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运动北派少林拳入门
18859100000006

第6章 传统少林拳的功法练习(3)

在每次击打之后肌肉应尽快放松,准备发动第二次攻击。适时地使紧张的肌肉得到休息,合理地使用力量,对有效地增强击打效果、提高持久力有很重要的作用。

6.在练功的过程中和练功后,两手直接接触沙袋的部位,可适当揉搽一些舒筋活血的药物,如松节油、正骨水、樟脑酒和醋,以促进该部位的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组织的再生能力,并可使肌肉、关节、韧带的紧张状态得以缓解。但要注意,在搽药后六小时之内,不要接触冷水,以免关节和皮肤受寒而导致风湿病。

7.沙袋练习法是武术基本功练习的内容之一,要常年坚持,循序渐进,千万不可急于求成,更不要追求“数日功成、击石透墙”等不切实际的“功夫”,以免引起偏差,影响身体健康,武术谚语讲:“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沙袋功的击打要遵循由轻到重、由慢到快、由点到面的原则,逐步增大运动量。

8.肌肤、骨骼发生运动损伤时,要暂停练习,伤愈后再恢复。

9.在进行重沙袋练习后,应进行“对空搏击”。抓住击打沙袋时的发力感觉,向假设敌发动模拟式的攻击。练习对空搏击的目的,在于巩固技术定型,提高身体灵活性和拳脚出击的速度,使力量练习过渡到实战技术中。沙袋功对提高技术和熟悉战术手段具有明显的作用。

二、少林排打功

“排打功”是传统少林拳中外功法的基础练习,分单人与双人两种练法。单人练习包括沙袋击法、板击法、棍击法、石拍法、撞击法等;双人练习有互击法、排打法等。少林排打功可以培养勇猛果敢、勇于进攻的精神,增强人体的抗击能力,提高运动的耐久力和爆发力。

辅助器具的制作可自己动手,用帆布或粗布做一长约50厘米、直径约8厘米的长筒形沙袋。内装绿豆、粗沙,并可掺入适量的锯末。另外,挑选光滑无裂痕的木板和木棒。器具要结实、整洁,硬度适中,长短适宜。

(一)练法

单人练习时,直立或马步桩站好,单手或双手持一小沙袋或木板、木棒,依次向自己的头、颈、肩、臂、胸、肋、腰、背、腹、髋、腿、膝、胫、踝、足背进行抡拍、抽打、撞击。

如双手各持一沙袋做双击和交叉排打练习,则可扩大击打的范围。单人练习的技术要点如下:

1.在排打前,要先用拳、掌击打,待身体适应后,再使用器具。

2.击打、抡拍的顺序应由上至下,由轻至重。尤其在击打头、颈、腰、肋和关节时,下手要谨慎,用力要适当。

3.击打面部、后脑、颈部及裆部时,要先进行按摩,待皮肤发热,局部肤肉和神经逐步适应后,再用掌根、手指、空拳或小指一侧肌肉较厚的部位,由轻度用力开始进行拍、打。自始至终用力都要控制适当。上述部位的击打练习不宜使用器具。

4.功法练习后,受击部位有明显的热、胀、麻、酸感觉,呼吸感到顺畅、和谐、深长、有力。如受击部位感到筋骨疼痛不止,或体内不舒服,则应暂停练习,认真检查功法、技术要点是否正确,待调整之后再进行练习,以免出现伤情,影响健康。

双人练习时,双方定位或变位相互击打对方,分别以掌心、掌背依次击打对方的胸、背、腹、腰、肋、臂等部位。

定位练习以马步、弓步、跟步姿势为主,可同时配合小沙袋、木板、排棍(数根木棒捆扎一起)等,向对方准备好的部位抡击。落点要准确,击打要有节奏,并逐步加大击打的力量。受击者应同时有意识地“迎击”,以增强练功的效果。每次击打时都可利用呼气之机发声助力。

双人互击排打练习时,用力要适当,动作要协调一致,两人要同时出手、同时上步、同时转身,势到、气到、劲到、声到。发劲要整,落点要准,全神贯注,配合默契,动作协调。

(二)功法配合

练习少林排打功,身体感觉和反应都较强烈,因此适当地配合内功锻炼,是有效地保护自己、提高功效的好方法。

排打功在练习过程中讲究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排打时有意识地发声会有助于发劲,例如“呣”声有助予发整劲;“呐”声有助于发崩劲;“噫”声有助予发靠劲:“哈”声有助于发斩劲、推劲;“嗨”声有助于发劈劲:“嘿”声有助予发撞、击之劲。发声时要“气从丹田吐”。使声音发自腹腔,自然、短促地吐出,切不可光靠咽喉空喊。发声包括聚气、闭气、吐气的全过程,这是和发力相吻合的特殊呼吸方式。

