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废都后院:道不尽的贾平凹
18925000000014

第14章 天公作美

与“自古长安帝王都”一样,“自古长安西风雨”这句话,是从我父亲的父亲的父亲那儿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1997年5月31日下午5时许,燕玲打电话给平凹,想约好晚上去西大平凹家。因为我们的朋友,昨天刚来的重庆女作家伊敏也想去看望他。

此刻,猛然间狂风大作,黄土飞扬,顿时天昏地暗。

我连忙告诉燕玲:“自古长安西风雨,天要下雨,不能去了。”

可是,燕玲已接通了电话,她让我直接与平凹通话。我说:“另改时间吧,想给你送点好东西,可是天公不作美,以后再说吧。”

也许是伊敏远道而来,感动了上苍。不到7时,忽然风停雨住,天又晴了!我再打电话,平凹说:“要去医院看个病人。”

我一听,忙问:“咋咧?谁病了?”

他说:“去看一个病人,要来就快一点儿。”

我说:“你在屋里等着。”

晚上7点20分到平凹家。我开玩笑说:“红景天经理助理来了解服用情况。”谁知燕玲沉不住气,在窃窃私笑。

平凹眼尖,一下子看出了破绽,他也认出了曾在两年前拜访过他的伊敏,平凹说:“真没想到你能来。快进屋坐,快进屋坐。”

我说:“还是有缘,天公作美,刚才风狂雨猛,把人吓得都不敢来咧。”

平凹连忙倒茶招待客人。

伊敏也从塑料袋里拿出给平凹带来的礼物,说:“这珍珠龙井茶,专门给你一个人品用的。”说着,又拿出汤圆粉。

燕玲接过汤圆粉,问平凹:“贾老师,你会不会做汤圆?”不等平凹回答,她就一五一十地说起汤圆的做法和各种吃法。

平凹说:“这重庆的汤圆就是西安的元宵嘛。”

我说:“咱这儿的馄饨,人家还叫抄手呢。”

伊敏又让我拿出送给平凹的几包火锅底料。我说:“每次给平凹送东西,我经手时分文不扣,丝毫不短。”

燕玲说:“以后见面分一半。”

伊敏邀请平凹到重庆一游,燕玲嘴快,抢着说:“贾老师要是去重庆,还要经过‘四个国家’。”

平凹不知底细,忙问:“为啥?”

燕玲解释:“原先重庆人多车少,大部分人上下班都是挤公共汽车,车到站时,不想排队的要翻越栏杆(越南),上车时要鼓着劲儿往上爬(古巴),车上人多又挤又累又压(几内亚),下车时又怕下不了车,所以就朝下掀(朝鲜),而且人家还叫你把‘箩篼捡顺’!”

平凹不解其意,我充当翻译:“重庆人把屁股叫箩篼,咱西安叫勾蛋子。”

大伙儿笑成一团,平凹笑着说:“重庆人幽默,乐观。”

我说:“重庆山城夜色很美,天上星星,地上灯光,水上渔火,相映成趣,融为一体,真叫你分不出是人间还是天堂。”

伊敏也趁机介绍重庆的大足石刻,大宁河小三峡,她说:“重庆确实值得一游,权当是深入生活,搜集素材。”

平凹动心了,他问:“重庆热得很,去了能行吗?”

伊敏说:“贾老师去重庆住星级宾馆有空调,出去参观坐豪华小轿车,绝对不会热的,我去联系单位让领导接待。”

平凹一听“领导接待”,连忙说:“千万不要惊动上层领导,我只想同几个朋友在一起聚一聚。”他又想起了江浙之行,说:“去南方体验生活期间,几乎成天是给领导签名,题字,讲话,前呼后拥,没有一点儿自由,太累了,太累了!”

燕玲又给伊敏说:“最好找个清静凉快的地方,让贾老师体验一下重庆平民的生活。”

伊敏说:“如果贾老师不嫌弃的话,我把自己两室一厅的房子让给你们几位住,虽不豪华,但也凉快,清静。”

燕玲说:“那我就将就你的锅灶,给贾老师做川菜吃。”

平凹很高兴,他说:“好嘛,我经常到燕玲家去吃饭,她的手艺不错。”然后,平凹又认真地说:“如果7月份没有大的活动安排,我尽量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争取7月上旬去重庆。”

话是这么说了。不料,6月份平凹又因病住院,耽误了行程。

一直到2004年,平凹也未圆去重庆之梦。

也许是好事多磨吧!

也许,还是要天公作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