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18850400000024

第24章 善辩者篇(2)

楚国的将领收下了吴国使臣送来的金银玉帛和美酒佳酿,然后十分傲慢地瞟了吴国使臣一眼,下令将其杀掉,用使臣的血涂抹战鼓。

使臣急忙争辩道:“将军,我们是诚心慰劳将士们,您怎么能杀了来使呢?”

那位楚将大声笑道:“你们这区区小国也好意思说‘慰劳’,这叫朝贡!像你们这样的小国,我们楚国士兵每人一口唾沫便可以将你们淹死。难道还要对你们这种弱国贱民客气吗?”

使臣眼看就要被拉出去杀掉,他却忽然放声大笑起来:“这次来到慰劳楚军,果然是吉相!这是吴王的恩德呀。”

楚将被使臣这突如其来的笑弄糊涂了,便诧异地问道:“你来时占卜了?”

使臣笑着点点头,说:“卦象很吉利。”

楚将冷冷地看着他,讥笑道:“你都死到临头了,竟然还说吉利。”

吴国的使臣便上前几步,十分坦然地答道:“就是因为你要把我杀了,我才说吉利啊。吴王当初派我来,本来就是要试探将军的态度。如果将军真的发火了,那么吴国就将深挖护城河,把城墙加高,让百姓都能拿起武器抵御敌人,大家与楚军决一死战;如果将军的态度和缓,平心静气地接待我,吴国就不相信楚国会进攻,所以防守就会松懈。现在将军杀了我,吴王知道后便明白了楚国的意图,就会加强警戒。死了我一个人,保全了一个国家,这还不是大大的吉利吗?”

楚将听了,猛然间对卫士说:“放了他。”

于是,使臣平安地回到了吴国。楚国将领认为吴国已经有所准备,也就打消了进攻的念头,返回了楚国。

8、淳于髡谈论醉酒谏齐王

齐威王在位时,齐国有个善于辞令的人叫淳于髡,聪慧精明,善于借用巧妙的比喻。有一次楚国将要攻打齐国,齐威王便想到去赵国请求援兵。想到派往赵国的使者人选,他一下便想到了淳于髡。齐威王最后决定让能言善辩的淳于髡去赵国申请救援。他派出了十辆马车,装上了一百两黄金,淳于髡见此竟然大笑起来。

齐威王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便问道:“你是觉得装的这些东西少吗?”

淳于髡答道:“我怎么敢嫌少呢?”

齐威王又问:“那你因何故大笑?”

淳于髡说:“在我来的路上,看到一个农民跪在田边祈祷上天赐予一个丰收年。他拿着一个猪蹄和一杯酒,对着苍天说:‘神啊,请您保佑我五谷丰登,米粮满仓吧!’他向上天祈求那么多,却拿出了那么点祭品,所以想起这个人我就禁不住要笑。”

齐威王方才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将黄金增加到了一千两,车马一百辆,再加上十对白璧。淳于髡带着这些礼品出使赵国,很顺利地搬来了十万赵国援兵。

楚国听闻这个消息,知道取胜的把握已不大,于是立即撤兵。

楚军撤走后,齐威王设宴表彰出使赵国有功的淳于髡,问他:“多少酒能让先生喝醉?”

淳于髡知道齐威王非常爱饮酒,有时会彻夜畅饮。他想帮助齐威王改掉这个毛病,于是回答道:“我喝一碗会醉,喝一坛子也会醉。”

齐威王感觉很诧异,问道:“这是什么原因呢?”

