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18854600000034

第34章 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4)

四、旅游交通发展的对策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这意味着中国的旅游业及旅游交通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找出适合我国旅游交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已迫在眉睫。

(一)科学规划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规划包括对外交通系统和区内交通系统两部分。规划应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创造安全、便捷、舒适、便于游览的交通条件并适当超前规划,应加快铁路建设、提高铁路客运能力并积极发展航空运输,提高综合运力。枝柳铁路、高速公路和张家界机场的建设,使张家界风景区迅速走向了世界,游客数量每年成倍增长。

(二)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高水平的旅游交通,需要高质量、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交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我国的政策优势,利用各种投资渠道,加大投入,改善旅游交通的现存问题,摆脱其对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效应。如九寨沟景区原来交通设施十分落后,在2003年建成了高等级公路和黄龙机场后,使交通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相应提高了九寨沟景区的吸引力。桂林、黄果树、庐山等风景胜地久盛不衰,也都与发达的交通密切相关。

(三)提高交通服务质量

我国旅游交通目前的状况是供不应求,但随着各交通企业间竞争的激烈,服务质量将成为交通企业制胜的关键。因此,交通部门应以游客为中心,以安全、舒适、快速、便利为目标,加强运输管理,为游客提供优质、安全、高水平的服务,树立起我国旅游交通行业的良好形象。

(四)推进交通营运管理的现代化

我国的交通管理在运用现代管理技术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仍存着明显的差距。在客流量预测、车辆调度控制、统计分析等方面应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大力推行无线电通信技术,加快引入旅游交通自动化管理方法,全面与国际接轨。

(五)优化交通与旅游间的互动

旅游和交通需要协调发展、彼此兼顾,在发展交通业的同时要兼顾景区的发展,而在景区的规划设计上,要留有交通业的发展空间,两者不可偏废。近年来,很多地区交通部门和旅游部门妥善处理好了两者的关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前几年,大批运煤货车沿景区通行,极大地影响了景区环境和卫生,非常不利于文物保护,当地政府果断将公路改道,结果两全其美,社会反映良好。为了保留湖南韶山核心区域的风貌、防止植被被破坏,韶山铁路车站的选址定在距核心景区10km处。广西境内的桂梧高速公路原规划从阳朔穿过,为了不破坏境内的古溶洞群,有关专家提出改道的建议,调整了原规划部分路段走向,这些都是在充分考虑景区原貌不受损害的基础上做出的保护性决策,确保了景区的环境和地貌。

【阅读资料6-3】

徒步旅行的防病必要准备

徒步旅行对于青年人和中年人,无疑可以增强体质,但是,如果不做好徒步旅行的防病准备,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防疲劳。预防的关键在于,一是要步姿正确,二是不要心急,三是要会走路,走小路而不走平坦的公路,即使走公路也不走平坦的中心而是走高低不平的路边。

②防脚打泡。万一选鞋不对或步姿不正,行走中感到脚的某个部位有疼痛或摩擦感,可在该处贴上一块医用胶布或在鞋的相应部位贴一块单面胶,在一般情况下,这就可以防止打泡。

③防寒暑。北方徒步旅行要带一些质轻防寒性能好的衣物,如果行走在广阔的北方平原,风速较大,衣着应及时调整。南方徒步旅行,夏季要防暑防雨。

④解渴要适可而止。出发前最好准备一壶清茶水,适当加些盐。清茶能生津止渴,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盐分不足。

⑤热水洗脚去疲劳。

⑥随身携带一些常用的感冒药、防暑药和外伤药,备一酒精盒浸 12根马尾。

第四节 旅游中的“游”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六大要素中,“游”是六大要素的核心,是火车头,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的活跃度决定着各个领域的消费热度。游览观光,是游客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同时,在欣赏中获得美的体验和享受、获取日常不易接触到的知识和特色文化、参与特殊的活动项目,最终满足“新”、“奇”、“知”、“乐”等旅游动机要求。

一、“游”的类型

按照旅游的范围来讲,可分为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国内旅游。

按照旅游的形式来讲,可分为常规旅游、特种旅游、奖励旅游、会展旅游、考察旅游、休闲旅游、商务旅行。

按照旅游的规模来讲,可分为团体旅游、个人旅游。

按照旅游的内容来讲,可分为自然风光旅游、人文景观旅游、参观交流旅游、文化学习旅游、农村旅游。

按照旅游的主题来讲,可分为海滨旅游、森林旅游、滑雪旅游、湿地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温泉旅游、高尔夫旅游等一系列新的旅游内容。

