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旅游学概论
18854600000044

第44章 旅游活动的影响(4)

据了解,宁夏农家乐旅游主要是以农业、农村、农事为载体,最大限度地保持和突出了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如银川万义生态园借景发展特色餐饮;金马河生态旅游区充分利用起了沙丘、鱼池、养殖场、沙枣树林、农庄等优势资源,建成了几十个风格不同的集垂钓、园艺、油坊、酒坊、餐饮、娱乐等为一体的,以科普教育、农事体验、乡土风情等为内涵的农家乐旅游点。目前,银川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中卫市山门村、吴忠市扁担沟镇、石嘴山市、固原市冶家山庄等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景区,已在宁夏周边形成了一条农业环城休憩带。仅中卫市山门村就有“农家乐”20家,从业人员80多人。银川市兴庆区东部的城乡结合部,常年固定经营“农家乐”的企业有20家左右,由于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吸引了一些社会资金的投入。

“农家乐”旅游,在宁夏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一是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一大批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西夏区有的“农家乐”经营户去年“五一”假期一天的营业额就高达2万元。“十一”黄金周期间,自治区约30%的群众到环城游憩带旅游,大部分“农家乐”旅游点接待旅客都在5000人次以上,同比增长超过30%。二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家乐”旅游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把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结合在一起,实现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融合,带动了农村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文化娱乐、农产品加工等行业的发展。三是推动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进步。

几年来,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使经营农户在改路、改厨、改厕,绿化、美化家园等方面率先得到改善,并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逐步辐射或带动周围群众在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另外,在节假日特别是“黄金周”期间,“农家乐”旅游在分流游客、减轻热点旅游景区压力和提高旅游接待能力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规范化有序管理农家乐旅游,2008年,自治区制定了枟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家乐”旅游管理办法枠、枟宁夏回族自治区“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枠,对“农家乐”进行星级评定,从经营场地、服务设施、环保安全、服务项目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针对旅游产品粗糙、服务项目和内容单一、品位和品牌意识不强、难以留住游客等问题,宁夏大学旅游系相关学者建议,应根据“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实际,结合法定假日增多和分散的特点,推出一批针对小长假市场需求的,以乡村旅游、民俗旅游和休闲度假游为特色的中短线旅游产品。要重点支持以农民家居为主体的农家乐发展,在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上下工夫,从特色环境、饭菜风味等方面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展现民族风味,打造一批具有地区特色的“农家乐”品牌旅游点。

加强“农家乐”旅游管理培训工作。通过举办观摩会、培训班、服务技能比赛等活动,对从事“农家乐”旅游点经营者和服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专家建议,宁夏“农家乐”旅游可尝试走与生态建设、传统农业文化和现代农业科技开发三结合的道路,通过营造独特的田园生态环境氛围,挖掘深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深化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条,融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开发出能满足游客物质、精神和科技文化需求、参与性强、产品生命周期长的农业旅游项目,使“农家乐”旅游真正朝着高起点、规范化和可持续方向健康发展。资料来源:根据枟中国旅游报枠(2008年1月18日)整理

六、扩大就业机会

就业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到社会的安定。一个国家安排就业能力的大小反映其政局稳定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实现国民充分就业、降低失业率是各级政府尤其是国家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虽然国家解决国民就业问题可有多种不同的途径,但通常情况下,主要的解决方法依赖于以下三种路径。

第一,削减劳动力价格,实行低工资。但实际上,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从对商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如果生产部门预见不到其产品的销售量会上升。那么它们是不会提供更多的工作职位的,无论劳动力价格多么便宜也不会多雇人员。此外,从根本上说,任何低工资都可能意味着低需求,因为劳动者本身便是商品的购买者。因此,过分依赖实行低工资这一传统的解决就业办法难以有效地解决就业问题。

第二,发展制造业,通过生产技术上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扩大市场、增加产量,从而扩大生产队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现代经济中,工业早已取代农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并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就业部门。但问题是,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甚至包括很多一般的资本主义国家)在竞争中有很大的技术差距,并由此产生一种恶性循环。即竞争愈不利,发展也就愈缓慢,因而扩大就业也就愈困难。从另一方面来说,要克服技术差距,便要采用新技术,由于新技术的采用和生产率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便随之减少。况且在更新技术和设备期间,由于长期落后,掌握新技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可能致使试制期间盈利能力低下,此外,或许还会有资金不足的压力等问题。这一切会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采用起到抑制作用。上述情况说明,单靠振兴和发展制造业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目前面临的就业问题。

