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文知识小丛书: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18858100000011

第11章 虚词(5)

需说明的是,“也”和“矣”虽都可用于陈述句,然而二者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也”表示对事物基本状况的肯定,是表静态。“矣”表示对事物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发展变化的陈述,是表动态。如前面的例句“吾知所以距子矣”和“吾属今且为之虏矣”,都用“矣”显示一种变化,表明过去不“知”,现在变得“知”了,表明现在没有“为之虏”,很快就要变得“为之虏”了。如将“矣”换为“也”,则失去这种意味,而仅表示对一种状况静态的陈述。

C.耳尔

“耳”和“尔”,作句尾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语气基本相同。或表示限止,相当现代汉语的“而已”、“罢了”。例如: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或表示肯定,近于“也”,可不译。例如:

③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④非死则徙尔。

(柳宗元《捕蛇者说》)

D.焉

“焉”,作为句尾语气助词,表示的是陈述语气,可不译。例如:

①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左传·曹刿论战》)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2)疑问语气

表示疑问语气的句尾语气助词,常用的有“乎”、“与(欤)”、“邪(耶)”等。

A.乎

在上述三个表疑问的语气助词中,“乎”的疑问语气最强,用得也最普遍。

“乎”主要用于疑问句,表示疑问语气,相当现代汉语的“吗”、“呢”。例如:

①壮士能复饮乎?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②儿寒乎?欲食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乎”也可用于反问句,仍表示疑问语气。或是同语气副词“其”、“得无”、“无乃”等配合,组成表委婉推测的句式,其推测的语气,是由“其”、“得无”、“无乃”等表示的,“乎”仍然表示疑问语气。例如: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⑤先生其此类乎?

(马中锡《中山狼传》)

⑥日食饮得无衰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⑦今君上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国语·勾践灭吴》)

例③④为反问句。例⑤⑥⑦为表委婉推测的句子。“乎”均表示疑问语气。

“乎”还可用于感叹句,表示感叹的语气,相当现代汉语的“啊”、“呀”。例如:

⑧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⑨儿之成,则可待乎!

(归有光《项脊轩志》)

B.与(欤)、邪(耶)

与“乎”相类似,“与(欤)”、“邪(耶)”主要用于疑问句、反问句、委婉推测的句子,表示疑问语气,只是疑问的语气要弱,有探询的味道。例如:

①子非三闾大夫与?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②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苏洵《六国论》)

③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④又安敢毒耶?

(柳宗元《捕蛇者说》)

⑤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论语·公冶长》)

⑥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例①②为疑问句,例③④为反问句,例⑤⑥为委婉推测的句子。

(3)感叹语气

表示感叹语气的句尾语气助词,常用的有“哉”和“夫”。它们都主要用于感叹句,相当现代汉语的“啊”、“呀”。只是“夫”感叹的语气比“哉”相对低沉一些,多用于婉惜、哀叹的句子。例如:

①善哉!技盖至此乎?

(《庄子·庖丁解牛》)

②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③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④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哉”还可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仍表示感叹的语气。其句子疑问或反问的语气是由句中的疑问代词、疑问副词或语气副词表示的,故这些句子就兼有了疑问(或反问)和感叹的语气。例如:

⑤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苏洵《六国论》)

⑥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苏轼《石钟山记》)

⑦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⑧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4)句尾语气助词的连用

句尾语气助词,每一个都表示特定的语气。有时,为了表达复杂细腻的语气,便常常把两三个句尾语气助词连在一起使用,融各语气助词特定的语气于一句之中,不过,全句语气的重点一般要落在最后一个语气助词上。例如:

①何可胜道也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韩愈《祭十二郎文》)

③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练习九

1.解释下列句中结构助词“之”的用法。

①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③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④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⑤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⑦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⑧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语气助词的用法及所表示的语气。

①夫古今异俗、新旧异备。

②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③乐夫天命复奚疑?

④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⑥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⑦是何楚人之多也?

⑧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⑨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吾欲辱之,何以也?

兼词

兼词,就是一字兼表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兼词为古代汉语所特有。现代汉语则仅方言里有几个,如北京方言的“甭”,等于“不用”,“仨”,等于“三个”。

古代汉语常见的兼词有“诸”、“焉”、“盍”等。其数量虽不多,但还是经常见到的,而且用法也较为灵活,故应有所注意。

1.诸

“诸”,作兼词,如用于句中,等于代词“之”加介词“于”。如果用于句尾,则等于代词“之”加句尾语气助词“乎”。例如:

①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列子·愚公移山》)

②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③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孟子·庄暴见孟子》)

“投诸渤海之尾”等于“投之于渤海之尾”,即“投土石到渤海的边上”。“或取诸怀抱”等于“或取之于怀抱”,即“有的人喜欢反躬自省”。“有诸”等于“有之乎”,即“有这回事吗”。

2.焉

“焉”作兼词,用于句尾,等于介词“于”加代词“此”或“是”。例如: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荀子·劝学》)

②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兴焉”等于“兴于此”,即“从这里兴起”。“伏焉”等于“伏于此”,即“伏在这儿”。

“焉”作兼词和作句尾语气助词,都用于句末,怎样区别呢?凡可删掉而不影响句意完整的,是语气助词,如“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焉”即为语气助词。反之,则为兼词,如上述例句“青麻头伏焉”,如删掉“焉”,句意将变得不完整,故可知此“焉”为兼词。

3.盍

“盍”作兼词,等于语气副词“何”加否定副词“不”。例如:

子曰:“盍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

“盍各言尔志”等于“何不各言尔志”,即“为什么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