛里詹形同自杀的行为放在其他任何地方都会让人难以理解,但在印尼则不然。这个由1.75万个岛屿组成的群岛之国正好处在极度活跃的“火山环”边缘。在印尼,火山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存在着。因为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如此多的人跟这么多座活火山靠得这么近生活,仅爪哇岛就有1.2万人生活在30多座火山的阴影中,尽管很危险,但他们没有想过离开。在印尼,火山并非只是生活中的一种事物,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火山喷发物中含有钙、氮、镁、磷、钾等大量矿物质成分,可生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因此爪哇岛的农民每年能收获三茬稻谷,而附近婆罗洲的农民则不能,因为他们只有一座火山。

火山附近还会形成金属矿和硫磺矿,个别地方由此产生可治疗疾病的温泉和矿泉。

火山与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当地数百万人信仰的核心。

居住在苏门答腊的巴塔克人,在19世纪被欧洲传教士感化而皈依基督教,但至今仍有许多人相信最早的人类是顺着一根竹竿从天堂滑落到帕斯克布希火山的。腾格尔人是生活在东爪哇省的布罗莫火山的印度教教民,他们要定期攀上缭绕着呛人的硫磺云的山顶,往火山口里扔钱币、蔬菜和鸡,偶尔还扔上一只山羊。弗洛勒斯岛的纳奇人像该岛大多数人一样信奉天主教,下葬时却总是让死者的头朝南,正对着埃普罗布火山雄壮的峰巅。在以信仰印度教为主的巴厘岛,火山也同样神圣,尤以该岛的最高峰阿贡火山为尊。据说真正的巴厘岛人即使蒙上双眼也知道阿贡火山的方位,许多人睡觉时头都朝向它。参加竞选的人竞选前都要去拜火山,祈求好运。可以说,印尼的火山是个文化大熔炉,这个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的国家因火山而凝聚在一起,对火山的崇拜近乎一种民族特征。印尼到处都有火山、地震等天灾,对印尼人来说,搬到哪里都一样,倒不如继续在熟悉的火山下坦然安居。于是,印尼的火山就以这样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存在着。

第二节古老而又年轻的国家

印度尼西亚虽然没有像中国和埃及一样被列入世界文明古国,但它也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印度尼西亚”这一名称却是近代才出现的。近代以前,在现今印尼的领土上,只存在过大大小小的封建王国,而未形成过统一的国家。1850年,印度尼西亚这一名称由一位叫罗甘的英国学者提出,当时是作为一个地域概念提出的。罗甘在其学术着作中使用的Indonesia一词,是由拉丁文的indo和希腊文的nesia两词组成的,Indo意为“印度”,nesia意为“群岛”,两者合起来意为“印度洋上的群岛”。

1922年印尼国内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荷兰留学的荷属东印度的学生成立了“印度尼西亚协会”,将他们的国家称为印度尼西亚,并提出了争取印度尼西亚独立的口号。这是印度尼西亚最早被作为国名使用,而后便被广泛使用。1945年印尼宣布独立时,在其独立宣言中正式采用印度尼西亚作为国名,从而使这一国家名称具有了法律地位。

1.回首风云岁月

印度尼西亚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它疆域辽阔、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而这片土地,又承载着怎样悠久而坎坷的历史呢?

印度尼西亚虽然没被列入世界文明古国的行列,但它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根据考古发现,远在50万年以前,在爪哇岛上就已有被称为爪哇猿人的猿人存在。大约从公元前4万年起,这里的原始居民就已经进入了氏族社会,他们的生产与文化均有较大程度的发展,学会了使用石器、骨器和角器,从事采集、狩猎和捕鱼等简单的生产劳动,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在沿海地区,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随之产生,国家随之出现。

在印尼古代社会的发展中,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曾受到印度文化的深远影响。大概在公元1世纪前后,由于海上交通的发展,印度人陆续飘洋过海到印尼定居,他们带来了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向印尼输入了印度的语言、文字、文学、历法、农具及工艺等,对印尼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印度人还带来了他们的政治制度,印尼历史上的许多国家,比如达鲁马、古戴、诃陵、夏连特拉及室利佛逝等国都是由印度人建立的。

印尼奴隶制国家约在4世纪时出现。据碑文记载和考证,印尼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公元5世纪加里曼丹东部的古戴和西爪哇的多罗摩,据分析,当时印尼已经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影响。

诃陵王朝7世纪中兴起于中爪哇,公元640年曾遣使访问中国。7世纪后期,国人推女子悉莫为王,征服了中爪哇和东爪哇的28个小国。

国内刑法严明,道不拾遗。《新唐书》中对此有所记载:“至上元间,国人推女子为王,号‘悉莫’,威令整肃,道不举遗。大食君闻之,赍金一囊置其郊,行者辄避,如是三年。太子过,以足躏金,悉莫怒,将斩之,群臣固请。悉莫曰:‘而罪实本于足,可断趾。’群臣复为请,乃斩趾以徇。

