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8847100000032

第32章 沟通中的细节(13)

3.手臂

手臂是人际交往之中身体上使用最多、动作最多的一个部分,而且其动作往往被附加了各种各样的含义。因此,手臂被称为社交中的“身体名片”,发挥着比纸名片更重要的社交作用。

修饰手臂,要注意到手掌、肩臂和汗毛等细节问题。手掌是“制作”各种手段的关键部位,所以,一定要保持清浩干燥,健康温暖,更要时常注意指甲的修剪和美容,以免在靠近或接触别人时引发别人的反感和不快。另外,最应注意的是汗毛,特别是女性,若手臂上汗毛过多、过浓,会直接影响到自身的美感,最好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脱毛处理。而令腋毛外露,则更是社交中个人形象的大败笔,必须杜绝。

4.腿部

俗话说:“远看头,近看脚,不远不近看中腰。”腿部在较近距离常是人们注目所在。

修饰腿部,应当注意的问题同样有三个,即脚部、腿部和汗毛。

一般而言,男人的腿部和脚部是不能在正式社交场合暴露的。而对于女性,则稍为宽容一些,可以穿镂空鞋、无跟鞋暴露脚部,也可以穿短裤暴露腿部,但在庄严、肃穆的场合,这也应避免。

脚部和袜子的卫生清洁也是腿部仪容的一大要点。有异味的脚和袜子,过长或肮脏的脚指甲,拉丝甚至有洞的袜子,都是你的社交形象的宣判死亡书。

5.化妆

化妆是修饰仪容的一种高级方法,它是指采用化妆品按一定技法对自己进行修饰、装扮,以便使自己容貌变得更加靓丽。

在人际交往中,进行适当的化妆是必要的。这既是自尊的表示,也意味着对交往对象较为重视。

在一般情况下,女士对化妆更加重视。其实,它不只是女士的专利,男士也有必要进行适当的化妆。

在社交场合,化妆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是要掌握原则;其二,是要合乎礼规。

(1)化妆的原则

进行化妆前,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这种有关化妆的正确意识,就是所谓化妆的原则。关于社交场合化妆的原则,一共有4条。

①美化

化妆,意在使人变得更加美丽,因此在化妆时要注意适度矫正,修饰得法,使人变得化妆后避短藏拙。在化妆时不要自行其事,任意发挥,寻求新奇,有意无意将自己老化、丑化、怪异化。

②自然

通常,化妆既要求美化、生动、具有生命力,更要求真实、自然,天衣无缝。化妆的最高境界,是“妆成有却无”。即没有人工美化的痕迹,而好似天然若此的美丽。

③适宜

化妆虽讲究个性化,但却必须学习才能懂行,难以无师自通。比方说,工作时化妆宜淡,社交时化妆可以稍浓,香水不宜涂在衣服上和容易出汗的地方,口红与指甲油最好为一色,等等,都不可另搞一套,贸然行事。

④协调

高水平的化妆,强调的是其整体效果。所以在化妆时,应努力使妆面协调、全身协调、场合协调、身份协调,以体现出自己慧眼独具,品位不俗。

(2)化妆的礼规

进行化妆时,应认真遵守以下礼仪规范,不得违反。

①勿当众进行化妆

化妆,应事先搞好,或是在专用的化妆间进行。若当众进行化妆,则有卖弄表演或吸引异性之嫌,弄不好还会令人觉得身份可疑。

②勿在异性面前化妆

聪明的人绝不会在异性面前化妆。对关系密切者而言,那样做会使其发现自己本来的面目;对关系普通者而言,那样做则有“以色事人”,充当花瓶之嫌。无论如何,它都会使自己形象失色。

③勿使化妆妨碍他人

有人将自己的妆化得过浓、过重,香气四溢,令人窒息。这种“过量”的化妆,就是对他人的妨碍。

④勿使妆面出现残缺

若妆面出现残缺,应及时避人补妆,若听任不理,会让人觉得自己低俗、懒惰。

⑤勿借用他人的化妆品

借用他人化妆品不卫生,故应避免。

⑥勿评论他人的化妆

化妆系个人之事,所以对他人化妆不应自以为是地加以评论或非议。

以上就是修饰仪容应注意的五个具体方面,只要你在平时多注意这些仪容方面的小细节,相信你的容貌会变得更加靓丽,你的形象会更加光彩照人。

要充满和气

某公司要招聘一位市场部经理,一位名校硕士的简历深深吸引了老总。这位硕士有相关理论著述,而且在两家单位任过职,有一定经验。于是老总通知他3天后来公司面试,面试结果呢?竟然没能通过。老总后来说,那次面试是他亲自主持的。他发现那位先生有个特点,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是锁着双眉,不会微笑,显示出很沉闷的样子。他说,这种表情的人是典型的不擅做沟通工作的。而作为市场部的负责人,沟通本来就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可见,一个人的表情在人际交往特别是初次交往中很重要,千万不可以小看。