二、游的核心内容———景观及景观赏析

旅游中游客“游”的核心是什么,即旅游景点。作为一名旅游者,出门旅游首先选择的是“游”什么,要看什么、玩什么、要到哪里去,然后才考虑怎样去等其他问题。

旅游景观简直是太多了,就中国而言,如果不考虑金钱的问题,一个人要走遍祖国大地可能也要用一生的时间,更不要说到国外去看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实际上一般人一年可能只有一两次真正意义上的旅游。

旅游景观是指包括自然、人文在内的各吸引物和现象的有规律组合形成的地域体。旅游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一)自然景观的类型

1畅地质地貌景观

包括一些特殊的地貌类型和地质景观。其中对游客吸引力较大的是山岳景观。地质地貌景观是其他类型景观形成的本底,有较高的游览价值,深受游客的欢迎。

2畅水体景观

包括地球表面的各种液态及固态水体景观。液态水体的组合包括江河、湖泊、流泉、飞瀑和海洋;固态水体景观主要指各类冰川。

3畅生物景观

包括动物和植物景观。

4畅气候和气象景观

气候往往作为区域景观的背景景观而存在,而气象景观则直接作为游客观赏的对象。同时短暂的天气对游客的出行有较大影响。

5畅宇宙天体类景观

太阳、月亮等与地球息息相关,它们不仅成为地球上诸多景观形成的诱因,同时它们本身也是观赏的对象。从古至今,关于天体的传说故事不胜枚举。

总之,自然景观的外在美,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基本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到。但不同的游客由于自身条件的差异,对景观的深层次了解及文化内涵的延伸程度是不同的。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不仅希望通过游览积极休息、陶冶情操、获得精神的享受和身体的恢复,同时也希望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每一类自然景观所包含的科学知识是极为丰富的。这些知识,游客通过自己的眼睛是不可能看出来的。如山岳的成因、年代,河流的源头、植物的种属与特色等。

(二)人文景观的类型

人文景观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在人文景观的赏析过程中,除了对其显性的形象直接赏析外,更多的是要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历史价值等隐性的因素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揭示。

1畅历史类

主要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古代伟大工程、古城镇、石窟岩画等。

2畅民族民俗类

主要包括民族风情、民族建筑、社会风尚、传统节庆、起居服饰、特种工艺品等。

3畅宗教类

主要包括各类宗教圣地、宗教建筑、宗教文化等。

4畅园林类

主要包括各式庭院,典型的如苏州园林等。

5畅文化娱乐类

包括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所、狩猎场所、文化体育设施等。

6畅购物类

主要包括大型购物场所,特别是有纪念意义的商业设施,如北京的王府井步行街、上海南京路等。

三、旅游中游客的心理变化

一个人到异国他乡旅游,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节奏的变化其心理活动也会随之变化。例如,整个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始终怀有群体心理、求安全心理、求新求奇心理和懒散心态,但在各个阶段,某些心理特征更为突出。

(一)整个旅游活动期间:群体心理

求安全、方便、省钱的旅游动机促使旅游者参团旅游,所以,旅游者对旅游团、对导游员的依赖性较大,期望导游员自始至终对他们热情关心、周到服务。导游要利用这种“群体心理”,在游览活动一开始就设法建立旅游活动次序,如准时出发、参观游览期间集体行动等。

(二)旅游活动初期阶段:求安全心理、求新心理

求安全心理:旅游者初来乍到,兴奋激动,但由于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因而产生孤独感、茫然感、不安全感和惶恐感,存在拘谨心理、戒备心理,怕举手投足犯忌、被人笑话。总之,游客心中有一种不安全心理,唯恐发生不测,危及生命和财产。这时的旅游者求安全的心理表现得非常突出,甚至上升为主要需求。