淳于髡答:“大王若赏酒给我喝,各级官员都站在一旁,我就会因为惶恐而只能喝一碗。如果在家中父亲宴请宾客,我在席间侍奉,客人们把喝剩下的酒赏给我,这样我就能喝两碗。如果遇见好久不见的老朋友,大家一边叙旧情一边喝酒,我就能喝五六碗。要是乡间集会,男女杂坐,互相拉手不受责罚,眉目传情不被禁止,这样我就能喝到八碗。即便是这样我也只会有两三分的醉意。天色晚了,酒喝够了,把杯子合用一只,男女坐得近了一些,同坐在一条席子上面。鞋子随意摆放,酒菜横七竖八,厅堂上点燃蜡烛,主人将客人送走后独留下我一个人,这样我的心情会非常愉悦,这时便能喝一坛子酒。所以说喝酒喝过头就会胡来,所有的事都是这样的道理。”

齐威王终于明白了他的真实意图,原来是说自己饮酒那件事啊。后来齐威王再也不彻夜饮酒了。

9、烛之武深夜痛哭退秦师

公元前630年,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两军分别驻扎在郑国都城的东西两面,将郑国团团包围起来,形势十分危急。郑国国君连忙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

这时有个大臣说道:“秦国和晋国都是强国,我们遭受这两个国家的强攻简直危在旦夕呀。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说服秦国退兵,让晋国孤身作战,这样才能解决郑国的危机。”

郑文公急切地问:“那么谁能够担此大任呢?”那人便推荐了烛之武。

等到半夜的时候,郑文公亲自将烛之武送到了城楼上,并命令一个士兵拿来一个大筐,烛之武便坐进这个筐中。士兵用绳子吊着筐,将他送到了城外。

烛之武偷偷地来到秦国的大帐中,一见到秦穆公,他便伤心地痛哭起来。秦穆公大声喝道:“你是谁,怎么半夜跑到我这里哭?”

烛之武回答道:“我是郑国的大夫烛之武,我哭的是我们郑国就快灭亡了。”

秦穆公说:“那你为什么要来到我的营帐里来哭?”

烛之武说:“因为我也是为你们秦国而哭呀!”

秦穆公奇怪地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是你们郑国要灭亡,关我们秦国什么事?”

烛之武说:“郑国和秦国的国土并不相连,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中间的是晋国。如果我们郑国灭亡了,只能是被晋国占领,而后晋国就会比现在还要强大,秦国自然就显得比较弱了。你们在替别人打仗争土地,最后又把战利品拱手送给人家,这合算吗?而且晋国的侵略野心,怎么会仅仅灭亡一个郑国就能满足呢?他灭了东边的郑国,谁能保证他以后不会向西边扩张了呢?”

秦穆公想了一会,觉得烛之武说得很有道理。

烛之武接着说:“如果秦国能够退兵,解除对郑国的包围,那么郑国从此肯定是心向秦国了。以后贵国在东边道路上往来经过的时候,郑国一定会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秦国的贵宾。这样做对秦国才是有利而无害啊!”

秦穆公赞同了烛之武的建议,立即下令将秦国的军队撤离了郑国,并且和烛之武歃血立盟。秦国的大队人马悄悄班师回国,只留下杞子等三位将军率小部分人马保卫郑国。晋国文公见秦穆公一声不吭就撤兵了,虽然十分气愤,可是攻打郑国已经没有了胜算,于是也下令撤军了。

10、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苏代是苏秦的弟弟,也是一个十分聪慧机智的人。有一次,他听说赵惠王要攻打燕国,他觉得这场战争对于赵、燕两国都没有好处,于是便想办法劝赵王取消这个计划。

苏代见到赵惠王后,他没有上来就提这件事,而是对赵惠王讲了一个故事。

在易水河边,有一只很大的河蚌张开壳在河边晒太阳,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它感觉舒服极了。可是它不知道,在它的身后偷偷走过来一只非常饥饿的鹬鸟。鹬鸟已经饿坏了,看到河蚌便举起尖利的长嘴巴,向河蚌露出壳外的鲜嫩的肉一口啄去。

河蚌受到突然袭击,赶忙快速地夹紧坚硬的外壳,鹬鸟的长嘴巴就这样被牢牢地夹住了。鹬鸟使劲地作了一番挣扎,可是拿河蚌的硬壳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它愤怒地说:“河蚌,你先不要得意得太早,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也不下雨,你就要干死渴死了。我就在这等着吃你的肉。”

