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文知识小丛书: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18858100000010

第10章 虚词(4)

1.解释下列句中连词“而”表示的意义。

①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胥之。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③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⑤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⑦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⑧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

2.解释下列句中连词“以”表示的意义。

①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②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③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④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中以归。

⑤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⑥楚人伐宋以救郑。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连词表示的意义。

①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②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采掇者易辨识耳,在药则未为良时。

③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④塑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且告于裴度。

⑤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助词

一、结构助词

在古代汉语中,“之”除了经常用作代词,还经常作结构助词,其用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明其为偏正关系的短语。可译为“的”。例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

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③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封之以膏腴之地。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2)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从形式上表明其为偏正关系的短语。往往不译。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②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列子·愚公移山》)

④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①的“汝之不惠”作句子的主语,例②的“秦兵之来”作句子的宾语,例③的“我之死”和例④的“悍吏之来吾乡”作复句中的分句,它们本都是主语与谓语的关系,却因加入结构助词“之”,使其在形式上变成了偏正关系的短语。之所以如此,是由于在古代汉语中,凡主语和谓语组合,只能独立成句,而不能作为短语以充当句子成分或作分句(这大约与古代汉语没有标点有关,无法在形式上标明主语谓语之组合是独立成句,还是用作句子成分或分句)。所以,凡需用主谓短语作句子成分或作分句时,便需加入“之”,使其在形式上从只可独立成句的主语与谓语的组合,变成了可作句子成分或分句的偏正关系的短语,“取消句子独立性”,正此之谓也。而现代汉语由于主谓短语可以直接充当句子成分,故一般无需加类似“之”的“的”,使之偏正短语化。因而翻译以上例句时,用于主谓之间的“之”可不译。不过,在少数情况下,此规则在现代汉语中还有保留,如“《邓选》的出版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正是在用作句子主语的主谓短语间加入了“的”,使“《邓选》出版”形式上偏正短语化了。

二、语气助词

古代汉语的语气助词,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句尾语气助词。前两种语气助词到现代汉语已不复存在,而句尾语气助词虽古今汉语都有,但变化也很大。

1.句首语气助词

古代汉语的句首语气助词,常见的有“夫”、“盖”等,现代汉语无相应的词对译。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

(《左传·曹刿论战》)

②夫秦有虎狼之心。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④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苏洵《六国论》)

例①②句首的“夫”,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例③④句首的“盖”,则表示下面要作一种推测性的论断。总之,它们都意在提醒读者注意,郑重引出下文。

2.句中语气词

古代汉语的句中语气词,常见的有“也”、“夫”、“兮”等,也无法对译。例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师说》)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诗经·卫风·氓》)

③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④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⑥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屈原《楚辞·涉江》)

例①②的“也”,用于单句中主谓之间,例③的“也”,则用复句中前一分句之末,它们的作用主要在于通过“也”的停顿,以引起对下文的注意,因“也”后为全句最重要的部分。当然,“也”的使用也使句子的语气变得舒缓。例④⑤的“夫”,用于单句中动宾之间,其作用则主要在于使语气舒缓。例⑥的“兮”,作用与“夫”相似,只是使语气舒缓的作用更明显,且多用于诗句中。

3.句尾语气助词

在古代汉语三类语气助词中,句尾语气助词最为重要,不但其数量多,而且使用也较为复杂。下面,我们据其所表示的语气分类加以说明。

(1)陈述语气

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尾语气助词,常用的有“也”、“矣”、“焉”、“耳”、“尔”等。

A.也

“也”,其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语气,现代汉语无相应的词对译。

“也”主要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语气,用以帮助判断。例如:

①梁,吾仇也。

(欧阳修《伶官传序》)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也”还常用于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仍然表示肯定的语气。例如:

③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④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⑤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③为陈述句,例④为祈使句,例⑤为感叹句,“也”均对句子的语意表示肯定。

有时,“也”还可用于疑问句。注意,这时的“也”,并非改表疑问语气。须知,这些句子疑问的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代词、疑问副词所表示的,“也”仍表肯定语气,即对疑问肯定,如去掉“也”,这些句子仍为疑问句。例如:

⑥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此何地也?而汝来前。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何泣也”、“此何地也”的疑问语气是由“何”表示的,“也”仅对其加以肯定,去掉“也”,句子疑问的语气不变。试比较“公子畏死邪”的“邪”,它表示的才是疑问语气,去掉“邪”,句子就改变为陈述语气了。

B.矣

“矣”,其基本作用是表示陈述语气,相当现代汉语的“了”。

“矣”主要用于陈述句。例如: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

(《墨子·公输》)

②吾属今且为之虏矣。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矣”还可用于祈使句和感叹句,仍表陈述的语气。例如:

③吾清无攻宋矣。

(《墨子·公输》)

④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愚公移山》)

与“也”相似,“矣”有时也可用于疑问句。同样,此时的“矣”仍表陈述语气,其句子疑问的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代词、疑问副词所显示的,去掉“矣”,句子疑问的语气不变。例如:

⑤年几何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⑥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论语·子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