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传统企业,互联网在踢门
18869500000016

第16章 正在发生的“互联网加法”与(3)

我先告诉所有像王总这样的传统零售一个好消息,电商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行业。同时告诉你们一个坏消息,它会基本取代你们。

重要的是电子商务今天不是模式的创新,而是生活方式的变革。很多人看成是商业模式,事实上它在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电子商务今天1万亿只是刚刚开始,现在所做的只是对传统零售渠道的变革,未来三到五年,将进入生产制造的变革,直到影响生活方式的变革。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只是刚刚开始。另外,今天电子商务不是想取代谁,不是想消灭谁,而是想建设更加新颖的、透明的、开放的、公正的、公平的商业环境,去支持那些未来成为中国最佳的像王健林这样的企业家。成功地主导未来的中国经济的,不是马云,不是王健林,而是今天没有听见,没有见到过,甚至没有听说过,很多人可能看不见、看不起、跟不上、看不懂的年轻人,他们将取代我们,他们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未来。因为他们正在用互联网的思想和互联网技术改变今天的商业环境。

而今天真正创造1万亿的不是马云,创造1万亿的是今天可能不会回头的店小二,小年轻人,“90后”“80后”,在街上不会点头的快递人员,他们正在改变今天的中国经济,而只有他们才是未来经济的希望。所以我不是取代你,而是帮助他们取代你。

马云的这番话一如“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一样的“狂妄”。“不会完全取代,但是基本取代”,斩钉截铁,不留余地。作为中国首富、一代领袖的王健林,再怎么韬光养晦,也无法不接招。何况,马云还继续穷追猛打:

光有勇气是不够的,尽管我们都需要勇气。在机枪面前,形意拳太极拳是一样的。

“在机枪面前,形意拳太极拳是一样的”,意思就是说,不要跟我分析那些细节,那只是形意拳和太极拳的区别。在互联网、电商这个机关枪面前,它们是一样的,都不堪一击。

这是互联网革命,在公然踢传统企业的门。不是踢门,而是踢馆,下战书。王健林一代宗师,唯有挂旗应战,重注赌输赢。

王健林:说传统产业要死的乌鸦叫了不止一次

其实,王健林和马云的关于“电商是否能取代传统店铺”的对赌,是有背景的。

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的前一天(2012年12月11日),在中国企业家沙龙上,两人关于传统企业和互联网之辩就已经开始了,而且针锋相对,观点鲜明犀利,毫不保留。

马云开始踢馆:

我想跟大家讲的是,这1万亿只是刚刚开始,零售行业将会面临致命的打击。这不是一个玩笑,做互联网这么多年,我一直坚信,创造性的破坏比破坏性的创造要重要。

传统行业经常讲的这句话:不管怎么样,你一定会用我的体验吧。我告诉大家,以后的体验跟你今天想象的体验完全不同。传统零售行业与互联网的竞争,说难听点,就像在机枪面前,太极拳、少林拳是没有区别的,一枪把你崩了。今天不是来跟大家危言耸听,大家都是朋友,互联网对你的摧毁是非常之快的。

马云说,大家都是朋友,是互联网要摧毁你,我是提醒你。王健林完全不买账,针锋相对:

说传统产业要消亡,比较有名的,这400年来你算第三个。

第一个有名的人是造了蒸汽机的瓦特。蒸汽机出现后十几年,就有人做了断言,除了蒸汽机是新兴产业,它能够发展外,其他传统产业都将消亡,其后二三十年蒸汽机的概念火得不得了。后来经过30年的发展,大家最终发现,蒸汽机再怎么牛还是要有利润才行,后来其他产业也没有消亡。

第二位是美国在线的老板,他断言除了互联网之外的传统产业都要消亡。2001年互联网特别火,有人跟我讲展览公司活不下去了。展览是最容易受互联网冲击的,因为都不用来了,在网上看看就行了。在他的提醒下,我翻了翻了欧洲工业史,发现1950年就有人说新经济要火,传统经济要死。

马云算是第三个最有名的人,今天断言除了电商以外,零售行业要死掉。

王健林不以为然。大的技术革新,互联网不是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不可谓不重大,但是也没有其他传统产业消亡。AOL(美国在线)老板也说传统产业要灭亡,这话也说了十几年了。马云你现在也来说,算你有名,但是也难免落个“危言耸听”。其实王健林说得很有道理。