心理学家指出:“捕捉人心的要素很多,但是,其中效果最好,而且能使他人的目光不忍稍移的,莫过于表情。”

普通人多少都会对自己容貌上不完美的地方加以掩饰,拼命地来弥补。特别是那些天生容貌称不得出色的人,总希望尽可能看起来漂亮些,于是,便努力做出高雅的举止,脸上常挂着温柔的微笑。

你睑上的表情究竟该如何做呢?或许你想表现出自己是个男子汉,思虑深远,富有决断的表情,但是这实在是大错特错!充其量,你这张脸就像每天只是发号施令,看起来极端严肃的班长罢了。

当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表情与动作便是最佳的语言。

而人类的表情虽然变化多端,但是谁也无法抵挡迷人的微笑和动人的眼神,它们是会令你的表情充满亲和力的最佳法宝。

1.眼神的作用

雪平是某外企公司人事部经理,被邀请参加一个世界著名公司的人际关系培训班结业典礼。雪平打算在了解公司讲师的素质后再决定自己是否参加培训。

他坐在前排右边,看着那些结业的人用被强化训练出来的积极热情的语言,振奋地表达自己的体会。那位主讲老师的脸上始终挂着一个定格的笑容,但是雪平总感到有什么使他困惑,他无法捉摸那笑容的背后,到底是真诚还是客套,他无法相信那张脸的诚意,更无法被那个标准的肌肉造型的笑容感染。典礼结束时,雪平走向那位讲师作自我介绍,在他们握手的一刹那间,雪平与他的眼睛直视,雪平这才明白:原来困扰我的是他那双眼睛。

雪平形容那双眼睛:“看起来阴冷、高深莫测、虚实不定。那双眼睛对我并没有兴趣,它只是漠然地在我身上扫了一遍。这双眼睛与他的笑脸是那么的不和谐,这双眼睛里没有一丝笑意和温暖。我的困惑终于解除了,原来他的笑是强化培训出来的职业笑容。他的心中并没有笑容,这些全都通过眼睛表现出来。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一个只有脸上微笑,心灵没有微笑的人能是一个优秀的人际关系讲师吗?他不可能告诉我他自己都不懂得的事情。”雪平最终没有参加这个公司的培训班。

在人类的活动中,用眼睛来表达的方式和内容如此丰富、含蓄、微妙、广泛,眼神的力量远远超出我们用语言可以表达的内容。美国身体语言专家福斯特在他的书《身体语言》中写道:“尽管我们身体的所有部分都在传递信息,但眼睛是最重要的,它在传送最微妙的信息。”每天人们都是用目光默默无声地互通信息,目光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决定着你能否有效地与对方交流。一个不能运用目光沟通的人不会是个高效的交流者。

为此,我们需要学会用眼睛说话,丰富我们的表情。

在生活中,面对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况下的目光也有所不同。

不管是熟人还是初次见面,在向对方问候、致意、道别等的时候都应面带微笑,用柔和的目光去注视对方,以示尊敬和礼貌。和对方交谈时,注视对方时间的长短,是十分重要的。双方交谈中听的一方通常应该多注视说的一方。应经常保持双方目光的接触,长时间回避对方目光或是左顾右盼,是“心里有鬼”或是不感兴趣的表现。但如果一直用直勾勾的目光盯着对方,是非常失礼的,甚至会让人认为你有什么其他企图。要随着话题内容的变换,采用及时恰当的目光反应,使整个交谈融洽、和谐而且生动有趣。交谈中当双方都沉默不语时,应该把目光移开,以免因为一时没话题而感到尴尬或不安;当别人说错话或拘谨时,不要正视对方,免得对方误认为是对他的讽刺和嘲笑。

运用目光的时候,要做到把目光柔和地照在别人的脸上,而不是单单注视对方的眼睛,给人一种死盯着不放,而且在瞪他或是不友善的感觉。也不要反复打量对方,不可以长久注视陌生的异性,不要随便使用鄙视、轻蔑、愤怒、仇视的目光。每种眼神传递的多是约定俗成的含义,不能随心所欲地胡乱使用。比如在谈判中,为了准确地把握谈判契机,掌握主动权,我们可以利用双目生辉、炯炯有神的目光,因为它是充满信心的反应,这种目光,就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与合作。假如双眉紧锁、目光呆滞无神或不敢正视对方,往往会被认为无能或者另有隐情,很容易导致不利结果。

