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时尚美妆美容减肥增高术
18860900000004

第4章 经络和穴位常识

引子

本书主要介绍了笔者根据中国传统点穴按摩术和多年临床治疗经验以及多年培训学生的教学经验总结整理的自我点穴按摩美容术、减肥术、增胖术、丰胸健美术、增高术、明日术和保健术等。所以,要学习这些自找点穴按摩方法,必须了解一下人体的有关经络和穴位。

一、经络系统的组成

中医学认为,在人体内部存在着一个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经络系统。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粗大的、深部纵行的主要干线,称为“经”,也叫“经脉”。细小的、经脉的分支,网络于经脉间的称为“络”,也叫“络脉”。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是运行全身气血,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的通路。通过经络在全身有规律的循行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组成。其中,经脉由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组成。络脉由十五别络、孙络和浮络组成。

虽然经络包括的范围很广,但其体表与内脏联系的经络主要有十二条,称十二正经,或称十二经脉。十二正经有手经、足经、阴经、阳经之分。十二正经可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每一经脉连系一个脏(或腑),即心、肝、脾、肺、肾、心包六脏和胆、胃、大脑、膀胱、三焦六腑(左右)各一条。与心相连的叫心经,与肺相连的的叫肺经,其它经以此类推。阳经属腑,行于四肢的外侧;阴经属脏,行于四肢的内侧。手经行于上肢,足经行于下肢。

十二正经加上任脉和督脉合称十四经脉。十四经脉是经络的主体。

二、穴位常识

穴位卫称腑穴,气穴、孔穴,穴道等。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具有接受刺激的功能。“腧”具有转输和输注的意思,“穴”具有空隙和聚集的意思。

凡是有一定的名称和一定部位,按照十四经脉排列的穴位称为“经穴”。

没有列入十四经脉,而从临床实践中逐渐发现的经验穴,称为“经外奇穴”。

没有一定的名称和具体位置,是以压通点而定穴的称为“阿是穴”。又称“天应穴”。

穴位的发现和定位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的。人体上的穴位,单穴有52个,双穴有309个,常用经外奇穴47个。其中,手太阴肺经有双穴11个(左右共计22个穴位,下同),手阳明大肠经有双穴20个,足阳明胃经有双穴45个,足太阴脾经有双穴21个,手少阴心经有双穴9个,手太阳小肠经有双穴19个,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最多,有双穴67个,足少阴肾经有双穴凹个,手厥阴心包经有双穴9个,手少阳三焦经有双穴23个,足少阳胆经有双穴44个,足厥阴肝经有双穴14个,任脉有单穴24个督脉有单穴28个,常用经外奇穴47个,三、穴位的作用

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它能反应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如果把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运行气血的经络比作大江小河,那么穴位就是分布在这些江河上的小湖泊,它对江河可起调节作用。通过针灸、点穴按摩等刺激,就可以通过经络激发脏腑、经络之气,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调和阴阳以达到防病治病和美容、减肥、增胖、丰胸健美、增高、明目、保健等目的。

一般来说,穴位在哪个部位便可治哪个部位的疾病,这是穴位最基本的性能。例如眼睛周围的睛明穴、四白穴均治近视、弱视和白内障等眼病。耳朵周围的听宫、听穴穴均治耳聋、耳鸣等耳病。除此之外,穴位还有远道主治性能。人们常说:“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就是这个道理。例如风火牙痛,点按患侧下关穴和手上合谷穴就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凡属同一经上的穴位,都对其所连属的脏(腑)有治疗作用。例如:肺经上的穴位,一般都能治疗肺及咽喉的病症;胃经上的穴位。一般都能治疗胃肠及头面部的病症。某些穴位对某些疾病又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例如:合谷、内关穴的镇痛效果好,足三里穴治疗肠胃病效果好等等。因此,在临床上常年用循经配穴法和对症配穴法。

四、穴位的涵义

除了专业人员以外,太多数人对穴位也比较有兴趣,有些人还知道很多。平时遇有头痛、感冒或腿痛、肩痛时,他们常常自我点按一些穴位来缓解病痛。也有不少女士知道些头、面部的不少穴位,平时常常自我按摩美容一下。但总有一些朋友对穴位兴趣不大,他们的理由是:“穴位太枯燥无味了,那么多穴位,名字又特怪,不好记。”

以我看,这些朋友,还没有真正了解我们祖国的宝贵文化遗产,还不了解穴位内在的涵义。

其实。每一个穴位都有一定的涵义。如果了解一下穴位的涵义,就会不知不觉对穴位发生兴趣,也就容易记住了。

我们的祖先对穴位名称的取义内容十分广泛,可以说是上察天文。下观地理,中通人事,远取诸物,近取诸身,从多方面汇集而成。既有科学性,又有趣味性。既形象又便于记忆。有的穴位,一看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功能和作用。例如内眼角的睛明穴,它的涵义是:睛眼睛;明,光明。此穴是治跟病的主要穴位,能使服睛明亮有神。又如鼻翼旁的迎香穴,它的涵义是:

迎,迎接;香。芳香。常点按本穴能治鼻炎、鼻塞,提高嗅觉能力。知香臭。

有的穴位是以天文星象和气候比拟命名的,如日月、上星、天宗、天池、天泉、紫官等穴。

有的穴位是以地理地形比拟命名的,例如:

1山洼无水之处为谷,穴位有率谷、合谷、阳谷、阴谷、然谷等穴。

2水所止处为池,穴位有风池、阳池、曲池、天池等穴。

3百川皆归之处为海,穴位有气海、血海、少海、小海、照海等穴。

4水从地出为泉,穴位有廉泉、涌泉,水泉、极泉、阳陵泉、阴陵泉等穴。

5深凹有水之处为井,穴位有肩井、天井等穴。

6地理上的门户为关,穴位有内关、外关、上关、下荚、阳关等穴。

有的穴位是以居处和社会形态比拟命名,例如:

1王者所居谓之宫,穴位有紫富、劳官、听宫等穴。

2国君所在人民聚居之处谓之都,穴位有大都、阴都、中都等穴。

3财富与人口集中之外谓之府,穴位有中府、风府、天府、俞府、少府等穴。

4宽敞明亮的居室谓之堂,穴位有玉堂、神堂、印堂等穴。

5堂前门内谓之庭,穴位有神庭、中庭、内庭等穴。

6人可出人,声可通达之处谓之门,穴位有耳门、云门、京门、神门、期门、右门、命门、哑门等穴。

穴位的取义内容非常丰富。受篇幅所限,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中医经络学说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系统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是我们中国对世界医学事业的重大贡献,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为之而自豪。

读者朋友,你一定喜欢美容和健美,但愿你也喜欢经络和穴位,因为它能给你带来美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