聚气的过程是在击打前的一瞬间深深吸气,将气送至“丹田”。闭气的过程很短暂,是为发声助力做好气息的储存,然后在受击的瞬间“意至气注”该部位以增强局部的抗击能力。接着借助呼气肌和腹肌的收缩,将气快速地吐出。聚气、闭气、吐气的过程可以提高胸内压和腹内压,增强胸、腹肌肉的力量。通过意、气、力三者的配合,充分发挥周身的整劲。所以发声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有助子发挥整体力量、提高练功效果的有效手段。具体要求如下:

1.排打功的练习,要选择环境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地方,练功时最好穿单衣或只穿运动短裤,切忌穿得过多、过厚,影响练功效果。

2.空腹、饭后、精神紧张、患有皮肤病或过度疲劳时不宜练功。初学此功时,可选择肌肉较丰满的部位进行锻炼。练功出汗时,勿让寒风直吹,练后应迅速用于毛巾擦去身上的汗水,穿上衣服。排打功练习后,不宜马上用冷水洗身。受击部位可擦一些舒筋活血药水,并避免在一定时问内(6小时)接触冷水和冷风。

3.练功发声的音量,要根据运动量的大小、发力的强弱而灵活掌握。练习排打功要持之以恒,做到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三、少林铁臂功

铁臂功是少林拳从基本功过渡到实战练习的基础功法,具有很强的实战意义,是珍贵的传统功法之一。具体练法如下:

面对沙袋或木桩,马步站立或结合各种步法的变化,进行有节奏的,左右互换的格臂练习,用臂内外侧、上下侧反复靠、劈、格,撞桩靶。也可以进行双人互格臂的练习,以有效地锻炼臂部肌肉的抗击能力。

格臂功的练习,依内、外、后顺序循环进行,速度、力量、次数因人而异。格臂练习时,注意力要集中,击点要准确,肘部不宜挺直。两臂交替练习时,手臂成弧形运动,击打时要连贯、协调、顺达,腕部要挺直,拳握紧,撞击的瞬间可配合发声,臂部肌肉要适度紧张,同时注意手、眼、身、法、步的协调一致。另外还可结合哑铃、石锁、铁球,石担等器具进行动静相兼的负重练习,具体方法有举、摆、耗、抛等,以进一步提高臂部的力量。

四、少林掌指功

近身搏斗时,手是接触对手机会最多的部位。少林拳法中,拳、掌、指、腕在实战中的相机使用,素以“出手如风驰电掣,胜负分乎瞬息之间”而著称。通过少林掌指功的练习,可将少林拳“来去风速,劲路奇出,斩钉截铁,势如破竹”的功夫表现得更加充分。

少林掌指功主要以锻炼掌心、掌背、掌外缘、拳面、指关节、指端的力量为主,同时对肩、臂、肘、腕和手指关节的灵活性、对肌肉的弹性和表皮的硬度,都有直接的锻炼作用。根据初学者的特点,介绍五种功法如下:

(一)鼎功:两拳面(或两掌)撑地,两腿伸直并拢,靠墙倒立。肘、腕挺直,两拳平行,中间距离约同肩宽,腰背尽量挺直,头略抬起,眼看地面。

要求:

1.鼎功练习时,可采取拳、掌,爪、指等不同手型支撑翻立。为了增加难度,也可做单臂支撑或倒立撑届臂挺直练习,但这种练习形式难度较大,要注意安全。

2.两手位与墙壁间的距离要根据情况灵活掌握,除脚以外其它部位均不得接触墙壁。呼吸要自然、顺畅,不可憋气。初学此功时,可请人协助将两腿扶上墙壁。可戴手套,也可在地上放置较软的隔垫等物,以保护手部皮肤和骨膜。

3.练习时间因人而异,初学者控制在每次3—5分钟为宜,时间过长会产生头晕或头胀的感觉,这是练功初期出现的正常现象,可下蹲休息片刻,待适应后再练。

(二)卧撑

俯卧,两手距离与肩同宽,以拳面(或掌心、双手指尖)撑地,两腿伸直并拢,挺胸抬头,两臂反复做屈曲、撑直肘关节的运动。每次屈肘时胸部都要接近地面,其它部位保持平直。在此基础上,可接做弓腰俯身的“猫行功”。

要求:

1.脚尖勾起,前脚掌着地。臂屈伸动作要连贯、协调、灵活、有力。练功时采用腹式呼吸,身体撑起时吸气,屈臂下降时呼气。

2.动作要协调自然,要量力而行,不可紧张或憋气。

练功时也可在肩背部、颈部放置沙袋、吊袋,或身穿沙衣进行负重练习。

(三)卷棒功

下肢取马步桩姿势,两手平行前伸略比肩宽,抓握一木或铁质圆棒,直径约3厘米,长约40—50厘米,木棒中央系一绳,绳下坠一重物(哑铃、小壶铃、铁球、重实心球、石锁等),垂放体前。练功时反复拧转,将童物卷上卷下。