马云“救友”心切,继续说:

我是说死掉一大半。我绝不是在危言耸听:世界在变,天已经变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我找不出任何理由相信传统的零售会胜过我们。

这个变革是一个连锁反应,不是单独的反应,不仅是对零售的冲击。这10年来我们做的是消费流通领域,未来3年数据化以后进入生产制造,然后再由生产制造到生活方式的变革,这是循环的。零售行业的好日子将不会回来。

马云的这个观点,和本书提出的“商业价值模型”的“创造价值”“传递价值”观点非常一致。他认为,在过去的10年,是“互联网减法”的10年,“我们做的是消费流通领域”,而未来的3年,是“互联网加法”的3年,“数据化以后进入生产制造,然后再由生产制造到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个互联网化的进程,从“互联网减法”到“互联网加法”的循环完成之后,“零售行业的好日子将不会回来”。

马云补充了一些案例:

例如,在广东造电视机的人,原先生产100台电视机,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95台卖到了国美,5台补充一下电子商务。今天倒过来了,他们认为100台电视机当中有50~60台要被放到网上,20~30台放到线下店里。这是什么概念?制造行业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我再告诉大家,有些数据没有对外公布,今年9月29日,海尔在我们这里卖出了12000台洗衣机,一天拉断了海尔的几条流水线,而这只是我们“聚划算”做的一个小项目而已。可以想见,今后的商场会出现什么结局?

确实。我在成为海尔的战略顾问之前,专门研究了海尔和阿里的合作。2012年的一个聚划算项目,帮助海尔卖出去12000台洗衣机,这让海尔以及很多传统企业都为之一振。

天变了。零售行业的改变必定导致生产制造行业的变革,沃尔玛最伟大之处不是1年卖2.7万亿人民币,而是通过零售改变了整个生产制造。由于沃尔玛大规模地采购导致这个世界出现了集装箱、规模化、标准化、低成本。

沃尔玛带来了B2C。今天倒过来了,互联网带来了C2B,消费者数据引导生产制造的变革,这个变革是巨大的。船过去了,就很难回来,即使你想把它拉回来,但跟顺水而行用的力气是完全不一样的。

马云在这里,强调了“互联网加法”对“创造价值”这一端的影响,尤其是强调了C2B的巨大变革,称之为“船过去了,就很难回来”。C2B的变革一旦发生,就一路向前,无法回头。

当然,王健林是不服气的。

首先,马云能出来,他自己有本事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缺乏大的零售企业,这给他制造了机会。

其次,电商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

宅在家里上电商,这肯定是相当一部分人的行为模式。但不要忘了,人的社会属性才是第一位的,我就断定人一定要去公众场合,人一定还要去人多的地方玩、转,这样就可以让零售终端和零售渠道继续生存下去。

当然,有一部分零售渠道一定会极其困难,也许最后就消亡掉了。尤其是完全标准化的产品,例如电器、图书、家具,因为没有什么炫耀功能,也不需要再进行什么比较,完全是标准件,一点购买就行,但是稍微复杂一点儿,或者稍微高档一点儿的商品,买的时候不完全为了实用。

为什么刚才讲1640年蒸汽机革命之后说传统产业要消亡的例子呢?就是我相信,电商发展会很快,但最终一定会和零售实体形成一种“竞争共存”的局面。

再次,中国的电商现在起步太晚,占的比重太小。在起步期间你的空间是非常大的,但当电商市场份额达到10%左右的时候就会逐步减缓速度,出现瓶颈。绝对不可能一个淘宝,或者一个电商在中国零售平台中占据主流。

传统的零售行业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你想想这两千多年中的变化还少吗?各种变化都经历过,为什么还能活下来呢?他一定会有法子。

不得不说,王健林的一二三是非常精彩的。1640年至今,有多少变化,传统零售业能活到今天,就一定能活下去,最后一定是“竞争共存”。

面对王健林“竞争共存”的橄榄枝,马云寸步不让:问题在于,你们不会再有机会了。

我一直坚信,改变成功者是最困难的,因为每个成功者都有一大堆理由。

为什么传统行业做不了互联网?很难做,因为你要革你自己的命,这是非常难的。在座各位要想做互联网,不是你们做不了,最艰难的是你们要革自己的命,也就是你要把原来的行业砸了。淘宝现在还在做无线淘宝,另外一场革命就是无线,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消灭淘宝!就是我们给他一切资源,你只要把淘宝打败,我们就认为你过关了。很多人做电子商务,都说“电子商务是传统模式最好的补充”,补个鬼啊,人家已经比你强了。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跟不上。很多人走过的路就是这样的。

