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万叶集》的世界
18988600000007

第7章 柿本人麻吕(2)

淡海海上,碧波荡漾,

夕阳斜照,白鸻飞翔。

你的叫声,令我惆怅,

怎不怀念,往昔近江!

(卷三,266)

淡海之海即今之琵琶湖,乃日本最大的内陆湖。夕阳斜照下,白鸻在碧波上翱翔,听到白鸻的鸣叫声,作者不仅思念起故都近江。以上为该和歌大意,其实原文非常简洁,只有短短的19个汉字:“淡海乃海,夕浪千鸟,汝鸣者,情毛思努尓,古所念。”其中“夕浪千鸟”乃柿本人麻吕自创词汇,“千鸟”即白鸻鸟。古代日本人认为,鸟乃死者的灵魂。这方面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日本古代神话中的悲剧英雄日本武尊死后化作白鸟(天鹅)的传说。据《日本书纪》记载,日本武尊(《古事记》作“倭建命”)乃第十二代景行天皇的皇子,因生性暴虐,父皇便命其西讨熊曾,北伐出云,最后在东征胜利后的凯旋途中,因冲撞山神,死于三重。《日本书纪》对其死后情形描述如下:

时日本武尊化白鸟,从陵出之,指倭国而飞之。群臣等因以开其棺椁而视之,明衣空留而是尸骨无之。于是遣使者追寻白鸟,则停于倭琴弾原。仍于其处造陵焉。白鸟更飞至河内、留旧市邑,亦其处作陵,故時人号是三陵曰白鸟陵。然遂高翔上天,徒葬衣冠。

除此以外,很多学者指出,天智天皇驾崩后,皇后所作歌中曰:“思念丈夫的鸟儿在飞翔”(卷二,153),也是基于同样的信仰。柿本人麻吕的短歌中看见白鸻就想起天智朝,与此应属一脉相承。

综上所述,柿本人麻吕的长歌在继承日本古代传统的基础上,同时也积极融入中国文化的因子,由此开创出长歌的新天地。

三、高市皇子殡宫挽歌

《高市皇子殡宫挽歌》乃《万叶集》中最长的一首和歌,原文长达149句,堪称柿本人麻吕长歌的巅峰之作。以下为钱稻孙先生的白话译文:

高市皇子尊城上殡宫之时,柿本朝臣人麻吕作歌一首并短歌

揣摩深怕亵渎,

说来怪觉恐惶——

昔在飞鸟真神原上,

奠定下光天宫阙,

弘治八方的我大王,

如今神隐在岩冈。

记得皇子当年,

钦蒙皇命宸言,

越过邦畿北面的

森林不破关山,

降临在和射见原,

建立起行宫别殿。

为了扫荡叛逆,

安良抚顺定新邦,

下令往鸡鸣东国,

征召来武士精强;

于是我皇子

身佩大刀,手执御弓,

亲自号令在疆场。

击鼓如轰雷震耳,

吹角如猛虎咆哮;

举起的旗幡遍野,

有如冬尽春来,

风地里,野火烧;

手中的弓弦齐响,好比严冬风雪,

在树林里怒号。

听得人人战栗心慌,

悍乱却争来如鸷鸟;

身冒大雪般狂飞的乱箭,

拼却霜露般一命霎时消。

便从渡会的斋宫,

吹起一阵神风,

天云遮断太阳眼,

一霎乾坤黑暗蒙。

如此平定来的瑞穗国,

正待我神镇八方的大王,

恢弘天下,至于万世无疆。

乃当木棉花盛之初,

皇子宫苑,忽变了神堂!

奉仕宫中的人众,

都穿上了白麻衣,

向着埴安原上的宫墙,

白日朝朝,

像群鹿般匍匐在地;

玄夜到来,

像鹌鹑般仰殿彷徨;

奉侍既无从奉侍,

突然似春鸟慌张。

悲啼未止,思慕未休;

偏已从百济原头,

奉移城上,神葬陵丘,

崇高奉祀,神在这里长留。

虽然,香具山宫,

乃是吾王缔造的神京,

将传诸万世而无穷;

即使万世之后,又岂有终?