第三,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来增加就业机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将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因素。正像最初农业发展的结果一样,制造业的标准化和机械化所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将不断流向服务业。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的扩大使对劳动力的需求得以增加,因为对服务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高于对物质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所以随着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将有较大的提高。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就业机会和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世界各国都千方百计地开辟就业门路,旅游业无疑是其中重要的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旅游产业自身体系的复杂性和就业方式的多样性,造成对旅游就业的界定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对旅游就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成果枟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枠明晰了旅游业的就业范围,将旅游业就业概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目前我国旅游统计中公布的直接就业人数由旅游住宿、旅行社、景区、旅游车船公司等其他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就业人员构成;二是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包括直接为游客服务、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餐饮、娱乐、铁路、航空、公路、水运、公共设施服务等13个部门中的旅游就业人数;三是旅游经济就业人数,这个概念最宽泛,是通过旅游经济活动所拉动的直接或间接的就业人数。根据这一划分,综合分析测算出2002年的旅游核心产业就业人数为612万、旅游特征产业就业人数为1685万、旅游经济就业人数为5100多万,占整个第三产业就业率的24%,占中国全部就业率的7%。这一划分不但改变了原来的旅游就业构成,重新确立了我国旅游就业的总体规模,还反映出旅游对餐饮、运输等相关行业的贡献水平,更加显示了旅游在促进就业方面的优势。

2002年WTTC发布的世界旅游业报告称,当年世界旅游经济就业为19866畅8万个岗位,占就业总数的7畅8%,即每12畅8个就业中就有一个是由旅游经济带来的。2002年世界旅游行业就业岗位为7194畅01万个,占就业总人数的2畅8%。

在我国,根据国家旅游局“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到“十一五”期末的2010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达到53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达到8500亿元,旅游总收入达到12700亿元,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2008年我国六部委联合发布了枟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枠,明确指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到2015年,形成就业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旅游就业规模从目前的6000万人增加到1亿人左右。截至2006年,我国旅游直接就业人数已达100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4900万人,就业人员总数6000万。各地在发展旅游、促进就业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世界范围内,2007年旅游及旅行行业在全球创造了超过2畅31亿个工作机会,位居各行业前列。其中在中国就创造了7000多万个就业机会,处于全球领先,紧随其后的是印度、美国和日本。2007年中国旅游业及旅行业带来的收入占我国GDP的12畅2%,该行业经济创收超过33600亿元,位列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与其他产业相比,旅游业在提供就业方面的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旅游业属劳动密集型行业

一般认为,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旅游接待工作中,由于旅游业的特殊性,相对于工业、制造业,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不得不直接面对旅游者并为其提供服务,许多工作都必须靠员工手工操作,而且待客时需要提供富有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直接服务,因而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以饭店业提供就业的情况为例,枟世界住宿业枠杂志曾对分布在世界各地的400多家饭店的人员配备情况进行过调查统计。

数字是对世界各地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等级、不同经营方式的400家饭店人员配备情况进行调查后综合计算出来的平均数。其中高工资成本地区如欧美地区的饭店为了减少营业支出中的工资成本而往往采用节省人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方法,因而在这些地区的饭店中平均客房员工数较少。但在低工资成本地区,如在远东、亚洲和非洲,平均客房员工数则为1畅 52畅0人不等。世界范围内,我国处在饭店经营的低工资地区,目前有涉外饭店约7035家,客房总计约89万余间,按照亚洲地区的平均客房员工率1畅5计算,涉外饭店就业人数约为130余万人,但这还仅是饭店业提供的直接就业人数。根据许多地区的经验,饭店业每增加一间客房,其他直接旅游企业便可相应增加2畅 53个就业机会。也就是说,整个旅游业的直接就业人数同当地饭店客房数的比例为4畅5∶1。如果再进一步考虑到其他非直接旅游企业或者与旅游有关的其他行业的情况,特别是由于旅游业职工及其家属又需要购买生活消费品、服务、教育??从而进一步带动当地工商及教育、卫生部门创造就业机会,那么发展旅游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就更多了。

(二)旅游业就业岗位层次众多

旅游业就业岗位层次众多,很多基层接待服务工作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行业进入壁垒相对较低,很多初级岗位只需在短时间内进行简单的培训便可胜任,这就比以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为特征的工业企业及高新企业具有更大的就业吸收空间,有利于吸纳更多的劳动力。旅游业这种对低技能劳动力的大量吸纳的特点,同我国目前教育不发达的情况相适应,在解决我国社会大量富余劳动力就业方面作用巨大。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为例,2006年全国有600多万农村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获得了新的就业岗位。

旅游业所吸纳的就业人口包括直接从事旅游企业的劳动人员和间接为旅游者或旅游企业服务的劳动人员。前者是由于旅游者的直接消费而产生的,即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数,包括各种接待设施,如商店、旅馆、酒吧、夜总会、运输及有关管理部门在内的就业。旅游发展所引发的间接就业一般多发生在建筑业、渔业、制造业、轻工食品和商业服务业等行业。一个地区的旅游业越发达,这些相关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越紧密,由此推断,旅游发展所产生的间接就业就越多。

【阅读资料8-6】

中国旅游就业前景广阔

有关业内专家认为,我国旅游就业前景广阔,旅游就业存在十大增长点。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有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新近发布名为枟中国旅游业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枠的专项研究成果。研究提出,我国旅游行业应加快培育旅游就业增长点,尤其应关注新型住宿接待业、特色餐饮业、旅游景区景点开发、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新兴服务业、旅游文化娱乐业、旅游交通运输业、旅游劳务输出十个方面,这些领域就业增长快、潜力大、带动性强,而且能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发展,就业成本低,老百姓受益面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