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万叶集》的世界
18988600000011

第11章 山上忆良(1)

一、生平与作品

山上忆良(660-733),万叶第三期著名歌人。《万叶集》中作山上臣忆良,《续日本纪》大宝元年正月中初次出现时作山於忆良,后作山上臣忆良。又称山上忆良大夫。

关于山上忆良的生卒时期,因其本人撰于天平五年(733)的《沉痾自哀文》(卷五)中有“自沉痾以来,年月稍多,是时年七十有四”之句,据此推算应生于齐明天皇六年(660),卒年约为天平五年(733)。忆良家世不详,山上氏据《新撰姓氏录》右京皇别下:“粟田朝臣:大春日朝臣同祖,天足彦国忍人命之后也,《日本纪》合。山上朝臣:同氏,《日本纪》合。”可知乃自粟田氏分出,但也有学者指出这种关系应属拟似的宗族关系。另据中西进博士等人推定,山上忆良乃天智朝来日的渡来人侍医忆仁之子,由于663年百济灭亡,幼小时期便跟随父亲逃亡到日本。如此山上忆良可谓地道的渡来人,最终依靠自己的出色才能和艰苦努力,在和歌史上争得一席之位。

据《续日本纪》等史料记载,持统天皇四年(690),山上忆良扈从持统女帝巡行纪伊国(今和歌山县),《万叶集》所载其最早和歌便作于此时(卷一,34)。文武天皇大宝元年(701),无位无姓的山上忆良被任命为第七次遣唐使少录,翌年跟随执节使粟田真人赴唐,回国时期或曰庆云元年(704),或曰庆云四年(707)。和铜七年(714)自正六位上升为从五位下,灵龟二年(716)出任伯耆国(今鸟取县西部)守,养老五年(721)任东宫(后之圣武天皇)侍讲。约于神龟三年(726)出任筑前国(今福冈县西北部)守,时年六十七。两年后大伴旅人作为大宰帅来到九州,自此二人意气相投,互相促进,共同引领筑紫歌坛。山上忆良约于天平四年(732)返京,翌年去世,临终前慨叹“士岂空度此一生,未立流传万世名”(卷六,978),可以看出儒家立身扬名思想的深刻影响。编有《类聚歌林》七卷,为《万叶集》编纂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惜乎散佚不存。

《万叶集》收录山上忆良和歌共计72首,其中长歌11首,短歌66首,旋头歌1首。另有汉文3篇,汉诗2首,表现出作者所具有的丰富教养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注意的是,山上忆良作有一首《在大唐时忆本乡作歌》,这是《万叶集》中唯一在日本以外国家所咏的和歌:

在大唐时忆本乡作歌

快归去吧

我的同胞!

大伴御津海滨松,

想必等得已心焦。

(卷一,63)

“本乡”即本国,日语读作“Kuni”,“大伴御津”在今大阪,乃遣唐使乘船出发的地方。歌中“松”与“等”一语双关(Matsu),表现出盼望早日回归故乡的强烈愿望。

山上忆良对和歌的重要贡献,主要在于将抒情和歌发展成思想和歌,作品少抒情而多叙事,多思索,被称为社会派歌人。与其他万叶歌人不同,他没有歌咏自然和恋爱的诗歌,主要是咏叹生老病死和人生的苦恼,愤慨于社会贫富的悬殊和苛捐重税对平民的压迫,并痛切地吐露对妻子家人的真挚思念。一般说来,《万叶集》多收恋歌,但山上忆良却没有创作一首恋歌,反之却多吟诵家庭之间的亲情,这本身就显得与众不同。另外,《万叶集》少佛教色彩,而山上忆良却将佛教哲理融于和歌的创作之中。因此,山上忆良在整个日本和歌史上占据着非常特殊的地位。应该说,这种执拗地表现社会与人生,以及对社会与人生的关注及对弱者的同情,并不见于此前的日本文学,可以说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结果。正因为其作品风格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日本人,才会出现上述山上忆良属于渡来人之说,并得到许多学界同仁的支持。

以下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山上忆良的两首代表作——《思子等歌》及《贫穷问答歌》。

二、思子等歌

思子等歌一首并序

释迦如来,金口正说:“等思众生,如罗喉罗。”又说:“爱无过子。”至极大圣,尚有爱子之心,况乎世间苍生,谁不爱子乎!

吃瓜时,

想起孩子;

吃栗时,

更想孩子。

究竟你从何处来?

究竟你我何因缘?

总是浮现在眼前,

使我无法再安眠。

(卷五,801)

金银玉,诚可贵,

怎能比得上,

我家子女宝贝?

