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词中的藤原镰足(614-669)本名中臣镰子,因协助中大兄皇子(后之天智天皇)发动“乙巳之变”、推行“大化改新”有功,被任命为内臣,并于天智八年(669)临终前被授予大织冠,任命为内大臣,赐姓藤原。《万叶集》中就收录了天智天皇赐其宫女时的一首歌:
内大臣藤原卿娶采女安见儿时作歌一首
我终于得到了
美丽的安见儿;
大家都说难以得到的
美丽的安见儿。
(卷二,95)
采女乃宫中为天皇服务的宫女,据大化二年(646)颁布的《大化改新诏》:“凡采女,自郡少领以上贡姐妹及子女形容端正者。”由此可知,采女既要具有一定的身份,更须具备美丽的外貌。作为大化改新时期的最大功臣,藤原镰足终于得到天智天皇的特别赏赐,今日娶得美人归,当然是春风得意,心花怒放。这首歌单纯明快,一气呵成,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然而,在此次天智天皇诏令他竞怜“春山万花之艳、秋山千叶之彩”判定春秋优劣的庄重聚会上,藤原镰足并未留下有关作品,不仅如此,在场的其他人也都没有作品流传下来。只有额田王的这首著名长歌收录在《万叶集》中,使我们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
对于这首歌的结构,已故著名万叶学者犬养孝教授认为,额田王是以其女性特有的纤细感情,不断地试探在座听众的反应,在春秋的优劣中反复摇摆,最后才得出自己的结论。开头部分先歌唱春天的美好,百花齐放,百鸟齐鸣。接着又用“怎奈”一转,开始诉说春天的不足。如此这般,一褒一贬,一正一负,作者感情倾向如何,始终无法知晓。下段话题移至秋天,亦是如此。先是赞美秋天的红叶,然后再对青叶频生叹息。就这样,在座的天皇贵族,王公大臣,随着额田王的感情起伏,忽喜忽忧,褒贬不一。即使到了要做结论的时候,一句“正是这种怅然”,在座的众人还是摸不清额田王对于春秋优劣的态度,就在大家摒住呼吸,迫不及待的最后时刻,额田王才得出令大家深感意外的结论:我更爱秋山。作品所流露出的紧张气氛,并不是作者对于春秋优劣进行理性分析的结果,而是作者与听众之间感情摇摆起伏的心情使然。
当时,对于上述解释,也有学者表示出不同的意见,正所谓诗无达诂,见仁见智。但我们至少可以从中感受到近江朝君臣一体、崇尚中国文化、追求风雅的文化氛围。
四、蒲生野赠答歌
如前所述,额田王之所以在日本广为人知,是因为在井上靖《额田女王》、黑岩重吾《小说额田王》等现当代作家的历史题材小说里,被塑造成一位绝色美女,并受到天智和天武两位天皇的宠爱,成为三角恋中的女主人公。当然,这种额田王与天智、天武天皇兄弟二人的浪漫传说,最早起源于对《万叶集》中作品的解读。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额田王和天武天皇的赠答歌:
天皇游猎蒲生野时,额田王作歌
穿行在长满紫草,
用绳圈起的禁地,
你向我频频挥袖,
就不怕守吏看见?
(卷一,20)
皇太子答御歌(明日香宫御宇天皇,谥天武天皇)
紫草般芬芳的阿妹,
我若有一丝恨意,
又怎会如此思恋,
早已是人妻的你?
(卷一,21)
据《日本书纪》天智天皇七年(668)记载:“五月五日,天皇纵猎于蒲生野。于时,大皇弟、诸王、内臣及群臣皆悉从焉。”可知该歌作于该年五月五日,刚于一月正式登基的天智天皇亲率皇太子(大皇弟大海人皇子,后之天武天皇)及朝廷百官,来到蒲生野(今滋贺县蒲生郡一带),摘紫草,采鹿茸,纵马逍遥,热闹非凡。这时,曾经结为夫妇的额田王和大海人皇子,吟诵了以上两首歌。紫草可做染料,是高贵女性的象征,此处用来比喻额田王,守吏则喻天智天皇。首先额田王在歌中对大海人皇子吟道:你这样在长满紫草、用绳圈起的禁地里跑来跑去,频挥衣袖,暗送秋波,难道就不怕天皇看见吗?皇太子的回答则表达了自己对额田王的思念之情:纵然你现在已为人妻,我依然想念不已,并没有丝毫恨意。歌中之所以称额田王为“已为人妻的你”,是因为此时额田王已经嫁给天智天皇。《万叶集》中就收录了一首额田王思念天智天皇所作的和歌:
额田王思天智天皇作歌一首
我在等你,
我在思恋;
不知不觉,
秋风吹动我屋帘。
(卷四,488)
虽然个别字句有异,这首歌还被重复收录在卷八(1606),表明它在当时已经广为流传。
对于额田王和大海人皇子的这种藕断丝连、以歌传情,另一男主角天智天皇的态度究竟如何呢?遗憾的是《万叶集》中并无有关记载。但非常凑巧的是,集中收录了一首天智天皇吟咏大和三山的著名长歌(以下称《蒲生野赠答歌》):
中大兄三山歌一首
香具山爱上亩火山,
跟耳梨山争夺不断。
自从神代一直如此,
从古至今概不能免。
既然古代也是这样,
现世争妻似也当然。
(卷一,13)
此后还有两首反歌,其一如下:
香具山跟耳梨山,
连年争夺总不断。
阿普大神为调停,
来到了印南国原。
(卷一,14)