“电子商务不可能灭掉传统行业”,这句话一定是对的。两千多多年来,人们还是喜欢寄信,尽管有了传真机,有了电话,但是邮寄的东西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个补充,未必会成为主流。

我只是觉得整个行业的变革远远超过大家的想象,现在很多人打拳都很厉害,觉得我把肌肉练得再强一点子弹就打不进了。我告诉你,还是能打得进。因为成本概念、模式概念影响的不只是你,影响的是整个制造业,影响的是后面所有的参与者,特别是影响我们“90后”的孩子们。

我同意王总说的,吃饭、喝茶、看电影——那当然,(体验或消费)是必须的。但是有一点我必须提醒你:我们发展起来确实是因为中国的零售行业不够强大,但是我们今天的增长速度让零售行业失去了强大的可能。

马云的话同样精彩,“成功是成功者的绊脚石”,革自己的命,谈何容易。你的一切辩解,都是理由,导致你们做不了互联网。他说出了著名的“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跟不上”的言论,评价王健林等传统企业的成功者。

最后,完全无法求同存异,王健林说:

我是基于过去两千年的历史。二十年后电商肯定不会成为主流。2022年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超过50%,我就败了。我敢跟你赌1个亿。

在央视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王健林和马云的赌局,不是现场冲动,而是早已开盘。这场赌局是1元,还是1亿元,和他们的这番对话比较起来,就显得黯然失色了。不论是对于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界的企业家们,两位商业领袖的唇枪舌战,里面的每一点,都值得思考。

马云:电子商务不是生意模式,它是生活方式

王健林和马云的赌局,轰动了整个财经界,引发了传统企业界和互联网界的大辩论。2013年2月3日,央视再度把马云邀请到《对话》栏目现场,深入讨论这个赌局。主持人问:到底赌局谁赢谁输,自己有多大把握?马云非常笃定地说:王健林输定了!

我不跟任何人赌没有把握的赌。这个是因为你不懂才会赌,赌了1个亿。所以我觉得如果各位还不认为10年以后,零售行业或者传统行业会被互联网电子商务冲击到50%的话,我估计只是他刚刚进入这个领域里面而已。电子商务绝对不是一种生意模式,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变革。10年以后,结局只会比我们想起来更加可怕,因为它摧毁的不是一种商业模式,而是一种旧的思考,它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所以是不可逆转的,所以50%这个赌王健林还是不赌为好。

电子商务的目的不是去消灭谁、推翻谁,而是建立未来我们认为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平等的商业生态环境,其实我们说今天这个企业打败那个企业,那个企业打败这个企业,一点儿意义也没有。换句话说,一头羊把其他的公羊打败了,觉得天下第一了。狼一看,咔,瞎搞,瞎整,因为它完全是两种不同思考的作战。

“一头羊把其他的公羊打败了,觉得天下第一了。狼一看,咔,瞎搞,瞎整,因为它完全是两种不同思考的作战”,这就是本书第一章所说的“降维打击”。马云说:

有人说,也是王健林说的,全中国4800家电子商务企业,4799家企业都亏,只有淘宝赚。我也不知道4800家企业这个数字从哪里来,第一绝对不只4800家企业,第二在淘宝上面电子商业企业活得非常好。今天我们电子商务绝大部分活得不好的企业,说实话它们诞生这一刻我就知道它们已经输了,它们生活在传统想象的电子商务中。传统想象的B2C,他认为这就是电子商务,这些企业本身就该死。跟阿里比,我们是一个平台,模仿我们是很累的,有的人在平台和电子商务之间,不断地摇摆的时候,你是一定要死。阿里巴巴不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我们是帮别人做电子商务,我们是帮无数想创业的人创业,我帮你做生意,这是二者之间的区别。

主持人顺便还问到了某次招商银行马蔚华和马云的对话,问他怎么看银行这个传统企业,马云对这个同姓兄弟的态度,和对王健林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