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语文知识小丛书:简明文言语法常识
18858100000013

第13章 句法(2)

“何功之有”等于“有何功”,“之”复指提前的宾语“何功”。“夫子之谓”等于“谓夫子”,即“说得夫子”,“之”,复指“夫子”。“何芋是甘”,等于“甘何芋”,即“觉得什么芋甜”。“是”复指“何芋”。

有时,还可在前置的名词宾语前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之)……”的格式,“唯(惟)”是“只”的意思,表示前置的宾语具有唯一性,这样,此格式强调前置宾语的意味就更显豁然了。例如:

④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

⑤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答李翊书》)

“唯余马首是瞻”等于“唯瞻余马首”,“惟陈言之务去”等于“惟务去陈言”。“是”、“之”复指提前的宾语。成语“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即属此格式。

四、介词“以”宾语前置

介词“以”的宾语,不管是代词(不必是疑问代词),还是名词,往往可以直接放在“以”的前面,不受语法条件限制。例如: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诗经·卫风·氓》)

②余是以记之。

(苏轼《石钟山记》)

“秋以”等于“以秋”,即“拿秋天”。“是以”等于“以是”,即“因此”。

练习十一

指明下列句子宾语前置的类型。

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②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③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之知也。

④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⑤盗者孰谓,谓阳虎也。

⑥何由知我可也?

⑦胡为至今不朝也?

⑧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省略

同现代汉语相比较,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省略要多些。所以如此,一是受古代书写条件所限,力求简短。二是古代行文崇尚简洁、精练使然。三是为古代汉语内部的一些特有现象所决定。翻译时,为了准确表述文句的内容,也为了照顾现代汉语行文的习惯,我们需将凡现代汉语不应省略而古文中省略了的成分补译出来。

下面,我们将古代汉语中几种特有而且常见的省略方式简述一下。

一、主语省略

我们知道,古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其”、“之”不能作单句的主语,故现代汉语需用“他”(或“她”、“它”)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汉语就只得常常省略了主语。当然,也可重复名词作主语,但那样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而且松散。同时,古代汉语主语省略的方式也非常灵活,除了常常承前句的主语而省略外,还可按自己特有方式省略。例如: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天下诸侯)从散约解,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天下诸侯)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贾谊《过秦论》)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草木)尽死;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①的第一处主语省略“(天下诸侯)从散约解……”是承前面一句的主语而省。这种方式是古今汉语相同的,也是常见的。但是,例①后两处主语省略,“(天下诸侯)伏尸百万……”和“(秦)因利乘便……则都是承前面隔句的主语而省略,这种方式为古汉语所特有。例②主语的省略,则相对单一,都是承前一句的宾语而省略。这又是古汉语所特有且常见的主语省略的方式。

二、谓语省略

谓语是句子表情达意最主要的部分。在现代汉语中谓语一般是不可以省略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有不少省略谓语的例子,只是不像省略主语那样普遍。例如:

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②“陈胜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

(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③躬自厚(责)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

例①②,都是承前一句的谓语而省,古代汉语谓语省略多属此类。例③,则是蒙后半句的谓语而省,这种省略比较少见。

三、兼语省略

古代汉语里,当代词“之”作句子的兼语时,往往省去,而这是现代汉语所不允许的。例如: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之)有功于国。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①②,其兼语都是承上文而省略,这是兼语省略的基本方式。

四、介词、介词宾语省略

在现代汉语里,介宾短语作句子成分,介词或介词的宾语都不可以省略,而古代汉语则不然,介词或介词的宾语都经常可以被省略。

经常被省略的介词是“于”、“以”。例如:

①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列子·愚公移山》)

②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万斤,邑万家。

(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经常被省略宾语的介词是“以”、“与”、“为”。例如:

③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

(《左传·曹刿论战》)

④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旦日飨士卒,为(我)击破沛公军。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练习十二

指出下列句中省略了的介词或介词宾语。

①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

②又试之鸡。

③天下苦秦久矣。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⑤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

⑥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几种常见的习惯句式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些配合较固定的习惯句式。我们依据其表意功能分类简述如下。

一、表疑问的句式

1.“如……何”、“奈……何”

“如”、“奈”,动词,有“对付”、“处理”的意思。“何”,疑问代词,当“怎么样”讲。在句式中间可插入代词、名词(名词短语),用作“如”、“奈”的宾语。这两个句式常用来询问办法,译为“拿……怎么办”、“对……怎么办”。例如:

①而离散不相见,……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林觉民《与妻书》)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其如太行王屋何?