唯有额首仰叹,以思以永;

——不胜诚惶诚恐。

(卷二,199)

反 歌

惟君所统治,曾是永远坚固的天,

所以思慕也无边。

(卷二,200)

埴安池上幽惶,

舍人迷惑,不知方向。

(卷二,201)

所谓“殡宫挽歌”,指的是死者入土下葬前暂时安置在“殡宫”期间,追悼死者的和歌。柿本人麻吕所作“殡宫挽歌”共有三首,除此以外,还有《日并皇子尊城上殡宫之时,柿本朝臣人麻吕作歌一首并短歌》(卷二,167-170,简称《日并皇子殡宫挽歌》)以及《明日香皇女木瓦缶殡宫之时,柿本朝臣人麻吕作歌一首并短歌》(卷二,196-198,简称《明日香皇女殡宫挽歌》)。而这首长歌可谓挽歌的代表之作,气势磅礴而又情意绵绵,句句紧凑,呈现出海波澎湃似的气势。

高市皇子(?-696)是天武天皇的第一皇子,母亲为胸形君德善之女尼子娘,与草壁皇子(日并皇子)、大津皇子等同父异母,但由于母亲地位卑微,因此皇位继承序列位居上述二人之后。然而,壬申之乱时,高市皇子年仅十九岁,即被委以统帅全军的军事大权,最终以其勇敢和智慧,取得胜利,为父皇夺取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草壁皇子去世后,高市皇子于持统四年(690)被任命为大政大臣,持统十年(696)七月十日去世。所追赠的“高市皇子尊”、“后皇子尊”等尊称,表明所享受的是相当于皇太子级别的礼遇。

《高市皇子殡宫挽歌》原文149句,按其内容结构可分成四大段,第一段是对天武天皇自登极至驾崩过程的描写;第二段乃壬申之乱的叙述;第三段为高市皇子殡宫的叙述;第四段则是作者的感想。下面分别加以叙述。

第一段原文共12句,译文自首句“揣摩深怕亵渎”至“如今神隐在岩冈”,主要是对天武天皇建造净御原宫及驾崩的描写。飞鸟真神原位于近日奈良县南部明日香村,天武天皇于壬申之乱后,将首都迁回大和,在此建造了净御原宫。第二段原文共75句,译文自“记得皇子当年”至“至于万世无疆”,主要是赞美高市皇子在壬申之乱的丰功伟绩,描绘了剧烈的战斗场景以及皇子的威武雄姿。壬申之乱爆发之初,高市皇子尚在近江大津宫,天武天皇在吉野举兵后,派人通知皇子前来会合,并在美浓国的和射见原(今歧阜县关原市附近)将军事大权交给年仅十九岁的高市皇子。据《日本书纪》(天武元年七月)载:

既而,天皇谓高市皇子曰:“其近江朝,左右大臣及智謀群臣,共定议。今朕无与计事者,唯有幼少孺子耳。奈之何?”皇子攘臂案剑言:“近江群臣虽多,何敢逆天皇之灵哉!天皇虽独,则臣高市赖神祇之灵,谓天皇之命,引率诸将而征討,豈有距乎!”爰天皇誉之,携手抚背曰:“慎不可怠!”因赐鞍马,悉授軍事。

高市皇子智勇双全,受命担任全军指挥以后,不负重托,运筹帷幄,最终成功地将反乱引向胜利。

第三段原文共49句,译文自“乃当木棉花盛之初”至“神在这里长留”,主要是对高市皇子殡宫的叙述,表现了皇子逝世所引起的万众悲痛。

第四段原文共13句,译文自“虽然,香具山宫”至末尾“不胜诚惶诚恐”。作为长歌的结尾部分,本段主要是作者的感慨与祝福。

由于高市皇子并非皇位的继承者,因此与《日并皇子殡宫挽歌》更多的是在强调皇太子草壁皇子(日并皇子)的神性相比,此歌着重歌颂的是皇子生前的丰功伟绩,尤其是壬申之乱爆发后,皇子受命担任全军总指挥,运筹帷幄,成为名副其实的英雄皇子,因此对于壬申之乱的战斗场面的描写,成为柿本人麻吕用力作多的地方。而关于《高市皇子殡宫挽歌》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主要集中在这段有关壬申之乱的描写部分。由于和歌中从未出现过如此恢宏的描写战斗的场面,因此这些华丽的词藻及丰富的比喻,都是柿本人麻吕借用了中国古典有关描写的产物。