大食闻而畏之,不敢加兵。”印尼历史上最早而影响较大的封建国家是室利佛逝王朝。它于公元7世纪70年代兴起于苏门答腊东南部,首都位于巨港。它先后控制了邦加岛和马来半岛,成为东南亚海上的霸主。它是当时中国与印度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印尼香料中心。该时期佛教极度兴盛,中国由海道求学取经的僧人往往先在这里学习梵文,然后再去印度。据说唐朝高僧义净曾在此潜心研佛达四年之久。到11世纪,室利佛逝王朝急剧衰落。

在室利佛逝同一时代,中爪哇存在着一个夏连特拉王朝(公元760-860年),该时期建造了印尼着名的婆罗浮屠佛塔和陵庙。夏连特拉王朝衰亡后,夏连特拉家族却又莫名其妙地成了室利佛逝王朝的统治者,这至今仍是印尼史学家无法解释的谜团。在夏连特拉王朝衰微之际,逃亡在东爪哇的诃陵王朝后裔乘机重返中爪哇,并于公元907年建立起了马打兰王国。公元11世纪,马打兰王国一分为二,东部为章加拉王国,西部为柬义里王国。12世纪上半叶,柬义里吞并章加拉。

1222年,农民起义领袖庚·安洛起兵推翻柬义里王国,建立了新柯沙里王朝。新柯沙里王朝不断向外扩张,到13世纪末已征服了苏门答腊东部和马来半岛,势力远达加里王朝曼丹西南部、巴厘和马鲁古群岛。

1293年,柬义里王朝的后裔杀死新柯沙里的最后一个国王。同年,新柯沙里国王的女婿威查亚借助我国元朝远征军的力量,平定复辟势力,建立了印尼历史上另一个着名的封建王朝——麻喏巴歇王国。

麻喏巴歇的印尼文为Majapahit,其中maja是一种果实名,译作马查果,(有人译为木苹果),pahit意为苦,两者合起来便是“苦马查果”。

关于这个国名的来历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当年柬义里王朝复辟时,威查亚曾请降,并要求拨一块地方给他开垦。后来他得到了东爪哇的惹班附近的一块地方。当威查亚初到惹班时,他的一个随从摘下当地的马查果给他充饥,威查亚食后感到果味甚苦,便连说了几声“麻喏巴歇”,后来建立新王朝后,威查亚便以“麻喏巴歇”为国名,也许有着忆苦思甜的含义吧。

麻喏巴歇王朝是印尼历史上版图最广大、国势最强盛的一个王国。

它的领地不仅包括了今日印尼除西伊里安以外的大部分地区,还包括马来半岛。13世纪时,伊斯兰教在马六甲、苏门答腊北部传播并迅速向爪哇西部及北部沿海信仰,信仰伊斯兰教的商人及其他信徒的势力威胁着仍然信仰爪哇印度教的麻喏巴歇统治阶层。16世纪初,东爪哇出现了第一个伊斯兰教封建王朝——淡目王国。与此同时其他地方也相继建立起伊斯兰教国家,比如西爪哇的万丹国、北苏门答腊的亚齐国以及南苏拉威西的高阿国等。这些伊斯兰教国家与16世纪末侵入印尼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展开了顽强的斗争。

15世纪,欧洲各国往东方探寻黄金及香料的热情空前高涨,从16世纪开始,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侵略掠夺的魔爪逐渐伸向印尼,盛产丁香、豆蔻等香料的马鲁古群岛成为它们争夺的第一个目标。1511年,葡萄牙人首先踏上该群岛中的安汶岛,开始了对印尼的野蛮掠夺。接着,荷兰殖民者接踵而来至,他们将葡萄牙人排挤出印尼,对印尼进行残酷掠夺。在荷兰政府授意下,在印尼的荷兰各公司组成了“东印度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1610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尼设置总督,作为荷兰政府对印尼进行殖民统治的权力机构,从此荷兰开始了对印尼长达近3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

荷兰殖民者疯狂的掠夺和剥削,激起了印尼人民的愤怒和反抗。

英勇的印尼人民同荷兰殖民主义者展开了无数次英勇斗争。1684-1707年,奴隶出身的苏拉巴蒂领导东爪哇人民举行反荷大起义;1825-1830年,印尼民族英雄蒂博·尼哥罗王子领导爪哇人民举行大起义。虽然这两次起义最后都被镇压了下去,它们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大大鼓舞了印尼人民争取独立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