(《列子·愚公移山》)

“奈之何”译为“拿它怎么办”。“如太行王屋何”译为“对太行山王屋山”怎么办。

“如……何”、“奈……何”中间不插入词话,便凝合成“如何”、“奈何”。(其“何”,由于原非动词“如”、“奈”的宾语,故可放在“如”“奈”的后面,而不必依从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的规则),在句中作状语或谓语,用来询问办法或原因。译为“怎么”、“怎么办”、“怎么样”。例如:

③伤未及死,如何勿重?

(《左传·子鱼论战》)

④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③“如何”作状语,询问原因,译为“怎么”,例④“奈何”作谓语,询问办法,译为“怎么办”。

二、表反问的句式

1.“何……为”、“何以……为”

“何”疑问副词,“为什么”。“以”介词,“拿”、“用”。“为”,句尾语气助词,表疑问。“何……为”译为“为什么……呢?”“何以……为”译为“为什么用得着……呢?”它们都是反问句式,意在对所提问的事情表示否定。例如: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②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汉书·霍去病传》)

“何辞为”译为“为什么要告辞呢”。“何以家为”译为“怎么能够成家呢”。

2.“何……之有”

“何……之有”等于说“有何……”。“何”,疑问代词,“什么”,作插入词语的修饰成分。“之”,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何……”。此句式译为“有什么……呢?”通过反问和宾语前置意在表示强调性的否定。例如:

①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②何功之有哉?

(司马迁《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何陋之有”译为“有什么简陋”。“何功之有”译为“有什么功”。

3.“不亦……乎”

此句式表示的是委婉的反问,在用否定性的反问以肯定句意的同时,还带有商量、揣测的意味,译为“不是……吗?”例如: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三、表揣测的句式

1.“得无……乎”、“无乃……乎”。

“得无”、“无乃”,表委婉揣测的语气副词,“得无”意为“该不会”,“得无……乎”译为“该不会……吧?”“无乃”意为“恐怕”,“无乃……乎”译为“恐怕……吧?”例如:

①日食饮得无衰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②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左传·崤之战》)

四、表比较、选择的句式

1.“孰与”、“孰若”

先讲“孰与”。“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与”介词,“同”、“和”。“孰与”常用来表示对人物高下或事情得失的比较、选择。对于所比较的几项,如果侧重于询问他人的选择,可译为“和……比,谁(哪一个)……”。如果侧重于表达自己的选择(一般是肯定“孰与”后边的一项),可译为“哪里比得上……”、“哪如……”。例如: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显然,例①②是侧重于询问他人的选择,“孰与城北徐公美”,即“与城北徐公比谁漂亮”。“孰与秦王”即“与秦王比谁(厉害)”。例③是侧重于表达自己的选择。全句意思是:“顺从天而歌颂它,哪如控制它的规律而利用它。”

要注意的是,“孰与”用来连接比较的双方,有时讲出比较的内容,如例①的“美”,但常常并不讲出要比较的内容,如例②③,这样便需读者根据上下文来判定比较的内容,如例②是比“厉害”,例③是比“高下”。

“孰与”的后一种用法,也可换用“孰若”,“若”是动词,“及”、“比得上”。这样,肯定后边一项是意思就更明显了。例如:

④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柳宗元《童区寄传》)

⑤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

(同上)

“孰若为一郎僮”即“哪如做一个人的童仆”,“孰若卖之”即“哪如卖了他”。

练习十三

从下列右边各句中,找出与左边相同的句式,将其序号填入括号内。

A.我死当葬梅花岭上

B.城之破也

C.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D.今日之事何如

E.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

F.良曰:“长于臣”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c.足下何以待之()

d.孰与君少长()

e.则为深谷林莽所蔽()

f.其气浩然,常留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