(卷五,802)

神龟五年(728)七月二十一日,山上忆良在九州的筑前嘉摩郡(今福冈县嘉穗郡),创作了三篇著名的长歌,日本学界称之为“嘉摩三部曲”,即《令反惑情歌一首并序》(卷五,799-801)、《思子等歌一首并序》(卷五,801-802)、《哀世间难住歌一首并序》(卷五,802-803),本首为其中第二部。据此前的《日本挽歌》最后注曰:“神龟五年七月二十一日,筑前国守山上忆良上。”而三部曲的最后则注曰:“神龟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于嘉摩郡撰定,筑前国守山上忆良。”可见这些作品最终完成于同一天。所不同的是,《日本挽歌》是山上忆良献给自己的顶头上司大宰帅大伴旅人之作,而“嘉摩三部曲”则表现出山上忆良作为筑前国最高长官的立场。

神龟五年(728)四月,大伴旅人作为大宰帅远赴九州,上任伊始,就失去了爱妻大伴郎女。《万叶集》卷五开头便是大伴旅人于当年六月所作的《大宰帅大伴卿报凶问歌一首》(卷五,793),其后则是山上忆良所作的《日本挽歌》(卷五,794-799),从中可以看出,大伴郎女之死不仅是对大伴旅人,而且对山上忆良也是个很大的打击。在这些和歌之前,《万叶集》还收有山上忆良所作的汉文1篇及汉诗1首:

盖闻:四生期灭,方梦皆空;三界漂流,喻环不息。所以维摩大士,在于方丈,有怀染疾之患;释迦能仁,坐于双林,无免泥洹之苦。故知:二圣至极,不能拂力负之寻至;三千世界,谁能逃黑暗之搜来?二鼠竞走,而度目之鸟旦飞;四蛇争侵,而过隙之驹夕走。嗟乎痛哉!红颜共三从长逝;素质与四德永灭。何图偕老违于要期,独飞生于半路。兰室屏风徒张,断肠之哀弥痛。枕头明镜空挂,染筠之泪逾落。泉门一掩,无由再见。呜呼哀哉!

爱河波浪已先灭,苦海烦恼亦无结。

从来厌离此秽土,本愿托生彼净刹。

一读便知,上述汉文堪称典型的四六骈俪文,词藻华丽而又多用典故和对仗,从中可以窥见山上忆良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文章可分为前后两段,自“盖闻”至“过隙之驹夕走”的前半段主要叙述人世间,死亡无法避免,即便是像维摩诘和释迦牟尼,也都概莫能外。后半段自“嗟乎痛哉”至“呜呼哀哉”,叹息大伴郎女红颜已逝,从此天人两隔。原指望夫妻白头偕老,比翼双飞,但如今大伴旅人痛失爱妻,着实令人断肠。其后汉诗先言爱河的波浪已经消失,苦海的烦恼永无完结,最后则表达了佛教中的“厌离秽土,欣求净土”思想。

据王晓平教授考证,本篇无论是其思想内容,还是语言结构,都深受初唐愿文的影响,实乃日本文学史上所见的最早愿文。而从其所用语言来看,山上忆良很可能是利用了愿文范本,或者参照了中国人撰写的原文。

中西进博士认为,“嘉摩三部曲”就是在这种感情冲击下,分别以“世人之惑”、“人间之爱”及“无常”为主题创作而成,表现出山上忆良对于人生各个层面的深刻思索。其中《思子等歌一首并序》主题就是“爱”,本首长歌原文只有短短的九句,是《万叶集》中最短的长歌之一。

山上忆良先在序文引用佛典,说明人人皆有爱子之心,就连佛祖也不例外。罗喉罗(梵文Rahula),系释迦牟尼出家前之子,后为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又作罗怙罗、罗护罗或罗云,意译为覆障、障月或执日。据《金光明最胜王经》如来寿量品:“普观众生,爱无偏党,如罗怙罗。”另据《大般涅磐经》寿命品:“等视众生,如罗喉罗。”而后面所述“爱无过子”,则见于《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只不过此话并非佛祖之言,而是出于某天子之口,原文如下:“时彼天子而说偈言:所爱无过子,财无贵于牛,光明无过日,萨罗无过海。”此处写作释迦如来之言,当属山上忆良之记忆有误。另外,反歌中的“金银玉”即典出佛经中的七宝,盖指金、银、琉璃、玛瑙、珍珠、珊瑚等物。将这些宝物和子女相提并论,据中西进博士考证,乃是根据《法隆寺伽兰缘起兵流记资财账》中的如下表现:

七重宝毛非常也,人宝毛非常也。

此处“毛”乃助词“也”之意。当然这里是将七重宝与人宝通等对待,而山上忆良在反歌里更加强调子女的宝贵。

至于长歌中为何开头便说:“吃瓜时,想起孩子;吃栗时,更想孩子。”据契冲《万叶代匠记》,此句典出自陶渊明的《责子诗》: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宝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滞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粟。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