要求:

1.卷棒提升重物时,速度不宜过快,注意运用手指的拧卷力。手指、腕部要灵活、协调。

2.肘部要挺直,两臂保持平行,肩不可上耸,呼吸要顺畅、自然,功架姿势要稳定、端正。

(四)抓力功(“铁球功”之一)

马步姿势站立,一手前伸与肩平,手心朝下抓握一铁球(5—6千克),另一手置于体侧,然后持铁球的手在下降的瞬间松手,另一手顺势迅速接抓铁球,并从身前用力提起。

这样两手交替反复练习。

要求:

1.铁球的重量要选择适当。

2.以上介绍的方法为“单球抛接”,两手交替接抓铁球时要准确无误,在空中进行。

3.马步姿势要端正,要做到沉肩垂肘,收腹含胸,下颏内收,呼吸自然。也可练习提抓坛罐的沿口,随着力量的增长,还可逐渐向坛罐内倒水或沙,增加重量。逐步加大锻炼的难度,增长功力。这种手指抓力的练习,可由五指开始逐渐减为四指、三指、两指进行。

(五)撞击功

面对桩靶、沙袋、靠垫等进行强度较大的拳击、掌击、勾啄、指戳等练习。为使手的所有部位都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可以采用冲拳、推掌、劈拳、劈掌、崩拳、弹掌、撞掌、勾拳、挑拳、反背拳、贯拳、扫拳、砍掌、扫掌、靠掌、抽掌、戳掌、指点、勾啄、搧掌、拍掌、弹指等多种方法练习。

要求:

1.各种手型、手法练习,既可重复单一的动作,也可相互配合进行组合锻炼。

2.初练此功,可戴护腕或手套进行。呼吸方法以“蓄吸发呼,退吸进呼”为基本原则。

§§§第三节少林内功法

一、大金刚气功

“大金刚气功”是少林大金刚拳内功法中较重要的气功练习法。它以八大金刚的动势和姿态为基础,结合“意气相合、气力通达”的气功法而组成八种动作的练习,所以又称为“金刚气功八势”。少林大金刚拳主张“禅修”,通过内功法的锻炼,达到内外功夫的统一,意念、呼吸、劲力三者合一,通达一体,为拳法技击服务。同时又可使人体经络顺通,气随意行,气督血驰,气力通达。此功法简单易学,神形兼修,效果显著。

(一)基本姿势:

1.预备势(金刚顶立势)

两腿平行开立,脚尖朝前,中间距离约为本人脚长的三倍,两臂自然垂放于体侧,两掌心朝内。目视正前方。

要点:

①身体端正,收腹、含胸,提裆(提收会阴穴)、沉肩,松臂,头颈正直,下颏内收,舌抵上颚,扣齿闭唇,鼻呼鼻吸。

②两脚站立要稳实,脚趾抓地。

③思想集中,意守两脚下的涌泉穴。

2.调息(金刚伏虎势)

①两臂同时外旋,两手呈八字掌,由体两侧向上抬至与肩平,肘部略沉,掌心朝上;两眼漠视前方。

②上动不停,两臂屈肘同时向上、向内拢至头顶上方,两掌心朝下,中指相对(间距约5厘米),两眼漠视前方。

③上动不停,两掌同时由头顶上方经面前徐徐向下按压,两腿随势半蹲成马步。两掌按至小腹前,两臂略屈肘,腋下含空,掌心朝下,掌指相对,两眼漠视前方。

要点:

①两臂的动作应连贯、圆活、松缓、自然。肩臂沉松,肘部放松随势而屈,两掌心内含,腕部不可用力。

②两腿下蹲成马步与下按掌应同时完成。

③两臂抬至头顶时,要深深吸气,而后随着两掌下按而缓缓呼气。两臂上抬时,意念随势由两脚涌泉穴沿两腿后侧上升,经昆仑、承山、委中、环跳各穴至腰后命门穴,冉沿体后督脉顺脊椎上升至颈后的大椎穴,经风府穴至头顶百会穴。随两掌下按,意念由百会穴、上星穴经面部至喉下的天突穴,再沿体前任脉降至丹田。

3.撞掌(力推山门势)

①两臂略外旋向前伸出,同时向上、向内屈肘屈腕成立掌,分别置于两肩前,指端朝上,两掌心相对,中间相距约30厘米,小指一侧朝前,肘端下垂;眼漠视前方。

②两掌同时略外旋,向正前方推(撞)出,沉肩,腕部屈立,掌心内含朝前,指端朝上,高与眼平,中间相距约20厘米,力达掌心。两肘略屈沉,目视正前方。

要点:

①沿体前向上届肘成立掌时,速度要徐缓,肘部弯曲略小于九十度,同时配合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