河蚌的那一块嫩肉依然被鹬鸟咬在嘴里,尽管非常疼痛,可是它就是不服输。它忍着疼痛笑道:“你要吃我的肉,我就要你的命!我今天不放你,明天也不放你,最后你也会饿死渴死!”它们两个就这样争吵不休,谁也不肯让步。

这时,有个渔夫远远地看见了,快步跑了过来,一下子就将他们捉住,放进了鱼篓。鹬鸟和河蚌这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最后都成了渔夫的美餐。

赵王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这时苏代趁机说道:“我听说您要出兵攻打燕国,燕赵两国国力相当,赵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败燕国,而燕国也没那么容易灭掉赵国。如果两国长期这样对峙下去,最后得利的会是谁呢?强大的秦国会等到燕赵两国都筋疲力尽的时候趁机捞取好处。所以发兵攻打燕国还需要三思而行啊!”

赵惠王这时终于明白,苏代是在劝自己不要“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事情。于是他打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11、鲁仲连说服魏国使者

秦国强大,秦王一心想要称帝。秦将白起在长平之战打败赵军,第二年继续向东挺进,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

赵国危在旦夕,但是没有一个诸侯国敢来帮忙。魏王还派了将军新垣衍来说服平原君,让他支持秦王称帝,以此来解除邯郸之围。

对于这个提议,平原君犹豫不决。

此时正在赵国游历的鲁仲连听说了这件事,便赶去求见平原君,问他决定怎么办。平原君表示很无奈,一点办法都没有。

鲁仲连听了连连叹气,他说:“以前我一直将您视为贤明的君主,看来是我错了。您告诉我新垣衍在哪儿,我现在就去责问他,让他回魏国去。”

平原君点点头,便去找新垣衍,让他出来。新垣衍连连推辞说:“我早就听说过鲁仲连是个品德高尚的贤能之人,只是我现在有要事在身,还是改天再见吧。”

平原君为难地说:“我已经告诉他你在这里了,你要是不见,我不好交代。”

新垣衍最后无奈地答应了。

鲁仲连见到新垣衍后一句话都不说。新垣衍感觉很奇怪,心想:你不是来说服我的吗?怎么现在一句话都不说。于是新垣衍便先开了口,对鲁仲连说:“现在邯郸正处于危难之中,别人都逃到别的地方去了,你怎么还在这里呀?”

鲁仲连说:“秦国是崇尚武力的国家,用权诈之术对待士卒,像对待奴隶一样对待百姓。秦王如此暴虐怎能让他称帝呢?我宁愿死也不愿意成为秦国的顺民。我今天来见您,就是为了帮助赵国。”

新垣衍十分好奇地问:“您打算怎样帮助赵国呢?”

鲁仲连说:“我会请魏国和燕国帮助赵国,而且现在齐国和楚国也在帮助赵国。”

新垣衍觉得鲁仲连简直在说笑,他很怀疑地说:“燕国可能会听从您的建议,但是我就是魏国人,您怎么说服魏国来帮助赵国呢?”

鲁仲连笑道:“魏国之所以支持秦国称帝,是因为没有看到秦国称帝后的危害。如果魏国看清楚这一点,肯定会帮助赵国。”

新垣衍问道:“那么秦国称帝后,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

鲁仲连没有回答他的问题,接着说:“当初周朝衰败后,诸侯们都不去朝拜,而齐威王却奉行仁义,率领诸侯们朝拜天子。后来周烈王去世,周显王因为齐威王来迟了,便责备齐威王,甚至要杀死齐国的使者。齐威王勃然大怒,大声骂道:‘您的母亲也不过是个奴婢而已!’最后落得被天下人耻笑的下场。齐威王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受不了周显王的苛求。”

新垣衍反驳道:“十个仆人侍候一个主人,不是因为这十个人的能力和力气不如那个人,而是害怕他呀!”

鲁仲连说:“我可以让秦王烹杀梁王,将梁王剁成肉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