假如你是一名推销员,就应该用安详的目光和客户对视,因为这样的目光是吸引顾客注意力的一个好办法。当你介绍产品时,额头舒展,眼神放光,能让客户从你流露出的明快而亲切的目光中产生对产品的信任感。这样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也有助于融洽气氛、交流思想、增进感情并且加深印象。

2.微笑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例子,威廉·史坦哈是纽约证券股票公司市场成功的一员,他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个讨人嫌的家伙,他脸上没有微笑,不受人们的欢迎。

后来他自己决定,必须改变他的态度,他决心要脸上展现开朗的、快乐的微笑。于是,在第二天早上梳头时,他对着镜子中满面愁容的自己下令说:“毕尔,你得微笑,把脸上的愁容一扫而光;现在立刻开始微笑。”于是,威廉·史坦转过身来,跟他的太太打招呼:“早安,亲爱的。”同时对她微笑,她怔住了,惊诧不已。史坦哈说:“从此以后你不用惊愕,我的微笑将成为寻常的事。”

两个月里,史坦哈每天早上都对妻子微笑。结果怎么样呢?微笑改变了他的生活,两个月中他在家所得的幸福比以往一年还要多。

现在,史坦哈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对木楼门廊里的警卫微笑;对银行的出纳小姐微笑。当他在交易所时,对那些从未见过他的人微笑。于是他发现每一个都对他报以微笑。

史坦哈带着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同一些满腹牢骚的人交谈,一面微笑,一面恭听。过去很讨人厌的家伙,变成了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过去很棘手的问题,现在变得容易解决了。

毫无疑问,微笑给史坦哈带来了许多的方便和更多的收入。他发现以前同别人相处很难,现在却完全相反,他学会赞美、赏识他人,努力使自己用别人的观点看事物。从此他快乐、富有、拥有友谊与幸福。无怪乎学者们说:“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锋。”

西方有句谚语:不会笑就别开店。中国人也说:“笑口且常开,财源滚滚来。”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形象。因为人类的笑脸意味着温暖、自信、幸福、宽容、慷慨、吉祥等含义,微笑吸引着幸运和财富。英国BBC电视“人类的面孔”系列的作者巴特说:“我们经常愿意与微笑的人分享我们的自信、希望与金钱。这里面深奥的原因已经超过了我们的意识所能够认识的。随时能够笑的人已经证明,他们在个人生活和事业上都更成功。”最具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美国金融巨头查尔斯。斯瓦博,当他被问到如何成为富豪时,他诙谐地回答:“我的笑容价值百万美元。”

微笑可以表现出温馨、亲切的表情,能有效地缩短双方的距离,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心里感受,从而形成融洽的交往氛围。它能产生一种魅力,它可以使强硬者变得温柔,使困难变得容易。所以微笑是人际交往中的润滑剂,是广交朋友、化解矛盾的有效手段。

面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情况,如果能用微笑来接纳对方,可以反映出你良好的修养和挚诚的胸怀。另外微笑于自己最大的好处是,在为自己营造良好人际关系同时,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

要塑造美好的笑容,就要加强笑的艺术修养,剔除不良习惯,做到四要四不要。

四要:

一要口眼鼻眉肌结合,做到真笑。发自内心的微笑,会自然调动人的五官:眼睛略眯起、有神,眉毛上扬并稍弯,鼻翼张开,脸肌收拢,嘴角上翘,唇不露齿。做到眼到、眉到、鼻到、肌到、嘴到,才会亲切可人,打动人心。

二要神情结合,显出气质。笑的时候要精神饱满、神采奕奕,要笑得亲切、甜美。这样的笑伴以稳重、伴以文化修养,就能显出气质。微笑在于它是含笑于面部,“含”给人以回味、深刻、包容感。如果露齿或张嘴笑起来,再好的气质也没有了。

三要声情并茂,相辅相成。微笑和语言美往往是孪生姐妹,甜美的微笑伴以礼貌的语言,两者相映生辉。如果脸上微笑,却出言不逊,语言粗野,其微笑就失去了意义;如果语言文明礼貌,却面无表情,会让人怀疑你的诚意。只有声情并茂,你的热情、诚意才能为人理解,并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四要和仪表举止的美和谐一致,从外表形成完美统一的效果。

四不要:

不要缺乏诚意,强装笑脸;

不要露出笑容随即收起;

不要仅为情绪左右而笑;

不要把微笑只留给上级、朋友等少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