求新心理:在这个阶段,旅游者的另一个突出心理特征是“探新求奇”。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注意力和兴趣转移,到处寻找刺激,以满足追新、求异、猎奇、增长知识的心理需求。这在初期阶段显得尤为突出,他们对什么都感到新奇,都愿看、都要问、都想知道。即使是当地人司空见惯、不值得一提的平常事对旅游者来说也可能是一件新鲜事。为满足旅游者的这一需求,导游要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多组织些轻松愉快的参观游览活动并进行生动精彩的讲解,耐心回答他们的问题。即使有些问题幼稚可笑,导游也必须认真回答。在该阶段,旅游者最怕的是遇上一个“哑巴”导游。

(三)个性表露阶段:求全心理、懒散心态

随着时间的延长、接触增多,旅游团成员之间、客导之间越来越熟悉,旅游者的神经越来越放松,行为越来越随便,每个人的弱点逐渐暴露。

懒散心态:旅游者的时间概念更差,群体观念更弱,活动过程中更加自由散漫,丢三落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团内部的矛盾逐渐暴露,这些均属于“旅游病”的症状。

求全心理:旅游者在异国他乡总希望享受到在家中不可能得到的服务,希望旅游活动的一切都是美好的、理想的,从而产生生理上、心理上的过高要求。在这个阶段中旅游者对导游服务更加挑剔,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可能产生强烈的反应,甚至会出现过火的言行。在这个阶段,旅游者提出的问题范围更广、更深,甚至会提出一些不友好、挑衅性的问题。在旅游活动的这个阶段,最容易出差错,导游的工作最难。因此,要求导游精神高度集中,对任何事都不得掉以轻心。

(四)旅游活动结束阶段:忙于个人事务

即将踏上归途时,旅游者的心情波动较大,开始忙乱起来。他们希望与亲友联系、购买称心如意的物品,但又怕行李超重。总之他们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处理个人事务。

在结束阶段,导游员要向旅游者提供更加热情周到的服务;安排好游览活动,活动项目宜精不宜多,但要将其搞得更富感情、更有人情味;做好送行工作,力争锦上添花,让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

旅游者的上述心理活动,实际上存在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只是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而已。而且,上述心理活动虽有普遍性,但不同生活情趣的人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尽相同。

四、旅游中“游”尽兴的技巧

(一)知情、当令、应时

许多景物在一年四季表现出不同的美,而有些景点则又有特殊的季节性,只有在某一特定季节和时间才会呈现出最好的景致。有人曾把观赏山水景物总结为“知情、当令、应时”六个字。这六个字指了解胜景的历史典故、风光特点,知道什么季节、什么时间游览最为适宜。

良好的气候条件本身就是一种旅游资源,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又有间接的育景功能,所以选择最佳的旅游季节去旅游至关重要。

春季,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到处充满着诗情画意,正是踏青旅游的大好时节。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转暖,是游览的最佳时节。现代都市上海、六朝古都南京、东方水城苏州、太湖明珠无锡、陶瓷之都宜兴和扬州的瘦西湖等,都是游览的好去处。浙江一带竹木、花草、亭台、楼宇隐现相间,另有绵绵春雨相缀,别有一番韵味。杭州西湖、千岛湖、富春江、普陀山也都是欣赏春景的好去处。

要真正体味“万紫千红花不凋,冬暖夏凉四时春”的意境,云南的“春城”昆明、大理的苍山洱海、热带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等都是游客的最佳选择。

夏季,旅游是人们一种积极、健康的避暑方式,不仅可以让人饱览祖国秀丽的风光,增长知识,还可以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同时还能享受大自然赐予的清凉与惬意。在夏季,人们的旅游流向主要为山地、滨海和北方地区。巍巍北岳恒山、清凉胜境五台山、安徽黄山、江南仙峰三清山、人间福地龙虎山和井冈山等为山地避暑旅游胜地。海滨城市大连、北戴河、山海关、避暑山庄承德、海滨城市青岛等是人们向往的去处。中国东北的天然火山博物馆五大连池和镜泊三绝———长白山的天池、瀑布和森林,也是人们夏季旅游选择的热点。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借秋高气爽之际前去踏走青山,荡游江湖之间,是旅游者的最佳选择。例如,国际旅游大都市北京、一望无际的内蒙古大草原、高山仰止的齐鲁大地、汉文化的摇篮中原、历史名城西安、天府之国四川、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丝绸之路甘新旅游区等均为秋季旅游之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