如“击鼓如轰雷震耳,吹角如猛虎咆哮”的描写,猛虎咆哮虽然效果,但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只是一种比喻,不可能是现实战斗的场面。据研究,主要依据《日本书纪》雄略天皇九年五月的以下记述:

天皇勅大连曰、大将军纪小弓宿祢、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

而上述表现主要沿袭了《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的下列描写:

君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

此外,关于激烈战斗的描写,也见于《日本书纪》(天武元年七月):

时大友皇子及群臣等,共营于桥西,而大成阵,不见其后。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十里,列弩乱发,矢下如雨。

而据研究,此段文字是以《后汉书·光武纪》以下文字为范本的:

旗帜蔽野,埃尘连天,钲鼓之声,闻数百里,……积弩乱发,矢下如雨。

总之,这首歌为后人传诵和赞叹,是很能代表诗人特色的长挽歌。由上可知,这首长歌的形成与中国文化的摄取有着密切关联。

四、石见国别妻歌

最后介绍一下柿本人麻吕相闻歌的代表作《石见国别妻歌》,以下为钱稻孙先生所译白话译文:

柿本朝臣人麻吕从石见国别妻上来时歌二首并短歌

石见的海滨都野湾,

人家偏说不是湾,

人家偏说不成滩。

好吧好吧,就算不是湾,

好吧好吧,就算不是滩,

捕鲸鱼的大海当前,

波平浪静的渡津近边,

青生生,满石岩,

文藻海藻蔓长延;

朝风扇来长缱绻,

夕浪推来尽缠绵。

我可把随波依靡的同衾妹,

雪霜般留着在家园;

独来行此路漫漫。

八十弯曲路,

万遍回首看;

家乡越来越远,

又翻过了高山。

想我那妹子,

应在惦念我,

委顿得夏草一般。

我要望见家门,

快快趴下,这山峦!

(卷二,131)

反歌二首

石见的高角山,我在树林间,

把衣袖频翻,妹子一定正看见。

(卷二,131)

山中的小竹,分明风吹叶乱;

我想念妹子,只因别来已远。

(卷二,132)

这组《石见国别妻歌》在《万叶集》中较为特殊,因为它除上述以外,拥有“或本”即不同的版本共计四种。对此,日本万叶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推敲说”,即认为《石见国别妻歌》之所以出现四种不同的版本,是因为柿本人麻吕在对作品不断推敲修改的结果;另一种是“传承说”,即认为《石见国别妻歌》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改变的结果。神野志隆光教授认为是按照下列顺序推敲而成的。

(1)138-139;

(2)131(一云),134;

(3)131-133,135-137(一云);

(4)131-133、135-137;

本歌为作者离开石见国进京时所作,作者花费一大半笔墨,用于赞美石见海边(今岛根县江津市都野津町一带)的风景,由此抒发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歌中大量使用和歌中的枕词及排比技巧,将石见海的美丽风景和留在家乡的爱妻紧密而巧妙地融为一体。由于山峦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最后作者发出“快快趴下,这山峦!”的命令,将自己的感情推向高潮。

至于此处柿本人麻吕之妻究竟何指,排列在其后的下列短歌可以为我为提供一丝线索。

柿本朝臣人麻吕妻伊罗娘子与人麻吕相别歌一首

你说不用思恋,

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叫我怎不眷恋?

(卷二,140)

此处明确记载,人麻吕的妻子名叫伊罗娘子,编者将这些和歌排列在一起,应该是将二者视为同一人物。

不仅如此,柿本朝臣人麻吕在石见国临死之时,曾作自伤作歌(卷二,223)其后就有伊罗娘子所作歌两首(卷二,224-225),可知上述和歌乃柿本人麻吕晚年时期的作品。

本歌能将思妻之情写得如此缠绵悱恻,的确堪称相闻歌中的名篇。