大和三山是坐落在奈良盆地的三座小山,东为香具山,西为亩火山(亦作亩旁山),北为耳梨山(亦作耳成山)。印南国原在今兵库县加古川市及明石市一带。根据此后反歌(卷一,15)乃吟诵濑户内海美丽月色来看,此歌应作于齐明七年(661)船队前往九州救援百济的途中,与额田王代齐明天皇作熟田津歌时期相同。歌中叙述了香具山、亩火山及耳梨山之间颇具浪漫的三角故事,最后说道,既然这种三角关系自从神代以来一直都有,那么现世争妻似乎也是理所当然。而短歌中所谓阿普大神调停事,据《播磨国风土记》揖保郡上冈里条记载:
出云国阿普大神闻大倭国亩火、香山、耳梨三山相斗,欲谏止。上来之时,到于此处,乃闻斗止,覆其所乘之船而坐之,故号神阜,阜形似覆。
意思是说,出云国(今鸟取县)阿普大神闻说亩火、香具、耳梨三山相斗,准备过来规劝,但当来到播磨国(今兵库县)揖保郡上冈里时,听到三山争斗停止,于是就将所乘之船翻过来,就地坐化,因此当地被称为神阜,因为山岗的形状恰似覆舟(神阜与上冈发音相同,皆曰Kamioka)。
由上可知,有关亩火、香山、耳梨三山的三角故事,当时就已广为流传。至于三山具体性别究竟如何,日本学界存在着争论,至今众说纷纭。大致说来,以香具山(女)、亩火山(男)、耳梨山(男)或香具山(男)、亩火山(女)、耳梨山(男)之说较为有力。虽然对于香具山究竟是男是女存在分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属二男争一女式的三角恋爱故事。
由于天智天皇在长歌的最后咏道:“既然古代也是这样,现世争妻似也当然”,似乎是在借用古代传说以表达自身现在的处境,由此引发后人的浪漫遐想。早在江户时期,著名国学家如本居宣长(《玉胜间》)、伴有信(《长等山风》)等人,就将此视为天智、天武天皇与额田王之间三角关系的体现。
由此,人们将就《蒲生野赠答歌》作为《万叶集》中的爱情名篇广加传颂,认为其表达的正是天武天皇与额田王之间藕断丝连、互诉衷肠的“秘密恋情”。小说家们更是尽情演绎,纷纷创作出不同版本的浪漫故事。就这样,额田王作为才华横溢的绝世美女形象代代流传,深入人心,成为与平安时期的小野小町齐名的古代日本著名美女之一。
然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日本万叶学界对这两首和歌的解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疑问:
1.若说天武天皇与额田王二人之间存在着“秘密恋情”,但时至天智七年(668),两人年龄都过于偏大。学界推定,不仅是大海人皇子,就连额田王,当时最少也有40多岁,而且他们的孙子葛野王都已诞生。按照时人常识,当然应属老龄,说是“紫草般芬芳的阿妹”,岂不滑稽可笑?
2.若说是吟咏“秘密恋情”,为何这两首和歌会被公开收入《万叶集》中?
3.根据《万叶集》编纂体例,若是表达恋情的恋歌,则应归入卷二的“相闻”部类,而这两首歌为何要放至卷一的“杂歌”之中?
当然,对于上述疑问,也出现过一些解释和反论,但总体说来,现在的日本万叶学界基本上是将《蒲生野赠答歌》作为宴会歌加以理解的。亦即,热闹一天的游猎活动结束后,晚上天智天皇大摆酒宴,款待群臣,恰如《怀风藻》序文所言:“旋招文学之士,时开置醴之游。”君臣同乐,气氛融洽。当然,身为天智妃子的额田王这时也陪在天皇身边。酒过三巡,为了助兴,额田王站了起来,一边翩翩起舞,一边朝着大海人皇子,即兴吟诵了这首带有挑逗性的和歌,所谓紫草、禁地、守吏,均为白天所见风景,额田王巧妙地将它们一一镶嵌在自己的作品之中,足见其才华超人。歌毕,曾娶额田王并生下十市皇女的大海人皇子站了出来,又在众目睽睽之下,以调侃的口气,公开“袒露”自己的思慕之情。二人在酒宴上“旧情复燃”,一唱一和,再配以滑稽的动作,当然会赢得满堂喝彩,将宴会气氛推向高潮。
上述解读,颠覆了多年以来人们阅读《万叶集》时所形成的美好形象,但考虑到卷一所收杂歌,大多属于朝廷公开活动的纪录,《蒲生野赠答歌》应该也不例外。虽然将《蒲生野赠答歌》作为宴会歌来解读,与广大万叶爱好者的美好愿望相反,最终还是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支持,现已成为学界定论。
五、游宴之花
以上本文所介绍的几首和歌,堪称额田王的传世名篇,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由于额田王作为天皇的御用代作歌人,作品大多与公宴、巡幸、迁都、大殡等宫廷活动有关,究竟应如何对其定位,日本学界曾有不同见解。如中西进教授直接称之为“词人”,而伊藤博教授则称之为“游宴之花”。“游宴之花”一语,最早见于谷馨《额田王》中对其作出的评价:“作为宫廷祭祀游宴之花而活跃”,现在则被学界广泛采用。
综上所述,作为初期万叶最具代表的女歌人,额田王虽然只留下12首和歌,但在日本和歌史上,恰如天武天皇所赞美的那样,永远散发出紫草般的芳香,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